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幹預過程中,家長首先要解決的10個難題

2020-10-03 天津拓慧智元教育

1、家長怎樣才能儘早發現孩子有孤獨症傾向?

2、什麼地方可以診斷孤獨症?

3、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證實對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有效?

4、為什麼開始康復訓練前要對孤獨症兒童進行評估?

5、家長怎樣和孤獨症兒童溝通?

6、家長如何處理孤獨症兒童問題行為?

7、帶孤獨症兒童參加聚會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8、孤獨症兒童將來能自食其力嗎?

9、孤獨症兒童可以正常上學嗎?

10、孩子有孤獨症,家長應該怎樣生活?

這10個問題,相信每一個家長都遇到過,也為如何解決抓破了頭。

為推動孤獨症兒童康復工作,加強科普知識宣傳,中國殘聯康復部發布《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

本文全文節選了手冊的第二部分:家長必讀。解答家長最想了解的10個問題。

1、家長怎麼能及早發現孩子有孤獨症傾向?

綜合國內外專家對家長的建議,總結了7個重要的早期徵兆,它們分別是:

①孩子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沒有燦爛的笑容或者是高興的表情;

②到了9個月大的時候:沒有和周圍人互動的聲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③12個月大的時候:對於別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應;

④12個月大的時候:無嬰兒語;

⑤12個月大的時候:沒有和周圍人姿勢上的互動,如:指東西、讓別人看一個東西、伸手去拿東西或者是招手;

⑥16個月大的時候:沒有語言;

⑦24個月大的時候:沒有有意義的兩字短語(模仿別人或者是重複別人說話的不算);

作為家長,需要知道的是這些只是告訴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獨症,如果孩子符合了這些早期徵兆的話,我們應該儘早帶孩子去找專業的醫生給孩子做一個評估,然後及早開始相關的康復訓練。

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說有這個徵兆,孩子就是孤獨症了,這只是一個參考。

2、什麼地方可以診斷孤獨症?

一般來說,各地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精神病院中的兒科及綜合醫院的兒科可以診斷孤獨症。

公認的權威診斷機構包括: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中山大學第三醫院等。

3、什麼幹預方法最有效?

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證實對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有效?

根據美國國家孤獨症中心2009年公布的研究報告,目前有十一種治療方法是科學實驗證明對孤獨症孩子有效的,包括:前因包(Antecedent Package)、行為包(Behavioral Package)、幼兒綜合行為治療(Comprehensive Behavior Treatment for Young Children)、聯合注意幹預( Joint Attention Intervention)、示範(Modeling)、自然教學(Naturalistic Teaching Strategies)、同伴訓練(Peer Training Package)、關鍵反應訓練(Pivotal ResponseTreatment)、行事曆 (Schedules)、自我行為管理(Self-management)和以故事為基礎的幹預模式(Story-basedIntervention Package)。

簡單地說,這些都是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Analysis, 簡稱ABA)基礎上所產生的康復教育方法。

一些國內家長比較熟知的方法,包括:圖片交流方法(簡稱PECs)、孤獨症兒童和溝通弱能兒童的治療和教育(簡稱TEACCH)、地板時光(簡稱DIR)和感覺統合治療等都不在這十一種方法裡面,所以,我們建議家長在選擇方法的時候,要分清主次

4、為什麼訓練前要先進行評估?

因為每一個孤獨症兒童的情況不同,進行評估可以讓康復訓練計劃的制定更有針對性。

目前國內經常用到的評估方法有孤獨症兒童心理教育評估(簡稱PEP-3,國內應用的版本簡稱CPEP)、基本語言和學習技能評估(簡稱ABLLS-R)、語言行為評估課程(簡稱VB-MAPP)。

這些評估一般都可以由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然後由專業的行為分析師與孩子進行互動後,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結果。

5、家長怎樣和孤獨症兒童溝通?

家長是孩子重要的溝通對象,也是孩子通向社會的重要介質,不能進行溝通是一件很困擾和容易讓孩子發脾氣的事情,從而導致一些不恰當行為的發生。

家長一方面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學會溝通,如果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基本的溝通方法就能夠有效減少這類行為的發生。具體策略有:

①學會觀察孩子的行為,了解其需求和功能;②了解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並正確運用;③學習行為幹預策略,不強迫孩子溝通;④學習某些專業的溝通技能,如:圖片交流系統(Pictures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簡稱PECs)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工具。

6、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問題行為?

