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e抗原陰性和轉歸方向可能性分析

2020-12-18 小番健康

e抗原陽性慢性B肝與e抗原陰性慢性B肝,若沒有及時治療,是否繼續進展?可以進展為哪一種肝病?小番健康將針對慢性B肝轉歸方向,做一個詳細介紹。

闡述e抗原陰性慢性B肝與代償期肝硬化的研究分析

醫藥學將「B肝大三陽」、「B肝小三陽」稱為e抗原陽性慢性B肝、e抗原陰性慢性B肝,如若兩種情況沒有及時治療,繼續進展方向是代償期肝硬化。根據臨床統計學分析,e抗原陰性慢性B肝進展為代償期肝硬化比例更高,簡而言之,e抗原陰性慢性B肝更容易為人們忽視,但其轉歸方向則要比e抗原陽性慢性B肝迅速。

整體轉歸比例看,呈現遞減規律,即便B肝患者已經進展到代償期肝硬化,其中大約也只有3.5%左右仍會繼續進展到失代償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較為典型表現是,消化道出血、黃疸、腹水等一系列肝功能不穩定特點。在這部分失代償期肝硬化當中,又可能有大約3.5%佔比能夠繼續進展到肝癌階段。

因此,如果確診為e抗原陰性慢性B肝或e抗原陽性慢性B肝,都應該積極隨訪,指標有異常就需要規範治療。以上主要為針對慢性B肝患者的可能轉歸方向進一步闡述分析,包括大三陽、小三陽等類型的慢性B肝患者,切勿忽視肝病繼續進展。對大三陽、小三陽等類型的B肝病毒攜帶者,則應按照醫生指導,隨訪指標,暫時不治療。

所謂抗病毒治療的醫藥學治癒標準,通常包括e抗原從抗病毒之初的陽性,自發的轉陰性,也就是血清學轉換;還需符合HBV-DNA陰轉,就是兩項指標均已經達到治療目標。

小番健康前面提到,e抗原陰性慢性B肝進展為代償期肝硬化比例更高,因此,若此類型慢B肝進行抗病毒治療時,短期首要目標為促使HBV-DNA陰轉,也就是B肝病毒複製明顯得到抑制,此後繼續進展為肝硬化的機率才會顯著減少。

