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發育的過程中,孩子張口發音的第一個瞬間被父母記錄了下來,因為這是孩子用自己的聲音向世界表明自己已經懂得如何與這個世界進行交流,如何與其他人進行溝通。在語言發育的階段中,兒童的發音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孩子語言發育的進度,而且發音的特點也在另一方面佐證了孩子語言的特徵。
說話發音是每個人在語言發育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而且這個狀態會從出生持續到死亡。權威研究表明人類一生中每天至少花費一個小時在說話上,而有效簡短的溝通成為人類說話的重要特點。因此,如何在說話的時候有效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孩子語言發育中的重要方面,學會發音是說話的前提。
語言發育歷經的幾個階段,其實也是孩子發音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標誌,從孩子最初的模糊不清的發音到後面清楚明白的發音,都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關鍵。同時,孩子的語言基礎也在這個逐漸成熟的階段漸漸打下了深厚的地基,將自身的語言表達從簡單的字詞進步到了複雜的語法表達。
發音障礙是什麼?
發音障礙就是說話時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在說話時或在有發言意欲時,呼吸突然停止。很多發音障礙的兒童,還可能會伴隨一些比較突出的心理問題,比如恐懼、悲觀、消極等等,而且他們自身的精神狀態也並不是很好,往往提不起精神來說話,與人交流的時候有些萎靡。
儘管發音障礙突顯出很多兒童語言發育的問題,但並非所有的孩子的發音障礙都會表現出比較嚴重的特徵。有一些語言環境不良導致的發音障礙兒童,他們的發音障礙如果得到及時的矯正,就可以在四歲左右逐漸恢復他們正常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和正常的同齡孩子一樣進行對話和交流。
發音障礙有哪些訓練的方法?
1.改變說話的節奏
很多發音障礙的兒童在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顯得很急促,想要一股腦的將腦海中的東西都說出去,但是表現出來的效果卻是有些不盡如人意。前後語句之間重複,有的字音經常中斷等等都是發音障礙兒童在說話時的特點。因此要想改變發音障礙,就要改變說話急促的問題,讓自己的語速慢下來,能夠用自己的節奏帶動後面語句的表述,這樣在交談時也能夠表現的正常一些。
2.克服恐懼、悲觀的不良心理
對於說話恐懼,擔心自己不能好好說話都是發音障礙的內在表現,這種心理活動讓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也是有些戰戰兢兢,生怕又出問題,這種小心的狀態讓所有的表達變得很尷尬。要想正常發音說話,首先就要對說話不再恐懼,大膽地接納語言的表達,然後受到正面反饋之後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更勇敢地發聲。
發音障礙的兒童開口發聲,其實就是他們語言發育和成長的一大進步,自信的發聲才能夠讓他們更有勇氣地說話,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有利於孩子的語言成長。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