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現身非洲CDC在線疫情培訓:病毒不需要護照 戰勝它唯有團結合作

2020-12-17 瀟湘晨報

病毒不需要護照,戰勝它唯有團結合作。4月28日,一場由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健康聯合組織的新冠肺炎醫學交流會在「雲端「召開,來自非洲22個國家的超1600名醫生和非洲CDC官員在線交流。馬雲通過釘釘在線參會,提到最多的,就是「團結、合作」。

圖:馬雲在線參會

這是馬雲提出的非洲醫護培訓計劃第6個專場培訓,曾在武漢援鄂66天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呼吸病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以及中日友好醫院8位專家現身分享。

「最近GMCC平臺舉辦了五場中非抗疫經驗交流會,有1500多名中非醫生來參加過交流。我看過很多次直播分享,我想我一定要自己也來參加一次,我是來學習的,也是來表達感謝的。」馬雲說。

在非洲疾控中心組織下,來自非洲22個國家的參會者在線學習了中國抗疫經驗。在馬雲看來,應對疫情真正的藥方不是隔離,而是合作。

「病毒不分種族,也不用護照,最需要的是團結。」馬雲表示,面對疾病、貧窮和環境惡化這些人類共同的敵人,人類手上有很多牌可以去解決這些威脅生存的問題,「但區別在於,我們是用這些手段來製造分歧,隔闔,還是用這些能力來增強溝通和合作。」

以下為馬雲發言全文:

各位非洲的朋友們,各位醫生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在一起,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希望下一次我們可以面對面地交流。

過去的三個月,我幾乎每天都在關注疫情。我們在全球共同抗疫的過程中發現,抗擊病毒,不僅需要防護物資,更需要一線經驗,這非常重要。

這是我們建立GMCC平臺的原因,目的是分享現有經驗,讓各國不必從零起步。團結合作是唯一出路,真正的藥方不是隔離,而是合作。

目前我們已經舉辦了五場中非抗疫經驗交流會,有1500多名中非醫生來加入到GMCC平臺。我看過很多次直播分享,我想我一定要自己也來參加一次,我是來學習的,也是來表達感謝和敬意的。

Dr. John、Dr. Taj,你們的發言很鼓舞人心。非盟、非洲疾控中心讓我看到了當下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領導力、行動和效率。在我們的密切合作下,捐贈非洲的第一批物資,僅用了6天就分發到50個國家。這非常了不起!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埃航卓越的投入和執行力。非洲疾控中心在領導國際醫生交流的工作上所做出的奉獻和擔當也令人敬佩。

我對非洲今天的抗疫越來越有信心。因為我覺得醫療物資、技術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團結。我不了解其它地方,但是非洲各個國家疾控中心都能像今天這樣一起學習、探討和交流,我相信這就是對付病毒最好的手段。

在我們過去幾周的工作中,我對非洲的傑出努力有了全面的了解。我還記得我和衣索比亞阿比總理打完電話後,非洲馬上就行動了起來。從那時起,非盟和非洲疾控中心,工作非常專業高效。很多非洲工作人員幾乎是24小時在線。

南非、盧安達、衣索比亞、辛巴威、加納等許多非洲國家都迅速行動,我能感到非洲各國領導人思想的開放,他們願意學習交流各國的抗疫經驗。非洲的擔當和團結鼓舞著我們,我也感受到了非洲強有力的領導力。

我們會毫無保留地提供一切幫助。感謝王辰院士參加今天的活動,王院士疫情一開始就去了武漢,也是他提出了方艙醫院方案,方艙醫院後來是扭轉武漢抗疫局面的關鍵。

另外還有孫陽院長,以及中日友好醫院的各位專家,他們很多人剛從武漢抗疫一線回來,有的還在隔離,有的又去了疫情一線,謝謝你們今天的分享。

我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不同條件,不同狀況。中國醫生的經驗來之不易,也是在中國實際情況上探索出來的。非洲各國有豐富的傳染病防治經驗,也有很多優秀的醫生,很多國家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我們很高興看到一些方案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果。

病毒不分種族,也不用護照。這場疫情告訴我們,不管多麼強大的國家,在這樣的災難面前,都脆弱得不堪一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處理危機。

