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假貨!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2020-12-15 海西商界

來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Jessica Angel

對於企業來說,名聲or賺錢,哪個更重要?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兼而有之。但當二者只能選其一時,相信有部分企業會選擇後者,比如南極人。

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首創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憑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迅速佔領市場。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在4月內創下了1個億銷售額的記錄。

可以說,2008年以前,南極人是國內保暖內衣當仁不讓的第一品牌。規模超一流,產銷一體化,擁有自己的工廠和渠道。在央視、各地方衛視和報紙雜誌等主流媒體大肆宣傳,鋪設渠道,可謂是風光無限、家喻戶曉。

但從2008年以後,南極人的運營模式徹底發生改變。

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

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但明白其中關鍵的則會調侃:現在的南極人果然成為了「吊牌搬運工」。

何出此言?原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紡織業陷入寒冬,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南極人產能過剩明顯。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張玉祥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是一位具有敏銳商業嗅覺的商人,當時他創辦南極人的300萬初始資金,就是「借雞生蛋」所得。

在市場行情大好時,他一路「高歌猛進」,不僅讓南極人在內衣行業博得頭籌,在「都市羽絨服」市場,也一躍成為行業第二。2004年,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額10億元,並全面進入保暖、羽絨、家紡等領域。

而在南極人遇到危機時, 他也當機立斷的決定將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統統砍掉,賣掉苦心經營十多年的工廠,只保留「南極人」三個字。 因為張玉祥認為:從保暖內衣到羽絨服,雖然創收巨大,但是看不到未來。反過來,如果進行創新,提高品牌效力,還可以有所作為。

此後,南極人開始做品牌授權,籤約並授權供應商生產其品牌的產品,俗稱「賣吊牌」。從此以後,只要願意支付10萬元保證金,以及每個吊牌8元左右的費用,上到價值近萬的按摩椅,下到小學生的鉛筆盒,都可以打上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升級成為「國貨之光」。

在嘗到賣吊牌生意的甜頭後,張玉祥徹底「放開」。2012年,他將南極人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2015年更是改名為「南極電商」,借殼登陸A股。

那麼「賣吊牌」究竟有多賺錢?從其上市後提供的財報可見端倪。2015年,南極電商的營業收入顯示為3.89億,2019年財報顯示為39.07億元,淨利潤更是由1.66億增長到12億元。

沒有任何其他重投入,僅靠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就約為13億元。而從淨利潤上也能看出,「賣商標」也是一門不費力又賺錢的好生意,難怪被業內稱為「下蛋的金母雞」。

據悉,南極電商目前合作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基本此,南極人這個品牌在直播領域裡也是「玩」的風生水起。在飛瓜數據2020年5月直播電商品牌榜上,其以2.2萬次關聯直播,594位關聯直播主播位列第一,也就是平均每天就有733場直播在為南極人帶貨。

中國「吊牌經濟」模式崛起

雖然南極人靠賣吊牌年賺13億,張玉祥也憑此以145億元身家排在2020胡潤百富榜第376名。但除了它,當年叱吒中國的另三大保暖服裝品牌:北極絨、恆源祥、俞兆林,也都早已砍掉了生產線,將目光放在了「吊牌經濟」上。

吊牌經濟,顧名思義,就是只賣吊牌。企業全程不生產產品,只對代理商家收取授權費,然後產品就帶著企業的吊牌賣到消費者手裡去了。

那這張小小的吊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張東原本在廣東經營著一家普通的服裝企業,他們生產的牛仔褲在自家旗艦店,兩件售價79元。但掛上南極人吊牌後,在南極人專賣店兩條售價129元。除去8元標費,多了42元利潤。

一款名為「晚安」的四件套,南通疊石橋市場拿貨價98元,沒有吊牌零售156元,貼上「恆源祥」商標後就能漲到238元。

也正是存在這樣的品牌溢價,加上南極人的授權門檻不高(以天貓為例,恆源祥的合作工廠需要繳納100萬保證金,南極人只需繳納10萬元),越來越多的小廠家盯上這塊「蛋糕」。

從某種意式上來說,「賣吊牌」能賺錢也代表了消費者對這些品牌的認可,是它們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資本。而且商標授權模式也沒有錯,就連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品牌都同樣不是自己生產商品。

但是,商標授權不代表品牌方放棄對質量的管控,最佳的授權模式,也絕不只是收取商標費、賣吊牌這麼簡單粗放,而是配套著與之相關的品牌理念和質量標準的輸出。

但是南極人「心太大」——全品類授權,導致其很難對合作方的產品有所把控。最終變成了: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它只保證吊牌是真的,其他的一概不管。

果不其然,從市場反饋來看,南極人的品控,早就亮起了紅燈。僅2018年一年,南極人的相關等產品,共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14次,平均每個月一次。

