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都是大神!我寫寫平凡人的農村博士在讀!
26歲化學博士畢業,現在33歲。(2020年就35歲了。。)
武漢某211高校副教授。2017年所有貨幣到手收入15萬(已扣掉校周轉房租1.5萬),公積金到帳3.6萬。總共相當於20萬。2019年全年收入,扣房租扣稅後到手24萬,另公積金近5萬,扣掉的周轉房租1萬多。合計相當於收入30萬。當然,這也包括了各類獎勵。感謝各位讀者的關注!所以這裡又加了一點自己的雜七雜八的感想,算是對讀者們的回應吧。一個是關於學習的。答主02年在湖北省參加高考,全省排名沒記錯的話大約是900多名吧,不算很拔尖,但在全省幾十萬考生裡這個成績也還可以。中學階段的確是在狂刷題,挑燈夜戰到十二點半,第二天六點半起來是日常。本科階段中規中矩,不過能保證基本不曠課,不掛科。研究生階段就比較苦逼,晚上一般十一點回宿舍,通宵做實驗,睡實驗室沙發上也不稀罕。所以看上去平淡的描述,背後都是枯燥和辛苦。好在我們有一幫兄弟姐妹能夠苦中作樂。說這個,是想告訴現在的學生讀者,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們,想要好成績,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再一個是關於現狀。高校,尤其是一本以上的高校的青年教師,既不像多數人以為的那樣能夠悠閒休滿寒暑假,但普遍也不像許多公司職員或者基層公務員那樣天天都必須打卡到崗。我周圍的30歲左右的同事們基本狀態是,寒暑假一般可以各休半個月到三周;有的課題組會要求青年教師打卡,有的不要求。但是如果真有事,請假也很方便。不用打卡的課題組,更是可以不用請假,只要保證上課和重要會議不耽誤就行。即使如此,很多青年教師下班後都會不同程度加班。大部分在辦公室或實驗室,少部分在家加班。所以,說工作輕鬆,的確在外人看來,工作時間比較彈性。不過考核壓力和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也很大,而且做的事情很費腦子。寫過英文SCI的,寫過自科基金的,寫過各種考核、申請表格的人應該能夠體會。如果說我們工作輕鬆,一方面,換做一般人,根本做不來,至少知識水平就達不到;另一方面,這種「輕鬆」,也可以看做是我們在學生階段用苦讀和拼搏,以及研究生階段的巨大時間成本、精力成本換來的。另一個,是看到部分評論的一個觀點:我學歷沒你高,甚至可能就初中水平,但我掙得比你多。其實嘛,如果收入是合法的,有這樣的人說明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水平提升了,大家收入上去了,於國於民都是好事。對於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學歷並不亮眼的基礎上實現年薪20萬以上乃至自主創業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我表示由衷的尊敬和讚賞。不過,這裡還是囉嗦幾句,從我身邊例子來看,的確有當初學習成績不好,甚至沒怎麼上大學的人現在收入還不錯,但是從概率角度來講,我大學(二線985)和研究生同學中,普遍能夠維持高收入,尤其是拿了博士學位的同學,基本上都是高收入(姑且把月收入超過一萬叫做「高收入」吧,因為這是稅務局要求自行申報個稅的標準,屬於國家欽定的「高收入標準」),或者直接在歐美留學或定居了。而在成績較差的中學同學以及老家同輩份親戚裡面,雖然總人數很多,但能達到高收入的,兩隻手就數得過來。其中好幾個還基本依賴父母的資金及人際關係支持。因此,如果家庭背景一般,但又希望能夠實現收入上的突破的年輕人,最穩妥的方式,還是認真學習,考一個好大學,選擇一個主流專業,有可能的話爭取讀碩讀博(友情提醒:讀博過程很痛苦,務必有堅定的決心)。再次重申一遍,認真讀書、讀碩讀博只是「最穩妥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當然,如果實在是覺得進入一本或者雙一流高校有困難,還有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法,就是在靠譜的職業學校,努力學習一項技能,踏踏實實做高技術工人、技師。中國會是,並且長期會是全球規模第一的製造業大國。掌握了某項好的工作技能,並且踏實工作,也是實現穩妥且相對較高收入的另一個方法。德國、日本的技師收入普遍就較高,且高端製造的工作環境一般也很好。中國未來的高端製造,同樣也需要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和技師。小A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間文章牛逼,不僅全是頂會,而且幾乎每發一篇便有媒體蜂擁而至,其導師也是所研究領域中的Rising Star,而導師的導師更是工程院院士。畢業前Job Talk苦心準備了半年,畢業直接成為名校assistant professor,也算是開宗立派。年薪12萬刀,五年以後拿到終身教職,年薪升上去一些,加上一些做consulting的外快,年薪勉強20萬刀的樣子。