其實面對疾病、貧窮和環境汙染這些人類共同的敵人,我相信,我們手上有很多牌可以去解決這些現有的威脅。今天,世界的知識積澱、信息處理技術和抗風險能力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但是區別在於,我們是用這些手段來製造分歧、隔闔,還是用這些能力來增強合作與協作。

我們同在一片著了火的森林。相信我們只有用更多的團結、更好的合作、更強大的信心才能戰勝今天的挑戰。

最後,讓我再次向所有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各位醫護人員和專家們、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醫生表示感謝。你們是我們的英雄!讓我們一起抗擊這次全球危機。我們將與非洲一起並肩戰鬥,並隨時提供全力的支持。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新聞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
    中國始終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以開放、合作、共贏精神繼續同各成員一道支持和辦好亞投行,為國際社會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指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 守望相助 團結合作 -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日前覆信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輪值主席、剛果(布)總統夫人安託瓦內特,同時致信其他非洲國家第一夫人,感謝非洲國家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艱難時刻向中國人民提供寶貴支持,並向非洲人民抗擊疫情表示誠摯慰問。彭麗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各國守望相助、團結合作對於戰勝疫情至關重要。
  • 盡己所能、團結合作 四個關鍵詞讀懂習近平最新講話
    編者按:北京時間5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習近平從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高度,深刻闡述中國抗疫主張,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對於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進國際抗疫合作,擘畫未來全球治理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 ——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疫情評價...
    面對疫情兇猛衝擊,人類社會更加需要科學認識、理性應對,絕不能借疫情搞汙名化,甚至搞種族歧視,破壞全球合作抗疫的大局。  疫情面前,「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全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歐盟面臨的重大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抗擊疫情評價...
    面對疫情兇猛衝擊,人類社會更加需要科學認識、理性應對,絕不能借疫情搞汙名化,甚至搞種族歧視,破壞全球合作抗疫的大局。疫情面前,「沒有哪個人或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全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歐盟面臨的重大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
  • 中非砥礪風雨,友誼一直在線
    遍布非洲45個國家的中國醫療隊都積極行動起來,迄今已開展抗疫培訓近400場,為當地數萬名醫護人員提供指導。中國企業亦紛紛捐款捐物,積極投身當地抗疫行動,將在非項目變成合作抗疫陣地。  彼此支持捍衛國際正義  在全世界急需團結一致、共戰病毒之時,美國大搞「汙名化」,將自身抗疫不力之責「甩鍋」中國和世衛組織,破壞全球團結抗疫大局。面對針對中國的污衊指責,非洲近70個政黨紛紛發出正義之聲,讚揚中國的抗疫努力,肯定中國的抗疫貢獻,呼籲全球攜手應對挑戰。
  • 應對全球挑戰 唯有團結合作
    來自12個國家的32位專家學者圍繞「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這一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會代表認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呈現疊加交織新態勢,國際關係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複雜的新變化,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 《求是》編輯部:讓合作的陽光碟機散疫情的陰霾
    「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深度互聯的今天,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全球坐在同一條船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同舟共濟、攜手應對,讓合作的陽光碟機散疫情的陰霾,守護地球美好家園。
  • 中歐教授芮博瀾:各國團結是戰勝疫情唯一途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中歐教授芮博瀾:各國團結是戰勝疫情唯一途徑此次疫情可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個重大教訓。和新冠病毒一樣,全球化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它不會受到邊界、種族、宗教和財富的影響。但是,這並不應該歸咎於全球化,而應歸咎於相關國家的收入分配和稅收政策。可是事實上,只有促進全球化才能讓世界渡過當前的至暗時刻。全球各國目前面臨的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來應對,只靠本國的力量應對這些問題終將以失敗收場,最多只能推遲這些問題所產生的影響。各國必須齊心協力,共同研究出最有效的應對方案。
  • 伊朗國際問題專家:當前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比什麼都重要
