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36氪「2019 WISE超級進化者」大會發布「2019 WISE新商業領跑者100強」榜單,蓋雅工場作為唯一勞動力管理雲服務平臺,入選榜單。
「新商業」是由36氪於2017年度提出的概念,36氪曾這樣解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快速發展,再加上資本推動,催生出新的業態、新的經濟增長和新的產業,這將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誕生「新商業」概念。「新商業時代是由技術和資本驅動而來。新商業公司的特點是創新帶來的高成長,並不斷突破邊界、融合創新」。
而36氪「2019 WISE新商業領跑者100強」官方公告中寫道:
2019 年上半年,一級市場出現增長放緩的現象,投資金額和投資數量有回到 2014 年的態勢。然而,逆境求存不易,更理性的創投環境讓真正優秀的公司顯露出來。然而,逆境求存不易,更理性的創投環境讓真正優秀的公司顯露出來。入選企業在商業模式、產品能力、技術創新和融資歷程上,有著極為突出的表現。
逆境破局、邁入進化之路。蓋雅工場為何能夠作為唯一的勞動力管理雲服務平臺,榮登「2019 WISE新商業領跑者100強」榜單?
市場機遇:迎來勞動力管理新生機
隨著人口紅利、流量紅利、超常規高速增長的終結,近年來,網際網路開始轉戰下半場,由2C端的狂飆突進時代,回歸2B端理性的精耕細作。「網際網路的2B的春天來了」。
而2B業務的破局關鍵在於:提升企業的效能和效率。蓋雅工場細耕十年的勞動力管理賽道,正是致力於此。
近年企業在勞動力管理方面,面臨了更加VUCA的挑戰,如:勞動力存量不足、新生代工作理念變化、用工成本上升、勞動力產業及區域流動等實際難題。在蓋雅學院發起的《2019中國勞動力管理現狀調研》中,59.30%的企業認為白領招聘難;60.70%的企業認為藍領招聘難。而招聘難的主要原因包括:
求職者薪水要求過高,企業承擔不起
人才爭奪戰激烈,市場上人才供不應求
新生代勞動力就業意願較低、擇業標準較高
所處行業勞動力吸引力較弱、勞動力流向新興行業
本地藍領勞動力人口不足,或者流向外地
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推出《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掀起放開戶籍限制的大幕,政策背後是日益緊迫的勞動力挑戰;同年3月,《三聯生活周刊》的一篇《當滿大街都是外賣旗手,上百萬勞動力是否用錯了地方》引發了社會各界熱議;6月18日,蓋雅工場聯合旗下蓋雅學院在上海舉辦了「2019中國勞動力管理大會」,邀請了來自勞動力管理產學研不同領域的十餘名大咖,與千餘名人力資源管理者圍繞「勞動力管理的挑戰與生機」進行了深入探討。
勞動力管理挑戰的同時,蘊育的是需求,是突破口。藉助新技術、新理念、新方式,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賦能勞動力管理,則是新商業的新生機所在。
成績單:服務超過1000家企業,續籤率99.6%
蓋雅工場深耕勞動力管理十年,已經積累了超過了1000家客戶、近400萬一線勞動力的管理經驗。
蓋雅工場的大部分客戶來自行業頭部品牌,比如生產製造領域的京東方、大眾、華潤創業、阿特斯光伏、PPG 等;連鎖珠寶零售領域的雅詩蘭黛、周大福、GAP、波司登、蘇寧等;現代服務領域的碧桂園、索迪斯、宜信、海昌中國等;政府單位領域的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人壽、瀋陽鐵路局等……
蓋雅工場很為服務這些優秀的客戶為榮,公司內部常這樣自豪得說:「我們在服務他們,他們在改變世界」。同時,大客戶的服務經驗,也為蓋雅工場積累了豐富、多元、成熟的勞動力管理業務場景理解能力。「比如簡單的考勤管理,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內,使用場景和需求大不一樣。零售業會考慮銷售佣金,製造業則要強調精益工時。」深刻理解這些場景沒有任何捷徑,只能靠時間和數量的積累,靠專注專業,靠死磕到底的精神。
蓋雅工場的Slogan是「勞動力管理,蓋雅搞得定」,這裡的「搞得定」說的就是死磕到底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蓋雅的核心價值觀。體現在客戶服務方面,就是助力客戶成功,是「以工匠精神做產品,以客戶第一做服務」。
客戶成功最好的成績證明是:蓋雅工場服務的這1000多家客戶,續籤率高達99.6%。
技術創新:為何勞動力管理,蓋雅搞得定?
