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公裡騎行!南工大新生騎自行車從內蒙古來南京報到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十天時間,騎行一千五百公裡,沿途經過五省十市,南京工業大學安全學院2020級新生劉子航用與眾不同的方式,給自己的入學報到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他選擇了獨自騎自行車從家鄉內蒙古赤峰來到南京,每天騎行十多個小時。10月5日,劉子航和同學們一道辦理了新生入學手續,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大學新生活。

騎行上學的想法在高三時就已萌生

騎行上學,這是一個多麼瘋狂的想法!在劉子航的腦海中,這個想法在高三那年就已萌生。他說,「我是一個坐不住的人,高三備考真的太壓抑了,我想找個突破口。」高考結束了,劉子航的同學早已扔下書本盡情玩樂,可劉子航一直在為此次騎行做著準備,他堅持健身。身體強壯才能經得起一路上的風餐露宿,劉子航一直堅信這一點。

決定騎自行車之後,劉子航對自己的自行車進行了一番改裝,加了後座,裝上了手機支架。距離報到的時間越來越近,劉子航也做好了所有的規劃,他規劃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考慮到東線的後半段路程沿海騎行,天氣陰晴不定,西線蜿蜒曲折浪費時間,在綜合各方面因素之後,他選擇了路程最短、路況最好的中線。

人們都說「兒行千裡母擔憂」,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劉子航卻還沒能成功說服他的爸爸媽媽。爸媽擔心他的安全問題、住宿飲食問題、身體條件等等,怎麼辦呢?「我向爸媽完完全全地交代了自己的計劃,細緻到每一個站點的賓館,還有十分詳細的路線規劃圖,把爸媽最擔心的地方都事無巨細地向他們解釋,動之以情,曉之以禮。」劉子航告訴記者,通情達理的父母同意了自己的請求。

一個人,一輛自行車,一個背影,九月十四日,劉子航開啟了一段嶄新的旅途。

面對騎行困難選擇堅持到底

劉子航怎麼也沒想到,巨大的挑戰在他騎行的第二天就出現了。在從河北玉田到天津濱海新區的這條線路上,早上的小雨越下越大,逐漸發展成了中到大雨。當時的劉子航毫無退路,只能披著單薄的衝鋒衣冒雨前行,這條線上的自行車道常年無人維修,甚至很長一段路程沒有自行車道,他只能冒險騎在機動車道上。

最困難的是,他需要連續穿過三四條冗長的隧道,最長的隧道有兩公裡。隧道內的自行車道正在維修,機動車道邊緣鋪滿的小石子震得他的手失去了知覺。平均一分鐘就有二三十輛大卡車呼嘯而過,這帶來了一陣又一陣刺耳的響聲,隧道裡循環不斷的迴響著這些煩人的噪音。隧道內空氣渾濁,路燈也很昏暗,這使得劉子航無法看清路況,他前進的每一步都充滿著莽撞和未知。種種困難讓劉子航瀕臨崩潰,再加上中午沒有吃飯,此時的他已精疲力竭,甚至感覺這條隧道走不到盡頭。

「萬念俱灰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此前從赤峰騎行到克什克騰旗的經歷。」劉子航回憶,那一次自己沒有帶救命糧,在西拉木倫河附近,一連二十幾公裡都沒有一戶人家,自己脫水了,躺在路邊過了好一會兒,例行巡邏的三個森林消防員救下了他。「上一次沒能騎行到達目的地,成為了我騎行史上的一大遺憾,半途而廢不是我的作風,這一次,我說什麼都不會放棄。」

「我一定要成功騎行抵達南京!」帶著這樣的想法,劉子航堅持騎完了全程。等他穿過最後一個隧道,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蔚藍的大海,風和日麗,前路坦蕩。那一刻,他激動地喊出聲來,甚至引吭高歌。

提前新生報到,他說「南工大是自己高三就定下的目標」

十天時間在未知和探索中悄然過去,劉子航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的地,他的終點定在了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的東南門。「我們新生報到是10月5日,但我想早一點看到學校的樣子,這是我在高三時就一直認定要報考的高校。」九月二十四日下午,劉子航終於來到了南工大,回想這一路,他有很多感觸。「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山東南排河鎮扎胎時,那裡的叔叔阿姨幫助了我。」雖然存在一定的語言障礙,但是叔叔阿姨的熱心幫助給了劉子航莫大的鼓勵。一邊是完成目標的興奮,一邊是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劉子航的心裡再也無法平靜,「我很感謝爸媽能放手讓我完成自己的夢想,也特別感謝一路上大學新同學、班主任以及輔導員樂平的支持和關心。」

