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四個「中華民國」

2021-12-23 北京觀瀾書院

  一看題目,有人不免要厲聲斥問,中國只有一個中華民國,哪裡曾有四個中華民國呢?這不是胡說嗎?

  的確,提起中華民國,似乎人人熟知、盡皆耳熟能詳一般,但細細究來,民國儘管命祚不長,但期間滄海桑田諸般變化卻著實紛繁,虛實真偽、前後南北,堪稱是中國歷史諸朝代中變動變遷特別巨大的一個。

  研究中華民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演繹流變,這應該是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從這樣的視角出發,對中華民國進行宏觀的歷史概括,可以看出,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歷史上曾經出現四個「中華民國」,這四個中華民國各具類型、各有特點,彼此之間有很大差異,必須予以分剖辨析才行。譬如,如果後人編寫有關中華民國歷史地圖冊的話,那就必須把這四個民國都一一畫出來,否則便不足以摹其全貌。

  第一個民國:都於北京的中華民國,可簡稱「北京民國」

  這個「民國」所持續的歷史時期在1912--1928年間,把持政權的是北洋軍閥,故而人們俗稱其為北洋軍閥政府,其統治範圍大致上在長江以北,東三省及外蒙古也可以算做其疆域,但新疆、西藏此時只名義上屬「中華民國」之一部,北洋軍閥政府實際上無法施政。這個「民國」最突出的特點是「亂」。在其短短十餘年的歷程中,政權居然兩次被改篡:一次是袁世凱稱帝,變「民國」為「帝國」;二是張勳復闢,清朝皇帝重新君臨天下。兩次篡位雖然時間都很短,但卻鬧得天下洶洶。除此之外的其它歲月,則外有護國、護法戰爭,內有第一、第二次直奉戰爭,還有直皖戰爭等,期間還號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總之是無年不打、無月不亂,整個一雞飛狗跳年代。

  這個民國最後被崛起於廣州、後來定都於南京的國民黨中華民國所滅。

  第二個民國:都於南京,是中國國民黨建立的中華民國,具體由蔣介石主導,可簡稱為「蔣記中華民國」

  這個民國所持續的歷史時期在1927—1949年間,分前、中、後三個時期。

  前一個時期為1927--1937年,可稱「前十年」。1927年蔣介石率領北伐軍佔領南京,在南京成立新的國民政府,並最終收納了從廣州遷往武漢的國民政府,國民政府歸一於蔣介石領導之下,接著在1928年繼續北伐,打到了濟南、鄭州,實現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中國,但新疆、西藏、外蒙等地事實上處於分離狀態,而國民黨新軍閥(區別於北洋老軍閥)更是各霸一方,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實際能夠控制的地區只有東南各省。緊接著1929年爆發蔣桂戰爭和粵桂戰爭,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緊接著1930年爆發蔣馮閻中原大戰,1931年爆發「九一八」事變,1932年在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偽滿洲國在東北成立。1933年爆發長城抗戰,日本侵略軍大舉進犯長城沿線,國民黨丟掉熱河全省,最後與日本籤訂《塘沽停戰協定》,劃定冀東二十二縣為非武裝區,中國軍隊不得進入,從1934年到1936年,蔣介石調動大軍全力圍剿紅軍,與此同時,日本繼續向華北進犯,不斷製造出各種「事變」,如「察東事件」、「張北事件」等,通過事變向國民黨政府施加壓力,先後籤訂了秦土協定、何梅協定,華北門戶大開,日軍肆意侵犯中國的主權,直至1937年發動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全面抗戰爆發。

  中間時期為1937--1946年,即「八年抗戰」時期。抗戰爆發後不久,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就丟掉首都南京,國民政府先是遷都武漢,後來又遷都重慶,敗退一路向西。這個時期也可稱之為國民政府的「重慶時期」。這個時期國民政府所能控制的區域很小,主要部分在西南一隅,其它還有西北大部以及東南、中原和南方的小塊部分地區。

  後一個時期為1946--1949年,這是同共產黨打內戰的三年。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基本控制全國(丟掉了外蒙,承認蒙古國獨立;基本控制了新疆,也基本掌握了西藏),過去地方軍閥勢力割據一方的問題大體解決,除了共產黨所控制的區域外,國民政府第一次具有全國意義。但是僅僅三年多一點的時間,這個民國就土崩瓦解,徹底退出了大陸。綜合上述三個時期,可以看出,「蔣記中華民國」的命運始終風雨飄搖,兩失國都,兩次大敗退,一次比一次窩囊,一次比一次悽慘,國祚之短,令人訝異,考諸中國曆朝歷代,絕無僅有,可謂既可憐又悽慘,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潰敗,軍事潰敗,政治潰敗,全面潰敗。所以,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敗」。

