在日常交流的過程中每次一說話,必然在結尾的時候都要重複這句話的最後幾個字或者是一個簡短的句子,這樣的交流讓一些人感覺到非常的尷尬和苦不堪言,其實他們也想正常的表達,但是一說話就會在最後幾個字出現問題。如果是一次兩次還好,但是次數太多的情況讓他們的工作和學習一團糟。
說話重複,就是這樣一種經常出現在說話交流過程中的語言問題,很多說話重複的人其實能夠注意到自己說話時語言重複的問題,但就是克服不了這種情況。往往是這句慢慢說可能情況稍微好點兒,但是下一句稍一放鬆就又重複起來,原本正常友好的交談氛圍被一次次地重複打斷拖長。
正常人語言重複的作用是為了加強語氣,增強自己闡述、演講內容的情感表達,而且這種勇於特殊場合的語言重複也不是每一句都存在,它們往往是存在於一些特定的語言表達中,只有在情緒需要迸發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樣的重複。但是語言問題中的語言重複卻是每一句都曾經出現,而且一直影響著說話和發音。
語言的表達是進行社交和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因為它需要「說出來」,而張口就意味著自己說出的話要自己來負責。因此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禍從口出」,就是專門用來形容語言表達一旦說出口後可能發生的問題。而說話重複也有可能是這樣的語言問題,重複次數太多會讓對方感覺到不舒服。
在常見的語言問題之中,說話重複並不能算是一種矯正起來困難的語言問題,但是由於其克服困難,說話重複者本身的動力不足等問題讓說話重複一直存在,而且短期的矯正後又會再度出現。究其本質,還是對於語言表達在實際使用中的認識比較單一,在兒童時期語言表達過於表現重複性的語言都會讓語言重複接連發生。
有哪些原因導致說話重複?
1.語言習慣
大多數語言問題導致的原因中都和語言習慣有關,這是因為語言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種重複性的機械動作,周而復始的使用的確會讓人對於單一的語言類型產生一種依賴感和疲憊性,他們不想再用複雜多樣的方式進行表達就是證明,因而說話重複就從這樣的語言習慣中誕生,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對於改變的動力不足。
2.過於緊張
語言習慣是一方面,但是精神上的過度緊張也是導致語言問題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面對父母和老師,成人面對同學、同事和領導都會引發他們內心之中對於當眾表達的恐懼感和緊張感。心態好的可以儘快調整,心態不好的則是會在這種情況中變得更為嚴重,從而變得說話重複也是有可能的。
如何改變說話重複,最主要還是在於說話者本身的語言習慣和說話方式改變,以及他們對於改變的動力,他們堅持改變這種狀態才是對於說話重複最有力的回應。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