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大逆轉,高薪工作反而被淘汰!誰才是未來「最沒用的人」

2021-02-15 IT大咖說


人工智慧迅猛發展,必將推動我們進入科幻時代。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非常多,其中最大憂慮,來自於人工智慧與人工之間的矛盾。

當人工智慧時代徹底來臨,我們會失業嗎?

無論是歷史課本還是歷史老師,都會告訴我們這個鐵律:

每一次工業革命,帶來技術革新,在創造一些新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會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崗位,就像有了火車汽車,馬車夫會失業,電話普及之後,郵政平信就會萎縮……

根據這個規律,很多人猜測,在人工智慧到來之時,那些費力氣、效率低、成本高的純體力勞動,將會成為海岸線上的沙堤,被人工智慧浪潮第一波衝倒。

過去200年,是知識時代,是科技時代。

未來100年,是人工智慧時代,這個時代肯定會到來,這個趨勢誰都躲不過去。

機器將會取代過去200年來,很多技術和科技,從而奠定智慧大時代。

馬雲曾經語出驚人,「30年後,你的孩子將無工作可做。」

「世界經濟論壇/WEF」也曾經發布報告,在2021年之前,全球勞動力市場將出現顛覆性變革,總體來說就是「機器換人」,用自動化取代勞動密集型崗位。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將導致全球15個主要國家的就業崗位減少710萬個左右,波及範圍從製造業到服務業,上千萬人不得不面對失業。

其中,美國將有47%的就業崗位,被機器所取代,而對於我們來說,因為自動化而取消的崗位,比例有可能高達77%。

人類製造出來的機器,會讓人類失去自己的工作——這個已成為共識。

然而,這個觀點突如其來地,發生大反轉!

如果說人工智慧將淘汰崗位、令人失業,我們可能很自然想到,AI將代替一些「低技術」崗位,真是這樣嗎?

是真是假,我們還要從蘋果公司說起。

手機生產向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能夠利用人工智慧,輔助手工工作,進而用人工智慧,代替人工崗位,其中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從2012年開始,蘋果公司就在加州桑尼維爾市,組建了一個秘密實驗室,集結了美國最出色的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專家,來解決手機生產線上「機器換人」的問題。

沒想到如今過去八年,這個團隊依舊沒有徹底解決擰螺絲的問題。

擰螺絲,對於手工來說,是最基本工作,但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建造一個能固定手機螺絲的機器人,已經是最難的挑戰了。

因為,手機螺絲非常小,機器人可以利用多個工業相機,把螺絲和螺絲孔對準,卻無法根據螺絲行進過程中的阻力,來判斷需要使用的力度,結果要麼松要麼緊,甚至直接把螺絲擰到報廢。

擰螺絲,是基礎手工工作,對機器人來說已經任重道遠,那麼,其他更複雜、更具技術性的工作,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前景?

當然,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華而不實」,因為在另外一個領域,它們已經發起衝鋒,向來代表著高知、高端、高收入的華爾街,成為人工智慧展現實力的戰場,。

自從股票和交易趨於電子化之後,已經淘汰了大量手工交易員,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應用,將剝奪研究員和分析師的工作機會。

高盛集團曾經做過一項測試,同一項分析報告,分別交給AI和分析師來完成。

結果年薪平均在35 萬至 50 萬美元的分析師們,至少要花40小時,完成這份報告,而AI只需要8~10分鐘,至於準確率和完成度,就更沒有可比性了。

人工智慧對金融業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意識到AI的超強能力後,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瑞士信貸集團、摩根史坦利、德意志銀行等等金融界巨頭,都在逐步削減僱員數量,預計在未來五年裡,減員幅度會達到35%~50%。

最近幾年來,全世界經濟形勢並不樂觀,而各位金融大佬依舊賺得盆滿缽盈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力成本轉化來的利潤。

確實,人工智慧正在摧毀更多工作崗位,這句話說得沒錯,也很實在,但是,誰會是被替代的那個,誰是AI時代「最沒用的人」,還真說不定!

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i6839873636136911371/

「IT大咖說」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郵箱:aliang@itdks.com


 IT大咖說  |  關於版權 

由「IT大咖說(ID:itdakashuo)」原創的文章,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出處及微信公眾號。投稿、約稿、轉載請加微信:ITDKS10(備註:投稿),茉莉小姐姐會及時與您聯繫!

