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生產線賣吊牌 一年淨賺5億!南極人小心這個隱患砸招牌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南極人旗下為何出現如此多的產品類型?近日,《南方周末》的一篇報導就解開了不少人的困惑:

  一、南極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產,品牌的擁有方——南極電商只是品牌的運營方和吊牌的出售者。

  二、網上的南極人店鋪有多少呢?目前南極人旗下全品牌授權經銷商有846家,合作經銷商3427家,授權店鋪4442家。

  也就是說,我們買的「南極人」保暖內衣,可能只有這個吊牌正宗。根據其2017年年報,南極電商依靠品牌授權和電商服務等業務獲得了5.34億的淨利潤

  「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下,節約了生產成本的南極電商賺錢,接到單子的供應商賺錢,獲得品牌溢價的經銷商也賺錢,但信任他們的消費者卻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從2018年年初至今,南極人已經14次被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拉入不合格產品黑名單。

  利率高達94%的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經過密集的廣告投放,成為國內保暖內衣第一品牌。品牌成立之初,公司擁有自己的工廠和渠道,產銷一體化。

  但此後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現象明顯。

  2008年,南極人學習同行 「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關閉自營工廠,將品牌授權給合作工廠生產,同時,籤約合作經銷商,授權其銷售「南極人」品牌產品。

  品牌授權模式,讓公司砍掉了所有生產和銷售環節,僅僅保留了品牌。南極電商在其2017年年報中表示:

  一方面,公司對符合授權標準的供應商授予其生產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並向其收取綜合服務費;對符合授權標準的經銷商授予其銷售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並向其收取經銷商品牌授權費。

  另一方面,公司根據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資源推介、質量管控、研發設計、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多項有效的供應鏈服務,提升合作夥伴的經營能力、盈利水平,進而增加合作夥伴對公司品牌及服務的粘性。

  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7年年報

  經過外部的品牌收購,公司目前在運營自有品牌南極人、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PONY。同時,與奧特曼合作,主營童裝、童鞋,還代運營帕蘭朵品牌部分產品。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僅靠「南極人」一個品牌,獲得了超5.4億元的收入(品牌授權費+綜合服務費)。

  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7年年報

  該年報顯示,公司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一項,毛利率高達94%!其中的成本,主要是採購標牌等所需要的費用。

  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7年年報

  貼牌產品多次上不合格產品黑名單

  伴隨著高毛利率業務的卻是南極人不斷爆發出的質量問題:

  今年4月9日,2018年第2批內衣(針織內衣)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名單公布。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一款經典舒絨柔棉保暖內衣(針織內衣)因纖維含量、PH值不合格被點名。

  今年11月,浙江省公布2018年羽絨服裝產品監督抽查結果發布,南極人等標稱品牌羽絨服裝上不合格名單。

  ……

  據《南方周末》統計,2018年截至目前,南極人已經上了14次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從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衝鋒衣到電推剪、捲髮器、按摩棒,其均有產品上質檢黑榜。

  其中有五次是原國家質檢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的國檢。

  據華夏時報,對媒體報導中提到的「南極人電商『不生產,只賣吊牌,沒有品控』」的說法,南極電商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這個屬於解讀有誤,「我們覺得這對於公司商業信譽沒有什麼影響。」

  公司在其2017年年報的風險提示一欄中表示,目前,公司的授權品牌產品主要在電商平臺渠道銷售,主要電商平臺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因此電商平臺的經營規則、商家政策等可能會對公司品牌授權及供應鏈服務的終端環節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公司一方面與合作的電商平臺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互動,另一方面,公司授權品牌的銷售規模、供應鏈體量也逐漸擴張,所以該風險對公司的長期發展與正常經營不構成重大影響。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307)

