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庭陽
近日,三全食品(002216.SZ)「非洲豬瘟病毒」風波愈演愈烈。
2月20日,在深交所規定的最後期限內,三全食品終於對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回復。公司稱,因為非洲豬瘟抽查時並不通知企業,所以不知道產品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具體時間。對於未來產品,三全食品「很難保證產品絕對不受汙染,不排除未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產品新增的風險,無法評估本次事件對於2019業績影響」。
三全食品的回應公布後,網友紛紛對三全食品「甩鍋」的態度表示不滿。
監管機構檢測出豬瘟感染水餃 三全:不知道是不是
在三全食品2月20日對深交所問詢的回覆中,媒體報導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3批次水餃,三全食品稱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封存的是「相關疑似產品灌湯水餃」。消費者和市場質疑:是檢驗部門的檢測不嚴謹?還是三全食品嘴太嚴?
「疑似」一詞最早出現在2月18日早晨的公告中。當天中午,深交所向三全食品發出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涉及產品被抽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時間、涉事頻次的數量。
2月15日,三全食品派專人赴湖南事發地進行情況核查。2月16日,三全食品人員知悉並收取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關於配合調查處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食品的通知》。
但在2月16日、17日兩天時間內,涉事產品是否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食品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2月18日三全食品首份公告中,均有「疑似」這一定語。
在2月20日三全食品回復交易所問詢的公告中,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產品依然是「疑似問題3個批次」。
換句話說,在三全食品眼中,這次封並存擬無害化銷毀處置的24127件、價值217.143萬元的水餃,並非確認有問題的產品,而是本著「最大程度地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將「相關疑似產品灌湯水餃」銷毀。
同樣是涉事豬瘟疫情的公告,雙匯發展(000895.SZ)和安井食品(603345.SH)的公告中,並沒有「疑似」一詞。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涉及三全食品的水餃分別在湖南湘西、甘肅酒泉兩地。但截至2月21日,三全食品未披露甘肅檢測結果是否準確的相關事宜。在三全食品的公告中,只有公司派專人奔赴湖南事發地進行情況核查的表述,未見派人奔赴甘肅核查的表述。
未來是否會再感染?三全:不保證
涉事產品被處置後,其他批次的水餃是否存在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可能?三全食品稱沒有收到權威部門的通知,暫無其他批次豬肉類產品存在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消息。
也就是說,雖然三全食品從原料豬肉採購、運輸、驗收、倉儲、生產等各個環節都嚴把質量關,但事件發生前,其並沒有檢測非洲豬瘟的設備和自檢能力。
有網友爆出一份下發給湖南省湘西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督辦函」,該函中要求該局迅速組織人員對吉首市凌雲冷凍食品批發部冷庫進行緊急排查,封存三全食品相關批次所有產品。同時要求對全州各縣市經營三全食品公司產品的網點立即下架該批次產品,採樣送檢。函中落款時間是2月10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湖南省湘西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月10日就被要求立即排查並封存下架相關批次三全食品的產品,公司在2月15日才知曉,這不符合邏輯,公司是在推卸責任。
三全食品也未披露涉事水餃的豬肉原料來源。而是發出風險提示:處於養殖、屠宰類行業下遊的三全食品,即便原料豬肉來自非疫區且索證索票齊全,也很難保證產品絕對不受汙染。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2月18日21點發布的消息中提到:針對媒體報導水餃等豬肉製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問題,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已要求企業立即追溯豬肉原料來源並對豬肉製品進行了處置。
對2019年經營業績影響?三全:無法評估
在回應深交所問詢時,三全食品稱,2015—2017年,豬肉類水餃產品的銷售收入和毛利率,佔公司總收入的1/4左右。
當下正是各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的高峰期。但截至2月21日,三全食品仍未公布2018年的銷售收入和毛利率佔比。
2018年豬肉水餃銷售收入佔比是多少?三全食品灌湯水餃最新的檢測結果如何?是否有去甘肅核實的人員?《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撥打三全食品的公開電話,但均未能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