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有一試題認為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不可能出現在同一動物個體。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因為有些動物是雌雄同體的。
在自然界裡有大量的雌雄同體的動物,比如蝸牛和蛞蝓就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性也發現在一些魚類和其他較小的脊椎動物中,粗略估計雌雄同體的動物物種的數量是65000多種,目前已知的動物物種的總數約是860萬,雌雄同體的動物物種的比例約為0.7%。
這種常見動物也是雌雄同體生物,其交配過程充滿著激情與獨特的浪漫情調。每年的春秋兩季是蝸牛的繁殖季節,這時候一隻蝸牛遇到另外一隻蝸牛的時候,會通過交換精原細胞,讓對方的卵子完成受精。
這種軟軟的小生物是最最典型的兩性動物,它們輪流擔任兩性角色:先是雄性,然後是雌性。它們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體內長著雌雄兩種生殖器官,這種雄- 雌交替的過程稱之為" 節奏性連續雌雄同體"。生活在英國周圍的扁蠣,它們年復一年地輪流擔任兩性角色。
然而生活在較為溫暖的地中海中的扁蠣,卻能在同一季節裡同時承擔雌雄兩種角色。這種歐洲扁蠣長著十分堅硬的外殼,不易受到攻擊。它們只在滿月或新月後交配,與其說是由於春潮還不如說是春天睏倦感的緣故。
是扁形動物門的無脊椎動物,是渦蟲、絛蟲和吸蟲三類的統稱。沒有完整的消化系統,腹面的開口既是口又是它的肛門。多為雌雄同體,常進行自體受精,但也能進行異體受精。
蛞蝓 [kuò yú]為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動物的統稱。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溼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的確有用。
小小的寄生蜂通常是所謂"雌雄嵌體"的,也就是說,它們體內雌雄兩種染色體雜亂地混合在一起。它們的行為毫無疑問地表明,它們最重要的性器官是" 頭腦"。比如說,一隻正常的雄寄生蜂和雌寄生蜂交配後,雌蜂就會在蛾的幼體上蜇一下,把卵產在它的體內。
這種蚧蟲因身上長著棉墊狀鱗片而得名,它們一直危害著加利福尼亞的果園。後來人們引進了它的天敵——澳大利亞瓢蟲,才有效地控制了它們。
這種昆蟲不存在交配問題,因為它們是自體交配的——這種交配方式即便是在雌雄同體的動物中也是不尋常的。對於這種昆蟲,我們很難稱它是雄性或雌性,因為它是雄性的,同時又是雌性的。
這種魚之所以有這麼一個有趣的名稱,是因為它們孜孜不倦地為別的魚清潔口腔和鰭。這種魚會在雌雄間轉換自己的性別,以完成相互間的交配。這種魚平時以家庭為單位在海裡找吃的,一個家庭有一條雄魚和若干條雌魚,這些雌魚在雄魚的帶領下嚴格按照等級排隊進食。一旦雄魚死了,地位最高的那條雌魚很快就會長出雄性生殖器而變成一條雄魚,不出幾天,它身上會自動長出雄性生殖器而變成一條真正的雄魚,而剩下的雌魚則成了它的妻妾。
它的大名叫霓虹刺鰭魚。它是海洋裡的魚醫生,專門吃一些病魚身上的細菌、微生物和寄生蟲,有時甚至會遊進大魚的口中為它們服務,它是海洋裡最受歡迎的魚。
海鱸是一種滋味十分鮮美的魚,它也經歷著完全變性過程——從成熟的雌性變為成熟的雄性。這一變性過程通常是在海鱸5 歲時進行的。海鱸有一種亞種,叫做" 帶狀沙魚" ,它們盛產於佛羅裡達水域,這種魚能夠自體受精。
