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塑達人50天捏出1000朵麵塑玫瑰 鼓勵女兒高考
麵塑達人50天捏出1000朵麵塑玫瑰 鼓勵女兒高考 2015-02-10 15:33:54,經過50個晝夜的努力,完成了1000朵麵塑玫瑰花的製作,以此告訴女兒:有志者事竟成,夢想在于堅持。
-
謝家井社區做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讓孩子快樂過暑假
近期,市城區街道謝家井社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作用,利用暑假期間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快樂的暑假。7月27日傍晚,謝家井社區的文化大舞臺逐漸熱鬧起來,由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轄區內柒音未來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和民盟靈武市總支委員會舉辦的「七彩童年
-
請盡情享受暑假吧!
不用擔心現在小朋友的暑假也很開心這不,湖濱街道就為小朋友們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跟著圓圓去看看吧暑假期間湖濱的僑眷們依舊在工作崗位孜孜不倦如何讓他們的子女也能在暑期享受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了湖濱街道僑聯的心事7月20日上午東平巷社區僑聯特邀
-
重慶麵塑藝人明三娘:讓捏麵人技藝傳承發展
人物檔案今年64歲的「明三娘」,家住巴南區李家沱街道花溪公交車站附近。她從事麵塑已二十幾年,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重慶麵塑」代表性傳承人。她介紹,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製成面人。明朝蘭出身工人家庭,自幼愛好工藝美術。初中畢業後,她進入渝中區一家街道工廠工作。幹了十多年後,工廠就倒閉了。「當時為謀生路,我在街頭擺過水果攤、賣過豆漿等小生意。」明朝蘭回憶說,後來賣棕樹葉時認識了手藝人,又學著用棕樹葉編一些公雞、蜻蜒、蚱蜢、孔雀、鳳凰等小動物來賣謀生。
-
湖北夷陵:麵塑達人捏千朵玫瑰喜迎情人節
湖北夷陵:麵塑達人捏千朵玫瑰喜迎情人節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5年02月13日08:31 這些溢滿濃濃愛意的麵塑玫瑰花,將於今年2月14日情人節和新春佳節期間在夷陵城區公共場所展出,為節日營造喜慶氣氛。 現年37歲的艾民自幼愛好糖塑、雕花等手藝。在2012年一次偶遇了山東的麵塑作品後,便嘗試捏制各種麵塑。他遠赴外地拜師,經過4年苦練,他成了小有名氣的「麵塑達人」。「捏什麼像什麼,手太巧了。」市民都誇艾民手藝巧。
-
【仁愛教育在線】尋山街道中心完小開展「快樂夾苗體驗,感恩父母辛苦」暑期實踐活動
為培養學生「勞動最光榮、以勞動感恩」的道德品質,近日,尋山街道中心完小開展了「快樂夾苗體驗,感恩父母辛苦」主題實踐活動。活動中,志願教師帶領青魚灘社區部分體驗學生,走進青魚灘龍鬚菜夾苗場地,參與體驗龍鬚菜夾苗活動。
-
助力脫貧攻堅|萬榮「河東巧姐」解雲仙:巧手捏麵塑 指尖傳非遺
今天,讓我們走進「河東巧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解雲仙,看看她是如何用一雙「巧手」捏出她的絢爛人生。有志者事竟成 精誠所至 潛心習得好手藝今年55歲的解雲仙是萬榮縣解店鎮下義村人。心靈手巧的她精通麵塑、剪紙、刺繡等民間工藝,「雲仙捏的就是好看,這娃就是有天賦!」少年時期長輩們的一次誇獎,讓解雲仙堅定了學習麵塑的方向。
-
助力脫貧攻堅|| 萬榮「河東巧姐」解雲仙:巧手捏麵塑 指尖傳非遺
今天,讓我們走進「河東巧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解雲仙,看看她是如何用一雙「巧手」捏出她的絢爛人生。有志者事竟成 精誠所至 潛心習得好手藝求學的路充滿坎坷,幾經輾轉,好不容易尋到當地一個知名麵塑手藝人,可是老先生堅決不收徒弟,解雲仙苦苦哀求,老先生還是不肯將手藝傳授給她。「來都來了學不會絕不回去!」倔強的解雲仙找了一個小旅店住下,每天一大早就去老先生家裡幫著幹些零碎活,洗洗衣服,掃掃院子。半個月後,老先生被她的誠心所打動,才決定收她為徒。
-
湖北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學習麵塑工藝 助力麵塑發展
為了近距離了解和認識麵塑,將麵塑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給更多的人,讓更多大人參與到保護和傳承麵塑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社會實踐隊於7月31日來到麵塑藝術工作室「壹粟坊」拜訪劉潔老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在學習宣傳麵塑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
湖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做非遺麵塑藝術的「傳承人」
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有了文字記載,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月2日起,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暑期社會實踐隊部分隊員就來到了位於武漢街頭馬池東路的麵塑藝術工作室「壹粟坊」,向非遺傳承人、麵塑藝術家劉潔老師進行麵塑的相關學習。
-
新時代文明實踐 | 培德、高基社區聯合開展暑假繽紛活動班系列活動