  第三個民國:同樣都於南京,汪精衛主導的中華民國,簡稱「汪記中華民國」

  這個民國是從「蔣記中華民國」裡分化出來的,其執政者是國民黨的副總裁,其執政黨也號稱是國民黨,並自稱是三民主義正統,所以其國號同為「中華民國」,國旗照舊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國徽和國歌也一如舊制,所以可以簡稱為「汪記中華民國」。其統治時間為1940--1945年,統治區域包括今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的大部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山東、河南等省小部分。

  這是一個日本侵略者扶持成立的「民國」,是典型的傀儡政權,所以,其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個字「偽」。

  這個民國隨著日本侵略失敗而被消滅。

  第四個民國:據於臺灣,也就是臺灣時期的中華民國,簡稱「臺灣中華民國」

  這個民國是「蔣記中華民國」從大陸敗退逃到臺灣後的偏安政權,時間為1949--至今,統治區域僅限於臺灣島及周邊幾個小島,雖然號稱為中華民國之衣缽傳人,但實際上就是地區性政權,類似於中國歷史的南明、北漢、西涼之類,比之於東晉、南宋而不可得,更似乎牟於明季之鄭氏,只不過因緣時會,此政權存在的時間較長而已。所以其突出的政治歷史特點就是一個「小」字,這就是當今臺灣中華民國的歷史位置。

  臚列了上述四個「中華民國」,或者中華民國在歷史上的四態,從中能看出什麼呢?這說明,民國根本就沒有什麼黃金時期近年來,一些人把民國吹噓得很高,並且還捏造出什麼「黃金時期」來,還湧現了一大批「民國粉」。其實,正如筆者在《如何給中華民國定位,真是個大難題》一文中所評價的那樣,民國只不過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過渡時期,不能說民國無歷史功績,也不能說期間沒有進步,但總的說來,這根本就是一個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中華民族仍在救亡圖存底線和邊緣掙扎的時代,哪裡有什麼大師輩出的「黃金時代」?

  無非就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以及在「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的時刻造就一大批患難英雄而已。我們中國人能說南宋抗金時代是英雄輩出的黃金時代嗎?能說「八年抗戰」是中國的輝煌時代嗎?無非就是苦難深重而催生自強不息的精神而已。真不知道那些「民國粉」「粉」的是哪個民國、哪個部分或哪些東西。

  民國被取代是歷史的升級與必然。古語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在西方殖民帝國的侵略打擊下衰敗滅亡,中國歷史淪落到「分」階段,到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大小軍閥林立,比西晉末期的「八王之亂」還要亂得邪乎;日本侵略中國,比「八王之亂」後的「永嘉之亂」還要危亡兇險。

  這是一個中國歷史上的大混亂時期。正所謂「否極泰來」,新中國的成立,終結了這一切混亂,中國重又走上了「合」的道路,這是中華民族一個偉大的歷史上升期,遺憾的是,直到今天,「合」的歷史任務仍未完成。這是中華民族一個十分艱巨也十分光榮的歷史任務。