孤獨症兒童由於溝通能力的缺乏,會通過一些不恰當的行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作為家長,首先要知道針對不同的問題行為該如何去應對,以避免問題行為變成了孩子的一種不適當的溝通方式。

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在問題行為一開始的時候就要進行幹預,不要等問題行為已經變成了長期存在的問題或者具有嚴重傷害性的行為後再想辦法去解決。

7、帶孤獨症兒童參加聚會家長應注意什麼?

提前告訴朋友們你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而這些表現又代表了什麼。

比如:你的孩子對於陌生人跟他打招呼會捂住耳朵,避開視線,這是他的自我保護和不願意與人溝通的表達方式,如果對方繼續再和孩子打招呼,那麼就有可能引發問題行為。

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跟你的孩子點個頭是可以被接受的問好方式,這樣就能夠避免聚會時的尷尬了。

要讓朋友知道你的孩子不是搗蛋鬼,只不過他的行為需要慢慢規範,而身為家長的你已經在開始逐步幹預了。

有些孩子喜歡在別人的家裡到處溜達,家長要提前問清楚哪些房間是不許進入的,或者直接拜託朋友把不可以被進入的房間鎖好。

如果你的孩子對有些食物過敏,你可以提前告訴對方,或者主動要求帶食物與大家分享。

8、孤獨症兒童將來能自食其力嗎?

如果堅持科學幹預和持續支持,相當一部分孤獨症兒童將來能具備獨立生活能力,能在支持環境下就業,實現自食其力。

對於其能力得到很好開發和訓練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還能取得很大成就,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9、孤獨症兒童可以正常上學嗎?

孤獨症兒童具有法律保護的就學權利。

由於客觀存在的社會交流和溝通障礙,孤獨症兒童需要科學的康復訓練,需要融合環境的支持,康復訓練效果越好,接受教育的障礙就越小。

10、孩子患有孤獨症,家長應該怎樣生活?

①千萬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封閉起來,要讓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孤獨症。把孩子和自己關在家裡,不和外界溝通,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覺得尷尬,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孩子的突發情況,或者是孩子已經把我們弄得精疲力盡了。

要學會去應付這些讓自己束手無策的事情,挺起胸膛,帶著家人和孩子走入社會。

②不要太過在意身邊人的眼神或者是想法,我們實在不需要那些負面的東西。

如果你覺得別人的眼神或者行為讓你覺得自卑,不敢去面對,那麼就要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因為孩子的不適當行為和舉動讓你覺得羞愧,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

如果是前者,那麼我們就想辦法去改變這些行為,教孩子應該在公眾場合如何去應對。如果是後者,我們要趕緊端正自己的心態,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才會帶動你身邊的人逐步接受。

③學會如何控制住孩子糟糕的脾氣。

這點不容易做到,但是為了你的家庭,為了孩子,為了你們都能夠過正常的生活,作為家長必須要學會這點。要分析和給孩子的行為找到恰當的表達途徑,要懂得在公眾場合如何使孩子從發脾氣快速變得安靜。有時候,一些音樂、電子產品、食物和輔助溝通工具都可以達到這個功效。

④保持自己的心境開朗,懂得幽默,並且堅持鍛鍊身體。

懂得觀察自己是不是過度勞累,情緒上是不是快要透支,適當地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機會,只有當家長的心態和身體情況良好的時候,才能夠給孩子一個輕鬆愉快的成長環境。