小B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間文章一般,畢業時對每天對著天花板臆想idea以及在學術會議灌水的生活感到厭倦,刷Leetcode去灣區做碼農,獎金股票一堆加起來年薪30萬刀,五年以後年薪升到了40萬刀。小C北美藤校CS PhD,博士期間文章不太夠,好在導師夠nice以及跟實驗室其他小夥伴關係好,掛了一堆二作勉強畢業。當時讀博到了第二年就對科研失去信心,開始旁聽商學院課程自學金融知識,畢業去了華爾街對衝基金做礦工,各種bonus一堆加起來年薪50萬刀。五年以後年薪到了60萬刀。小A剛畢業就拿下綠卡,2016年以前的eb1a就是快。不過至今仍然租著學校的房,覺得生娃不如多發幾篇paper。對於ap來說,996什麼的弱爆了,要多發paper多中grant最好是007,全年無休,睡覺都在想idea。手下幾個不成器的學生,無論推公式寫代碼都遠不如自己;還得隨時謹慎自己的言行,和圈裡競爭對手以及系裡大佬勾心鬥角,壓力山大。自從做了ap,其外貌愈發成熟穩健。大概是由於每年各種deadline都差不多,經常夢見自己回到了高三,身邊的同學換了一茬又一茬,可是自己還在高三。不過當清醒的時候,看到自己paper等身,世界各地學生慕名而來,想到每年頂會各種party上和大佬們談笑風生,還有一堆公司來人要做諮詢;雖然錢不多,但覺得這名校教授的確是有面子。小B在逃出學術象牙塔那一刻,覺得自己恢復了自由,感嘆再也回不去了。回想起博士期間為了投頂會,一個小idea就在文章裡吹噓一番,和別人聊天生怕被偷,實際上拿到業界壓根用不了。他覺得學術就是一幫人自娛自樂,滿足一下發了文章被別人吹捧的成就感。就這樣還搞的很serious很內卷,簡直沙雕透了。他每天早上上班打卡,下午下班沒事就去打跆拳道,拿了county的道館的亞軍,最近開始學習衝浪和駕駛飛機。公司食堂免費,各種中餐日料義大利西班牙菜隨便挑,甚至僱了大廚教授烹飪技巧。家裡養一隻老貓,又剛生了娃,正打算要第二個。雖然身邊一堆阿三小碩職級蹭蹭往上漲,但畢竟不如自己樂得逍遙。感恩節抱著吉他和一群老中去開party,一曲《藍蓮花》唱的粗獷而悠揚,聽說M家有個大V幹了十多年職級兌換過來也比自己低一些照樣開live,每天轉發一堆美女圖就有知友滋滋滋送錢,決定自己哪天也試試。小C剛畢業手氣不好,抽了兩次H1竟然都沒中,好在人長得帥,說話又好聽,第三次抽籤之前娶了有綠卡的老婆。在對衝基金太忙,沒時間要娃,並認為娃是中年危機的源泉決定丁克。畢業後不久就在新澤西買了房,總價70多萬面積300多平的Townhouse。17年底比特幣大火,順帶著賺了小200萬刀,拿這筆錢在曼哈頓投資了兩套一居室,一年的租金利潤就有七萬刀的樣子。其目標是未來十年湊夠十套房,然後靠租金就可以安享中年了。有人求名,有人求利,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一輩子就這幾十年,活得開心就好。Remark:有人說答主你這是在勸退。其實我真不是勸退。如果一個知乎幾百字就能把你勸退的話。。。那你還是退了吧哈哈哈!91年(奔三了),海外博士+兩年博後(共兩篇頂會),圖形+CV。
英國大學的教職名稱比較特殊:Lecturer(講師≈助理教授),Senior Lecturer(資深講師≈副教授),Reader(英國特有,準教授),Professor(教授),薪資逐級上漲。目前職位是Lecturer(終身制),三年考核期,三年後轉正。年薪稅後大概30,000磅(約25萬RMB),再扣除養老金,每月實際拿到手2100磅。英國生活成本高,這樣的薪水,過小日子湊合,餘錢沒戲。現在國內很多高校同行博後的待遇都比這高,業界的待遇就更高了。從小受家庭環境影響,覺得科研有意思,讀博目標很明確,進高校,也真正想做點有意義的研究。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問心無愧(不想灌水)。