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教育究竟強在哪裡?——走進美國大學的博雅教育

2020-12-17 燃點國際教育
圖源:Google

作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一直是留學申請的熱門目的地,其小班教學、重視演講和辯論、鼓勵自由和創新等特點讓美國的教育名列前茅。然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閃光點讓美國教育一直保持著前進的動力——那就是對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重視。今天,燃點就和大家聊一聊美國大學的博雅教育。

01什麼是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這裡的liberal指的並不是政治學裡的自由主義(liberalism),Arts也不僅指藝術,它的含義應該表述為人文(Humanities)更恰當,博雅教育探究的是知識產生的過程,而不是讓學生去吸收現有的知識。美國大學的本科生在大學前兩年必須修讀一系列博雅學科,其中包括哲學、數學、文學、藝術史、經濟學、語言等領域。比如說,美國麻省大學酒店與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大一時可能會學到考古學和史前史、營養健康與生活方式、概念物理學等等跟專業關係不大的課程。

02為什麼要學習博雅教育?

設置這些通識課程的目的,並不是向大學生傳授某特定職業的專業知識,而是培養大學生與職業相關的技能,包括獨立思考能力、有效溝通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等等。

獲得這種能力後,學生可以獲得以下幾種直接的優勢:

1. 獲得求職的裝備

據美國大學和僱主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NACE)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僱主中,有75%表示希望新員工具有博雅學科所培養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維、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書面及口頭溝通能力等。

博雅學科重視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自我的能力、創新研究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習慣等。這些能力正正符合了職場的需求,是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的關鍵。

學生在學習博雅學科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鍛鍊頭腦,為日後進入職場做準備。

另外,社會科學運動(Campaign for Social Science)的一份報告顯示,84%的社會科學畢業生找到了工作(在他們完成學位後的3年半),相比之下,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畢業生只有78%找到了工作。不難發現,僱主們十分看重博雅教育的價值,學過博雅學科的求職者更有機會得到僱主的青睞。

2. 尋找興趣愛好

哈佛學院前院長哈裡·羅伊·劉易斯(任職時間1995-2003年)曾寫道:「大學教育的本意是為年輕人提供探索世界的機會,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這個世界,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無限潛能。但不少大學生常常不願意選擇一門自己沒有把握能取得優秀成績的課程,導致學生們較難拓展視野。」

這種情況不僅存在於當時的美國高校,也存在於當今中國各高校。大學生從高考一步步走來,從前憑各科成績在文科、理科中選擇更可能考上理想大學的一個,高考放榜後又根據各專業的就業前景和高考成績,權衡利弊選擇最「優」的一項,畢業後拿著文憑和幾個資格證書尋覓合適的職位……學生們可能從來沒想過,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愛好是什麼,更別提將興趣變成事業。

博雅學科作為美國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不管擅長與否,學生必須接觸各種不同的學科,充分挖掘自己的興趣所在,或許能從中開闢一條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職業發展道路,邂逅更多可能。

3. 促進更好地生活

學精某一門或幾門專業課不足以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因為生活是跨學科的。何為「更好地生活」呢?不同的人對此可能有不同看法和標準,但大致可以概括為物質充足,精神豐滿。比如,欣賞「美」的事物的能力、保持理智、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的能力等等。

在學習博雅學科的過程中,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人生百態,愛情、死亡、悲傷、信仰、熱情、痛苦、不公、衝突等。以上種種,是生活全貌的「冰山一角」。如果對人生、社會、國家、世界已經有所認識,貫通古今,了解中外,在生活中出現新問題的時候,便不容易被「驚恐」、「偏執」等情緒束縛,而能夠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更好地應對新問題、新變化。博雅教育使得我們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不堪。

另外,從某種程度上看,Liberal Arts中的liberal(自由主義的),大概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自由——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來洞察事物的自由。此處的自由可以理解為一種視角不再狹隘、觀點不再片面的認知上的自由。我們要「see the world as it is」認清生活的真相,進而才能更好地熱愛生活。

最後,給大家帶來一段視頻,視頻簡要介紹了博雅教育的內容,並加以具體例子解釋,簡單易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希望本文能夠幫到各位,歡迎大家點讚、留言或者私信哦~想知道更多與留學申請、教育規劃、低齡留學等相關的資訊?歡迎關注燃點學院發布的更多內容。

【相關推薦】

美國留學申請被Waitlist一臉懵?你需要知道這些

美本面試被提問「描述一下某次經歷」?這個法則用得上!

