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寶媽訴說看孩子特別累,不想生二胎的話題,我是深有同感,也有很多寶媽科學地安排時間,把看孩子當成了樂趣,可是我不行,我屬於最苦逼的一類寶媽,原因就是孩子特別黏我,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孩子總喜歡讓我抱著,把她摟在懷裡,摸摸她的頭,緊緊地抱著她,她就會特別享受。她幾乎從來不找別人,她的奶奶過來看她,她也會表現得特別排斥,非要呆在我的視線範圍內,一步也不離開,所以我幾乎沒有空閒的時間,她睡著我才能做些家務,上了幼兒園也沒有好轉,必須是我去接送,如果看到的是她的爸爸或者爺爺,就會大哭一場,這件事特別讓我頭痛。
我家寶寶是剖腹產出生的,當時聽同事說剖腹產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她特別黏人的時候,我也能理解,想著等孩子長大了就會慢慢好轉,可現如今孩子都上幼兒園的大班了,黏人的情況非但沒有減輕,還有加重的趨勢,她動不動就撒嬌求媽媽抱抱,無論守著誰,都是這樣,我坐下她必定要到我的腿上跟我膩歪一會,在超市,他這麼大的孩子不應該坐小車了,她非要坐在購物車上不下來,小屁股卡在那裡,手臂摟著我的脖子,要不就是抱著我的腰,她的一切舉動超出了一個正常孩子的發展趨勢,我意識到可能在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
我開始試著拒絕她,但是反應不是特別明顯,有一次,我找到了孩子的幼兒園班主任,談論到孩子的這個問題,老師的話讓我思考了好多天,「孩子超乎尋常的黏著媽媽,應該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你是不是做了什麼讓她感覺不安全的事,或者總是毫無徵兆地發脾氣,讓她感覺到了危機?一般媽媽的情緒不穩定,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恐慌。」
這幾句話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的,我的脾氣非常急,老公也總說我的這個毛病,我一直沒有放在心上,脾氣急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壞事,慢慢改不就成了嗎,誰知這個壞脾氣開始在孩子身上給我點顏色看了。每當孩子磨磨蹭蹭或者調皮了,我總是用著急來應對,心裡明明告訴自己不要發火,可是不去想還好,一這樣想準會發火,「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馬上就要遲到了,你倒是快一點啊,鞋子又讓你脫到哪裡去了,怎麼就剩下一隻啦?」,「你吃飯能不能別吧唧嘴?女孩子吃個飯怎麼這樣?」,每次發完火,看到孩子爸爸那無奈的表情,孩子那可憐巴巴的勁頭,我就忍不住自責,可是下一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的火氣還是憋不住,有時憋住了也會臉色特別不好,總是一副生氣的模樣。
每次我發脾氣,孩子總是會過來讓我抱抱,她會一直賴在我身上不下來,直到我說不生氣了,或者沒事了才行。原來孩子黏人的根源在這裡,媽媽不發火時,是愛她的,當媽媽發火時,她感覺媽媽不夠愛她,原來媽媽愛她是有條件的,表現好,媽媽就愛她,表現不好,媽媽就不愛她,媽媽這種暴躁易怒的性格讓她極度沒有安全感,她時刻擔心媽媽不愛她,所以時時刻刻要求媽媽抱抱她,她要確定這種感情是穩定的,溫暖的,安全的,不會消失的。
曾經有一次,我問孩子,你在幼兒園喜歡哪個老師呀,她很快地回答,是劉老師。我問為什麼,她就說,「劉老師好溫柔。」我還問,那媽媽溫柔嗎?她突然讓我抱抱,就再不說話了,突然在這一瞬間,我流淚了,在孩子心目中,媽媽給了她愛,可是這種愛不穩定,因為媽媽不溫柔,媽媽總是衝她發脾氣。
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開始改掉我的壞脾氣,我開始意識到,發脾氣是媽媽的無能,因為她除了發脾氣,什麼有效的方法也沒有;我發脾氣是因為我想偷懶,因為一發脾氣孩子就乖乖就範,立竿見影;我發脾氣是因為我想讓孩子按照我的想法來,如果違背我,就用怒火來控制孩子,讓她屈服。
我開始明白孩子並不是我的附屬品,她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她有她的生命軌跡,她有她的個性和思想,我變得開始有耐心,遲到又怎麼樣,吃飯吧唧嘴又怎麼樣,凡事都能好好說,說一次不聽,我就耐心說兩次,孩子總會去聽,遲到了小朋友會笑話她,她遲到兩次就會自尊心受不了,想清楚了這些事,我變得優哉遊哉,孩子也越來越少地黏著我,我發現我的世界也開始發生變化,不再是急躁躁的夏天,它變成了清爽的秋天,這種感覺讓我開始享受,家庭的氣氛也變得和諧起來,原來一切的根源都是我的壞脾氣,我怎麼現在才意識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