海兔實際上是海裡的一種蝸牛。由於它們無法和配偶交換精子——雖然它們是雌雄同體生物,所以它們被迫進行群體交配。通常一隻海兔身上趴著另一隻海兔,後者身上又趴著另一隻:有時,整整一打海免在玩這種疊羅漢把戲。這種疊羅漢形式還會演變成環形。海兔最大可長到30英寸,它們主要生活在赤道和溫帶的沿海中。
海鞘的個頭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超過1英尺,它們小時候很像蝌蚪,長大了卻像一株植物,海鞘也是一種雌雄同體生物,不過與其他該類生物不同:它可以通過普通的精子-卵子的結合而繁殖後代,但它也可通過" 發芽" 的方式來複製自己。
不過,通過" 發芽" 而長出的第二代海鞘必須經過交配才能產生下一代,而這一代的海鞘又會"發芽"了。海鞘的"芽" 同馬鈴薯的芽差不多,它們這種隔代無性繁殖的方式,使海鞘能夠遍布全世界,卻同時又使自己保持在很低的進化水平上。
長得像一座小型火山,捕食浮遊生物,它身體分泌的一種黏性的膠質,能使它牢牢地粘在礁石或船體上。
成熟的藤壺是雌雄同體生物——即每隻藤壺身上同時生長著雌雄兩性的生殖器官。藤壺喜歡群居,仿佛這樣才感到安全,但是過分密集的群落又會使大量藤壺幼體夭折。有時藤壺採取這樣的方式避免過分擁擠——它們密密麻麻地吸附在輪船的船體上,把這個危機轉嫁給了人類。為了適應這種頭尾顛倒的生活方式,藤壺的卵巢是長在頭上的。
北美洲沿海生長著一種有趣的大西洋扁貝,平時它們也是雌雄異體的狀態,可是雌性不好找,大部分的大西洋扇貝都是雄性。等到了繁殖季節,雄性們就辛苦的在水底尋找雌性伴侶。當他發現一個雌性的時候,它就伏在雌性扁貝的背上。沒過多久,雄性扁貝就會失去生殖器而完全變成雌性扁貝,趴在水底等候有路過的雄性.以此類推,另一隻雄性扁貝又會伏到它的身上,再轉化成雌性。除了最後一隻,大家都完成了繁殖的任務。
這種交配過程形成一種塔狀的扁貝鏈,下面一層層都是雌性,最頂上一層是雄性扁貝,這一結構會越築越高。在水底四處遊蕩的全是雄性扁貝,而雌性扁貝則一天到晚一動不動地伏在水底。
有些種類的珊瑚是單一性別,雌雄異體,有些珊瑚則是雌雄同體,能扮演雌性產卵的角色,也能扮演雄性排放出精子,約有四分之三的珊瑚是雌雄同體。
蚯蚓是我們熟悉的蠕形動物,可是它的生殖方式卻是十分奇特的。蚯蚓是成群結隊交配的,它們先是直挺挺地躺著,再用分泌出來的粘液彼此牢牢地粘在一起。這時,它們身上的第15節就產卵,而第9第10兩節則吸收這些卵並使它們受精,這些卵儲藏在蚯蚓的脊部,兩至三周後孵化出來。蚯蚓的這種" 交配" 過程一般持續數小時。
船蛆實際上不是蛆,而是一種雙殼貝類,就像牡蠣一樣,它產卵的數量很多——大約每年5,000,000顆,接著它就改變了自己的性別。它利用堅硬的外殼在木頭上打洞,一邊挖一邊吃木頭。在木船和木製碼頭的年代裡,船蛆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生物。(聽說可以吃,而且營養價值還挺高,感覺挺噁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接觸過黃鱔的人都認為黃鱔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其實不是,黃鱔不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其生殖情況較特殊,幼時為雌,生殖一次後,轉變為雄性,這種雌、雄性的轉變現象稱為性逆轉現象。
總結:
這裡介紹的雌雄同體的動物包括:陸地蝸牛、歐洲扁蠣、扁蟲、蛞蝓、寄生蜂、"棉墊蚧蟲」、「清潔魚」、海鱸、海兔、海鞘、藤壺、大西洋扇貝、珊瑚、蚯蚓、船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