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作戰實力多強?美日兩國客觀評價:40年不打仗依舊是雄獅

2020-12-18 涵瑋譚歷史

自對越反擊戰後,中國軍隊就沒有再打過仗,四十年裡沒有經過實戰檢驗,中國軍隊的作戰實力到底怎麼樣?是不是還依舊強大?

中國古代的軍事實力強大,周邊的小國俯首稱臣,很多國家自願成為我國的藩屬國。但自從乾隆閉關鎖國後,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國力愈發的弱小,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英國人利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但這還只是屈辱的開端,列強們紛紛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清政府無力阻擋,只好割地賠款。

到了新中國後,儘管我國還一窮二白,但在軍事發展上一直高度重視,1964年原子彈成功試爆,標誌中國進入了核軍事時代。在科學家們的日夜研究中,我國的軍事實力也步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

儘管和平成為全球各國發展的主旋律,但軍事威脅一直沒消失,局部地區的矛盾衝突仍舊存在,只有軍事實力強,才不會被其他國家威脅,才能在國際爭端中不顯得被動。

如今中國軍隊已經四十年沒經歷戰火,現代的作戰水平究竟如何?

美日兩國就有著十分中肯的評價,即便四十年無戰事,依舊是雄獅。實際上每次的軍運會上,中國軍人都能獲得優異的成績,不僅為祖國爭來了榮譽,也讓全球看到中國軍人的實力。

我國在武器裝備上,目前也擁有著殲-20戰鬥機、航母、萬噸大驅、雷射武器、大型運輸機等精良武器,軍事裝備排名全球前三。如今我國已經布局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體系,中國軍隊的作戰實力逐年上升。

我國自古就崇尚和平,並不會因軍事實力強大而威懾周邊其他國家,但也正因軍事實力的強大,在國際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今後還會繼續加強軍事研發,扮演了大國的角色。