而他最感謝的,是那個想到就去做的自己。對於同樣懷揣夢想的小夥伴們,劉子航說,「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是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就像小學課本《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寫的那樣: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解決不了,但只要把它們分成一個一個的小問題,最終就會成功。

相關焦點

  • 男子騎自行車到武漢大學報到:騎行20小時約380公裡,收穫路人「加油」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9月5日是武漢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時間,在眾多新生中,一名推著自行車、風塵僕僕的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是來自江西萍鄉的葉志,從老家到武漢的380公裡,他是蹬著自行車來的。受訪者供圖凌晨5點出發,最快時速30公裡葉志說,今年5月,得知考上武漢大學研究生時,他就萌生了要從老家江西騎到武漢的想法。他的終極目標是從成都騎到拉薩,這次騎行報到,算是為將來的長途跨省騎行做一個準備。葉志是在工作三年後,考上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
  • 380公裡,20小時,他騎自行車到武漢大學報到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9月5日是武漢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時間,在眾多新生中,一名推著自行車、風塵僕僕的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是來自江西萍鄉的葉志,從老家到武漢的380公裡,他是蹬著自行車來的。受訪者供圖凌晨5點出發,最快時速30公裡葉志說,今年5月,得知考上武漢大學研究生時,他就萌生了要從老家江西騎到武漢的想法。他的終極目標是從成都騎到拉薩,這次騎行報到,算是為將來的長途跨省騎行做一個準備。葉志是在工作三年後,考上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
  • 大學新生騎行22天4300公裡 從廣西到黑龍江報到(雙語)
    一名大一新生在被大學錄取後高興的決定騎自行車去報到,最後他用了22天騎行4300多公裡到達自己的學校。   林說,考上大學是人一生之中非常重要的成就,因此他決定不乘坐火車、飛機或公共汽車等更傳統的交通工具,而是用騎自行車這種獨特的交通方式去上學。   Riding there, I want to hone the spirit of persistence and fearlessness, he said.
  • 260公裡上學路!寧波大學新生從寧波到杭州騎行17小時報到
    浙江在線9月14日訊(通訊員林曉瑩顧敏雅記者馬悅)一個人,一輛自行車,17個小時騎行260公裡,從寧波到杭州。  9月13日,浙江工商大學迎來4000餘名2017級新生。在新生中,一名身穿騎行服,黑色背包裡裝著車胎及自行車修補工具的男生顯得格外不同。他是經濟專業新生周宏達,而身上的這些東西就是他報到的全部家當。  周宏達來自寧波,小眼睛、高鼻梁,笑起來還有兩個小米窩,酷似名模張亮。  9月11日,他從寧波家裡出發,第一天騎行10小時到了上虞,第二天騎行7小時來到浙江工商大學。濃濃的眉毛,笑起來陽光帥氣,周宏達是個十分陽剛的男孩子。
  • 大一男生24天騎行2300公裡報到
    一人,一自行車,近2300公裡路程,24天。近日,19歲的李治亨完成了他的「報到之旅」。
  • 新生騎行800公裡報到稱最大困難是無聊(圖)
    9月4日12:50,山東財經大學2012級市場營銷專業新生胡君陽在學校貼吧發出騎車報到第一天的直播貼。胡君陽,在學校貼吧網名為「橡皮男爵」,來自湖北襄陽市老河口市。出於對騎行的熱愛,在18歲即將到來之際挑戰自己一把,選擇騎行到濟南報到。9月4日早上7點,他正式從家裡出發。整個騎行過程,他都在貼吧裡進行了直播。
  • 南京第二!南工大,太強了
    南工大又火了!2020自然指數排名新鮮出爐榜單中尤為突出的要數南工大南工大在南京高校中排名第2!另外,近日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南工大11位教授入選南工大的實力不容小覷啊!南工大 ,實力太強2019中國地方雙一流大學學科排名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9中國地方雙一流大學學科排名中南京工業大學排名全國第一!
  • 從湖北到北京,18歲女孩騎行上千公裡來大學報到
    湖北襄陽女孩劉家文選擇騎行。從老家至北京,這位考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新生14天騎行上千公裡,穿行十幾座城市,來京報到。今年高考,劉家文以603分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義大利語專業。8月中旬,拿到錄取通知書,她就開始琢磨如何來京,受到報紙上新聞的啟發,爸爸提議:「要不我們也騎到北京去吧!」「好呀!」劉家文雙手贊成。父女倆開始規划行程,並準備行囊。
  • 從湖北到北京,18歲女孩騎行上千公裡來大學報到
    湖北襄陽女孩劉家文選擇騎行。從老家至北京,這位考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新生14天騎行上千公裡,穿行十幾座城市,來京報到。今年高考,劉家文以603分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義大利語專業。8月中旬,拿到錄取通知書,她就開始琢磨如何來京,受到報紙上新聞的啟發,爸爸提議:「要不我們也騎到北京去吧!」「好呀!」劉家文雙手贊成。父女倆開始規划行程,並準備行囊。在騎行App上搜索攻略,他們選擇了最短最平坦的一條路線。
