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後,教育部做出最新回應,家長:早該如此

2020-12-27 班主任和他的學生們

減負的初衷應該是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減負變成了變相的增負,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更或者是學校,沒有一個是最後的贏家

前段時間,家長退群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一位家長在視頻中發出了自己作為家長的委屈:

教我教,該我該,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一時間的傾訴,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振臂高呼,一發了一陣熱議,一度登上熱搜,

成為家長熱議的話題

家長群的矛盾,終究在這次視頻中爆發了出來

甚至也得到了央視等媒體的支持和評論

在12月初,教育部也在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

就「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要嚴格落實學生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者批改作業的,將會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此次教育部的做法,可以說是大快人心,畢竟家長苦「家長群」久已

而且各地教育部門也開始出臺相關的措施和規定,

還可以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們的減負不再是一句口號

也難怪很多家長高興:

家長群「花樣百出」,家長氣,老師煩

因為每一位家長的不同情況,出現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剛剛建立微信群的時候:

這三年的時間,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給與老師們信任和支持,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大家一起努力,老師費心了!

同質化的話術,同質化的回答

如果說這還是可以接受的話,接下來群裡發生的事情,可能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了

老師,你這布置的作業,幾張卷子孩子的假期哪裡還能寫完呀這麼多作業對孩子有多少幫助呀,我們還給孩子報了培訓班,沒時間寫呀

更激烈一點的。

各位家長,班級有學孩子總是完成不了作業,希望家長能夠多督促監管,我們在外打工不在本地,希望老師多幫助一下,這應該是老師的任務吧!煩請老師多督促!

由於每次微信群的衝突,造成了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解衝突

形成的過度內耗,往往導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家長氣:

一方面因為在當前很多的孩子都是自己的爺爺奶奶照顧,家長在外打工的具體情況,很難照顧到孩子

交學費將孩子送到學校,也是為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同時孩子在學校學習,老師本應該就有相關的責任和義務照顧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就算孩子在爸爸媽媽身邊,

但是作為家長每天除了在外做「打工人」,應付工作的方方面面,

讓受到社會毒打的家長在回家面對孩子的作業的時候,真的是沒有多少精力

更何況,輔導小學生的作業,心臟不好的家長,也真的是不建議

老師煩:

每天除了要開展正常的教學,教書育人的正經事之外,

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批改相關的試卷,做教案,應付領導的視察,

還要參加各種會議,還需要寫報告

應對未來的職稱要做各種準備,家裡娃還要去接,等等

當然,重要的還是在群裡回復家長的問題,詢問和要求

不負責任的老師,完全可以變得不管、不顧、不關心

但對自己還有點要求的老師,受到的更多的是教學壓力,成績壓力,

學生除了學習之外的瑣事,更多的是並不匹配的工資

有人問:不布置作業行不行?

短期來看,不布置作業,還是挺不錯的

老師不用布置作業,就不用檢查作業

學生可以不寫作業,會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回家沒人輔導,

畢竟輔導作業影響親子關係,不輔導作業影響夫妻關係

但長期來看,作業不做,成績咋辦?

布置家庭作業的初衷就是為了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在家裡能夠得到相關的鞏固,

畢竟在學校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課間時間只有十分鐘

再有,沒有家庭作業,孩子在家也肯定會被安排到培訓班的

這個想必每位家長都會做,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

班主任的學習時刻

孩子在家學習該怎麼辦?

首先給孩子一個安靜獨立的環境,很多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候

放下書包,拿出書,拿出紙幣,或者拿出作業的每一個步驟

他都會有以下的情況:

媽,我想上廁所媽,我口渴媽,我作業忘了是啥了,你幫我問一下老師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把該給他備好的水果,水都備好,放在他的房間

然後讓他自己去寫。

不要總是看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害怕,你身體也受不了

輔導過孩子家庭作業的都知道孩子的思路還是比較清奇的,

不管是不是教材上的題比較怪,還是其他的什麼因素

看到孩子做錯題不要發火,你發火孩子也不會,只能導致惡性循環。

多讓孩子實踐,問:一根棍子砍兩下是幾根棍子,就可以動手做做

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最後,教育部與時俱進及時作出相關的規定,對於家長,老師,學校和孩子來講,都是好的開始,在未來,減負的措施會更加多元化,

對於學校和老師來講,要轉變之前的教學和管理方法,發揮長處培養學生,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地

