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三歲多,從小性格溫順,像極了他爸爸,除了偶爾的小脾氣,出門禮貌懂事,見人打招呼,人見人愛。
最近半月,發生一件怪事,兒子性情大變,見人不打招呼,天天發脾氣,總是用命令威脅的口氣說話,比如「你快過來,不然我就不和你玩了!」,比如「我就要這樣,你不要管我!」,再比如「不行,啊,你必須陪我玩,你不要說話!」。
除了言語上,寶寶還學會了發脾氣摔東西。就這樣,這樣的情緒每天折磨我和他爸爸,我們一頭霧水,同時也開始變得焦躁,原本每天歡聲笑語的小家,最近充斥著責備與孩子的哭鬧。
我開始速讀讀過的,沒讀過的各種育兒書,學習各種育兒知識,明白每個孩子到一個階段有發育發展的共性,也有特性,誘發孩子行為變化,肯定也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細數最近發生的大事,就是寶貝開始上幼兒園了。心想定是跟這個有關係,然後我開始各種引導教育寶貝上幼兒園的必要性。寶貝理解了,也接受了上幼兒園的事實。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配合早起,配合去幼兒園了。
三歲多的兒子,斷斷續續的跟我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我在幼兒園不知道做什麼?」
兒子上的幼兒園第一次家長會時說,幼兒園特色是每天送去的最先半小時到一小時,每個寶貝在教室裡自己玩耍,老師負責觀察,說是模仿國外做法,讓孩子自己長大,發展個性。
周一,寶貝們穿著帥氣漂亮的園服,好幾個家長扒牆角,偷看自家孩子。我們班級位置特殊,在幼兒園外牆還能看見教室裡孩子們的表現。由此,看到了所說的自由活動時間,男孩們大多無所事事,教室裡走來走去,女孩們看書和玩玩具,教室裡四五個寶貝還在哭,一個在教室門口,一個在柜子旁邊,還有三個坐在凳子上。兩位老師一個站在門口,一個在電視前,看著孩子們。
兒子坐在凳子上抽泣,小小的身影,一邊哭一邊環顧四周,眼神看向老師,又轉回來,瞬間讓我淚目。仿若突然間,我就是房間裡寶貝們的一員,無助,孤單,害怕,陌生,席捲全身……
兒子哭了一會兒,站起身,在教室裡走了一圈。又回到凳子上坐好,看向窗外。有那麼剎那,特別希望他看到我,讓他知道媽媽在旁邊,不用怕。可是,當他看向窗外時,我下意識的躲了,心裡清楚,倘若他看見我,那個場面不敢想像。
「丁丁當當」有節奏的聲音想起來,老師拿著手中的搖鈴招呼寶貝們把把凳子排成一排,開始第一堂課的訓話了。
直到這時,看到了兒子輕鬆的表情,感覺終於有事情可以做了。
看著看著走神了,想著自己一定要更有耐心的理解兒子。被旁邊一個男家長一句話拉回現實,「老師都這麼威脅嚇唬孩子嗎?這樣不好吧!」
這時我才將注意力集中到老師在教室裡對寶貝們說的話,「快過來坐好,還想不想看電視了?」「你來這裡坐,搬上凳子!」
果然像極了兒子最近說話的感覺。瞬間更心疼兒子了。說服自己不再看下去,擔心自己控制情緒,也控制不住行為,果斷離開了現場。
回家路上,想了很多。
倘若我沒有從事教育工作,或許我便不會想太多,更不會想到去寫這樣一篇文章。
自己從事教育工作15年,如今開始面臨著家長和老師的雙重身份,新手的媽媽,資深的老師,經常讓我陷入矛盾體。從家長角度出發,覺得應該完全信任老師,相信老師的專業性。從老師的角度出發,我確實看到了一些問題。
1.老師的親切度,決定著孩子對上學這件事的態度
無論是什麼階段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是一方面,更多的應該是要教會孩子禮儀,禮貌。一個老師從見到自己的學生開始,沒有笑臉相迎,沒有打招呼與熱情歡迎,孩子很大程度會排斥上學這件事。
幼兒園門口蹲點與幾位家長聊天,很多家長反應自己孩子第一天都是期待上幼兒園,然後三天過後開始哭鬧不願上幼兒園。觀察其他班級,老師熱情歡迎孩子,微笑打招呼,哭的孩子越來越少,即使哭,很快也能止住。
2.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成長速度
看到很多家長,將孩子送進教室後遲遲不肯離去,孩子會從一開始的基本接受家長離開,變成家長離開時的撕心裂肺。
自己帶班看到過一個家長,送她女兒到班上上課,直接操心到女兒周圍坐的是什麼人,看到班上同學名單,直接跟我說「某某某怎麼可以在這個班,他數學倒數,不要讓我女兒跟他玩。」我笑笑說:「他數學不好,可是英語非常好哦!」等上課了,還看見這個媽媽一臉焦慮的在門口張望。果不其然,這個孩子,沒有提醒不會主動喝水,她媽媽走時特別交代,一定要幫忙看著她,幫忙提醒喝水,幫忙提醒東西放書包………
3.孩子成長的路得自己走,即使是父母,我們也只能扒牆角,窺窗戶
兒子上幼兒園之前,一直以為分離焦慮說的是孩子,直到他上幼兒園第一天,我回到家沒有人喊「媽媽」,那種失落,那種無助,我才明白,分離焦慮說的是父母,特別是媽媽們。
這些年,帶過很多學生,大多是一帶就好幾年,很多家長慢慢可以話家常了。不少家長跟我說,感覺孩子越大,離自己越遠,抓不住,套不牢。從第一次聽到時不解的回答安慰「以後又會回來的」,到現在自己感嘆「兒子長大了,都不怎麼讓我抱抱了。」
我想,孩子的路終歸還是要自己走,摔了,疼了,哭了,最後還是要自己爬起來。作為父母,最好的方式只能是告訴他「爸爸媽媽一直在你身後,永遠愛你,加油向前走!」
面對孩子,任何一個母親的心都會變得柔軟細膩起來,正值開學季,老母親們又是各種焦慮,孤單寂寞。作為其中一員,感性又理性,感性的感受人生,理性的面對生活,正面接受孩子成長路上的點滴,我想,這或許是最好的迎接孩子成長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