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等孩子上繪畫課的間隙,和另兩個媽媽閒聊。
她們兩家都是女兒,一家女兒今年13歲,另一家16歲。
這兩家孩子從小到大,每晚都和自己媽媽一起睡,
爸爸睡另個房間。
倆孩子成績都很好,班裡數一數二;
性格也不錯,活潑開朗,積極向上;
能力也很強,都是擔任班幹部工作。
至於日常培養,倆媽媽坦言從小就很少管孩子,
一定要說做了什麼,那就是「讓孩子和家長一起睡」。
她們一致認為和家長一起睡的孩子更聰明。
那麼事實確實如此嗎?
一個孩子是否聰明,絕大部分取決於遺傳。
其次是睡眠、營養、運動等有利於腦發育的活動。
睡眠對於大腦來說,確實非常重要。
但,沒有任何數據證實,和家長一起睡的孩子,睡眠質量會更有利於大腦發育。
更何況,影響智力的還不止一個睡眠問題,
因此,「和家長一起睡的孩子更聰明」,顯然沒有理論依據。
但為什麼生活中,人們的腦海裡,會有這樣一個觀念呢?
原因可能在於以下6條「孩子和家長一起睡的好處」裡:
了解了「孩子和家長睡」的好處,再來看看這樣安排的弊端。
同樣有6條:
看完了「孩子和家長一起睡」的利和弊,你現在的想法是什麼呢?
客觀的說,從兒童身心發育規律來看,孩子和家長分房睡是更科學的。
但,分房睡在實際操作上,又會有很多問題:
面對這些狀況,家長該如何決定?以及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完全沒必要硬性規定一個分房的時間。
具體的分房時間應該視孩子的狀態而定,
可以開誠布公地和孩子聊聊以上利弊,
聽聽他們的想法,
討論可能遇到的問題,
末了,在父母的引導下,由孩子做出最終決定。
但要給孩子退路,告訴他們現在做的決定,並非一成不變,如果需要調整,還是可以調的。
其次,孩子若渴望和家長睡,6歲以上的孩子,一定要和同性別的家長睡!
如果有困難,比如孩子特別黏某個家長,
那麼,至少,孩子10歲後,不能再和異性家長睡。
即使10歲前,也建議最好分床不分房,即:在同個房間裡,異性家長睡大床,孩子睡小床。
如果限於生活條件等一時無法改變的狀況,孩子只能和異性家長睡,
那麼請一定一定分兩床被子,兩個被窩。
或許有人說,都是親生的,有必要這麼戒備嗎?
以我諮詢過不下百起類似問題的個案來看,非常有必要!
有些事情,舉手之勞,但錯一旦鑄成,是孩子的一生。
最後,孩子若獨立在自己房間睡覺,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關於孩子和家長分房睡,以及一起睡的一些基本問題,以上都已羅列,且有提供具體操作方法,如果家長有疑問,歡迎評論或者私信。
—end—
作者簡介: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營養師,教師,EAP諮詢師,婚姻家庭治療師,育兒類原創文章獲獎作者。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