為了更好「搞得定」,更好助力客戶成功,蓋雅工場從未停止在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
蓋雅目前已擁有超過3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這些團隊中不少來自IBM、Oracle、SAP等機器學習和算法優化領域的頂端人才。經過長期耕耘,蓋雅工場在技術上的巨大投入開始展現了成效:
蓋雅智能算法雲的算法即服務(Algorithm as a Service),為客戶提供更加智能的預測和優化服務,包括:基於業務的人力預算、精準智能的預測排班、基於行業模版的快速排班、實時調整的排班計劃、不同行業及業務模式的的排班方案,為有效的銷售激勵、基於勞動力數據的直觀便捷的多維度分析展示和預測指導等。
藉助這些人工智慧和算法優化的技術迭代,蓋雅產品能夠為客戶做的,不再只是自動、實時的全流程考勤管理了,還包括長期勞動力計劃、工時模擬測算、勞動力預算管理等。「比如可以根據銷售數據、客戶期望、季節、產品種類、門店信息、員工可用性和技能、員工偏好等,來預測和推薦最佳組合的排班。」
這些新技術很酷,而且很有用:它們不僅減輕了HR的工作量,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還有效提升了員工體驗、提升了員工的積極性、改善了員工保留情況,更幫助人力資源部門更好得貼近業務、更好得執行戰略職能。
戰略布局:蓋雅艦群全新出發
十年的勞動力管理徵程中,蓋雅工場實現了從本地部署到SAAS平臺,從國內市場到亞太市場,從低頭前行到資本賦能的不同階段。2019年度,更是在經營上,孵化和布局更為廣闊的市場藍圖。
蓋雅的成長,離不開客戶的成長。跟隨著客戶不斷走出國門的大趨勢,蓋雅工場也逐漸在海外市場大放異彩:目前,蓋雅工場已經在亞太地區13個國家與地區,以八種語言服務當地勞動者,為中國軟體行業在海外樹立了品牌優勢。
而資本賦能方面,在近年資本寒冬的大環境下,蓋雅工場卻成績顯著:2016年度,獲得經緯中國數千萬投資;2017年度,持續獲得來自華平、元生超2億投資;2019年初,完成C輪3億融資,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在資本的賦能下,蓋雅工場加速市場藍圖布局,重大舉措包括:推出蓋雅利事勞動力服務事業線,以科技+服務讓勞動力更高效;與 SAP 戰略合作並推出SAP Successfactors-蓋雅勞動力管理聯合方案;收購中國考勤軟體領先品牌易勤,拓展國央企和行業市場業務;與上上籤達成戰略合作,以電子籤約助勞動力管理效能飛躍;發力蓋雅學院,構建 HR 交流平臺等……
2019年度,是蓋雅工場出發的第十周年。細數這十年的耕耘,蓋雅工場歷經了草根創業、到快速增長、再到高速增長,經歷了產品、市場和管理能力的不斷修煉和強化。然而歷史的光輝只是起點,蓋雅將不負眾望,堅持初心,以更飽滿的精神,為中國勞動力管理的下一個十年努力奮鬥。
2019年度,全新規劃的蓋雅艦群已出發。如蓋雅工場創始人兼CEO章新波在2019年度全員新年致辭中所說:「接下去的未來,風起雲湧且波瀾壯闊,蓋雅全員共同攜手,在亞太乃至世界的勞動力管理數位化變革的機遇中一起譜寫精彩篇章。」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