相關焦點

  • 家長在自閉症孩子的早期幹預中應該注意什麼?
    下面將從三個方面分析第一個問題,關於診斷和確診的問題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自閉症這些年的發病率逐年提高,甚至接近到百分之一的水平,而且自閉症這三個字,常常被一些不了解的人誤用、誤會,但是很可能,一群自閉症的兒童孩子裡面,治療他們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他們每個人的預後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自閉症是一個人們研究的不是很清楚的、明確的、可診斷的某一種病症,他只是對某一些孩子的一種,暫時性的,模糊的描述而已,有些孩子可能隨著年齡的變化,慢慢的病情就會有很大的改變;還有一些孩子,在早期的幹預過程中效果非常好
  • 自閉症孩子要家庭幹預?家長如何做?自閉症之父給出答案
    在自閉症兒童的康復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因不知從何入手幫助孩子而只能選擇將孩子送去專業機構接受訓練。但是!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只依賴機構可行嗎?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國內公認的自閉症專家鄒小兵說過:在整個幹預康復治療過程中,家長才是那個永遠不可缺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家庭幹預治療中。
  • 家長該如何選擇自閉症康復幹預機構?
    《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國家標準計劃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截止2015年,已有14種孤獨症幹預方法經全面研究被證實了有效性,且它們均屬於康復教育辦法。(圖為: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報告中被證實的14種幹預方法)近40年來,隨著全球兒童精衛疾病的高發,及康復教育方法有效性的被證實,兒童康復教育產業高速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巨大需求的倒逼下,兒童康復環境混亂等問題也隨之產生,眾多技術不過關的私人機構組織,利用家長焦急的心理招搖撞騙。
  • 面對100多種自閉症幹預方法,家長究竟該如何選擇?
    自閉症沒有捷徑可走,更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特效藥」,只有父母的努力才是孩子最靠譜的出路。自閉症康復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高強度的科學幹預訓練。我們需要學習並掌握這些主流教育方法,充分運用在孩子的教育訓練中。
  • 10個技巧有效幹預自閉症譜系孩子
    孩子的成長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和糾正,自閉症孩子尤其重要,無論你是自閉症父母還是自閉症機構老師都需要針對自閉症幼少兒有技巧的進行引導糾正幹預訓練。今天給大家帶來在自閉症孩子幹預過程中10個簡單有效的小技巧:
  • 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三種方法幹預治療,家長要知道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日常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家對自閉症也越來越不陌生。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的疾病,該疾病是先天性的,起源於嬰幼兒時期,發病率男孩高於女孩,輕微自閉症一般有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和言語發育性障礙等表現。那麼,自閉症的行為表現都有哪些方面?
  • 鄒小兵:自閉症幹預,新手家長必知7句話和7個關鍵技術
    、中、重三個程度,也可以分為經典自閉症、症候群性自閉症,不同的年齡、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自閉症人士,不僅表現的特徵有所差異,幹預方法也不一樣,預後也不一樣。 但其實,光今年暑假就有近10個家長告訴我,他們孩子考上了大學、職業高中、職業中專等等,其中有人考上了牛津大學,有人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十幾年前,他們也和現在的新家長一樣迷茫和絕望。
  • 自閉症幹預3大誤區,快看你中了沒?
    兒童孤獨症也稱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板性、重複性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髮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孩子一旦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就會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常常是全國專家門診看個遍,大小機構、全國各大醫院乃至各種方法試個遍,最終往往是耽誤了孩子的最佳幹預時期
  • 要重視家長在自閉症幹預中的作用——聆聽賈美香講座筆錄和感悟
