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有這套繪本就夠了

2020-12-13 寶寶知道

翻看以前寫的記錄,發現妍妍是2歲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學會自己穿衣服了,把自己都驚到了,老記著她是3歲多才學會的[黑線]

說起叫她穿衣服,起源還是自己的小焦慮呢,記得妍妍不到30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看了一個視頻,一個23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穿衣服了,突然很焦慮,覺得妍妍比人家大好幾個月,怎麼還做不到呢,就也想讓妍妍學著穿衣服,但是她很排斥,一定要我幫她穿。

因為妍妍很喜歡看圖畫書,於是,我就在網上搜尋,終於覓得這麼一套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圖畫書,當時看了介紹,就被其中一本《我會自己穿衣服》的故事書給吸引了,當即就買了回來。

要說這個故事果然不負我望,雖然情節很簡單,就是主人公小琪自己穿好了衣服去找小朋友玩,但是,小琪穿衣服的過程非常詳細,不僅有語言描述,還有步驟分解,還包括從哪裡把衣服拿出來,都描繪的非常清楚,畫風也非常溫馨可愛。

我帶妍妍看了挺長時間這套故事書,四個月之後,在我的簡單指導下,她一下就會穿衣服了,我特別驚喜,我想,她這麼快學會了,跟這個故事書一定分不開。

除了這本以外,其他四本的內容也非常好,對孩子養成好習慣非常有幫助。

這本早上好,就是教孩子主動打招呼的,還教了一些簡單的時間概念,太陽出來了是早晨,月亮出來了是晚上。

媽媽叫起床的方式,也是非常溫柔呢,早上起床,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笑容,跟她問個好,再來一個愛的抱抱,這是多好的親子體驗,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的越來越有禮貌呢。

這本《媽媽,爸爸,我表現的棒嗎》

就是教孩子玩過玩具要記得收拾起來

我覺得,好的繪本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給大人看的,在這個故事裡,爸爸媽媽剛開始是幫著小琪一起收拾的,孩子最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事情了,她會覺得自己很能幹。前兩天,妍妍把衣櫃裡的衣服全抱出來說要堆公主城堡,後來,我喊她一起收拾,我來疊,她來抱衣服,她特別開心,樂呵呵的,我們也很快就收拾完了。

小孩子很多時候做事情都做不好,還常常幫倒忙,但一定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比如小琪的爸爸媽媽,在小琪把家裡東西全收起來後,她們並沒有責怪小琪,看畫面,應該是爸爸媽媽在教小琪應該怎樣正確擺放。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你一頓吼或者不要孩子幫忙,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挫敗感,不利於培養他的習慣,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當然,也要注意誇的方式,要注重過程,而不是簡單的「你真棒」。

這本《我愛吃蔬菜了》,很適合挑食的寶寶呦,我覺得這本大人看也很合適。

小琪不喜歡吃蔬菜,於是媽媽喊小琪幫忙做紫菜包飯,裡面放上了小琪不愛吃的蔬菜,都是小琪幫忙放的,最後,紫菜包飯做好了,小琪吃的很開心。

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毛病,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外,還可以變換食物的性狀,換著方法做,給孩子新鮮感,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他們會很有成就感,吃的也就更香啦。