美國招生政策你知道多少——了解ED,RED,SCEA,EA

相關焦點

  • 美國的教育為什麼強?——走進美國大學的博雅教育
    圖源:Goole 作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一直是留學申請的熱門目的地,其小班教學、重視演講和辯論、鼓勵自由和創新等特點讓美國的教育名列前茅。然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閃光點讓美國教育一直保持著前進的動力——那就是對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重視。今天,燃點就和大家聊一聊美國大學的博雅教育。 一、什麼是博雅教育?
  • 博雅教育,美國本科教育的精髓|為什麼選擇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
    前言:今天的文章中,耶魯哈佛女孩王映雪告訴我們:博雅教育的理念是關鍵。它培養學生博古通今的視野,讓孩子形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建立自我與世界的聯繫。博雅教育即西方經典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又可譯為通識教育、文科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素質教育等。
  • 在美國「高露潔」大學感受博雅教育
    一提到這所大學,可能大家都會聯繫上英文裡同名的「高露潔」牙膏。學校確實是因為高露潔-棕欖公司創始人的大筆捐贈而更名。後來牙膏廠的名氣越來越響,也順便給學校做了廣告。學校始建於1819年,是一所頗有名氣的文理學院。據說70年代還跟布朗大學競爭美國常春藤大學的席位。現在位列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
  • 博雅教育好在哪裡
    《為博雅教育辯護:當人文課熄燈,大學正讓青年世代失去遠大未來》 (美)法理德·札卡瑞亞 著 劉怡女 譯 臺灣大寫出版公司 2016年1月版 ●彭以夤(圖書館職員,香港) 西方世界自羅馬中世紀時代迄今,「博雅教育」成為了學院教育的重要一環,「博雅教育」英文稱為liberal
  • 博雅教育為何重要?聽聽美國衛斯理大學校長怎麼說
    編者按:何為博雅教育?通常來說,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也被稱為「通識教育」,在現代社會中,博雅教育被認為區別於「實用的」專業教育,是一種通才教育。       5月13日,美國衛斯理大學校長麥可·羅斯(Michael Roth)教授在復旦大學作了題為「大學之外:博雅教育何以重要」的演講,介紹了美國的「實用主義博雅教育」。下文為其演講實錄,有刪節。Michael Roth       博雅教育何以重要?
  • 美國頂尖文理學院校長談博雅教育:鼓勵創新,在中國大有潛力
    Roth)教授攜其新書《超越大學:博雅教育何以重要》現身上海一家酒店。羅斯教授表示,博雅教育的精髓在於,能夠培養有創造性思維、突破性思維能力的跨界人才,推動社會進步。在21世紀,當許多人仍然對高等教育的價值保持懷疑之際,羅斯強調,博雅教育中的創造性、批判性思維以及「學習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通才培養理念正是當今經濟形勢下人才培養所需的。
  • 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到底是什麼?知識分子的良心,不是說著玩的!| 博雅教育系列
    前段時間,幾個美國高中生因為在網上發表不當言論,結果被哈佛取消錄取資格的事大家還記得吧?此事一出,網上頗有些指責學校小題大作的聲音,但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魏陽卻認為,考慮到哈佛的教育基礎——「博雅教育」,因不當言論而被學校拒收乃是必然。那麼問題來了:博雅教育到底是什麼?
  • 最好的教育是博雅教育
    文匯報記者任思蘊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近年來,國內高等教育界進行了一些博雅教育方向的改革試驗,如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北京大學的元培實驗班等。日前,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院士,將其多年來對博雅教育實踐和管理的思考匯集成新作《博雅教育》,於年初出版。
  • 博雅教育,是自由人的教育
    從孩子一出生就應該開始如果我們認真考察一下美國的教育的話就能看出,真正好的教育,從早教到高中,都滲透著博雅教育的精神。博雅教育,在中文世界又有譯為「通識教育」的。但不管是「博雅」也好、「通識」也好,都把英文中的liberal arts的精髓譯丟了。Liberal arts的教育來自於西方的古典傳統,即蘇格拉底式的教育。蘇格拉底可謂西方的教育之父。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走到雅典的街頭同普通公民談話。