    賈大夫的答疑內容的核心觀點是:自閉症幹預不能僅僅依靠機構,家長要加強學習,家長的科學幹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賈:孩子很多行為問題其實都是家長塑造的,想不想解決問題,想解決就不能遷就孩子,不要給孩子行為問題出現的機會。比如說挑食這件事,孩子餓了自然自己就會去吃,他不吃說明不餓,結果有些家長就追著餵飯,揀著孩子喜歡的吃,孩子不挑食才怪。你們誰見過孩子有餓死的?有家長怕孩子哭,你們誰見過孩子有哭死的?
  • 自閉症家庭怎樣降低幹預成本,提高干預效果?
    在這份報告中指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他們的母親,往往因承擔孩子的生活照顧和負責康復訓練陪伴,導致外出工作的比率減少,所以她們的收入水平較之於健康兒童的母親,要減少56%,而較之於其他各類障礙兒童的母親,也要減少35%。
  • 自閉症兒童綜合幹預注意事項
    二、設計個性化幹預強度  所有的綜合幹預方案中都強調自閉症兒童每周至少要有20-45小時的幹預訓練,且至少持續一整年,但同時幹預時間的長度並不一定與效果產生關係,而真正決定其幹預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兒童在接受幹預時的表現情況和能力。
  • 北京自閉症幹預機構:兒童自閉症幹預方法慎重選擇
    自閉症兒童以及家中出示適用勢在必行,因而自閉症治療幹預的合理性和實效性看起來至關重要。千萬別不斷盲目跟風地試著一些聽起來非常好但欠缺實證根據的方法。每日常有許多小孩被確診為兒童自閉症,她們在諸多行業都必須幹預和醫治。
  • ​新疆媽媽隨筆:帶著自閉症兒子離家幹預的500個日夜
    這段時間,她與當地更多自閉症家長有了接觸,也了解了新疆地區的康復政策,她看到留在當地幹預面臨的不少難題:首先,機構太少,新疆無論公立機構還是民營機構都較少。其次,有專業幹預知識和經驗的老師少。最後,自閉症知識不夠普及。不僅很多家長不知道自閉症等發育障礙,一些醫院的醫生也不清楚自閉症是怎麼一回事,松楠媽認識的不少孩子都是在外地確診的。松楠外婆是一名老師,自從松楠確診後她才關注到其實學校每年都招到一兩個這樣的孩子。
  • 送你5個家庭幹預小竅門,讓自閉症孩子康復更有效
    1、選擇科學幹預方法隨著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數量的不斷增加,各界人士都在促進自閉症的研究,期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儘管研究領域越來越廣,但至今仍然沒有突破性進展。在專家學者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在醫學、認知、發展、心理、教育等領域中,催生了100多種幹預方法。
  • 鄒小兵:自閉症早期幹預是應該揚長避短,還是揚長克短?
    同時,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長處,一定要去發揚,自閉症兒童的長處還可以成為攻克短處的媒介。但怎麼來「揚長克短」,如何來抓住「核心」?什麼樣的幹預方法能實現這個目標,同時又是中國自閉症兒童所需要的?2019年10月18日下午,大米和小米RICE體系發布會上,鄒小兵教授首先作了解讀。
  • 北京自閉症幹預機構
    見過很多的特殊孩子,包括機構裡面正在接受幹預的孩子,他們的能力都不一樣,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接受一對一的幹預訓練,只有這樣,特教老師才會根據孩子的不同能力而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從而有側重點去訓練孩子,尤其是自閉症孩子,嚴重程度的不同,訓練的強度、內容更是不同......
  • 自閉症兒童幹預的順序是什麼?
    一、幹預首先從父母開始父母重新學習一門專業,變一種生活方式!2、學習並梳理幹預架構體系:自閉症作為一種障礙,從治本角度講按理是通過醫學手段解決的,很遺憾當今科學和醫學水平,針對自閉症本身而言尚未找到有效醫治方法,但是自閉症共患病已知可以通過醫療改善的部分可以遵醫囑進行治療,自閉症本身目前尚無法通過治療、手術等方式治療。
  • 自閉症語言幹預,家長必知的9大關鍵項目
    那麼,在語言幹預的過程中而反過來,要解決已經出現的溝通障礙,也要從這9大步驟逐一對照,分清狀況,科學介入。我們不少自閉症新家長在給孩子做語言幹預時,會比較盲目,缺乏整體的幹預計劃,常常聽別人說哪個能力重要
  • 確診後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你的選擇決定自閉症孩子的未來
    經常聽到一些自閉症患兒家長的疑慮:我的孩子被醫院診斷為自閉症,可是我不相信,我還得帶他去更好的醫院檢查。而比這種不相信更讓他們覺得難以抉擇的是,在經歷了漫長的煎熬接受後,對於選擇去機構還是在家幹預,又成了擺在很多父母目前的一道難題。
  • ABA行為幹預法:自閉症孩子的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面對問題行為不斷的特殊孩子,家長們時常是忙得焦頭爛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突破口在哪裡呢?今天星空半步就和各位星爸星媽一起來探討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一.什麼是問題行為?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什麼叫作問題行?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問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