通常HBV-DNA超過10的4次方,e抗原陰性慢性B肝就應該考慮抗病毒治療。e抗原陰性慢B肝的HBV-DNA定量與今後進展肝硬化關係較為緊密,即HBV-DNA高病載量,可增加未來肝硬化發生率。所以,對此類慢性B肝,首要治療目標為短期HBV-DNA陰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B肝e抗原 B肝患者需要注意什麼
    B肝,就是肝臟受到傷害,B肝和A肝在生活中是經常會遇見的一種疾病,B肝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那你知道B肝是如何形成的嘛,什麼是B肝e抗原呢 ,什麼是B肝e抗原的含義有哪些,B肝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呢,一起來看文章吧。什麼是B肝e抗原B肝e抗原是B肝病毒內核的一種主要結構蛋白,英文縮寫為HbeAg,它的一級結構與B肝核心抗原(HBcAg)基本相同。
  • 檢查報告上,B肝表面抗原陰性預示什麼?為什麼做B肝五項檢測?
    本身患有B肝的人,也會重視檢查,方便了解病情,做出完善的治療方案。其中一個檢查就很重要,就是B肝五項檢查。在檢查中,有的患者會發現表面抗原呈陰性,其它幾個指標則是呈現陽性,就不知道表面抗原呈陰性,是啥意思?
  • B肝表面抗原(HBsAg)陰性,並非都無B肝,當心OBI發生
    通常,我們確診有無B肝需要做哪些檢查呢?很多人會肯定的回答B肝兩對半,表面抗原陰性表明沒有感染B肝病毒。但是,這個認識是片面的。B肝病毒的隱匿感染,不可忽視,尤其是在B肝病毒感染高發期。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B肝病毒的隱匿感染(OBI)。
  • B肝表面抗原2000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說,有3種可能性
    B肝兩對半是目前驗證是否患上B肝病毒的最常用的方法,通過檢查報告書,就可以確認身體是否感染了B肝病毒並且大致確定感染程度。檢查結果中,B肝表面抗原2000則說明該項是陽性,患者目前或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若是單純的表面抗原陽性,屬於急性B肝感染期,或慢性HBsAg攜帶者。
  • B肝e抗原陽性或陰性,其實不重要,關鍵看是否有肝炎活動
    B肝e抗原陽性或陰性,其實不重要,關鍵看是否有肝炎活動如果肝功能以及肝組織學檢查基本都是正常,這種情況下一般稱為B肝病毒攜帶者,無論是B肝大三陽、小三陽、小二陽都是可以暫時不用治療的,但是應該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複查上述指標。
  • B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什麼 什麼原因導致B肝
    B肝是很難治的一種疾病,治療的時間一般都很漫長。對於這種疾病,人們都很恐懼,有人也會注意預防,注意去醫院進行檢查。對於B肝病毒表面抗原,很多人都不了解。那麼,B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什麼呢?B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是什麼?患B肝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B肝五項一四五陽性可怕嗎?
    如果是表面抗原、核心抗體、e抗體陽性,為小三陽病毒感染者,要看B肝病毒DNA水平,同時還要看肝功能水平及肝臟B超情況。通過綜合分析,可以診斷病人是B肝病毒攜帶者還是B肝病毒患者或已經到了B肝病毒合併肝硬化的階段。
  • 為何B肝停藥那麼難,著眼表面抗原陰轉,長期治療長效抑制
    為何B肝停藥那麼難,著眼表面抗原陰轉,長期治療長效抑制抗病毒治療有兩個方向,核苷類藥物和幹擾素,幹擾素是有療程的,所以也有停藥標準。相信也有B肝患者,曾經聽肝科醫生談及,自身不符合幹擾素治療標準,那就要選擇核苷類藥物治療。其實,這個用藥方向佔據抗病毒治療的比例較高,更多B肝患者,還是關心核苷類藥物的停藥。核苷類藥物也有停藥標準,譬如,《亞太區肝病治療指南》就介紹過停藥標準。原先是B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均為陽性的大三陽,經過核苷類藥物治療後,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也就是e抗原轉陰。
  • B肝五項定量數值分析
    如果只是單純B肝表面抗體陽性,這是正常的;全部是陰性也是正常的;三個抗體陽性也是正常的。具體還是要看報告單才能更準確的分析,很多情況都是正常的。
  • 介紹B肝大三陽,了解慢性B肝攜帶,懂得e抗原陽性慢B肝
    介紹B肝大三陽,了解慢性B肝攜帶,懂得e抗原陽性慢B肝日常人們熟知的B肝大三陽並非專業醫學稱謂,大三陽對應的醫學名稱是e抗原陽性慢B肝和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臨床意義。e抗原陽性慢B肝,指的是血清B肝兩對半檢測為B肝表面抗原和B肝e抗原均為陽性,還包括B肝核心抗體陽性,B肝DNA陽性以及轉氨酶反覆升高者;或者已有明確肝組織炎症病理者,可稱為e抗原陽性的慢性B肝。
  • B肝在研新藥AB-729,單劑量90毫克,顯著降低HBV抗原
    醫藥學家認為,減少B肝表面抗原,被界定為使慢性B肝患者的免疫系統重新喚醒對B肝病毒作出反應的關鍵先決條件。正在進行的單劑量和多劑量1a/1b期臨床試驗中,AB-729顯示了積極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數據,並顯著降低B肝表面抗原。