「經常買南極人的東西,我還自我安慰:可能是我用東西太費,不怪人家質量不行。」某公司職員陳香對記者說。「原來都是貼牌貨,那我肯定不願意再買了,質量參差不齊,擔心荷包裡的錢打水漂。」

對這種運營模式,光明網更是發表評論稱:「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新京報也評論稱:辜負消費者的信任,無異於涸澤而漁。

顯然,張玉祥也意識到了粗放的商標授權模式給品牌帶來的負面影響。據悉,南極電商將使用「南極優選」作為線下零售店鋪招牌,採取「原廠」出品,主要銷售服裝服飾及配件、3C數碼產品等產品。

當然,是否有願意買單者,還兩說。

結語

回到文章開頭提及的問題,賺錢or名聲,對於企業來說,哪個最重要?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一家企業想要長久發展,肯定是兩者兼得。但企業若過分注重其中一端,那必定會有所失衡。

正如南極人,它最初的選擇並沒有錯。品牌授牌這個模式,也是存在即合理。只是,後期它過分注重這種模式產生的效益,使自身陷入品牌價值不斷消耗-授權門檻不斷降低-品控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

品牌的建立本就不易,消費者的信任更是難能可貴。可以說,建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要數十年,而毀掉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兒。

正如大部分網友所言:「為了掙錢,不管質量,自砸品牌,並非長久之計。商家應當誠信經營,取之有道,才能長長久久,立起金子招牌。」

相關焦點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解開了「南極人」電商的真面目,這個公司任何產品都不生產,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從原來的保暖內衣到現在的賣吊牌,南極人的轉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賣標不賣貨,南極人的「吊牌」危機
    ,憑藉品牌知名度開始了「品牌授權」的生意,也就是專門賣吊牌。賣吊牌就是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紅利。比如一件只賣59元的衣服,在獲得南極人這個品牌「冠名」後,售價就能賣到99元,供應商就能賺取40元的差價,假設授權廢是10元,那麼剩餘的30元就是品牌溢價,這30元就歸供應商。2019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賺了13億,利潤率高達93%,堪比茅臺。 所以,2008年以後市面上所有的南極人商品,都不是「南極人」,人家早就不做產品了。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買到的商品吊牌是真,但是物料卻可能是假…… 這是啥意思?幾年前,「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消息就傳到了國內市場。曾經的南極人,真的是產品質量好,廣告宣傳力度大,所以它成為了中國的知名品牌。但自2008年以來,南極人出現了轉機,減少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了「品牌授權」業務。由此可見,國內的消費者已經被蒙在鼓裡多年了。
  • 南極人的貼牌帝國:沒有一家工廠沒有一個工人,靠掛牌年賺13億
    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 提及南極人,80後們大都印象頗深。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以「更薄、更暖、更舒適」為噱頭,從保暖內衣市場出道。隨後幾年,它憑藉葛優的廣告詞「南極人,不怕冷」火遍全國,靠在各大衛視砸下巨額廣告而家喻戶曉,與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並稱國民四大保暖內衣品牌。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旗下擁有「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等品牌。  據悉,早在2008年,南極人就將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賣掉,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而南極電商(002127.SZ)就是南極人在賣工廠前謀求轉型的產物。
  • 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南極人宇宙」的背後,卻是南極人的工廠早已停產,如今的南極人更多的還是依靠賣品牌獲益。放到筐裡的就是菜,也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購買「南極人」商標的「友商」卻頻頻因為產品質量被投訴。在投訴平臺上,不少網友反映,被套縮水、水杯有異味、足浴盆漏水、電熱寶充電冒煙等……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南極人的這種「奇葩」的商業模式?泥沙俱下後,南極人這個品牌究竟還能走多久?
  • 「南極人」背後的神秘富豪:一年賺13億,和夫人身價達100億
    「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2015年升級為「南極電商」,這位「隱形富豪」低調到,在百度百科上只有「南極電商、從事零售行業」的簡介,2020年他和夫人以100億人民幣榮登胡潤全球富豪榜。年過半百的張玉祥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的內衣一樣神秘。他是怎樣靠「賣吊牌」一年賺取13億?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股價連跌4天 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開年以來,南極電商(002127.SZ)的日子有點「難過」。1月4日,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隨即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直奔跌停。股價跌停的同時,又遭遇機構大筆出貨,1月4日與5日「機構專用」營業部合計賣出總金額達3.22億元。