  • 20世紀美國教育改革:高中到大學不只學習博雅教育,也學職業技能
    20世紀初美國教育改革小組認為,高中教育一向著重智識科目,因此忽略了文學、藝術與音樂等課程對於學生情感教育與品味的幫助。更且,高中過去對許多科目太密集地學習,應該讓不繼續升學的學生對這些科目學習一年就好,在這一年中可以建立起對於這方面知識最基本的、對日後最有用的概念。
  • 誰殺死了博雅教育?
    來自: la-salle(直到不惑之年/仍然是一個學徒)作者:沐馬 原標題:誰殺死了博雅教育?美國保守雜誌《標準周刊》(weekly standard)9月17日在專題欄目刊登了一篇題為「誰殺死了博雅教育?」
  • 從美國教育變革聊起,為什麼說"博雅教育才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深閱讀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進行博雅教育?且看劉媛女士從博雅教育起源、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改革聊起,告訴你為什麼說「博雅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扮演了智識啟蒙的重要角色,使人才更能適應未來社會多元化的挑戰」。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市鼎石學校(id:keystoneacademy)。
  • 崑山杜克大學校長劉經南: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實際上是兩回事
    既是合作辦學,自然少不了美國那套博雅教育體系,不過在劉校長看來,既然是合辦,就不能只是簡單接受,而應進行再創新。如何把博雅教育融入本地特色並落地實施?外灘君與劉校長聊了聊,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文丨張燃編輯丨李臻東與上海毗鄰,西與蘇州相連,從上海市區驅車一小時出頭,便來到了崑曲的發源地崑山。坐落在市郊的崑山杜克大學是外灘君此行的目的地。
  • 博雅教育在中國大有發展潛力
    美國著名文理學院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又譯衛斯理安大學)校長麥可·S·羅斯(Michael S. Roth)教授日前攜新作《超越大學:博雅教育何以重要》(《Beyond the University: Why Liberal Education Matters》.2014)到訪上海,參加中譯本的發布。
  • 博雅教育是通往精英教育的正確選擇
    我們一直以來的教育所倡導的是集體主義,不突出個人英雄主義,我們讚賞的是甘做「社會主義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釘子精神。而長期以來通識教育的缺失,導致認識的片面化極端化,對於教育考核的標準就是「唯成績論」。
  • 美國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究竟有多強?
    賓夕法尼亞大學作為綜排TOP6的美國名校,是許多留學生選擇名校的最佳選擇之一。那麼作為世界排名領先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到底有多厲害?接下來立思辰留學雲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 美國私立高中考察:博雅教育的視野
    這些學校裡博雅教育的寬廣度和挑戰性令人驚異。
  • 通識類教育是美國成為科技強國第一的發軔點,揭秘這一教育的真相
    #留學上上籤#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優質教育的代名詞之一。為了全面解讀現代意義的通識教育本質,就不得不談及博雅教育。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是來自美國大學教學課程、方法和理念性的體系,它豐富的構建了通識教育的教育體系、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 博雅教育的強力指南書——國際基督教大學出版實踐成果
    ——面對沒有答案的世界,國際基督教大學的挑戰》(暫譯名,以下簡稱博雅教育浪潮。雖然日本只有部分大學導入了博雅教育,近年來,國內外對博雅教育的關注度都與日俱增。對於計劃導入或強化博雅教育的日本大學來說,此書將成為強有力的指南。
  • 我們為什麼要做兒童博雅教育
    我女兒曾在美國波士頓一家普通公立小學上了一年學前班,他們的課程除了英語、數學以外,還有歷史、科學和社會常識;附近郊區比較好的公立小學從4年級開始就上哲學和小提琴。我認識的一位哈佛教授,兒子在一家私立學校上五年級,除了嚴格的音樂訓練和每周的唱詩班演出外,還要學習拉丁文和法語,閱讀古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