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孩子說話晚,多半和3種媽媽有關,希望沒有你

2020-12-25 十安媽媽愛讀書

在現下經濟發達的社會裡,鋪天蓋地的嬰童廣告滲入到每個家庭中,其中打著智力發育的廣告更是火熱朝天,不僅是產品的廣告火爆,不少教育機構也紛紛加入其中。

所以許多家長願擲千金去給孩子報讀各種智力開發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頗稱之為在教育方式上百花齊放。清華大學心理學院陳燕老師曾指出:

「語言天賦與孩子的大腦發育、以及母親的教育方式有著密切關係。」

但孩子說話的時間相對較晚,這種「語遲」的表現真的能簡單歸納為聰明或者是笨嗎?不,原因並沒那麼簡單。

01孩子語遲,與這3類媽媽密切相關

1.沉默寡言的媽媽

我國知名早教機構DAVAI老師針對孩子語言發育問題說過:

「寶寶學習語言是一個從聽到吸收再到發言的過程,只有寶寶多聽才能學會開口。」

孩子在嬰幼童階段,是性格養成的最佳時機。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平常生活中有很多習慣和家庭環境有著密切關係.如果在一個家庭當中媽媽是沉默寡言的性格,那麼這個家庭中的孩子學話與說話的機會就相對較少。

孩子在與最親密的人溝通時,缺少了交流機會,缺乏豐富的語言詞彙積累,最終造成的結果使寶寶語遲。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那麼作為媽媽就應該以身作則,積極主動地和他人溝通和交流,常與孩子交談互動。只有媽媽堅持交流才能夠讓孩子在言語上受到發育刺激,孩子學會說話的速度就會大有提升。

2.過度幹預的媽媽

對孩子的疼愛是每位媽媽的天賜情感,孩子的每個舉動都牽動著媽媽的心,為了能夠避免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在日平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媽媽都樂意包辦。然而這種做法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如最初,孩子開始接觸輔食,有不少媽媽覺得孩子咀嚼食物是異常艱難的,甚至不信任孩子已經有足夠的咀嚼,所以總把食物絞碎或者直接餵給孩子一些糊狀食物,久而久之,寶寶咀嚼能力的受不到鍛鍊,同時語言發育能力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日後咬文嚼字無法清晰表達。

3.嚴厲教育的媽媽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可過於嚴厲的媽媽也無法育出好兒,過分嚴肅的媽媽是良好親子關係的隱形殺手,孩子面對嚴厲的媽媽,只有膽怯而無親密之感。孩子不敢在媽媽面前大聲說話與溝通交流,日以繼夜,孩子心的話堆積成了壓力之山。不敢訴說的想法,停在口中的言語,是孩子語遲的最大原因。

02寶寶說話晚的次要因素

據我國2018年《普通家庭嬰幼童健康發育水平》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

病理性因素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育,病理性因素是指寶寶在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了某些問題而引起的。而報告再指出另外一種因素就是社會性因素,社會性因素就是在寶寶出生之後,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或者引導導致孩子學會說話的速度比較晚。

影響孩子學會說話速度,除了家庭因素外,也有其他因素的處在。每位孩子都是獨有的個體,在不同階段的發育情況不盡相同,孩子學習講話亦是如此,所以家長需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夠更加準確地找到對孩子學習語言的不利影響的原因,同時也有助於家長的教育發展。

實際上個別孩子說話比較晚的情況並不是由於疾病引起,也無需急於引導。孩子各方面發育指標正常情況下,只有學會說話方面稍微落後,這種現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情況,每位寶寶都有不用天賦。家長多發掘孩子自身的長處,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孩子開口說話這天,將會不期而來。

但孩子在醫學診斷下判定為生理上某些缺陷或者心理方面的疾病,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學會說話的速度比較晚。而這種生理缺陷一般不會單獨呈現,還會伴隨其它特徵,如有情況家長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及時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爭取給孩子最好的時機進行治療,以免耽誤孩子學習語言最佳黃金時期。

03 如何讓寶寶快速學會說話?