這本《自己去下小朋友家玩》,是教孩子獨立出行。

雖然我還不太可能讓妍妍自己出門,但是儘早學會一些交通規則和安全知識,對孩子來說,也是保護自己很好的方式呢。

這套故事書的每一個小故事裡都有很多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是孩子每天會經歷的事情,非常有帶入感,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孩子在閱讀中,就潛移默化的形成了好習慣。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妍小妞016)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可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一如既往,到底什麼時間段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呢?那麼既然已經知道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那用什麼方法來培養孩子好習慣呢?這裡我建議大家能用繪本給孩子培養習慣,咱就不用磨嘴皮子,因為磨嘴皮子的用處真的不大。
  • 給孩子的繪本不必太多,這套就夠了
    有這麼一本繪本,在美國書評網站 Goodreads 上被讀者們稱讚為「完美的兒童讀物」,不少買給孩子讀的家長表示自己也沉浸其中。甚至有一個小男孩把這套書送給了自己年邁的祖母。國內一位擁有十年出版經驗的童書編輯看過之後大呼感動,他說這套書裡有很多東西都藏在畫面背後,作者只呈現不說教,默默讓孩子去感受、去發現。
  • 培養孩子好習慣捷徑有2點,第二點很重要,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身為父母,我們除了要教會孩子學習讓孩子掌握知識之,更要教會孩子做人,幫孩子養成諸多好習慣,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 【暖房子經典繪本系列】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有這套書就夠了!
    這套繪本融合了可讀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很適合給2-7歲階段的孩子們入手,同時鮮明的色彩搭配和生動、富有節奏感的語言,對孩子的審美能力提升和閱讀興趣的培養也很有幫助
  • 打造科學大腦 培養科學性思維 你的孩子就缺這套繪本!
    繪本在孩子童年時期尤其是低幼學前時期是陪伴孩子最久也是最多的書,那麼家長在選擇的時候就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知識的涵蓋上全面的開發寶寶的大腦,不僅僅只選擇故事類的繪本,同樣也要給寶寶選擇科普類繪本,給孩子從小樹立科學性思維,讓寶寶了解不一樣的世界。
  • 0~3歲必看的早教繪本,30個故事讓寶寶養成好品性、好習慣
    ,反正以後長大了,自然就能夠養成這些好習慣、好品性了。其實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不聽父母們的說教和勸導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不用說教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懂,這時候繪本就能夠起到作用了。《陪你長大》這套繪本便提供了很多別出心裁的方式和寶寶進行溝通,其中拋開了很多千篇一律的說教和枯燥的對錯準則,並且這套繪本中不僅有很多習慣、品性養成的故事,還有很多入園後能學會的東西。
  • 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錢?猶太人給孩子看的這套繪本,值得父母看看
    這套繪本也正是根據這個路徑再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不同年齡的孩子,看到這套繪本,都會有不同的收穫:3-4歲的孩子,可以認識金錢,知道錢是有限的;「賺錢的思維模型」,當孩子想買各種東西,完成各種願望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用到錢。
  • 孩子認知及興趣的遞進式培養,你需要了解一下這套繪本
    培養孩子的認知,是一件得趁早的事。今天介紹的這套繪本,在培養孩子的認知和興趣上,就非常有用了。01 《哈!不要搞錯!》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引領著他們認識、探索與發現世界的奧秘。杜萊用他的畫啟發孩子:只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靈與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每個人都能創造出一個充滿創意、樂趣、自由的世界。
  • 培養出五位博士的父親:想要孩子優秀,有必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
    提到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成績上,大家可是沒少花心思,有這樣一個爸爸,他把自己父親的身份,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來經營。在自己的這份「教育事業」上自己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果,自己的六個孩子,培養出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就是蔡笑晚。
  • 培養好習慣、製作兒童繪本……武漢中小學寒假作業花樣多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4日訊 又是一年寒假至,對於武漢的中小學生們而言,寒假作業早就不僅僅意味著幾本習題、幾張試卷,培養好習慣、製作兒童繪本……各種寒假作業花樣百出,寓教於樂,促進孩子們的全面成長。老師讓學生用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堅持21天,改掉一個陋習,養成一個好習慣。」在武漢市黃陂區盤龍一小四(3)班同學們的寒假任務清單裡,寫著這樣一項特殊的作業,班主任黃丹將這項作業寫在清單第一條,並要求學生們每天記錄完成情況。
