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鈣離子的神經分子機制專題
鈣離子,作為信號轉導通路中的第一信使,對於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神經元和神經膠質至關重要。然而,只是隨著近年來一些新的精密儀器的出現,人們才開始對鈣離子的潛在的分子機制及其引發的生理現象有所了解。Neher和 Sakaba綜述了相關的研究數據,結果表明:在募集囊泡過程中[Ca2+]扮演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是加快「分子啟動」(囊泡對接和釋放機制的修復),促進釋放的囊泡育Ca2+通道之間的緊密耦聯。這種耦合耦聯對於[Ca2+]瞬時變化和產生激發囊泡的敏感性是必不可少的。
-
鈣離子通道磷酸化調節機制的新發現
本站訊(藥學院供稿)近日,生物學著名期刊《BMC Biology》(5yr IF: 7.508)發表了天津大學藥學院尉遲之光教授團隊在小菜蛾鈣離子通道魚尼丁受體磷酸化調節機理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Crystal structure of diamondback moth ryanodine receptor Repeat34 domain reveals insect-specific
-
每日摘要:植物鈣離子通道活性調控機制(Developmental Cell)
鈣是所有真核生物都具有的信號,但編碼鈣信號的分子機制在很大程度上都處於未知狀態。在開花植物中鈣振蕩控制花粉管的生長和植物受精作用,這是解析鈣波動分子調控機制的模式系統。作者在本文報導了花粉管特異性環核苷酸門控通道CNGC18、CNGC8和CNGC7與鈣調蛋白CaM2一起構成了一個分子開關,依賴於細胞內的鈣水平控制該通道的開啟或閉合。在低鈣水平的情況下,不曾結合鈣離子的CaM2(Apo-CaM2)與CNGC18-CNGC8複合物互作,激活鈣離子流入通道,進而提高胞質的的鈣離子水平。
-
科學家揭示胺基酸調節新信號轉導機制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葡萄牙裡斯本大學、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澳大利亞薩爾茨堡大學等處的科研學者開展合作在新研究中揭示了胺基酸調節雄性配子體和雌蕊組織之間全新的信號轉導機制
-
Science:穀氨酸受體類基因在花粉管中形成鈣離子通道且受雌蕊中的D...
胞質中游離鈣離子濃度([Ca2+]cyt)的升高或鈣振蕩是真核細胞信號轉導機制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它涉及到幾乎所有的生物學事件。然而,激發植物信號轉導的鈣離子通道的分子基礎一直未明確,長期以來被列為理論學術界極力研究和爭論的熱點。迄今,植物體中轉運鈣離子跨越細胞質膜的載體尚未知。
-
專家點評Nature | 欒升團隊發現植物免疫早期鈣信號關鍵鈣離子通道複合物及其活性調控機制
已經知道植物利用多種免疫受體感受病原分子,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信號傳導機制激活下遊響應。鈣離子是免疫信號轉導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是植物免疫研究的熱點。當免疫受體激活後,胞質中鈣離子濃度迅速上升。已有報導,免疫受體通過蛋白激酶BIK1迅速激活鈣離子內流,調控下遊多個信號通路,但其中的鈣離子通道及門控機制一直未被發現【1】。
-
Nat Commun:鈣離子通道蛋白發揮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2017年3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itons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鈣離子釋放激活鈣離子通道(CRAC)家族的兩個蛋白如何通過相互作用控制鈣離子流入細胞
-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鈣離子通道OSCA1.3調控植物氣孔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5:14:30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Cyril Zipfel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清華劉曉冬研究組發文揭示抑制鈣離子通道的新方式
清華劉曉冬研究組發文揭示抑制鈣離子通道的新方式清華新聞網1月9日電 1月6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曉冬研究組在《e生命》(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基於碳末端的多域協同急性抑制L型鈣通道」(Cooperative and acute inhibition by multiple C-terminal
-
科學家揭示抑制鈣離子通道的新方式
