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迅猛發展,必將推動我們進入科幻時代。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非常多,其中最大憂慮,來自於人工智慧與人工之間的矛盾。
當人工智慧時代徹底來臨,我們會失業嗎?
無論是歷史課本還是歷史老師,都會告訴我們這個鐵律:
每一次工業革命,帶來技術革新,在創造一些新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會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崗位,就像有了火車汽車,馬車夫會失業,電話普及之後,郵政平信就會萎縮……
根據這個規律,很多人猜測,在人工智慧到來之時,那些費力氣、效率低、成本高的純體力勞動,將會成為海岸線上的沙堤,被人工智慧浪潮第一波衝倒。
過去200年,是知識時代,是科技時代。
未來100年,是人工智慧時代,這個時代肯定會到來,這個趨勢誰都躲不過去。
機器將會取代過去200年來,很多技術和科技,從而奠定智慧大時代。
馬雲曾經語出驚人,「30年後,你的孩子將無工作可做。」
「世界經濟論壇/WEF」也曾經發布報告,在2021年之前,全球勞動力市場將出現顛覆性變革,總體來說就是「機器換人」,用自動化取代勞動密集型崗位。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將導致全球15個主要國家的就業崗位減少710萬個左右,波及範圍從製造業到服務業,上千萬人不得不面對失業。
其中,美國將有47%的就業崗位,被機器所取代,而對於我們來說,因為自動化而取消的崗位,比例有可能高達77%。
人類製造出來的機器,會讓人類失去自己的工作——這個已成為共識。
然而,這個觀點突如其來地,發生大反轉!
如果說人工智慧將淘汰崗位、令人失業,我們可能很自然想到,AI將代替一些「低技術」崗位,真是這樣嗎?
是真是假,我們還要從蘋果公司說起。
手機生產向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能夠利用人工智慧,輔助手工工作,進而用人工智慧,代替人工崗位,其中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從2012年開始,蘋果公司就在加州桑尼維爾市,組建了一個秘密實驗室,集結了美國最出色的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專家,來解決手機生產線上「機器換人」的問題。
沒想到如今過去八年,這個團隊依舊沒有徹底解決擰螺絲的問題。
擰螺絲,對於手工來說,是最基本工作,但是,在人工智慧領域,建造一個能固定手機螺絲的機器人,已經是最難的挑戰了。
因為,手機螺絲非常小,機器人可以利用多個工業相機,把螺絲和螺絲孔對準,卻無法根據螺絲行進過程中的阻力,來判斷需要使用的力度,結果要麼松要麼緊,甚至直接把螺絲擰到報廢。
擰螺絲,是基礎手工工作,對機器人來說已經任重道遠,那麼,其他更複雜、更具技術性的工作,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前景?
當然,這並不代表人工智慧「華而不實」,因為在另外一個領域,它們已經發起衝鋒,向來代表著高知、高端、高收入的華爾街,成為人工智慧展現實力的戰場,。
自從股票和交易趨於電子化之後,已經淘汰了大量手工交易員,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應用,將剝奪研究員和分析師的工作機會。
高盛集團曾經做過一項測試,同一項分析報告,分別交給AI和分析師來完成。
結果年薪平均在35 萬至 50 萬美元的分析師們,至少要花40小時,完成這份報告,而AI只需要8~10分鐘,至於準確率和完成度,就更沒有可比性了。
人工智慧對金融業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意識到AI的超強能力後,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瑞士信貸集團、摩根史坦利、德意志銀行等等金融界巨頭,都在逐步削減僱員數量,預計在未來五年裡,減員幅度會達到35%~50%。
最近幾年來,全世界經濟形勢並不樂觀,而各位金融大佬依舊賺得盆滿缽盈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力成本轉化來的利潤。
確實,人工智慧正在摧毀更多工作崗位,這句話說得沒錯,也很實在,但是,誰會是被替代的那個,誰是AI時代「最沒用的人」,還真說不定!
來源:
https://www.toutiao.com/i6839873636136911371/
「IT大咖說」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郵箱:aliang@itdks.com
IT大咖說 | 關於版權
由「IT大咖說(ID:itdakashuo)」原創的文章,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出處及微信公眾號。投稿、約稿、轉載請加微信:ITDKS10(備註:投稿),茉莉小姐姐會及時與您聯繫!
感謝您對IT大咖說的熱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