    阿斯拉尼先生出席2020年德國慕尼黑安全論壇相關活動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雷湘平):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國積極分享經驗,參與全球合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國際多邊主義。伊朗中東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塔斯尼姆通訊社國際部主任阿巴斯·阿斯拉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表現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指責是不負責任的。當前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比什麼都重要。阿巴斯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在抗疫問題上一直批評中國。
  •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在友好互信中更緊密合作
    中國朋友始終支持非洲,非中合作是非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指出,「中方珍視中非傳統友誼,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加強中非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會動搖」。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令人鼓舞,峰會的成功舉行充分彰顯非中友誼歷久彌堅。
  • 清華大學發起全球大學特別對話 共商新冠疫情下在線教育合作與發展
    「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作為清華大學凝聚高等教育強大合力、共同打贏抗疫「全球阻擊戰」的重要舉措之一,此次特別對話再次傳遞出清晰信號,即全球大學抗疫行動需秉持和衷共濟理念,團結協作、開放包容,以共同努力打好在線教育攻堅戰,實踐大學對教育的承諾與擔當,為儘早戰勝疫情積極貢獻高等教育力量。
  • 「非洲教師在線和遠程學習課程」正式上線
    為了緩解教師的壓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國際能力建設研究所、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和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共同發起、協同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和國家開放大學設計和開發了「非洲教師在線和遠程學習課程」,通過國際上的遠程教育理念與適合非洲地區的案例,幫助非洲教師掌握遠程教學評估技術和方法,利用現有設備和條件開展遠程教學活動。
  • 美國會首次聽證新冠疫情 三專家齊指病毒不認「護照顏色」
    (抗擊新冠肺炎)美國會首次聽證新冠疫情 三專家齊指病毒不認「護照顏色」中新社北京2月7日電 題:美國會首次聽證新冠疫情 三專家齊指病毒不認「護照顏色」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在美國會眾議院近日舉行的聽證會上,三名專家明確反對以「護照顏色」作為採取限制措施的考量。他們詳解了為什麼美國政府的做法無效,並提出應該加強國際合作。此次聽證會由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下設的亞太及防擴散委員會召開,是美國會首次就新冠病毒疫情聽取專家意見。
  • 新冠肺炎、麻疹疫情尚未結束,非洲又爆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
    據nbc新聞網6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一,世界衛生組織負責人表示,衛生官員已經確認,非洲剛果共和國再次爆發了一場伊波拉疫情,這也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第11次發生伊波拉疫情。
  • 攜手抗擊疫情,深化金磚合作(中英文)
    我們相信,在五國領導人堅強領導下,在五國人民團結奮鬥下,在國際社會大力支持下,我們一定能渡過難關,人類一定能戰勝病毒。  面對疫情,是堅持科學理性還是製造政治分歧?是加強跨國合作還是尋求脫鉤孤立?是推進多邊協調還是奉行單邊主義?各方都需要對歷史交出自己的答卷。
  • 「我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團結起來才能贏得勝利!」
    一場意想不到的疫情,使人們更加體會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在人類共同的敵人面前,唯有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非盟駐華代表和非洲駐華外交使團代理團長講述:借鑑中國經驗,有效抗擊疫情。
  • 非洲政黨政要表示抗疫合作讓中非友誼更加牢固(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
    本報北京4月29日電  近日,非洲多國政黨政要致電致函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高度評價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非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非洲戰勝疫情注入了信心,認為中非人民心心相印,團結抗疫讓中非友誼更加牢固,願同中方一道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馬雲與潘基文一小時對話:全球合作團結 世界才會變得更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馬雲與潘基文一小時對話:全球合作團結,世界才會變得更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梁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9月18日,在韓國舉辦的世界知識論壇上,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與馬雲進行了一場將近1小時的對話,內容涉及全球合作、教育挑戰
  • 駐奈及利亞大使發表署名文章:團結合作 攜手抗疫
    人民網阿布賈5月12 日電(記者 姜宣) 近日,奈及利亞《今日報》、《每日信報》、《衛報》、《人民報》、《領導者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發表駐奈及利亞大使周平劍題為《團結合作攜手抗疫》的署名文章。京外14天的隔離給大使可能帶來的不便是可以想見的,但吉達大使說得很樸實,「我們都應遵守規定,這可是為大家好。」當地官員專門到火車站為他送行,感謝他充分理解與配合。我也就此事向吉達大使表達了謝意。作為第一批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中國最早遏制住了疫情發展。這不會是沒有原因的。中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儘管犧牲巨大,但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