對於此次家長群事件,要讓家長群回歸到單純的家校溝通的工具上去。

相關焦點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引起多米諾效應,教育部作出最新回應
    「家長退群事件」火爆全網,當事人家長憤怒發出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網上持續發酵後,引發了一大波倒苦水的家長熱議,紛紛吐槽說如今的家長群已變身壓力群。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引發多米諾效應:教育減負背後無贏家
    正文字數:118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相信不少家長在朋友圈已經了解了一個被央視點名的網絡紅人,他叫「咆哮老爸」。「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引發多米諾效應咆哮老爸的走紅引起了央視的關注,對此,央視回應道: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是老師的缺位。網上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平常壓力太大了。
  • 央視曝光「家長退群事件」: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這不,近日央視曝光「家長退群事件」迅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同時,這也引發了一波關於家校共育之下關於家長和教師的各自責任的熱烈討論。這個事件的起始是江蘇一位家長發布的短視頻,他在視頻裡憤怒地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最辛苦?」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教育部回應了,家長拍手叫好,老師欲哭無淚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教育部回應了 最近,家長退群事件有了新進展,學生作業到底誰來改,教育部給出回應。平時工作太忙,根本沒有時間 家長們大多平時都是需要上班工作的,平時上一天班已經很忙碌了,晚上回家還要洗衣做飯做家務等,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學生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
    家長退群事件引熱議,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對於家長群事件,前些日子引發了社會廣大網友的熱議,家長們紛紛對此表示了不滿,其中最為顯著的事是一位江蘇的家長,他在視頻裡面義憤填膺,發聲反問學校老師,知識我教、作業我改,那還要老師幹嘛?這番話說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多年來家長群一直備受家長詬病,如今終於解決了。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網絡盛行的年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從以前傳統的開家長會進化為建立微信群,老師們在群裡可以通知家長關於孩子在學校裡的一些情況,家長們也省去了往學校跑的時間,通過群信息便可得知整個班級和孩子的狀況,但是最近幾年來,關於家長群的熱議也越來越大。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每個人在學生年代都需要面對來自老師和家長施加的雙重壓力,而教師和家長往往都處於比較和諧的溝通交流狀態。隨著各種通訊工具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得到進一步深入,但同時各類班級群的出現卻讓教師與家長關係出現了危機!
  • 家長退群事件終究是鬧上了央視,感謝你們讓教師又雙叒叕「火」了
    當老師多好,這麼長的假期,在家就把課上了,工資一分都沒少。 總之在他們眼裡老師下班後不能有自己的私人生活,要繼續工作和奉獻。 他們拿「聖人」的標準要求教師,可對教師卻沒有一絲對「聖人」的尊重。
  • 「家長退群事件」惹爭議,家長老師矛盾成死結?看看教育部咋回應
    「文/月兒老師教育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網上曾有這樣一段視頻,引起了很多家長在網上展開激烈的討論,這位家長在視頻中的一句: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成了整個事件的導火索,迅速引爆了輿論,甚至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很多家長加入到了討論的熱潮中,甚至開始吐槽起來:現在做好一名家長,真的是太難了,各種壓力讓人無法得到釋放。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引起蝴蝶效應,給孩子兜底的還是父母
    ,公開錄小視頻,發牢騷,說老師上課不用心教,抱怨老師的活讓家長幹,家長要老師們幹什麼呢,並且公然挑釁,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因為這個家長說出來了大家的心聲,引起家長們的強烈共鳴。所以此事後來還鬧上了央視晚間新聞,引起蝴蝶效應,主持人也給這位家長聲援叫冤,說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教育部做出回應,家長:早該如此
    教育部對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 學生們的教育從小普及到現在,而關於英語的爭論則一直存在。陣營大概分為兩派,一派就是以新東方俞敏洪為代表,他認為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若是踢出的話,最後受累的還是普通家庭的學生,因為他們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上英語補習班。
  • 教育部傳來好消息,學生看後喜出望外,家長:早該如此
    校園霸凌離我們並不遠,近年來校園暴力欺凌事件不斷發生。在網絡上搜索」校園霸凌「幾個字一下就出現了許多,還有明星自爆曾受校園霸凌。同事兒子小馬,今年上初一了,他們學校就有高年級同學校園霸凌低年級同學。關於「校園霸凌立法的建議」,教育部的回應來了,學生們看後喜出望外,家長們看後拍手叫好:早該如此。這下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欺凌,同時也不至於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了。
  • 一項規定即將在全國鋪開:教育部又發布明令禁止,家長:這才對!
    文/教育界的領跑再遠的路一步一步也能到達,再近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在前一段時間,有一件家長退群事件而引發的爭議,這件事情的高下其實還在很難分,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有他們各自的立場,但最後教育部做出了一個回復,那就是杜絕將學生作業變為家長的作業。
  • 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讓學生歡欣雀躍。家長:早該如此!
    3月6日,教育部官網發文《教育部部署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精神進行解讀。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有關部署,是響應國家堅決打贏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的號召。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這是一位來自江蘇的爸爸,很顯然他的身份是學生的家長,因為不滿老師在家長群裡對家長提出批改孩子作業,輔導孩子學習的要求。所以他在一怒之下做出了退出家長群的決定,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就算是面對媒體鏡頭他也毫不退步: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作業我改知識我教,還要老師幹什麼?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從以前傳統的開家長會進化為建立微信群,老師們在群裡通知家長關於孩子們的事宜,家長們也省去了往學校跑的時間,通過群信息便可知道整個班級和孩子的狀況。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尤其近些年來,關於家長群的熱議聲越來越大。
  • 教育部:2021年英語將被「踢出」高考?家長:早該如此!
    教育部這樣回應,家長:早該如此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家長直播退群」事件上央視:讓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01「家長直播退群」事件上央視 同樣因為孩子的學習和老師對話的「咆哮老爸」就不一樣了,他在直播間說道,改作業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可是每次都需要家長來承擔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有不少家長現在一聽到手機消息,就心頭一震生怕老師又在班級群裡@自己,孩子又犯什麼事兒了;更怕那些臨時布置的任務,自己又得硬著頭皮和領導請假。面對這樣的現狀,一位「硬核爸爸」的退群聲明,引發了眾多的探討,而這個家長退群事件也引發了不小的教育爭議。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爸爸:作業要我改知識要我教,那要你幹嘛
    教師這個職業在大家的心目中地位一直都很高,但是這些年由於教育理念發生變化,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張。朋友圈裡有個當了媽媽的同學就曾經如此感慨:自古以來沒有哪一代人,像現在的家長一樣,付出如此多的精力在孩子的作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