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9日訊(記者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生物教師高欣老師,就生物試題作出分析。
哈三中生物教師高欣
高欣老師表示,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生物試題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據,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在試題風格和試題難度上,以穩為主,穩中有進,力求體現人文關懷,充分考慮作答感受。試題中融入新冠疫情、生態工程建設等實際內容,凸顯價值引領。體現了高考命題風格的成熟穩定與連慣性,整套試題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突出了對主幹知識的考查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
試題難度不大、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生物學科的試題整體難度不大,學生對試題有熟悉感,無偏題、難題、怪題。」高欣老師說,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考察。例如第38題中考察了抵抗力穩定性的定義。在多數學生感覺難度較大的遺傳部分,考察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內容,命題常規,難度不大。
試題突出主幹知識、聚焦關鍵能力。高欣老師表示,命題重點仍在主幹知識——生物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代謝的基本過程、遺傳方式與過程、穩態與調節的過程與方法、種群與群落、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等。如在第31題中,以人劇烈奔跑運動時機體的生理變化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變化分析,運動過程中胰高血糖素維持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以及運動大量出汗後補充電解質以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方式。
全國Ⅱ卷考題中必修部分沒有單獨設設置生態部分的主觀大題,但在選修三考題中(第38題),結合生態工程,考察了必修生態部分的知識內容。並在選擇第6題考察了演替的內容。可見,其命題形式儘管多變,但是沒有離開其知識框架的主體內容。
高欣老師表示,本套高考試題以主幹知識為載體同時,堅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
一是注重語言表達,考查批判性思維能力。如第30題,描述實驗所選溶液所需滿足的條件;解釋有氧氣釋放的原因。如第37題,要求解釋相同PH條件下相對酶活性有差異的原因,對所得實驗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和解釋。
二是注重科學本質,考查實驗探究能力。如選擇題第5題,考察了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原理、應用及分析。如第37題考查SDS這一核心組分在聚丙烯醯胺凝膠蛋白質電泳實驗中的作用,旨在引導學生找準核心組分、明確實驗原理。
三是考查獲取信息能力,此類題目提供給學生作答所需全部信息,並對其所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有助於開闊學科視野,加深概念理解。
「此外,試題還融入了新冠疫情素材,體現社會責任。」高欣老師這樣說。如選擇題第1題,將新冠病毒和肺炎雙球菌在遺傳物質、遺傳信息傳遞、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應答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體現了生物學科考察關鍵能力當中的應用性,引導學生從生物學視角,思考生物學中的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踐中的問題,也體現了核心素養中的社會責任,關注社會性科學議題。
試題精心創設情境,促進考生全面發展。如第38題,創設生態保護,倡導綠色發展情境。以植樹造林、「無廢棄物農業」、汙水淨化等運用生態工程原理進行生態修復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關注生態問題,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生態文明意識,積極投身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之中。
針對2020年高考生物試卷的特點,高欣老師向2021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們提出了幾點備考建議。一要夯實基礎,穩紮穩打。基礎知識佔的比例是最大的,主幹知識要反覆訓練,不厭其煩,做到精準,高三複習時應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據,抓好教材、基礎、主幹,引導學生回歸教材。二要加強審題,鍛鍊能力。在限時的高考答卷中,審題能力極為重要,審題要審出有用條件,有的在題幹中明確提出,有的隱含其中,還有的藏在圖像、曲線裡。審題能力要從平時學習就開始抓起,並注重提高獲取信息能力及實驗探究能力。三要注重文字表述能力的訓練。學習生物知識的時候,要注意弄懂知識的形成過程,弄懂前因後果,注重文字表述能力的訓練,不能死記硬背。四要全面覆蓋,充分準備。今年在考題中雖沒有出現的光合與呼吸的綜合應用的主觀大題,但此部分內容仍需要大家重視,在備考複習中,要做到考點全面覆蓋,為2021年高考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