,安排內容豐富的課程及益智活動,讓孩子們在愉快地環境中享受假期的樂趣,培德社區聯合高基社區與創德教育在假期推出包括小小偵探找錯字、環保小衛士、快樂暑假梁園寫生等特色「暑假繽紛活動班」系列活動。1 小小偵探找錯字培德社區聯合高基社區和創德教育在轄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之
-
不忍黃縣麵塑失魂 煙臺藝人張燕用創新捏活麵塑
齊魯網1月7日訊黃縣麵塑,色彩鮮豔,造型靈動,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在煙臺龍口,麵塑藝人張燕不僅堅守著這門傳統技藝,還通過創新做出了自己風格,讓粗獷質樸的麵塑,成了精緻高雅的藝術品。張燕家中祖傳老黃縣麵塑的傳統技藝。張燕從小學習麵塑技藝,但長大後面對大千世界的誘惑,她選擇了放棄。但是,她低估了自己那顆傳承著古老技藝的「匠心」。每每看到黃縣麵塑越來越失去傳統韻味的時候,她的內心經歷著煎熬。張燕認為,有些麵塑並不是傳統的黃縣麵塑。「它很失真,甚至於就是說,失去了咱黃縣麵塑的精華所在。
-
龍岸花園社區「小龍人青少年活動營」之主題麵塑傳統文化活動
八月正值炎熱的暑期,是孩子們休整放鬆的好時機,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幫助社區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青少年的動手能力,龍潭街道龍岸花園社區於2020年8月13日開展了「小龍人青少年活動營」之主題麵塑傳統文化活動。
-
中國麵塑藝術
(棗花子)食用麵塑祭祀用品麵塑捏麵人藝術食用類麵塑有最簡單的饅頭造型到有藝術花樣的花糕、花饃(面花、禮饃)等,美觀好看 增加食慾。食用類麵塑主要中國北方民俗類麵塑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及信仰的產物(祭祀 婚喪大事,祝壽等。祭祀類麵塑主要是陝西、山西和山東一帶,敬天地祭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保平安。
-
展現麵塑藝術文化 膠東首家花餑餑博物館萊西開館
館內有不同風格的麵塑作品50餘件,花樣繁多,蘊涵豐富,美輪美奐,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資科。「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花餑餑已然成為世世代代膠東人的記憶。1月6日,在花餑餑歷史悠久的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誕生了膠東第一家花餑餑文化博物館。 萊西市水集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春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副書記張春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倪合才、市旅遊局副局長李言軍、水集街道組織委員李緒榮等領導參加了開館儀式。
-
山東聊城:小朋友學麵塑 快樂度暑假
2020年8月8日,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城區一家果蔬饅頭店,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麵塑製作。暑假期間,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一些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城區一家果蔬饅頭店學習麵塑技藝製作,體驗傳統麵食文化的魅力。
-
麵塑!千年的傳承!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楚音漢蘊」赴武漢麵塑暑期社會實踐隊於7月31日拜訪了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技藝傳承人劉潔老師,在與劉潔老師的談話中我們也對麵塑有了更深的認識。所謂麵塑,即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傳統麵塑手藝,流傳千年至今,從起初的生存經營到現在成長為一門藝術,所經歷的是時間的積澱。圖為實踐隊在「壹粟坊」採景。
-
【新時代文明實踐】南浦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天燈下故事...
【新時代文明實踐】南浦街道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天燈下故事會」 之才藝大比拼活動 2020-01-14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麵塑大師捏出水滸「一百單八將」走紅火山小視頻,網友:給麵團生命
麵塑技藝祖輩相傳,他從小便受到了薰陶,並不斷鑽研和傳承著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在視頻中,他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道工序,麵團在手中經過捏、揉、搓的過程後,再用一把小小的竹刀進行點、切、刻等手法繪製麵塑人物的細節部分,就能夠呈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讓人們看了大為驚嘆。
-
濟南「麵塑奶奶」的公益人生:捏麵人五十餘載捐善款近百萬元
高桂英講述與《濟南時報》的故事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每逢節假日,黑虎泉琵琶橋邊總能看到一個麵塑攤,攤位後面,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帶著徒弟們手拿麵團和工具,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面人在她的手裡「誕生」。老人名叫高桂英,是大家口中的「麵塑奶奶」,如今70多歲的她已經捏了50多年的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