感謝您對IT大咖說的熱心支持!

相關焦點

  • 社會學教授未來最容易被淘汰的三種職業,有你的話就儘快考慮後路
    如今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的大面積普及,在未來很多工作其實都會被人工智慧代替,機器人將會成為我們的勞動替代品。這種趨勢是必然的,而且現在也在慢慢的進行。可以說到了未來人工智慧得到大面積普及之後,有幾百種行業都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可是你知道最容易被取代的三種行業是哪三種嗎?社會學教授未來最容易被淘汰的三種職業,有你的話儘快考慮後路吧。第1種肯定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那就是銀行櫃員。曾幾何時,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可以基本上說的像是鐵飯碗一樣的存在了。
  • 除了高薪,IT行業還有哪些「誘人」的原因?
    作為一項熱門行業,IT吸引著不少人的目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投身於IT事業。那麼,大家爭先恐後地進入IT行業,真的只是因為高薪嗎?是,但也不全是!IT行業除了最基本的高薪之外,它還有一些其他行業不具備的特性。
  • 高考選專業很重要,未來哪些專業熱門?4類理工高薪專業不容錯過
    近兩年的高考報考人數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對於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每年都有很多人在競爭同一個專業。其實,我們想要考上好大學,不外乎是為了自己的將來做打算,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夠有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能夠養活一大家子又略有盈餘而已。對於學生來說,高考的壓力很大,而對於父母來說,給孩子選專業也是件頭疼的事。
  • 在未來的淘汰浪潮下,那些「穩定工作」的人,該如何找到自己出路
    「老師也有可能會失業的啊,現在不是有那什麼人工智慧嗎?說可以取代老師的。」我驚訝於她的危機意識,同時也安慰她不用擔心,畢竟這種事情就算有,也離得還遠著呢。她說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長的話:以後的事情,誰可以肯定呢?倒不如趁現在生活有保障的時候,好好努力一把。
  • 還沒使用過人工智慧產品,未來會淘汰你
    最近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多的使用了人工智慧產品,但很多人還不清楚哪個產品是人工智慧做的,或者說自己用的是不是人工智慧產品。 在VUCA時代下,需要學習並長期使用個「人工智慧」產品,要不,真的容易被時代淘汰 接下來主要從3個方面講講我認識的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 1、神勇哥及家人正在使用的人工智慧產品,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2、什麼才算是人工智慧產品?
  • 未來酒店前臺會不會被淘汰?-千策科技-酒店管理專業實訓教學
    如果你把酒店前臺定義成發放房卡的地方,前臺接待是簡單地發一把鑰匙的功能,毋庸置疑,這樣重複性、機械性的工作是完全可以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如今,旅遊和酒店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日益複雜,顧客新的消費需求不斷被挖掘,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旅遊和酒店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挑戰。
  • 清華教授李稻葵:人工智慧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一大批人的工作
    如果要分類,我們仍處於「人工智慧」最初級的階段,李稻葵教授就斷言,即使距離「無人駕駛」這種入門級的「人工智慧」,我們至少還需要再花上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商用。人工智慧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一大批人的工作,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說人工智慧將完全取代人類,則有待商榷了。可以作為參考的是,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兩次工業化的浪潮,更高效的機器作坊一度引起工人的恐慌,他們將失業、壓榨和貧困的根源,歸結到機器的身上,掀起一系列運動,打砸設備和廠房,想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 未來20年,你拿什麼與人工智慧搶工作?
    也有數據表明,在未來10到20年,人工智慧將嚴重衝擊我們的職場,超過50%的崗位和從業者面臨淘汰。2019日本商務書大獎,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數學專家新井紀子教授所著的《當人工智慧考上名校》將對上述現象追根溯源,並作出深入淺出的回答。
  • 00後進入職場時,65%的工作已消失:什麼樣的孩子,才不被未來淘汰?
    全球知名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發布過一則未來職場研究報告,分析結果令所有人瞠目結舌:00後進入職場時,65%的工作可能就消失不存在了!在這場人機大戰中,什麼樣的孩子,才不被未來淘汰?這幾年,人工智慧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卻沒有意識到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遠超我們的想像,並且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人類!
  • 公開課 | 轉崗人工智慧工程師如何拿高薪offer?
    從教育部這一系列動作我們可以看出,現在高校對於人工智慧專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這種也預示著將有一大批人工智慧工程師進入職場。今年,人工智慧專業也有可能成為「香餑餑」。我想告訴大家,其實早在2017人工智慧開始大火,國家支持加上高薪吸引,甚至讓許多不是計算機出身的小白,都按捺不住投身編程事業。
  • 培訓三個月拿「高薪」?起底人工智慧「速成班」忽悠大法
