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9 10:22:35 來源:河北新聞網
《社會良心·儲瑞耕評傳》書影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潔)近日,由兩位青年學者褚亞玲、劉鋒講述評論家儲瑞耕事跡的專著《社會良心•儲瑞耕評傳》已正式出版,該書是河北省新聞界有史以來第一部人物傳記。
該書以大量詳實的資料、深入的探討、生動的筆觸「傳」了儲瑞耕幾十年奮鬥人生的歷史、過程和成果,「評」了儲瑞耕的人格、品德和精神。
作為烈士「遺腹子」,儲瑞耕在政府的資助下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青少時節與老祖母相濡以沫,相依為命……這樣的人生經歷鍛造和成熟了他「天下為公」的信條和堅毅不屈的性格。1993年起他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他將這筆款項不斷用來資助那些急需幫助的相識和不相識的人。他強調新聞記者必須是「社會良心」;他堅持深入群眾、基層和實際;他用「點名道姓」、「敲山震虎」、「反彈琵琶」三法把輿論監督做得有聲有色;他為人胸懷坦蕩,不卑不亢;他見不得「有人欺壓百姓」,常常因此拍案而起,仗筆直言,一介文人,卻被譽為「俠客」。
幾十年間,儲瑞耕的筆下流淌了包括評論、雜文、新聞、小說、散文、理論文章等體裁的的文字不下5000萬字,其文章說真話,不說假話;說明白準確的新話,不說生硬含混的套話;說有內容的實話,不說空洞的廢話。有位文章學教授用「真誠而抵達」5個字概括、評價儲瑞耕的文章特點。
儲瑞耕歷經兩次心臟手術,多次寫下包括遺體(器官)捐贈在內的遺囑,死而未死,奮鬥不已。
本書涉及他60多年的人生經歷、思想演進、工作業績,成長故事;道盡他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生感悟。資料詳實、有傳有評,形式獨特,更兼文字洗鍊、筆鋒常帶感情,堪為解讀當代中國名記者的一個生動範本。可以說,儲瑞耕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和新的歷史時期河北、中國新聞界的正能量。有機會讀到這部「評傳」的人,一定會得到心靈、思想、新聞業務方面的諸多收穫。
儲瑞耕簡介:
儲瑞耕是河北省新聞、評論、雜文界的傑出人物之一。他是中國第一家《雜文報》的創始人,是中國新聞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新聞言論專欄——河北日報「楊柳青」20年(1988—2008)的主筆,是中國新聞最高獎——韜奮新聞獎的「河北第一人」,是首屆中國新聞獎「名專欄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津貼的獲得者。他拿遍了中國新聞界幾乎所有的獎項,上了中國新聞歷史,特別是「楊柳青」的20年、830餘篇言論,在廣大讀者中,在河北的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中,產生了相當大的思想輿論影響,是《河北日報》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評論現象,在中國新聞史、中國報刊史上留下了生動印記。
【責任編輯:趙耀光】想爆料?請撥打新聞熱線0311-67562054,登錄河北新聞網新浪微博(@河北新聞網官方)或通過投稿郵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