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香椿菜,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說的是啥意思?

2021-01-08 農夫也瘋狂

俗語「香椿菜,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說的是啥意思?

文/農夫也瘋狂

一到春天,可吃的新鮮蔬菜也就多起來了,不僅菜園子裡有很多的蔬菜可以吃了,而且野外還有一些不要錢的野菜也能採摘回來做菜吃。中國人吃菜,講究的是一個新鮮,越是新鮮的蔬菜越好吃,這也是很多的大媽大爺們會在一大清早,就起床趕著去菜市場買菜的原因,就為了買到最新鮮的蔬菜。而在農村裡就流傳著和四大嫩相關的俗語:「香椿菜,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香椿菜:春天一到,有一種長在樹上的野菜可以吃了,它就是香椿芽。在過去,香椿芽是用來招待重要客人的,一般人家中都是捨不得吃的。而現在香椿芽也價格不低,在有些地方甚至一斤還賣到了100多元的天價,實在有點嚇人。香椿芽的採收是很短暫的,並且最好吃的是頭茬,這是最鮮嫩的。不過對於香椿芽,有些人是愛不釋手,有些人卻不喜歡吃。今年春天,你可有吃過香椿芽炒雞蛋呢?

頭刀韭:指的是春天的時候,所長出來的頭茬韭菜。韭菜在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年四季可以種植的,而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的,還是頭茬的韭菜,非常的鮮嫩可口。無論是用它來炒雞蛋,還是包餃子、做包子,都是難得的美味。不過在有些地方,卻說頭茬韭菜是發物,要把它割下來扔掉,實在是有點可惜啊!

頂花黃瓜:現在菜市場上,有很多的黃瓜在賣的時候,就會在上面還有一朵沒有凋落的小花。其實,這個頂花黃瓜並不是指這種哦,其指的是剛開完花不久,還是一個毛毛蟲一樣大小的黃瓜。老輩人說這樣的黃瓜是最鮮嫩,最好吃的。但是一般人都是吃不起的,也捨不得的。畢竟這樣的黃瓜炒一碗菜,那需要多少根黃瓜啊?實在是太浪費了。

落花藕:如今蓮藕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但是在過去都是應季才能吃到。而這個「落花藕」則是指在六七月份的時候,荷花剛剛落下之後所結出來的蓮藕,此時的蓮藕味道、營養都是最佳的,洗乾淨了以後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可見是多麼的鮮嫩。

