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幾千年來中國的官方用字,並對韓國、越南、日本等國的文字影響很大,尤其是日本,今天日語中還有部分漢字。作為迄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漢字雖被簡化了許多,卻仍具有極其深刻的含義。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的幾個說說它們蘊含的意義。
陰與陽
這兩個字也是神一般的存在。陰的本義是山北水南,陽的本義是山南水北。由此可見,陰和陽最初是從與太陽的位置關係演變而來的。而這個位置是相對的、變化的,其中又蘊含著「道」的玄妙。後來,天地萬物都可以被分為「陰」和「陽」兩種屬性,並由此衍生出的天地、乾坤、日夜、男女、剛柔、動靜、進退、凸凹等概念,這些也無不充滿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內涵。陰陽的概念對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民間信仰甚至中醫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武
我們常說:我們愛好和平但決不懼怕戰爭。這句話我們聽得多了,也沒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但仔細想來,確實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實力,別人欺負你時,你怎麼去獲得和平呢?「武」這個字中,有一個止,一個戈。意思很明白啊:只有你手裡有武器,有武力的時候,你才能止住幹戈。正如毛主席說的:我們愛好和平,但以鬥爭爭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一個「武」字體現出了其中的道理,也充滿了現實主義和辯證主義的智慧。
皇
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皇權社會,因此這個「皇」字不得不說。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皇」的甲骨文寫法,可以看到它的上面像火苗又像光,下面是個類似酒杯的器物。什麼意思?在我看來,器物象徵著尊貴,發光象徵著神秘,以為皇帝尊貴而神秘。結合君權神授的思想以及帝王自稱天子的慣例,就不難理解歷代帝王把「皇」作為自己的稱謂了。
德淑莊懿
提到了「皇」,就不得不提這幾個字。它們是皇帝對妃子進行封號是最常用的幾個字。德:品行,操守。雍正即位前,他的生母就是德妃。
淑:賢淑,善良。1931年10月,宣布與溥儀離婚的額爾德特·文繡在入清宮時就被封為淑妃。
莊:莊重,端莊。最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皇太極的莊妃了,也就是順治帝的生母。
懿:美好,智明。慈禧曾經被鹹豐帝封為懿妃。這四個詞並不太強調美貌,可見清代帝王在選妃尤其是貴妃和皇后時更看重什麼。
今天說的這幾個字,實際上只是眾多漢字中的極少一部分,可謂滄海一粟,可見中華文字是多麼博大精深、中國文化是多麼的厚重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