  • 島內112年歷史「明星花露水」驚傳停產
    (圖/網絡翻拍)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從清光緒33年就已推出,至今有逾百年歷史的「明星花露水」驚傳停產了!有網友發現跑了好多賣場都買不到明星花露水,引發許多島內網友熱議。其中,還有網友打電話給廠商,竟得到已經停產的震驚消息。對此,生產該產品的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則證實消息。
  • 泡泡瑪特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 賣的是「套路」?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靠賣盒子年賺16億,3年就上市:賣的是「套路」?對,就是那個靠賣盲盒做到上市,年賺16億的泡泡瑪特。共和君其實也很好奇,賣玩具的公司那麼多,怎麼偏它做得風生水起?仔細研究後,算是摸清了泡泡瑪特的賺錢套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提前劇透:這些套路,適用於大部分行業,學會了,後疫情時代賺錢沒那麼難。
  • 沈夢辰回應「閒魚賣二手假貨」,請買家寄回衣服,去專賣店驗貨!
    沈夢辰回應」閒魚賣二手假貨「,請買家寄回衣服,去專賣店驗貨!近日,沈夢辰被網友發現疑似在閒魚二手交易平臺上低價出售假貨,引起了廣泛關注。沈夢辰出售的二手羽絨服售價6200元,但被細心的用戶發現,衣服的襯裡有各種明顯的棉絮,洗滌標籤模糊,連線條都歪斜,很像假貨。作為回應,沈夢辰在1月16日的晚上作出了回應,她表示這羽絨服通過代購買的,而且她已經穿了兩個冬天,是不是假貨,,她一樣的旁觀者。不知道什麼情況。沈夢辰回應」閒魚賣二手假貨「,請買家寄回衣服,去專賣店驗貨!
  • "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不拿真品比較,看不出來是假的。」高朗的店在範家巷北村,她店裡的衣服多為大牌女裝。「貼上拉夏貝爾的標,就是拉夏貝爾的。」交談中,她從櫃檯的角落裡掏出一個黑色袋子,拿出一件帶著標籤、吊牌的FILA(斐樂)衛衣,一件80元。「跟正品比,連克數都一樣,我們都當正品賣的。」在外貿村,同一個品牌的假貨,也會因為質量好壞產生價格差異。
  • 羅永浩賣假貨
    羅永浩在直播間賣了假貨。 這是他自己承認的。 12月15日16:37分,羅永浩公司「交個朋友」在微博發布聲明,11月28日「交個朋友直播間」所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是假冒偽劣產品。一分鐘後,羅永浩轉發確認了此條微博。
  • 「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不拿真品比較,看不出來是假的。」高朗的店在範家巷北村,她店裡的衣服多為大牌女裝。「貼上拉夏貝爾的標,就是拉夏貝爾的。」交談中,她從櫃檯的角落裡掏出一個黑色袋子,拿出一件帶著標籤、吊牌的FILA(斐樂)衛衣,一件80元。「跟正品比,連克數都一樣,我們都當正品賣的。」在外貿村,同一個品牌的假貨,也會因為質量好壞產生價格差異。
  • 同樣是賣假貨,為什麼辛巴人人喊打,羅永浩卻能全身而退?
    但嗅覺靈敏的又何嘗不是一種機會,很多網紅帶貨達人,在今年這個風口下賺了不是一星半點。 再比如今年抖音新晉的帶貨第一人羅永浩,也是前些天被證實賣假貨,他在直播間所出售的皮爾卡丹羊毛衫並非是真羊毛。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賣吊牌」的南極人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
  • 女主播賣假貨年入千萬,直播時現場被抓!
    直播的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漸漸的吹到了電商領域,許多直播帶貨的主播一場直播能賺的盆滿缽滿,就連老羅都靠著做電商帶貨直播快把自己欠下的6個億還清了正是因為帶貨直播的興起,也有很多人擠破腦袋往裡衝,甚至有一些主播想起了歪點子,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直播來賣假貨,年收入也能到達千萬級別,
  • 商場大賣場也不靠譜!你買的網紅「椰子鞋」可能是假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翔灃 攝影報導)原價一兩千的網紅阿迪「椰子鞋」只賣399元,還參加買一送一活動?小心!這可能是假貨。12月12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龍泉驛區分局獲悉,該局經偵大隊破獲一起銷售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搗毀銷售假冒阿迪達斯、耐克運動服飾的窩點3個,涉案金額高達200餘萬元,刑事拘留5人。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文:子建快錢賺習慣,人就不願意去賺慢錢了。這不是某一個人問題,而是人性問題。畢竟,有賺快錢的渠道。誰願意一點一點的慢慢積累呢?然而,賺快錢有一個後果,那就是自己的路會越走越窄。交錢拿授權這種玩法能挺多久》間接表達了對南極人的這種賣「吊牌」的模式的擔憂。去年年底,《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將南極人推到風口浪尖:據報導,南極人國內著名企業已經停止生產任何產品,原工廠也已停產。今天的南極人只賣自家的吊牌。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想銷售「南極人」的產品,只需支付足夠的錢就可以獲得總部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