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陽周刊新聞網
信陽市光山縣南向店鄉天燈小學女教師、校長謝文梅同志,紮根基層九年,用初心築牢使命擔當,用愛心澆灌希望之花,用奉獻譜寫青春華章。
謝文梅在天燈村小學這個豫南偏遠農村山區學校一幹就是九年,九年來她始終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從特崗教師一步步走上校長的崗位。農村家庭的出身,使她能夠更深刻地體會農村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與艱辛,面對學校近三分之二的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她選擇犧牲小我、顧全大家。雖然她家住縣城,卻長期以校為家,忍痛讓自己的孩子也變成一名「留守兒童」,面對公公婆婆的不滿和丈夫的抱怨,她一面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一面默默地堅守,將滿腔熱忱傾注於鄉村教育事業。
九年間,她面對身邊或進入縣城學校、或考入市區學校、或考上公務員的同事轉行換崗,她卻從未動搖,始終默默奉獻在山區學校,竭盡所能服務於山區鄉民。
在脫貧攻堅打響好,她自願結對幫扶學校所在村的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她不顧個人安危,定期入戶走訪,一邊宣傳防疫知識,一邊走訪看望留守老人;因為她在疫情期間校園防疫工作紮實、教學工作優異和幫扶成效突出,得到了組織的肯定和認可,在2020年7月10日,她被黨組織吸納為中共預備黨員。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這是謝文梅自律的信條和座右銘。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她始終堅持給學生做一個好的示範,跟學生相處時,始終將「請」「謝謝」「對不起」等詞語掛在嘴邊,她教過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個個都是講文明、懂禮貌、會謙讓、知感恩的好孩子。謝文梅堅持每天早上7:30進班,早晨和學生們一起讀書,課外時間和學生一起借閱圖書、一起看書。在她的帶動下,現在校園裡隨處可見孩子們看書、閱讀的身影。為解決轄區內一名二級智力殘疾兒童無法到校上學的問題,身為校長的謝文梅主動承擔起為其送教上門的任務,和監護人密切配合,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該殘疾兒童不僅學會了基本的生活常識,還學會了幫家裡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該殘疾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古訓,也是謝文梅長期的追求。在工作中,謝文梅時刻沒有忘記自己要做一名學習型教師的初心和使命,她習慣於利用工作之餘,多方搜集材料,虛心請教他人,並積極參與各類現代教學技術的培訓學習,以便更好地服務教學和提升能力。2015年12月,謝文梅通過自學順利考上河南師範大學在職研究生,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她堅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用個人的勤奮刻苦和優秀的答辯成績贏得了導師的肯定和讚賞,於2018年5月順利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不僅如此,無論何時何地,她從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先後參加過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主辦的中國教育夢——海峽兩岸小學語文名師好課堂系列培訓活動,2013年至2019年連續參加由教育部組織的國培計劃培訓,2019年12月又參加了由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舉辦的小學初任校長培訓項目研修。她珍惜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做到了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正是通過不停歇地充電學習,讓她在工作中更加地得心應手。
作為一名教師,謝文梅積極參加縣教研室組織的各項優質課競賽活動,並多次獲獎;作為一名班主任,她所帶的班級綜合考評成績一直位居全鄉前列;作為小學校長,她的工作表現得到學生家長及廣大村民的一致讚揚。
2020年的春節過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開學被迫延期,作為一名村級小學校長,在疫情期間她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每天除了向師生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還忙著通過各種渠道籌措防疫物資,積極為復學做準備。眼看著不能復工復學,謝文梅心急如焚,心裡始終想著怎麼才能「停課不聽學」?為此,她主動向鄉中心學校申請承擔全鄉小學二年級數學課視頻錄製工作,經過她的精心備課和講解,全鄉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提高很多。謝文梅主講的直播視頻得到上級領導的一致認可,被推薦到縣、市參加優質課評比。
九年來,謝文梅始終保持認真的態度、高度的熱情和樂觀的心態,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在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個人也暫獲了多項殊榮。2012年9月,她撰寫的論文《我的特崗生活》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三等獎;2014年7月,被信陽市教育局評為優秀特崗教師;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被光山縣人民政府表彰為優秀教師;2019年4月,被信陽市教體局評為先進工作者;2019年9月,被信陽市人社局、信陽市教體局評為模範教師;2020年8月,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審核和遴選等,成功入選2020年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南向店鄉人民政府 張青山供稿)
編輯/朝花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