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罐頭在重新翻看《千與千尋》這部動漫的時候,忽然有了許多新的感悟,對於片名《千與千尋》的命名更有了自己新的理解。
之前剛開始看《千與千尋》的時候,還以為是兩個人,但其實「千」與「千尋」都是動畫主人公千尋的名字。「千尋」是她真正的名字,而「千」則是湯婆婆給她的名字。
《千與千尋》中千尋之所以能回到現實社會,很大程度歸功於她時刻記得自己是「千尋」而不是「千」,如果千尋不幸忘記自己的名字,那她也就回不到人類社會中了。所以圍繞著這一條線索,我們也能從中看出宮崎駿想要表達的勿忘初心,堅持自己最初信念的觀點。
而在日語中,千尋的意義是形容水深千尺的意思,這也反映了千尋純淨的內心。「千」和「千尋」雖然是同一個人,但她們卻完全不同,在發生磨難前「千尋」膽小懦弱,不敢違背父母的意見。而獨自承擔救回父母責任的「千」則是勇敢堅強,敢於在混亂的社會中頑強拼搏。
而主人公的名字在經歷磨難後,從「千尋」到「千」,再到「千尋」的轉變。這一轉變也是她成長曆程的概述。只不過經歷磨難的「千尋」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千尋」了。
王國維曾經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或許「千尋」也正是蘊含著這種期待吧。
各位看官對於《千與千尋》的名字有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嗎,評論留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