孩子學話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父母的陪伴遠比急於求成效果更佳,想要孩子快速掌握語言技巧,不妨嘗試一下這招做法。

遵循孩子的注意力,正確的傳達知識,從良好的習慣出發。

好奇心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父母學會追隨寶寶的注意力,在孩子眼光停留在某樣物品片刻之時,父母不妨及時向寶寶作出這個物品的解釋,告訴孩子,這是一件什麼物品。加強認知與交流,刺激孩子的大腦思維發展,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積累更多的詞彙,從聽到說的一個吸收過程。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需注意發音的標準性,發音不清楚讀音不準確,是孩子學語之路的絆腳石,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對於某個詞彙的發音的無法掌握,就沒辦法開口準確說出。另外為了能給孩子對字詞加深印象,家長簡潔的讀法配上誇張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能讓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同時還能夠降低孩子對於陌生詞彙的理解難度。

從聽取吸收再到開口表述,孩子能否更好的和他人溝通,交流掌握足夠的詞彙是關鍵,而閱讀就是掌握詞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父母可以先從顏色鮮豔的字詞繪本開始,耐心的講述內容,每天固定睡前閱讀時間,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讓孩子吸收到知識又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孩子的溝通能力不出多久必定突飛猛進。

列夫·託爾斯泰告訴我們:

"彼此平等的相愛,因為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尊重是所有教育的前提條件。

想要孩子不"語遲",只有父母的愛滲浸了孩子的心靈,孩子才更加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 還在擔心孩子說話晚的您,一起來探討您的想法吧。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多半父母這3種行為成「絆腳石」,中招的父母趕緊改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寶寶的教育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啟蒙教育,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在這其中就有一項父母非常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其實在父母的身邊有很多孩子會說話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在孩子說話這件事上很多的老人都說「貴人語遲」,而實際上孩子說話晚,是另有原因。
  • 孩子說話晚,多半是生理原因,媽媽對照自查,早早撬開「金口」
    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的呢?我家大寶說話比較晚,媽媽一度跟我說,快點帶孩子去看看吧!別是語言發育遲緩了!但我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沒問題,後來我帶著他去早教中心,負責人看後跟我說,孩子沒什麼問題,你只要平時多陪伴,跟他說話,慢慢就好起來了。
  • 寶寶說話晚不一定是自閉症,多半跟這幾種原因有關,家長別忽視
    看到媽媽們如此焦慮,有位寶媽便在群裡說了幾句,其實孩子說話晚,不能光憑這一點就斷定是自閉症,也要從多方面去觀察,還有孩子不愛說話和家長的引導也會有很大的關係?家長還是先從自身找原因吧。說完這些,媽媽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算是暫時鬆了一口氣,繼續觀察和引導孩子。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是一種通常會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精神類疾病。
  • 闢謠:孩子說話晚不用管?語言發育遲緩和大腦有關,別耽誤了孩子
    最近收到一個粉絲媽媽的私信,問:寶寶2歲,沒有說話的跡象,只有一些簡單的音節。她很著急,想帶孩子去看醫生。但是,長輩覺得自己小題大做。他們認為『貴人說話晚』,孩子遲早要說話。他們還舉了很多身邊成年人只有三四歲時才會說話的例子。所以,母親自己也充滿了疑惑?孩子真的會突然說話嗎?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遲語?別讓無知害了娃,3種錯誤行為早點糾正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用「貴人語遲」一詞來形容說話比較晚的孩子,意思是孩子開口晚,比一般孩子更聰明。那「語遲」一定是「貴人」嗎?小區廣場上,宸宸媽和鄰居聊起自己的孩子,宸宸今年一歲半,目前卻只會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其他的詞語和句子對孩子來說很困難
  • 心理學家: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從來不吝嗇時間和金錢。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未來是十分重要的,自己一點一滴的嚴重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舉止。很多家長都說:教育孩子太累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崩潰就對孩子口出惡言。殊不知,家長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說話晚的孩子,大多來自於這3種家庭
    孩子說話晚,可能是家長這3種教育方式所致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孩子在1歲左右模仿能力達到了高峰期。模仿靜態事物、模仿大人的動作、模仿大人的語言等等,這個時期如果媽媽多和孩子說話並告訴孩子一些簡單的詞彙,孩子都會用他們稚嫩的語言模仿。如果孩子沒有受到這樣的語言環境影響,則會造成孩子說話晚的現象。媽媽比較沉默內向:家庭環境缺少交流有的家庭裡,媽媽和爸爸都是屬於沉默寡言的性格,在沒有孩子之間,家庭裡就很少溝通交流。
  • 寶寶說話晚跟智力有關?不一定,說話晚的重要因素是缺乏陪伴
    琪琪媽媽帶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和幾位寶媽聊天,當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同齡,已經開口說話了,再想想自家寶寶已經一歲半了,還是金口難開,琪琪媽媽就開始犯愁。一位二胎寶媽說:「你也別太擔心,我家老大說話就晚,兩歲才開始說話,現在說話很利索,腦瓜也很聰明呢!人家都說「貴人語遲」,你家孩子說不定就是那個「貴人」呢!」
  • 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心理學家:爸爸別再「引以為傲」
    導讀: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心理學家:爸爸別再「引以為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心理學家:爸爸別再「引以為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說話晚並非是身體缺陷,可能和幾種因素有關,家長需了解清楚
    文丨飯飯媽絕大多數新手爸媽在有了寶寶後,都非常期盼孩子的一聲"爸爸、媽媽"。但是有的寶寶開口說話時間,會比其他小孩要晚一些,甚至遲遲不開口說話。所以,這會令家長們感到焦慮,生怕是自家孩子存在問題,所以一直沒有開口說話。
  • 寶寶說話晚,可能和父母這些行為有關,有這3種做法的父母抓緊改
    在和別人家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邦邦因為說話沒有別的小朋友好,有的語言不會說,同齡的小朋友有的不願意跟他玩。張女士這才覺得,自己兒子確實比別的同齡小朋友說話晚了很多,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社交,就趕緊帶著她到醫院去諮詢了醫生。
  • 吃飯時有「3種舉動」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本事,希望你家娃沒有
    母子倆用3碗面,老闆:這娃毀了在一家麵店,有一對母子走了進來。母子坐下後,媽媽點了兩碗牛肉麵,而這位媽媽去取面的時候,將所有的牛肉都夾到同一個碗中,之後把這份"加倍"牛肉的那一碗麵條端到了兒子面前,自己則是吃著那個只有幾根青菜的麵條。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
  • 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原因可能在家長那,你是嗎?
    一般來講,孩子說話晚,可能和家長的這些行為有關。如果你家也中招的話,就要儘早糾正了。孩子各個階段語言發育的表現因為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程度不同,所以即使是同齡人,在語言的發育方面也會有差異。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孩子語言發育的表現來對照自己家孩子,看看是不是真的說話晚。
  • 有這3種「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希望你家娃沒有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這3種「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希望你家娃沒有1)從小蠻橫任性凡是被父母溺愛長大的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再加上需求總是被無條件的滿足,因而也就習慣了毫無節制的索取
  • 孩子說話晚就是智商低?調查結果告訴你:No!
    此時,浩浩的爺爺奶奶發話了,直言農村有很多孩子都是很晚才說話的,甚至有的五六歲了才會說話。而浩浩的爸爸媽媽卻認為,孩子說話晚和智力發育有很大關係,他們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智商會有問題。孩子說話晚就是智商低?調查結果告訴你:no!為了驗證孩子說話的早晚與智商的高度到底有沒有直接的關係,美國的一家兒童教育機構就曾做過一次專門的調查。他們先是選出了62名孩子,這些孩子都存在語言缺失問題。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我家大寶是7個月左右開始說話,相比于大寶,二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是晚了些。
  • 孩子說話晚跟智商有沒有關係?了解說話的發展過程,培養語言能力
    一、美國兒童教育機構調查: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商無關美國教育機構曾做過一項實驗: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跟蹤調查100個說話能力缺失的寶寶,試驗結果表明:僅發現一個孩子的語言能力缺失與智力缺陷有關,其他的孩子不是不能表達,而是不願表達,甚至其中三個孩子的想法是怕爸爸媽媽出去炫耀故意不表達。
  • 孩子到了青春期,為什麼最討厭媽媽?和媽媽的3個行為有關
    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懂,有的孩子甚至說最討厭媽媽,這不是孩子變了,多半是媽媽的行為惹惱孩子,特別是這3個行為,如嘮叨、不好好說話、管教孩子等。孩子最討厭媽媽,多半是因為這些有的媽媽可能聽到孩子說"最討厭媽媽",有的孩子雖然沒說但行為看得出孩子對媽媽的不滿,這些原因其實很簡單,媽媽來了解一下。1、總是不斷嘮叨。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說話,是發育遲緩嗎?多半是這3種媽媽帶出來的
    聽到這,其他寶媽紛紛勸周女士,並表示有些寶寶就是說話比較晚,平時多和寶寶交流,就能早點開口。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在照顧寶寶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甚至會擔心寶寶是不是存在發育問題。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其實和很多方面有關係,比如聽力、模仿能力、智力等等,當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環境方面,如果家長沒有給予寶寶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寶寶開口的時間自然會比較晚。寶寶遲遲不說話,問題可能出在媽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