相關焦點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
  • 賣標不賣貨,南極人的「吊牌」危機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壓迫下,南極人開始轉型,斬掉了生產線和經銷商,憑藉品牌知名度開始了「品牌授權」的生意,也就是專門賣吊牌。賣吊牌就是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紅利。比如一件只賣59元的衣服,在獲得南極人這個品牌「冠名」後,售價就能賣到99元,供應商就能賺取40元的差價,假設授權廢是10元,那麼剩餘的30元就是品牌溢價,這30元就歸供應商。2019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賺了13億,利潤率高達93%,堪比茅臺。 所以,2008年以後市面上所有的南極人商品,都不是「南極人」,人家早就不做產品了。
  • 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在投訴平臺上,不少網友反映,被套縮水、水杯有異味、足浴盆漏水、電熱寶充電冒煙等……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南極人的這種「奇葩」的商業模式?泥沙俱下後,南極人這個品牌究竟還能走多久?0工廠和39億回到2008年前,南極人是國內保暖內衣當仁不讓的第一品牌。那時的南極人,規模超一流,產銷一體化,擁有自己的工廠和渠道。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交錢拿授權這種玩法能挺多久》間接表達了對南極人的這種賣「吊牌」的模式的擔憂。去年年底,《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將南極人推到風口浪尖:據報導,南極人國內著名企業已經停止生產任何產品,原工廠也已停產。今天的南極人只賣自家的吊牌。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想銷售「南極人」的產品,只需支付足夠的錢就可以獲得總部的授權。
  • 以後買衣服小心!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換個「馬甲」別被騙了
    當一件商品貼上品牌吊牌時,或許會更好售賣。以拼多多上的一些三件套為例,標有南極人字樣的商品,銷量都不低。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南極人已經不生產商品了,「變身」成為所謂了賣吊牌的商家。只有你購買他的吊牌,就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上印上「南極人」的字眼。恐怕現在還有很多人蒙在鼓裡,自己購買的南極人不過是徒有虛名的吊牌罷了。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 卡帝樂:昔日三大「鱷魚」之一,被南極人收購後,淪落賣吊牌為生
    目前鱷魚恤主要以皮鞋為主,而卡帝樂鱷魚則在2016年被著名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以近6億的價格收購。關於「南極人」這個品牌,在十幾二十年前非常著名,然而2008年之後,南極人將生產端和銷售段的自營環節全部砍掉,經營了十幾年的所有工廠全部被賣掉。南極人更名為「南極電商」。從此之後不再自己生產,徹底走上了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億,已停產多年的南極人如今又學起了MUJI
    去年《南方周末》曾報導過南極電商,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換句話說,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產品生產銷售啥的他一概不管。
  • 南極人: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區別,可能是價格更高了
    不過,耳熟能詳的南極人、北極絨、俞兆林、恆源祥四大保暖內衣品牌,都已在十年前砍掉自己的生產線,轉型做品牌授權業務。  但暴利的另一面是南極人一些商品登上質檢黑榜,被質疑「只賣吊牌,沒有品控」。從天貓京東買到的南極人產品,可能就是拼多多上的白牌商品掛了南極人吊牌,但價格卻要高出不少。
  • 南極人的貼牌帝國:沒有一家工廠沒有一個工人,靠掛牌年賺13億
    南極人靠什麼壯大到了如此地步?答案有些出人意料——現階段市面上掛著「南極人」品牌的商品,沒有一件是它製造的——這家公司已經徹底關停了所有的產品生產線,沒有一家工廠,沒有一個工人。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股價連跌4天 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開年以來,南極電商(002127.SZ)的日子有點「難過」。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股價跌停的同時,又遭遇機構大筆出貨,1月4日與5日「機構專用」營業部合計賣出總金額達3.22億元。
  • 砍掉2萬門店後,一年淨賺12億,中國最大的保暖內衣廠商如何做生意?
    從民族實業的角度來看,南極電商2008年砍掉門店做品牌授權之後,人們推崇的南極人就在走向消亡。但從理性的商業視角來看,賣保暖內衣不賺錢後,張玉祥開始做品牌授權;品牌授權的生意越走越窄之後,他又收購時間互聯,現在徹底成為一家廣告公司。這是一個實業艱難求生、網際網路企業動動嘴皮子就活得美滋滋的時代。我們不能只像小農經濟視角那樣,去批判人家不務實、不腳踏實地。
  • 賣商標一年掙9億,「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不少消費者懵了
    中新經緯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靚派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豐富。
  • 「南極人」背後的神秘富豪:一年賺13億,和夫人身價達100億
    「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2015年升級為「南極電商」,這位「隱形富豪」低調到,在百度百科上只有「南極電商、從事零售行業」的簡介,2020年他和夫人以100億人民幣榮登胡潤全球富豪榜。年過半百的張玉祥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的內衣一樣神秘。他是怎樣靠「賣吊牌」一年賺取13億?
  • 看南極人和北極絨的賣標生意
    「老媽電話特地叮囑我,想要買兩套質量好些的睡衣,最好是牌子貨,比如鄰居都愛買的南極人。」與市民侯女士的母親一樣,國內每天都有上萬消費者,出於對老國產品牌的信任,寧願多加些錢購買相應產品。另一邊,恆源祥、南極人、北極絨等卻做起了賣標生意,大幅砍掉自有生產線。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買到的商品吊牌是真,但是物料卻可能是假…… 這是啥意思?幾年前,「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消息就傳到了國內市場。曾經的南極人,真的是產品質量好,廣告宣傳力度大,所以它成為了中國的知名品牌。但自2008年以來,南極人出現了轉機,減少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了「品牌授權」業務。由此可見,國內的消費者已經被蒙在鼓裡多年了。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買衣服要擦亮眼睛了
    一直以來,南極人都以低廉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內衣產業,一直被譽為過冬神器。主體為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賣吊牌」的南極人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解開了「南極人」電商的真面目,這個公司任何產品都不生產,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從原來的保暖內衣到現在的賣吊牌,南極人的轉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