相關焦點

  • 近40年來無戰事,如今中國軍隊實力如何,美日表示:依舊是雄師!
    人們常說,沒有經過戰火洗禮的軍隊是不完整的,也是沒有任何威懾力的,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中國就是一個例外,如今的中國軍隊,實力到底有多厲害呢,美日兩國對此評價說,即使是40年沒打仗,依舊是當之無愧的雄獅。
  • 中國軍隊作戰實力怎麼樣,美日:40年未曾作戰,依舊是雄獅
    中國軍隊現如今的的實力強嗎?美國和日本表示,哪怕中國已經40年沒有經歷過戰爭,但仍然是雄獅,自從對越反擊戰以來,我軍從未進行過任何戰爭,也無法確認我國目前軍隊的實力怎麼樣,在古代,我國的軍事力量是非常強大,許多鄰國也是我國的附庸國,但後來清朝閉關鎖國,使我們的國力變得越來越弱。
  • 40年不打仗,依舊是雄獅!如今的中國軍隊戰鬥力究竟如何?
    整整40年沒打過仗的中國軍隊,如今有多強大呢? 據美媒報導,在五角大樓發表的最新《中國軍力報告》中顯示,五角大樓認為中國軍隊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同時,在美國和歐洲都享有極高權威的蘭德智庫也針對中國軍隊的戰力給予了回應,聲稱中國軍隊雖多年未亮劍,但不代表其戰鬥力不行。
  • 美日兩國軍人對中國軍人有何評價?出乎預料的中肯與客觀
    在中國的很多場所都有軍人優先的字樣,要知道這四個字是有分量的,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項特殊權利,其他人群無法享受。相信很多人要說為什麼讓軍人優先呢?甚至還有人說當兵的有什麼了不起,現實中的確就發生過這樣的情況。
  • 近40載未戰,中國軍隊還是那支敢打必勝的雄獅嗎?
    沒辦法,國力不如人,吼聲再大也不管用,真鬧起來,最終收穫的,只會是自取其辱。但是,經過幾十年的韜光養晦,咱們中華家的實力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歷史,趙宋王朝不可謂不富有,但,當軍隊失去了靈魂,不知為何而戰鬥時,裝備再好,人數再多,那也不過是別人砧板上的肉。同樣的情況,還有臺灣軍隊。兩蔣時期,臺灣軍隊不論素質,還是軍事裝備,都不算差,但當臺獨勢力上臺後,臺灣軍隊的素質開始飛速下滑,「熱了怕曬著,冷了怕凍著」的「草莓兵」比比皆是。
  • 日本擬制定新版美日共同作戰計劃 涵蓋太空領域
    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1月26日透露,日本政府已著手研究自衛隊與美軍新的美日共同作戰計劃。內容把陸、海、空加上太空、網絡空間、電磁波共6個領域定位為新作戰計劃的對象範圍。目的在於防備多個領域同時遭受多次攻擊,開展美日雙方部隊的一體化運作。
  • 美日放話舉辦「最大規模」軍演,日媒:「為針對中國」
    撰文:小王近期,日本共同社報導,日美的軍隊在日本區域舉行了兩場軍事演習,兩場軍事演習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熊本縣附近舉行的那場「山櫻」聯合演習,這也是日本和美國軍隊組建最大規模的演習之一。而另外的一項「森林之光」演習將會持續到本月18日結束,這場演習最大的亮點在於兩國都出動了直升機和運輸機,美方海軍指揮官尼爾.貝裡中校強調,美日聯合演習是旨在提高兩軍奪取和保衛關鍵海上地域的能力。
  • 倘若戰爭爆發,40年未打過仗的中國能贏嗎?美日專家怎麼說
    圖為中國軍隊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經有將近40年未曾有過實戰,倘若戰爭爆發,40年未打過仗的中國軍隊能夠打贏嗎?看看美日兩國的專家怎麼說,美軍上將艾泊斯表示:中國軍隊雖然長時間沒有參戰,但軍隊的光榮傳統並沒有丟失,一旦戰爭爆發,中國軍隊還是能夠獲得勝利的,而日本專家也表示:中國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這也是中國軍隊獲勝的法寶。
  • 社評:中美兩國關係決不可讓美軍將領執牛耳
    美軍官員負面評價了解放軍在南海、東海的行動,指責中國戰機與美日軍機發生日常的相互攔截,並進而描述了中國轟-6K對關島和夏威夷的「威脅」,而且認為「是太平洋地區比朝鮮更令人擔憂的威脅」。他們強調美軍不會在太平洋上讓步,「我們未來的繁榮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安全和政治關係不可避免地聯繫在一起」。在媒體不斷轉引的過程中,一些細節被添油加醋,說成了中國轟-6K「飛越關島」。
  • 美日大搞聯合演習
    此次「利劍21」演習旨在增強美日戰備能力和互操作性,加強雙邊關係,並表明「美國決心支持該地區盟友和夥伴國的安全利益」。  據悉,參演美日兩國兵力約4.6萬人、飛機約300架、艦艇數十艘。  美媒稱,「利劍21」演習將重點檢驗美日兩國作戰力量海上、地面和空中協同作戰能力,「確保一旦印太地區發生危機或緊急事件,美軍能夠有效支援日本的防衛作戰」。駐日美軍司令凱文·施耐德表示,此次演習表明美日同盟的力量不斷增強,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產生巨大影響,但美日同盟沒有因此步履蹣跚,兩國仍然準備戰鬥並將取得勝利。
  • 從「國防現代化」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40年40組關鍵詞
    改革,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從「國防現代化」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改革開放40年來的人民軍隊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國防和軍隊改革持續深化,人民軍隊重塑組織形態、重整鬥爭格局、重構建設布局、重塑作風形象,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從「國防現代化」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既是一脈相承,更是創新發展。40年來,經過接續改革創新,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啟了新模式,走出了新道路。
  • 美軍總司令李奇微評價志願軍:與他們作戰逃得越遠越好,這是為何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志願軍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威名,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神話,志願軍官兵以其驚人的戰鬥意志和強悍的作戰能力,讓世界知道了中國軍隊的強大,而在戰爭結束之後,曾任朝鮮戰場上美軍總司令的李奇微這樣評價志願軍:與他們作戰逃得越遠越好。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1937年中日兩國實力對比,差距體現在哪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迎來了長達14年的抗戰,此時的兩軍實力差別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1937年,日本主張帝國主義,而且十分信封天皇,這是他們的信仰,作戰時天皇的存在會極大的增加軍隊的士氣,他們也始終堅持為天皇作戰,因此國民和軍隊都十分的團結,但是中國卻有些不同
  • 趙學功:冷戰時期美日關係嬗變的主要軌跡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 日本「自主外交」趨勢日見明顯。1956年10月, 日方不顧美國阻撓, 與蘇聯達成協議, 結束了兩國的戰爭狀態, 恢復了雙方的外交關係。與此同時, 日本國內的反美情緒開始高漲, 雙方的矛盾集中在《美日安全條約》問題上。1955年8月底, 日本政府向美方正式提出修訂這一條約。
  • 日本防衛研究所涉華報告不客觀不負責不專業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26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防衛研究所涉華報告不客觀不負責不專業。 有記者問,據報導,日本防衛研究所11月中旬發布《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1》稱,中國正擴大軍備攻勢,試圖加強以科技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日本除了美日同盟威懾力外,還應進一步尋求獨立自主防禦態勢。
  • 國防大學專家解讀:周邊地區國防和軍隊發展形勢
    回望這一年,各國艱難抗擊疫情,大國競爭持續加劇,單邊主義、保守主義逆勢回流,世界格局加速調整,多域安全風險上升。全年雖然沒有爆發大國軍事衝突,但在灰色地帶、邊緣地帶、新領域的鬥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把軍事實力作為保障安全、應對風險、謀求主動的重要依託。
  • 義大利軍隊實力有多強-中青在線
    長期以來,中意兩國軍隊合作交流不斷加強,兩軍一直保持著海軍互訪、交流學習等密切的軍事合作。    意軍大力推行軍隊改革,力圖建立更現代化的軍隊    義大利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理對國防政策及軍隊建設負有全部責任。
  • 二戰時的英國軍隊有多厲害?實力和水平世界一流!
    作為盟軍主力之一,英國軍隊活躍在二戰的各個戰場,是二戰的主角之一。不過,由於英國軍隊在亞洲戰場的糟糕表現,人們對英國軍隊的評價很低,很多人甚至認為英國軍隊不堪一擊。事實上,英國軍隊實力一點不差,絕對是二戰中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二戰中,英國總共動員了1 200萬人參戰,總兵力高達540萬,軍隊數量位居世界第六,其中高技術含量的空軍和海軍所佔比例很大,是一支海陸空齊全的立體化的現代部隊。
  • 國防部:日本防衛研究所涉華報告不客觀不負責不專業
    記者:據報導,日本防衛研究所11月中旬發布《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1》稱,中國正擴大軍備攻勢,試圖加強以科技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日本除了美日同盟威懾力外,還應進一步尋求獨立自主防禦態勢。請問對此有何評論?任國強:我們注意到日本防衛省智庫的有關報告。
  • 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比清朝軍隊到底強在哪
    1894年—1895年,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擼起袖子打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完勝,中國慘敗。戰爭的影響卻持續至今,成為歷史學者和愛好者熱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儘管戰爭的結果有其偶然性,但誰也不會否認,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能夠戰勝清朝軍隊,並不僅僅是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