博士期間主攻CG,博後轉了CV。博士畢業為何不找教職,因為文章數量少,心裡沒底,虛得很。博後期間慢慢轉變想法,文章攢到什麼時候是個頭?於是開始尋找合適的教職,參加過幾次高校海外人才招聘會。比如某末流985,只招青千,向招聘負責人詢問待遇,回答是「不清楚,你先申唄,之後我們人事部門會有人跟你對接」。感覺國內高校待遇是個謎,不入職永遠不知道能拿多少。記得負責人提到高被引也可以申青千,有人問高被引具體是什麼指標,得到的回答是「等你成了高被引,就知道了」.也記得某省屬高校招聘人員看到我文章數量後那不屑的眼神。國內稍好點的學校基本給師資博後,特聘之類的臨時合同,幾年非升即走。思量再三,最好走人才計劃。但資歷尚淺,青千根本沒戲,果斷放棄國內高校。考慮過去業界搞科研,某遊戲公司,年薪60萬,坐標上海。一想到996又擔心中年失業,上海的生活成本也高,更重要的一點,業界科研基本是商業導向,個人偏向理論研究,理念不合,放棄。決定申請海外高校,先有個教職,過幾年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回國。同行反饋英國科研環境相對自由輕鬆,實驗室大佬到點發郵件提醒大家及時下班,不允許加班。有位學妹勤奮好學,每天工作到深夜,被老闆約談,五點半必須離開辦公室。這對尋求科研生活平衡的人來說是誘惑。很快就等到一個職位,經過一番調研,覺得可以一試。運氣不錯,順利通過面試拿到offer,面試考察綜合能力,並沒有以論文數量為衡量標準。入職後,深感起步的艱難,上課+項目+科研,還要考慮招博士,跟同行溝通後得到一致反饋,腐國太窮,學生不好招。而且學校規定項目只能招博後,不可招學生,仔細想想這樣做,對學生也許是一種保護。無奈青椒一枚,要人脈沒人脈,要資歷沒資歷,未來幾年可能要孤軍奮戰發paper。背景:高校的研究所,不上課,可以帶研究生
(3)日常的:中級職稱,月工資慘不忍睹,交完五險一金公積金後不到5000,現在副高漲了點,是6100多吧,真的算低收入;(4)考核獎:一年2次,前提是完成基本工作量,大部分人都能完成,半年的時候發1萬左右,年終的時候發1.5萬左右;(5)績效工資:多勞多得部分,論文、專利、成果、獲獎等,有的人基本沒,有的人有將近百萬,我工作第三年,年終發了9萬多;(6)額外的:在企業做技術顧問,一年3萬-4萬,副高后做評審專家之類的,一年有個5000左右吧。去企業肯定可以賺更多,但是,我還是喜歡這份工作,主要還是工作自由。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用強迫自己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每天想幾點上班就幾點上班,想幾點下班就幾點下班,你一個月不在單位也沒關係,只要年中、年終評估的時候,你的工作任務完成了就可以,完整這個工作任務,難度確實是不高的。當然,也不會耽誤想上進人的發展。總之,這份工作而已給你很多可能,給你很多選擇權,這個應該是最重要的吧。87年底(87.12.30)生的,不知道是30歲還是31歲。博士畢業三年了。在西部某末流二本教書。生活很平淡。工資大概在13-15萬間。沒怎麼搞科研,因為這三年沒拿到啥基金。剛來上班時學校給了60萬安家費,用這個錢買了一個車,買了個房,還剩20來萬。然後結婚彩禮18.8萬,辦酒席收到的禮錢也差不多這個數,又拿這個錢買了個房。現在每個月還貸5000左右。
如果不讀博,應該不能這麼快買車買房。算是在這個末流省會紮下根了。所以,感覺讀書對於家庭情況不好的人而言是條很不錯的路子。7歲上小學一年級,27歲博士畢業。剛好二十年。我從一個周末和寒暑假都放牛的農村娃兒成長為一個大學老師了。現在回想讀書時曾經的辛苦,不勝唏噓。我小學時在鎮上讀書,從家到鎮上的小學有5公裡,每天早上起床自己做飯,吃飽後就走路5公裡去讀書,放學又走五公裡回家。從9歲開始,走到12歲學會騎車才沒在受那份苦。幸運的是,成績一直還行。從沒覺得學習辛苦,反而覺得學習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經常在上學路上一邊走一邊背語文課文,或者思考數學難題。小學時候老師布置的數學難題我常常能用多種方法解出來,數學老師都感到很詫異,說我是天才。本科在上海讀的,從老家去上海要坐30多小時火車,那時候窮,坐火車就真的是「坐」。捨不得錢買臥鋪啊。2008年初那次,買不到回學校的火車票,只好買了個綠皮加班車,中間走走停停,硬是從成都坐了60小時才到上海。夜裡三點鐘到上海然後找個網吧睡到天亮然後坐車兩小時去學校——奉賢新校區。現在身體不好,可能和那個時候太苦了有關。