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老師說:為什麼說一個好的專業,比一所好的大學更重要呢?我們需要首先知道什麼樣的專業算是一個好專業,其次更是要明確一個好的專業,對孩子的人生規劃有哪些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來詳細說明一下。
一、什麼樣的專業算是一個好專業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成都醫學院)
好的專業有兩個判定方向,一個是正向判斷,一個是逆向判斷。
正向判斷的標準:基於孩子的天賦、性格、愛好、特長來判斷。
有的孩子天生愛交際,就別選需要坐下就是一整天,分分鐘腰椎間盤突出的專業(作家寫作、老師批作業、醫生忙坐診等等);
(上圖由繆老師拍攝於復旦大學)
有的孩子創意好,發散思維強,就別選需要墨守成規、條條框框比較多的專業(軍校你就不太容易混);
有的孩子比較理性,就規避需要以情感人、需要情懷輔助的專業(老師、醫生這都需要情懷,一是教書育人,二是救死扶傷);
有的孩子應變能力比較弱,就別選天馬行空、從虛無中求解的專業(哲學、經濟學還有很多基礎理學專業都需要抽象思維能力)。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對於教育育人沒什麼興趣,就規避教育學專業;對於開發動手不擅長,就規避電子、通信等專業;生物化學學的一般也沒特殊愛好,就別強迫自己學醫;數學能力偏弱就別選擇統計、計算機等專業。
逆向標準:根據家庭資源和就業崗位來判斷。能夠憑藉一定的資源縮短上升時間的,只要孩子自己不排斥,就可以大膽選擇;未來走勢越來越向上的職業方向,只要孩子感興趣,就可以大膽選擇。
二、專業對於孩子職業規劃的意義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徐州醫科大學)
學生學習的是專業,而不是大學,大學本身沒有任何的教學內容,只有專業才有相應的課程。學生對於大學的認可度,建立在對於自己課程的認知上。
如果學習一個跟自己完全不匹配的專業,他哪裡還會有學習的熱情?他能保證大學四年的學習效率很高,能保證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績優秀嗎?如果取得不了優秀的成績,那他能順利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嗎?
(上圖由繆老師拍攝於清華大學)
專業與就業和深造緊密關聯,一個學機械的學生去應聘做會計,會不會很奇怪?一個學臨床醫學的學生去做傳媒推廣會不會很奇怪?一個學風景園林的學生去應聘做辦公室行政會不會很奇怪?以上問題你一定覺得很奇怪,但是這其實不是最奇怪的。
最奇怪的是,大學四年所學,如果在今後的就業崗位之上完全無法得到應用,意味著近四年的時間是白過了,人一生有幾個四年?說到這裡,我們也問一問自己,如果我們大學時候所選擇的專業與現在所從事的職業相關,自己的職業之路會不會走得更好?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天津醫科大學)
大學本科所選擇的專業,同時也決定了未來考研的方向,在本學科覆蓋範圍之內考研,相對難度會比較低,跨學科考研,要付出的就要更多,在本校深造讀研,相對難度比較低,考到外校讀研,相對難度就比較高,
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簡單的結論,在高考報考這件事情上,專業要比大學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