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幼兒園開學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行列,在今年特殊的疫情之年裡,關於幼兒園上學的第一天,除了往常該有的焦慮擔憂之外,還有很多關於防疫安全方面的擔憂,但是從各級、各處的防疫狀態來看,我國疫情防控持續良好,再加上周密的防控部署,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上學後的安全憂慮。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每一年幾乎都有持續關注的新生家長,因為這類家長的焦慮是每一個小班幼兒家長必經的過程,突然把孩子送往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待大概就是一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充滿不舍和擔憂,但孩子遲早是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而送孩子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是家長們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
那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是什麼樣?
還記得在看某綜藝節目的時候,就被女星李晟吸引到了,因為節目裡就有「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真實寫照」的話題討論,李晟的一句「我會天天在那裡扒牆角」,述盡了無數爸爸媽媽的第一天真實寫照。
還記得大閨女第一天入園生活,看著姑娘走進教室的時候眼中充滿不舍,頭一個星期基本上是被老師催著離開,每次也是回頭再回頭的戀戀不捨,再說說第一天放學的場景,還沒到放學的時間教室外邊就排起了長隊,家長們都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左右張望,直到看到自己的孩子才安靜下來盯緊視線。
那個階段,教室的窗戶前、學校操場的防護欄前,也是左一個家長偷看、右一個家長偷看,種種場面至今想起來還都記憶猶新……
曾經,在看《二胎時代》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被女主金燦燦送馨兒第一天上幼兒園的「誇張」表演吸引,當時甚至不解地吐槽「上個幼兒園有必要這樣誇張嗎」,等到真正為人母、並且真正體驗第一天送孩子上學之後,才知道原來第一天送孩子上學真的很「誇張」,不舍的那個人永遠是我們這些做媽媽的「偽堅強者」。
3歲以前,可以說寶寶幾乎是一天都沒有離開過身邊,突然離開身邊「小大人」地走進幼兒園,忍不住酸楚的抹淚動作還真不是小題大做,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第一天上學會一鬧二哭三掙脫,實際上當我們把孩子真正交給老師的時候,發現孩子比我們想像當中更要堅強、更能適應陌生的環境。
那種抹淚加淡定的表情,會讓家長們莫名地心酸、失落……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蘭媽還曾和身邊的寶媽朋友一起分享過,以下是她們的親身特寫:
子馨媽媽: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娃沒哭,自己倒哭了……
若溪爸爸:我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兒園 在家裡看了一天的幼兒園監控!
博雅媽媽:寶寶上學第一天一直心神不寧,手機一有動靜就心裡一緊張,在想會不會是學校發來的,會不會有小朋友老師搞不定,會不會是自己的寶貝,不知道看到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反正就是自己在家把自己給整神經質了。
梓睿媽媽 :我家兒子上的是早教中心過渡班,只有一上午,第一天去的時候,我送進去後剛剛上車開了沒多久,老師就在群裡發了視頻跟照片,等紅燈的時候沒忍住打開了,只看了幾眼,就把車開到路邊停下,眼淚譁譁湧出來,看不清楚路了。
墨晗媽媽:送孩子去幼兒園第一天,我沒哭娃也沒哭,高高興興的拜拜後一回頭看見好多家長在那抹淚,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沒心沒肺……
以上種種過來人第一天送娃歷經告訴我們:
第一天送娃上學,焦慮、不安、抹眼淚和扒牆角偷看孩子,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我們仍需要知道孩子上幼兒園是一個必經過程,真正愛孩子的方式應該是先調整好自己,不讓自己焦慮、才能讓孩子開開心心入學,因為父母的焦慮、擔憂,只會徒增孩子的思念和不舍,對入園的情緒都起不到實質性效果。
那麼,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入學成長,父母該如何自我排解左偷看、右偷看的焦慮呢?
1、相信老師的專業
還記得送姑娘上幼兒園,經歷了頭一個月的焦慮、一切都走上正軌的時候,孩子因為「被小朋友欺負」而排斥上學,早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姑娘哭了一路,到了教室門口看到老師把孩子抱進教室的時候,心裡頓時失落甚至後悔以蠻橫的態度強迫孩子入園,回家之後坐立難安的我給班級群連發了兩個信息,意思是詢問孩子的情況如何、還有沒有再哭。
在消息石沉大海之後心情更是難以安靜下來,為了儘快得到孩子的現狀,我偷偷摸摸地在幼兒園護欄前焦慮地張望著,直到閨女出現在視線後心裏面才放鬆下來,不過看著孩子玩得很開心的樣子除了放心之外,更多的是相信老師的專業,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小問題就縱容他們不上學,那麼孩子會把幼兒園當成過家家不說,也難以真正融入幼兒園這個集體、未來更難融入社會集體。
2、相信孩子的獨立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獨立不夠,在幼兒園裡上學的時候會受罪吃苦,有些寶寶在家裡面從來沒有動過筷子的情況,更是讓很多家長坐立難安、擔心孩子餓肚子,實際上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憂慮。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可以說不僅僅是規律,還有每周更換不同的食譜、甚至還比家庭餐食有營養。
關於寶寶不會吃飯的情況家長也不用過多擔心,因為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會讓他們忍不住隨大眾地做事。還記得閨女所處的幼兒園,上中班需要用筷子吃飯的時候姑娘就不會捏筷子,在上中班之前教了孩子很多遍、最終都是甩臉不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中班使用筷子的時候,孩子跟隨大眾僅一天的時間就學會了用筷子吃飯,雖然捏筷子姿勢不太標準但好在自己吃飯是無障礙。
綜上所述,孩子上幼兒園是獨立的第一步邁腳,而父母不做孩子的絆腳石就是給孩子最深的愛,孩子不是一天兩天就長大了,但獨立卻可以伴隨他們一生,成為優秀裡不斷創造奇蹟的源源不斷動力,所以愛孩子請放下我們擔憂,給孩子可以張開臂膀獨立飛翔的空間,你會發現孩子的優秀,可不僅僅只在於對父母的純粹之愛……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