苦是苦了點,但是沒白苦,本科畢業保送中科院碩博連讀按時畢業。很珍惜現在的生活。性別女,地點北京,985本科,top2直博,目前剛30,博士畢業的時候年景好,沒出去,直接留北京某高校,學校的主打專業在市內或進前5,綜合水平勉強前10。入職合同籤的老軌,鐵飯碗,學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了房,價格相較市價很白菜,全款入手,車房車位全,居留北京壓力無(這一條有點暴露學校了,算惹,猜出來就當給學校打廣告吧)。去年收入是稅後30W差一點,28W左右,這是林林總總都算上的結果。自身收入情況校內同齡同等職稱水平階段排中位數以下,全市比……大概可能也就剛夠中位數,平均數不敢比,畢竟極值很大。因為走的老軌道,校內工作壓力基本沒有,教學壓力也基本沒有,課程上幾年就非常熟了,平均每周在上課備課判作業往返從辦公室去教學樓的所有開銷加一塊也不超過8hrs,其餘校內/院內開會報銷黨會所有雜事加在一起大概也就是5-15的樣子,多數在10hrs以下。同事裡有些比較浪的,除了固定幾次開會,可以說全年見不著。但是圈內學術壓力很大,不進則退,習慣了天天幹活,因為工作時間自由,因此波動較大,平均來說周60左右,2018年總計是2700(包含教學/校務)。以上的總計時間得益於沒有家庭負擔,換言之就是沒生娃也不需要照顧老人,家務外包連飯都不怎麼做。每日清醒的16hrs都是自由安排。因為個人對時間去向比較執著,所以有詳細的記錄,2018年娛樂時間2000hrs(興趣愛好清單可以單列出一整張紙),鍛鍊200hrs,被各類電子產品的時間黑洞吞沒700hrs,宅家手工200hrs,外出通勤300hrs。個人對以上數據是很滿意的,感覺又浪又肝,心滿意足(雙手合十希望不要被人脫馬甲)。我喜歡學術的原因就是因為自由,自由並不意味著天天躺在沙灘上曬太陽,自由是你可以從心地安排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睡覺,而沒有人有能力/權利/資格去幹涉你的生活。28歲,本科985,碩博中科院系統土博,知乎四大天坑之首分子生物學專業。2018年初畢業,年中入職。坐標長三角地區二線城市三甲醫院,中心實驗室科研崗,事業編制。
薪資結構=基本工資 +獎金 +年終科研績效。基本工資少的可憐,扣除七七八八的稅每月到手4-4.5k,獎金是科室平均獎,每月5-7k不等,並會隨著職稱的上升乘以相應係數。科研績效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塊,靠課題和文章,成果多拿的多。身邊有混日子的人完全拿不到,據說也有牛人一年能拿二三十萬科研獎。這樣算下來一年10-12萬+X浮動,也算合理。不過目前入職剛半年,只能拿基本工資,處於喝西北風的狀態。就盼著實習期過好拿點獎金,然後努力做實驗發文章,爭取明年科研獎。老公海龜碩士,30歲,也是天坑專業之一。。。之前在私企工作了幾年,稅後每月8-10k,覺得上升空間不夠,遂辭職創業。現在不到半年,還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故30歲左右的一碩一博,目前家庭月收入4-4.5k,卒。大概是知乎最慘吧。。。。。。。。。幸好雙方父母退休工資足夠,有時還會來「接濟」一下低收入的我們。目前的壓力來自文章課題職稱,想要儘快站穩腳跟,老公則是創業初期的煎熬。再加上近一兩年打算要孩子,加上一個強大碎鈔機,對精力與金錢均是挑戰。碎碎念了這麼多,全部真實,有新的變化會來更新的,希望自己越來越好。總體來說,2019年繼續過著有車有房有貓,無貸無孩的生活。去年上半年入職,今年評上了中級職稱。因為學歷加成,評聘都比本科碩士畢業的同事要快,這是博士學歷在初入職場的很大優勢。2019全年工資+各類獎金+加班費,稅後19w+,公積金額外4w+。工作第二年年收入超過20w了,達到心理預期。在二線城市沒有額外支出的情況下,每月花銷其實挺少的,大部分能結餘下來。收入水平實現經濟獨立了,花自己賺來的錢,特別開心。工作方面,保持早8晚5的雙休日的工作時間,不打卡,偶爾加班。每天早上到實驗室,處理一下郵件,安排一整天的工作,然後按進度做實驗,穿插的時間看文獻或者寫文章。中午休息2小時,去食堂吃飯,回來小睡一會兒,下午衝杯咖啡繼續做實驗看文獻寫文章。有時開會聽講座,或是指導小朋友們(主任的研究生)做實驗寫文章……對,這就是一線科研工作者的日常,跟讀書期間其實沒什麼區別,日子過得有規律,且環境相對單純。下午按時下班,回家自己做飯或者去爸媽那裡蹭飯或者跟老公出去吃,晚上的時間屬於自己,每天堅持鍛鍊一會兒,儘量保持好的身體狀態。