  • B肝兩對半化驗單上,結果全是陰性?這個意思表達得很清楚
    人體感染B肝後的血清標誌物有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表面抗體(HBsAb)、B肝e抗原(HBeAg)、B肝e抗體(HBeAb)、B肝核心抗原(HBcAg)和B肝核心抗體(HBcAb)。相應的抗原和抗體稱為一對,因為核心抗原的檢測方法較為複雜。
  • B肝在研新藥RG6346,1b/2a期,表面抗原持久顯著下降
    在2020年美國肝病研究年會(AASLD2020)上,研究人員公布了HBV-RNAi抑制劑RG6346在人體臨床1b/2a期試驗數據,試驗結果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且導致血清B肝表面抗原水平顯著和持久下降(下圖:來自羅氏公司關於RG6346)。
  • 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
    在前面小番健康已經介紹,在B肝新藥研發方向,葛蘭素史克(GSK)專注反義分子(Antisense Molecules)創新藥。B肝反義新藥404,皮下給藥藥動學相似,劑量依賴性表面抗原下降公開信息查到,GSK在研B肝新藥有GSK33389404(IONIS-HBV-LRx)和GSK3228836(IONIS-HBVRx)。反義分子新藥方向為通過與B肝病毒mRNA進行結合,進而阻止其轉變為B肝病毒蛋白,起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作用。
  • B肝一線藥三期臨床實驗,嵌入B肝DNA,有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
    不良反應方向,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在使用到輕度、中度、重度的腎功能損害成人慢性B肝(CHB)時不需要調整用藥量,TAF僅不推薦給終末期的腎病患者。
  • 明明是B肝大三陽,為何HBV-DNA陰性?
    大球形顆粒是完整的HBV顆粒,又稱Dane顆粒,其表面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少量前S1抗原,中心部分的直徑約27nm,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小球形顆粒:直徑約22nm,是病毒的囊膜結構,成分為HBsAg和少量的S1抗原,無感染性,由組裝大球形顆粒時產生的過剩的病毒衣殼裝配而成;管形顆粒:直徑約22nm,長度可在100~700nm之間。
  • B肝二對半是什麼意思 B肝二對半正常結果
    B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B肝病毒感染檢測血清標誌物,兩對半檢查項目包括: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B肝e抗原、B肝e抗體、B肝核心抗體。因為核心抗原的檢測方法較複雜,臨床上通常不做,所以在「B肝五項」檢查中,前四項是兩對,核心抗體是半對,因此被稱為「B肝二對半」。B肝二對半指標去醫院檢查B肝,檢查項目我們稱為B肝兩對半。
  • B肝在研新藥GSK836,2a期短期積極,可降標誌物核心抗原
    在GSK3228836的第2期研究中,納入受試者均為B肝表面抗原陽性超6個月以上,B肝表面抗原水平均大於50 IU/mL,e抗原陽性或陰性者均為本研究主要納入標準。研究人員分別在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3天、第36天、第85天、第113天、第211天進行血清採集;研究人員並對所採集血清,分析B肝核心抗原水平和HBV-DNA,並歸納總結本次研究中的後續事項。
  •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對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學發光法檢測及消除
    摘要:目的:將成人高膽紅素血症作為對照,分析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對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學發光法檢測的影響及消除方法。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症新生兒中抽取200例,實施B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學發光法檢測,將陽性血清經藍光照射8h後或是高速離心平行上機檢測,最後記錄新生兒B肝病毒表面抗原複測結果。結果:在新生兒中有8例為陽性。在8例陽性標本中,有2例在經過高速離心之後B肝病毒表面抗原轉為陰性,3例經過藍光照射與高速離心後轉為陰性。
  • 一篇文讀懂B肝五項指標
    B肝五項,又稱為B肝兩對半,是B肝最常用的血清學檢測指標,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液中B肝病毒的存在情況,檢查較簡單,耗費時間短,具體檢查內容包括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表面抗體(抗-HBS)、e抗原(HBeAg)、e抗體(抗-HBe)、核心抗體(抗-HBc),同一患者在不同時期可出現不同的化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