    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產業,人工智慧方興未艾。但行業出現的「虛火」,也給了教培行業「投機取巧」的機會,消費者對此需要保持「冷思考」。(小標題)上至68歲、下至13歲,都在學Python?「清華大學畢業生、高素質海歸、普通本科畢業生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為何最後只有普通本科畢業生被錄用?」
  • 人工智慧的到來究竟是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到來究竟是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3 09:51:17   前言:隨著科技高速發展,人工智慧開始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
  • 未來50%的職業將被淘汰,女兒的一個問題讓我深思
    我想,只有深入了解人工智慧的薄弱方面,我們才不至於因為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而亂了陣腳。 1. 跨領域推理 和AI相比,人有一個明顯的智慧優勢,就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利用這種能力,人類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解決非常複雜的具體問題。
  • 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行:教師第1,公務員第2,高薪工作反而墊底!
    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工人家庭和農民家庭的孩子,也會非常出色呢?畢竟這樣的家庭每天都忙碌著養家的重任,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才是。 最可悲的就是一些「996」工作制的家庭,父母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職業聽起來也非常讓人羨慕,可他們拿到的「高薪」所犧牲的是對家人和孩子的陪伴,
  • 人工智慧時代,未來護士會被淘汰掉嗎?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英文縮寫是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的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李開復曾在一次訪談中說過:「在可預見的未來十年內,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至少50%的工作。」也就是說在未來,作業線工人、交易員、銀行櫃員、工程師、律師等等,都有可能會被取代。對此不少醫護人員嗤之以鼻,認為至少在醫院,人工智慧取代醫護人員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醫療行為包括診斷、用藥、治療等等,並非簡單重複的一個過程,而是一個需要縝密思維綜合考慮的決定。
  • 教師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但不會使用人工智慧的教師有可能被淘汰
    對於人工智慧大面積應用,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教師作為站在教育行業第一線的人,也經常會感受到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那麼在這個人工智慧時代,老師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呢?「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餘勝泉說,「反之,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徵,那麼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裡,不聞天下事。」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大咖熱議人工智慧未來
    深刻感受,從日常到未來,人工智慧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我們身邊,已經冒出了哪些「黑科技」?專家眼中,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中國能否在人工智慧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走到世界前列?未來,人是「廢人」,智能算法才是「超人」?人工智慧一日千裡地發展,讓人欣喜之餘,也有深切的不安全感。「未來智能算法將是控制這個世界的超人,大量的人將會成為『廢人』,是這樣嗎?」
  • 英錦賽大逆轉:中國名將魯寧淘汰世界冠軍,轟兩桿破百
    英錦賽大逆轉:中國名將魯寧淘汰世界冠軍,轟兩桿破百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2020斯諾克英錦賽結束了一場焦點戰,中國名將魯寧對陣世界冠軍肯-達赫迪,最終,上演了大逆轉好戲,魯寧在2-4落後的情況下,連贏四局,6-4淘汰了達赫迪,並且在最後兩局均轟出了單杆破百。
  • 零基礎入門、培訓三個月拿「高薪」?警惕人工智慧「速成班」忽悠大...
    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產業,人工智慧方興未艾。但行業出現的「虛火」,也給了教培行業「投機取巧」的機會,消費者對此需要保持「冷思考」。上至68歲、下至13歲,都在學Python?「清華大學畢業生、高素質海歸、普通本科畢業生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為何最後只有普通本科畢業生被錄用?」
  • 2020年疫情後就業行情:IT行業最缺人薪資最高,人工智慧最火!
    可見,IT行業是最「缺人」的行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幾乎每所大學裡都有計算機技術相關專業,再加上IT培訓公司的輸出,每年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加在一起有幾十萬人,如此多的人為何還會人才短缺呢?2017年7月,國務院又印發了《新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把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在這些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中國企業整體出現業務增長趨勢和擴張,尤其在網際網路、金融電商等領域,高端人才已是供不應求。新興技術應用帶來大量的崗位需求,和大學應屆生對於高薪工作的渴望,使得IT培訓行業逐漸成為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