由於今年身體出了點小問題,還休了一段時間病假,所以更覺得健康的重要性。醫生說要保持好的心情,所以我今年在閒暇時間,就刻意讓自己放鬆。看音樂劇,聽演唱會,拼拼圖,搭樂高,畫油畫,研究新菜,看書……雙十一,周圍有孩子的人都在為孩子買買買,而我給自己買了一堆玩具,玩high了。日常儘量不去多想煩心的事情,對於領導的不合理push也能委婉拒絕,不把自己逼得太狠。我一直是個脾氣好,不太懂得拒絕的人,所以很長時間來導師or領導總覺得把事交給我靠譜,完成得又快又好,然後給我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為了不讓他們失望,也由於「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好」的性格,就把自己搞得很累。其實如果我今年在工作上花100%的精力,下班後或者周末也努力工作的話,2019年的收入或許能再多個5-10w,但是何必呢?想通了,身體重要,生活的開心重要,我們又不是特別缺錢花~目前還沒有孩子,繼續過著二人世界,對於「四腳吞金獸」「人形碎鈔機」這種生物,我有點害怕。怕被大環境裹挾,會有育兒焦慮,擔心會失了初心,變成神經緊繃的家長。而且身體條件所限,如果有孩子,那就是緣分,我們一定好好愛TA,如果沒有,也不強求。在這一點上,另一半跟我達成高度一致,感謝他。老公所在的行業今年遇產業嚴冬,所以仍在蟄伏,等待機會,希望明年會回暖。說來慚愧,本人應該是拖了後腿的博士吧。。。
年輕的時候憑著高智商和好運氣,一路升學拿獎學金無比順利,26歲歐洲某國博士畢業,並且算是有了一點點本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悲劇開始於博士畢業後,被參加會議時候認識的業界大牛推薦去歐洲某知名大學博後兩年,和教授氣場不合。加上周圍接觸的人多了,對現狀科研界的情況有點心灰意冷了(也可能是自己的偏見),死了繼續博後然後苦熬拼固定教職的心。然後胡亂去了一家國內企業工作,專業不是很對口,要我的主要原因是外語好。。。當然因為國內企業對博士文憑的盲目崇拜,加上自己畢竟腦子還行+工作相對其他人很靠譜,給的職位還過得去。年薪一般般稅前30W+,好在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工作兩年多了,越來越痛苦,感覺大好時光都浪費在做些重複性工作,以及和SB同事們撕逼中。。。最近一兩個月特別嚴重,早上鬧鐘都叫不醒我了,起床後渾身酸痛各種自暴自棄。很迷茫,把知乎當成一個樹洞,希望有同感或相似經歷的人不吝賜教。。。中國人:基本上都在博後,觀望回國的各種計劃中。少部分找到了國內願意接收的大學,據說加上政府補貼,待遇不錯在20W-40W左右,但前幾年壓力比較大。歐洲人:大部分去了歐洲的企業,工資水平一般稅前4k歐元-5k歐元每月。少部分科研比較成功的去了美國讀博後。來源:知乎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18315436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404562197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20154818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823915772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349523821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481739571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607028560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5829696969.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77872/answer/350347415華算科技專注理論計算模擬服務,具有超強的技術實力和專業性。是同時擁有VASP、Materials Studio、Gaussian商業版權及其計算服務資質和海外高層次全職技術團隊的正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