  • 法國童書大師給孩子的25堂情商課,情商繪本選這套就夠了!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年齡在3歲以下的孩子,大腦皮質中的神經迴路沒有發育完全,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階段提前開始情商培養效果是最好的,否則等到孩子定型,再改變的機會就不大了。02配圖「會說話」,一看就懂對於很對家長來說,給孩子買繪本時毫不猶豫,但每次和孩子一起看繪本就覺得有點煎熬。照著繪本念有點乾巴巴,但要發揮小宇宙去拓展故事,又覺得有難度。
  • 巴金先生坦言: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關鍵在1個方面
    所謂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更加著重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巴金先生有一句名言: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關鍵在於一個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巴金其實,關於孩子的習慣問題,始終是家長的心頭難題,育兒專家也曾言:孩子的培養習慣與性格的黃金時期在於0-6歲。因為孩子6歲前,模仿能力和學習外界事物的能力比較強,非常有可塑性,所以,有人將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稱為「潮溼的水泥期」。
  • 培養學習好習慣無比重要,其實有這三個好習慣就夠了
    有了良好的的學習習慣,學習也就成功了一半。我們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免不了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到底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什麼呢?一次,我和同事們在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說出自己的困惑:「我們總說要在小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學習習慣似乎包括很多方面,哪樣都想培養,哪樣都很重要,可是到頭來似乎每個習慣都沒培養好。
  • 孩子們最喜歡的10大繪本:培養寶寶高情商好習慣
    用繪本的形式貼近孩子閱讀興趣,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幫助父母培養出聰明好孩子。,通過書籍本身的形式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同時以可愛的圖畫、有趣益智的故事,在引導孩子閱讀的同時也在培養著小朋友的思維和邏輯能力。
  • 暢銷四十年不衰,號稱日本繪本巔峰,這套繪本藏著親子共讀的真諦
    在繪本種類越發繁雜的如今,一套既能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又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這套《可愛的鼠小弟》,或許就是你們苦苦尋求的答案。2017年該套繪本還獲得了當當網評選的年度口碑童書獎,是名副其實的繪本界經典。那麼這套繪本到底好在哪呢?
  • 這套繪本暢銷全球,被媽媽當成反面教材,孩子看100遍也不嫌煩
    《大衛•不可以》這套繪本,有些媽媽已經非常熟悉了,有些媽媽還不了解。說這套繪本暢銷全球,一點也不為過。有些家長很疑惑,這套繪本「摳鼻屎、光屁股」的行為,為什麼讓孩子們百看不厭?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套讓「孩子看100遍也不嫌煩」的繪本,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他們百看不厭。
  • 培養孩子好習慣不能光靠「講道理」,嘗試這3個方法,效果更佳
    孩子的一生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所以,會格外的認真培養孩子。其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就是父母特別重視的一點,而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和孩子講道理,殊不知,好習慣不是「大道理」講出來的,孩子不僅不會養成好習慣,還會對父母這種「叨擾」式教育產生反感。
  • 如何培養你家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於是,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好習慣,便對孩子進行硬性要求,給孩子制定嚴格的閱讀計劃,並規定孩子每天讀幾頁課外書,甚至有些家長還要求孩子在閱讀完後寫讀後感,也有要求孩子要大聲朗讀出來。但後來發現,這所做這一切,不僅效果一般,也並沒有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主要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自身並沒有好的引導方法,或方法錯了。
  • 繪本推薦 |《淘氣包明一》好習慣養成繪本,和壞習慣說拜拜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些會讓父母頭疼的問題,這些不好的習慣也讓很多家長都操碎了心。其實,大人嘮嘮叨叨講100遍硬道理,不如和孩子一起讀一個好故事。很多繪本都將一些孩子的行為習慣道理潛伏在生動有趣的故事裡,讓孩子在愉悅的情緒下,潛移默化獲得啟迪。
  • 點讚|好習慣天天養 小繪本來幫忙——樹人鳳天小學繪本小作家原創...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的任務不應僅僅是傳送知識,更重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社會為學生提供了生長環境,而學校教育需要找到一個橋梁,有效的將家、校、社形成合力,幫助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