細胞膜上的電壓門控鈣離子(如CaV1.3)通道精確調控鈣離子內流及其時空動態,對於心腦等器官的生理機能至關重要,也與心律失常及帕金森症等重大疾病密切相關。因此,抑制CaV1.3等鈣通道的機制及方法成為基礎研究及應用開發的重要目標。臨床上,鈣通道抑制劑(也稱為拮抗劑)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另外,針對阿爾茨海默症的藥物迄今尚未攻克,而鈣通道拮抗劑是當前研發中的重要先導藥物之一。
-
第 17 章 細胞信號傳導的分子機制
3)環核苷酸在細胞內調節蛋白激酶活性環核苷酸作為第二信使的作用機制:cAMP和cGMP在細胞可以作用於蛋白質分子,使後者發生構象變化,從而改變活性。(蛋白激酶不是 cAMP和 cGMP 的唯—靶分子)環核苷酸作為別構效應劑還可以作用於細胞內其他非蛋白激酶類分子。
-
Nature:揭示出人上皮細胞鈣離子通道TRPV6的三維結構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一種能夠讓上皮細胞吸收鈣離子的膜孔的詳細結構圖片。這一發現可能加快開發校正與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存在關聯的鈣離子攝取異常的藥物。
-
科學家揭示線粒體鈣離子單向轉運蛋白MCU的結構機制
(A) 單顆粒重組獲得的負染電鏡圖;(B) 鈣離子轉運通道示意圖;(C) MCU五聚體的核磁結構示意圖;(D)MCU單體的結構組成。該研究採用核磁技術結合電鏡技術首次揭示了線粒體鈣離子單向轉運蛋白MCU(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跨膜核心區域的三維結構,是迄今為止使用核磁共振技術解析出的最大的離子通道結構。研究表明,MCU形成的是同源五聚體,與以往報導的其他鈣離子通道的結構截然不同,對鈣離子的選擇機制和轉運機制具有其獨特性。
-
Nature子刊:鈣離子通道引發炎症的重要機制
生物谷報導:在以色列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 )的研究人員揭示,一組鈣離子通道在引發炎症反應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僅解開了長期以來氣喘和過敏症狀的分子奧秘,同時也發現了肥大細胞的重要功能。
-
Nature | 專家點評:鈣離子通道有助於關閉"入侵者"的大門!
然而,致病微生物可以利用氣孔作為入侵的通道。為了限制侵染,植物在識別到這種攻擊時關閉氣孔,這種防禦反應稱為氣孔免疫。植物和動物的細胞表面都有受體蛋白,含有激酶域,這些蛋白可以識別進化上保守的微生物分子基團,稱為病原菌相關分子模式(PAMPs),並啟動防禦所需的信號通路。
-
成員動態 | 王立新博士在植物鈣離子與活性氧潛在分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博士應邀在植物科學期刊Plant Science(IF 3.591、中科院二區)發表了題為「Review: Microtubules monitor calcium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ignatures in signal transduction」的綜述論文,為深入研究植物鈣離子與活性氧潛在分子機制指明了方向
-
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nature新發,擬南芥植物氣孔免疫調節機制
不同的環境刺激誘導胞漿中鈣離子濃度迅速增加,從而激活信號傳導反應。葉氣孔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介導水和氣體交換並表現出對刺激的動態鈣離子響應。氣孔為植物病原體提供了天然的入口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其氣孔關閉,以確保最佳的光合作用,同時適當限制蒸發和病原體的進入。儘管鈣離子濃度在響應多種刺激的氣孔關閉中起著重要作用,但相應的鈣離子通道的身份仍然未知。
-
中國科大發現ATM激酶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蔡剛課題組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Tel1/ATM kinase 的研究論文,闡明了基因組穩定性調控核心激酶-ATM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
鈣離子通道模塊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途徑,或可逆轉糖尿病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胰腺β細胞鈣通道中的一個構建塊在調節我們的血糖值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細胞報導」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針對這一基石的治療可能是一種主要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方法。
-
研究揭示鈣通道蛋白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團隊系統闡釋了鈣通道蛋白OsCNGC9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和耐受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