  來源:何新新浪博客/草根網

相關焦點

  • 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
    前言 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來講,就是 1912 年到 1949 年的中國,國民政府為合法政府;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講,指的是中國歷史從 1912 年到 1949 年的這段時期,是我國近代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俊德堂論壇】王立華/中華民國的三個歷史貢獻
    我們這些人,大都在新中國60年中走了很多年,我們的青少年時期是在燦爛的陽光下,但走到今天,發現一些主流把新中國描畫成妖魔世界,我們這些過來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時代的中國,他們用一些無恥的謊言、肆意胡編的故事來愚弄年輕人,持續不斷地用毒水為全社會洗腦,顛倒歷史,顛倒是非,客觀上是在起推翻共和國的作用。
  •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微課視頻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部分條文4、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易錯易混】中華民國與南京臨時政府中華民國是指1912——1949年間中國的國家名稱,簡稱民國;分為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三個歷史時期。南京臨時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性質的中央政權。
  • 關於中華民國早期歷史研究的認識與思考
    ▶學術爭鳴◀關於中華民國早期歷史研究的認識與思考張華騰 ☆☆ 一 如何理解中華民國早期歷史的指稱 ☆☆ 所謂中華民國早期歷史,一般稱之為民國初年,更多地稱之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4月初,政府北遷,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正式確立。1913年4月國會開會之際,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得到列強承認,直到1928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所取代。
  • 【每日一案】高中歷史《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採用複習式導入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上節課所學的辛亥革命的背景和 武昌起義的爆發,並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武昌起義之後,全國十幾個省宣告獨立,清政府的統治瞬間土崩瓦解。接下來中國的政局將何去何從呢?」由此 導入新課。
  • 八年級上冊歷史《中華民國的創建》知識點+練習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部分條文4、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遺憾: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
  • 八上歷史第3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真題專練
    「星標」統編歷史,就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公眾號推送的優質文章啦。具體操作只有三步:1.(2019·濰坊中考)1901年「建設新中國」一詞在報刊上頻繁出現,有人還倡言「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這反映了(     )2.(2019·九江模擬)《中華民國史》寫道:「他提議將分散的革命組織(合)成一個大團體,協力從事反清革命。這個建議獲得一致贊成。」
  • 部編版:八上歷史第3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常考點匯總
    (20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1)政治上:民主共和在曲折中前進,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袁世凱奪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後,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破壞民主共和,復闢帝制;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2)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指代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的行政管理區劃,包括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分為省(地方、行政區)、道(行政督察區)等級別。
  •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知識點+練習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部分條文4、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5、49頁課後活動3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 為什麼說中華民國的成立是中國三千年來最大的變局?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為首任臨時大總統。緊接著,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垮臺,以及中華民國的建立,是二十世紀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帝王統治到此結束,整個社會為之一變,這在中國歷史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具有著劃時代意義。
  • 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知識點
    意義:進步性——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②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③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④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⑤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 臺灣中國地圖的領土為何是1141萬平方公裡?附超清晰中華民國秋海棠全圖下載(金時代1999年中華民國全圖)
    尤其在外界關注的外蒙問題上,由於臺灣官方堅持外蒙並未獨立於中國之外,因此不但在學校教育上有所著墨,甚至國外進口的地圖及地球儀,只要數量是一個以上,都必須檢附「內政部」的同意文件,同時中國的疆界必須修正為「含外蒙古」後才準予進口。
  • 中華民國是怎麼成立的
    1907年,全國已練成新軍16個鎮和16個混成協(一說為14個鎮﹑18個混成協),其中裝備與訓練最好的就是袁世凱北洋六鎮,其兵力遍布直隸、山東與東北。武昌起義爆發時,清政府已經成立了二十六鎮新軍。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其中,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擁兵7.5萬人,而南洋新軍只有一個半鎮約一萬六千人。
  • 「中華民國」國號的由來及含義
    次年,為宣傳反清排滿革命思想,大學問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七號上發表《中華民國解》一文,「中華民國」這一名稱從此為更多人們所了解,為了證明此國號名稱之「名正言順」,章太炎引經據典,廣徵博引,從歷史文獻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間接材料,指出只有「中華民國」這個稱號才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
  • 「中華民國臺灣」意在「臺獨正名」
    「中華民國臺灣」是個拼湊起來的奇怪名稱,意在推動「漸進式臺獨」,閹割「中華民國」,使其進一步「臺灣化」。熟悉民進黨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把「中華民國」和「臺灣」這兩個概念連接起來的是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
  • 中國歷史上萬惡的「三寸金蓮」直到中華民國成立後才被最終廢止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中,婦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們作為一個配角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取悅男性,而裹小腳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追溯歷史,中國婦女開始裹小腳最早出現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受此影響,社會上開始推崇「女子以柔為美」之風,尤其是「我見猶憐」的姿態美。於是,女人裹小腳的風氣開始傳播並且蔓延開來,一步步成為了社會的主流。
  • 「中華民國臺灣」是新版「臺獨」論調
    2005年8月2日,陳水扁拋出「『中華民國』四階段論」,即1912年至1949年是「中華民國在大陸」,1949年至1988年蔣經國去世是「『中華民國』到臺灣」,1988年至2000年5月李登輝下臺是「『中華民國』在臺灣」,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是「『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中華民國」一詞由此變成「臺獨」勢力分裂國家的工具和抵制一個中國原則的盾牌。
  • 在中國歷史存在37年的中華民國 八位大總統分別是誰 有何背景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