從這四大嫩,我們不難看出,在過去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老祖宗們還是比較會享受生活的。而在今天生活水平提高了,並且種植技術也先進了,很多的蔬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真正好吃的,還是應季的蔬菜。尤其是自己種植的蔬菜瓜果,那吃起來會感覺更加的美味。以上四大嫩,你最喜歡吃哪個呢?在農村裡除了四大嫩以外,還有四大硬、四大黑、四大紅等,你都直達是什麼意思嗎?歡迎在評論下方說出來的答案。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揭秘:農村俗語「香椿菜,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是什麼意思
    揭秘:農村俗語「香椿菜,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是什麼意思一到春天,可吃的新鮮蔬菜也就多起來了,不僅菜園子裡有很多的蔬菜可以吃了,而且野外還有一些不要錢的野菜也能採摘回來做菜吃。中國人吃菜,講究的是一個新鮮,越是新鮮的蔬菜越好吃,而「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在農村被人們稱為「四大鮮」,也有叫做「四大嫩」的,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東西呢?聽小編接著往下說。
  • 農村俗語「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是什麼意思?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在農村被人們稱為「四大鮮」,也有叫做「四大嫩」的,其實從這種叫法上面就能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謝花藕」是什麼?不懂真的虧大了!
    「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謝花藕」,這句話中的四物代表的是農村中的四鮮,說的這四種農作物是農村最新鮮的蔬菜了。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可真的是虧大了!頭刀韭每年在開春後最早長出來的韭菜就被人們稱之為「頭刀韭」。這個時候的韭菜葉片肥厚多汁,根莖脆挺粗壯。最重要的是,韭菜沒有衝鼻的氣味和辛辣的味道,吃起來特別的柔嫩甜脆,聞上去也是非常的清香。
  • 頭刀韭菜、香椿芽、頂花黃瓜、謝花藕,農村四大鮮,都要嘗一遍!
    頭刀韭菜、香椿芽、頂花黃瓜、謝花藕,農村四大鮮,都要嘗一遍!春天正是嘗鮮的好時候,不論是蔬菜還是野菜,都是正鮮嫩的時候。但是想吃「鮮味」,還得去農村老家,大城市裡多數都是大棚菜,農村都是自己菜地裡種的,還沒有農藥。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要解答了
    部分人常說,男性想要促進健康,就需要多吃韭菜,而女性想要保養好身體,需要多吃蓮藕。因此流傳出這樣一句話,「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究竟啥意思?
    「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既是一句農民總結出來的俗語,同時也是一句比較常見的諺語。
  • 為什麼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中醫有說道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句俗語是根據男女不同生理特點而歸納與總結出來的飲食需要。從中醫陰陽學說的角度來講,男為陽,女為陰。從病理特點來說男子多表現為陽氣虛的病症,女子多表現為陰血虧的病症。所以從飲食調養攝生上來講男人宜多吃補陽之品,女人宜多吃增血之物。
  • 俗語:「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這樣的說法對嗎?
    俗語:「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這樣的說法對嗎?本文由【小江的歷史客棧】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總是會聽家中的老人說一些俗語,但是我們每次聽到這些俗語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好笑,很粗俗,明明都知道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總結成一句話呢?其實俗語也是中華的傳統文化之一,雖說粗俗了些,但大都蘊含這人生的哲理,也是古人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都是生活中的技巧和精髓。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女人多吃藕,身體會收穫哪些好處?
    在生活中,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是說,男人吃韭菜好,女人吃藕好。韭菜我們都知道,對於男性提昇陽氣是比較好的,為此,很多感覺陽氣不足的男性會吃點韭菜。乃至於感覺到腎臟虛弱,也會藉助於吃韭菜緩解。那么女人吃藕呢?畢竟生活中的食材千萬種,不是其他的食物,偏偏是藕呢?
  • 農村俗語:「女怕摸中,男怕摸頂」,說得是啥呢?在理?
    在農村,從不缺乏俗語老話,流傳至今有些已經失真,而有的仍就那麼有道理,雖然詞不華麗,但也能夠讓人津津而樂道。關於男女,過去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叫做:「女怕摸中,男怕摸頂」,說得是啥呢?如今還在理嗎?乍一聽,可能會讓人不著頭腦,其實知道了「中」、「頂」之意,這句話意思就不言自喻了。摸中的中是腰的意思,而頂則為頭,「女怕摸中,男怕摸頂」,就是說女人怕摸腰,男人怕摸頭,過去為啥在這樣說呢?女怕摸中在封建社會,女人地位不如男,可謂極其低下。
  • 俗語: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這句話出自《無常經》,是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其中「相由心生」也是人們所熟知的,「相」通常知道是可以被眼睛所見到的外在,俗語中:「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經常吃藕的女人,得到的幾個好處讓人羨慕
    有人說吃藕醜,其實女性吃藕不僅還不會變醜,還會得到很多的好處,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在民間的俗語中有句話,叫做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意思是要想身強體壯就要常吃它們。韭菜人們都知道男人常吃可以補陽氣,但是很少有人清楚女人常吃藕的好處,所以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清楚藕的功效有哪些,為什么女性要常吃。先介紹藕的營養價值,藕身上含量最多的就是水,下面就是碳水化合物,磷元素,維生素C,維生素E,鈣物質,鈉元素和蛋白質。這些營養物質都是人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需的,在為細胞提供能量之後,還能增強體質。
  • 俗話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陽春三月,韭菜和藕到底怎麼吃?
    在民間,有很多關於食療的方法和諺語,比如耳熟能詳的「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是流傳甚廣的一句俗語,也揭示了韭菜和藕對男女的獨特養生價值。但陽春三月,韭菜和藕到底該怎麼吃?這是很多人沒有搞懂的。農家人有句老話「正月裡蔥,二月裡韭」,每年農曆二月,剛好是吃韭菜的黃金季節。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俗語: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農村老話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在中國農村,有兩件事最為重要,一是建房,二是結婚。特別是建房,簡直就是所有農村人的夢魘。因為整個建房的過程就是一個受苦受難的過程,不僅要經歷從設計到建造的艱難過程,更要把握其中的每一個細節,還要注意不要觸碰一些忌諱。
  • 你吃過韭花,但不一定看過韭菜花,韭菜開花心一枝
    發如韭,剪復生。頭刀韭菜因為在春寒料峭中成長,一般都長得並不壯實,因為剛剛熬過寒冬,春陽不暖,頭刀韭菜肯定有些毛茸茸,並且細弱一些。有時必須度一度,在鄉間,就像為小孩子度頭髮,孩子頭髮茸,或發黃,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剪成光頭度一度,並且一剪再剪,直至頭髮烏黑粗壯。人們對待韭菜也是如此。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本文由【小江的歷史客棧】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其實有關於人們的面相,古人擅長通過一個面相來評定這個人的好壞,慢慢的這樣的說法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我們熟知的俗語,其實這些都是古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融匯而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就是關於面相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我國不僅文化源遠流長,美食也是,除了色香味俱全,還有很多做菜的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長輩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這句俗語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放在現代還適用嗎?可能許多人都理解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那麼,這個「冬在頭」,指的是啥意思呢? 其實,我們要知道,古人可沒有啥陽曆,都是使用的農曆,因此「冬在頭」說的是冬至在農曆月份中的時間點。一般來說,冬至都會在農曆冬月,即農曆十一月份,但具體的時間點,每年相差很大,不像陽曆中比較固定,可能在冬月月初,也可能在月中,還可能出現在月底。而「冬在頭」,顯然指的就是冬至在農曆冬月的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