  • 內蒙古2020「騎行內蒙古 暢遊大草原」騎遊活動啟幕
    12月15日,內蒙古2020「騎行內蒙古 暢遊大草原」騎遊活動在內蒙古賽馬場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16個協會及俱樂部的500名騎行愛好者參加。本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主辦,內蒙古自治區社會體育服務中心、呼和浩特市體育局、內蒙古達爾汗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內蒙古自治區戶外運動服務中心、新城區文體旅遊廣電局、內蒙古自行車運動協會協辦。活動籌備過程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廣大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的積極參與。
  • 海克:你一天騎幾公裡自行車?(1)
    作者:海克·(Heike Pirngruber.德)你一天騎幾公裡自行車?
  • 23天騎行2712公裡去報到!還沒入學 福師大這名新生就火了!
    還在來學校報到的路上,福師大2016級的這名新生就先火了!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身高一米七,體重55公斤,看似瘦弱的少年,身體內卻蘊藏著大能量。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   原標題:這也太酷了吧!
  • 27歲女孩騎單車到瀋陽讀研 用特殊方式報到
    女孩兒劉秋池27歲的女孩兒劉秋池今年考上了魯迅美術學院的研究生,今日早晨7時30分她從北京出發,計劃一路騎自行車5天後到達瀋陽報到。」騎著自行車,穿越700多公裡的城市和鄉村,劉秋池要用這樣的方式到大學報到。魯迅美術學院研一新生劉秋池今日早上7時30分已準時蹬上自行車,從中國傳媒大學開始騎行瀋陽的徵程,一路上將陪在她身旁的是男友聶家弘。「選擇廣院(現名為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出發點,是因為四年前我從這裡走上社會。如今,我要和她做一個告別。 」劉秋池說到。
  • 「騎行內蒙古 暢遊大草原」騎遊活動舉行
    12月15日,內蒙古2020「騎行內蒙古 暢遊大草原」騎遊活動在內蒙古賽馬場舉行,來自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16個協會及俱樂部的500名騎行愛好者參加活動。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姜寶東參加開幕儀式。本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主辦,內蒙古自治區社會體育服務中心、呼和浩特市體育局、內蒙古達爾汗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 00後大一新生騎行三百公裡到大學報到 坦言很有成就感
    近日,江蘇的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5000多名大一新生,其中有一名來自連雲港的大一新生李紫石騎行300多公裡,從老家來學校報到。李紫石告訴記者,他從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就謀劃著騎車來大學報導的事了。暑假期間,李紫石研究制定了一條詳細的騎行路線。
  • 17歲孟繁錕,安徽從發,同父親騎行1000多公裡到清華報到
    17歲孟繁錕,安徽從發,同父親騎行1000多公裡到清華報到!清華大學於8月14日已經有學生陸續開始報到,這裡面有很多我們熟悉的面孔,在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們一度走紅了網絡,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他們的消息,其中包括武亦姝、雙胞胎兄弟張家傑和張家豪、還有就是今天的17歲學霸孟繁錕了,他的做法讓人為之點讚。
  • 24天2300公裡!19歲小夥騎著自行車,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從襄陽到北京 18歲的她騎行14天「報到」外經貿
    9月中旬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下稱「外經貿」)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時間。個頭不到1米6的女孩劉家文和父親一起從襄陽出發,歷時14天,騎行1065公裡,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報到。沿途的風景和曬成了「小麥色」的皮膚,為18歲的劉家文帶來一場難忘的成人禮。9月17日上午,劉家文告訴新京報記者,出發的理由沒那麼多,「我和父親都是說走就走的人。」
  • 從襄陽到北京,18歲的她騎行14天「報到」外經貿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9月中旬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下稱「外經貿」)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時間。個頭不到1米6的女孩劉家文和父親一起從襄陽出發,歷時14天,騎行1065公裡,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報到。沿途的風景和曬成了「小麥色」的皮膚,為18歲的劉家文帶來一場難忘的成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