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標不賣貨,南極人的「吊牌」危機

2020-12-18 當代品牌雜誌

這幾天斷崖式的降溫加上降雨,小夥伴們的秋衣秋褲都安排起來了,衣櫃裡總有那麼幾件「南極人」。

今年「雙十二」,不少想買保暖內衣的人在淘寶上搜索,「南極人」出場率極高,單獨搜一下「南極人」,產品不僅有內衣、家居服、床品、鞋襪等,還有家電、日用品、牛排等,品類涉足廣泛而且劃不到底,正如那句「萬物皆可南極人」的調侃。而且除了旗艦店,還有各種專賣店、企業店、直銷店、專營店等等。

1997年,南極人以保暖內衣的品牌形象橫空出世,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迅速火遍全國成為知名品牌。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壓迫下,南極人開始轉型,斬掉了生產線和經銷商,憑藉品牌知名度開始了「品牌授權」的生意,也就是專門賣吊牌。 賣吊牌就是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紅利。比如一件只賣59元的衣服,在獲得南極人這個品牌「冠名」後,售價就能賣到99元,供應商就能賺取40元的差價,假設授權廢是10元,那麼剩餘的30元就是品牌溢價,這30元就歸供應商。

2019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賺了13億,利潤率高達93%,堪比茅臺。 所以,2008年以後市面上所有的南極人商品,都不是「南極人」,人家早就不做產品了。

除了南極人,賣吊牌的還有大家熟悉的「恆源祥,羊羊羊」,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了賣標之路,到2007年,恆源祥已經發展了近百家加盟工廠,當年營業額3億元,其中2.66億元都來自於商標使用費。此外,與恆源祥、南極人並稱為中國保暖內衣界F4的俞兆林、北極絨也做起了賣吊牌的生意。

品牌授權的錢好賺,但卻面臨著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近年來,南極人多次被市場監督管理局點名,多款產品在抽查中顯示不合格,網絡上也充斥著關於南極人質量問題的吐槽,今年上半年,南極人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0.49%。如此看來,品牌授權的這條路似乎已經開始走向「下坡」。

不斷消耗多年塑造的品牌形象和價值,當品牌的口碑越來越差,其價值也將越來越難維護,不知道這些賣吊牌的「大品牌」還能支撐多久?

相關焦點

  • 看南極人和北極絨的賣標生意
    「老媽電話特地叮囑我,想要買兩套質量好些的睡衣,最好是牌子貨,比如鄰居都愛買的南極人。」與市民侯女士的母親一樣,國內每天都有上萬消費者,出於對老國產品牌的信任,寧願多加些錢購買相應產品。另一邊,恆源祥、南極人、北極絨等卻做起了賣標生意,大幅砍掉自有生產線。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買到的商品吊牌是真,但是物料卻可能是假…… 這是啥意思?幾年前,「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消息就傳到了國內市場。曾經的南極人,真的是產品質量好,廣告宣傳力度大,所以它成為了中國的知名品牌。但自2008年以來,南極人出現了轉機,減少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了「品牌授權」業務。由此可見,國內的消費者已經被蒙在鼓裡多年了。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原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紡織業陷入寒冬,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南極人產能過剩明顯。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張玉祥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是一位具有敏銳商業嗅覺的商人,當時他創辦南極人的300萬初始資金,就是「借雞生蛋」所得。
  • 南極人,去年靠賣吊牌賺了近40億
    2008年,金融危機讓南極人陷入了困境。創始人張玉祥步子邁得特別大,一下子賣掉了所有的工廠,停掉了所有生產線,只保留了「南極人」商標。南極人砍掉了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實現了輕資產平臺化運作。可以說,南極人成為了國內最早實現輕資產運營的公司。此後,南極人不再有產品生產,專心做起了「品牌授權」的生意。
  • 繼南極人之後,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買衣服要擦亮眼睛了
    據資料顯示,南極人主要以出售品牌當作主營業務。 現在市面上已經不僅僅是南極人在賣吊牌了,還有大家熟悉的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和拉夏貝爾等都已經「轉行」開始賣吊牌,大家應該都很意想不到吧。
  • 卡帝樂:昔日三大「鱷魚」之一,被南極人收購後,淪落賣吊牌為生
    目前鱷魚恤主要以皮鞋為主,而卡帝樂鱷魚則在2016年被著名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以近6億的價格收購。關於「南極人」這個品牌,在十幾二十年前非常著名,然而2008年之後,南極人將生產端和銷售段的自營環節全部砍掉,經營了十幾年的所有工廠全部被賣掉。南極人更名為「南極電商」。從此之後不再自己生產,徹底走上了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
  • 這家服裝品牌也要「賣吊牌」了,品質不要改賣「品牌」?
    不僅面臨著線下實體被大批關店的局面,還有即將退市的風險,現在已經連續兩年更改公司名稱了,並且現在還準備學南極人開始「賣吊牌」。 南極人已經成為了「賣吊牌」的代名詞,這個意思就是說自己不生產產品,把自己的品牌授權給其他的品牌和工廠,牌子還是這個牌子,但是質量就參差不齊了。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賣吊牌」的南極人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
  • 砍掉生產線賣吊牌 一年淨賺5億!南極人小心這個隱患砸招牌
    近日,《南方周末》的一篇報導就解開了不少人的困惑:  一、南極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產,品牌的擁有方——南極電商只是品牌的運營方和吊牌的出售者。  二、網上的南極人店鋪有多少呢?目前南極人旗下全品牌授權經銷商有846家,合作經銷商3427家,授權店鋪4442家。  也就是說,我們買的「南極人」保暖內衣,可能只有這個吊牌正宗。根據其2017年年報,南極電商依靠品牌授權和電商服務等業務獲得了5.34億的淨利潤。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換個「馬甲」別被騙了
    當一件商品貼上品牌吊牌時,或許會更好售賣。以拼多多上的一些三件套為例,標有南極人字樣的商品,銷量都不低。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南極人已經不生產商品了,「變身」成為所謂了賣吊牌的商家。只有你購買他的吊牌,就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上印上「南極人」的字眼。恐怕現在還有很多人蒙在鼓裡,自己購買的南極人不過是徒有虛名的吊牌罷了。
  • 老牌國產品牌,如今居然只有吊牌是「真」的?萬物皆可「南極人」
    交錢拿授權這種玩法能挺多久》間接表達了對南極人的這種賣「吊牌」的模式的擔憂。去年年底,《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將南極人推到風口浪尖:據報導,南極人國內著名企業已經停止生產任何產品,原工廠也已停產。今天的南極人只賣自家的吊牌。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想銷售「南極人」的產品,只需支付足夠的錢就可以獲得總部的授權。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解開了「南極人」電商的真面目,這個公司任何產品都不生產,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從原來的保暖內衣到現在的賣吊牌,南極人的轉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旗下擁有「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等品牌。  據悉,早在2008年,南極人就將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賣掉,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而南極電商(002127.SZ)就是南極人在賣工廠前謀求轉型的產物。
  • 「南極人」背後的神秘富豪:一年賺13億,和夫人身價達100億
    「南極人「的創始人張玉祥,是位低調的商業才子,一路開掛式的操作,帶領」南極人「走過了22個春秋,依靠」吊牌經濟「讓國貨產品重煥生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不生產商品,我們只是品牌的搬運工。」03、賣吊牌「賣「成了億萬富翁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對於企業來講,如何生存下去?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紡織業也因此受到很大的衝擊,許多企業面臨關閉的風險。
  • 那些年爸媽愛穿的保暖內衣,如今還賣得動嗎?
    在輸入「南極人」三個字後,灰灰萬萬沒想到,除了排在最前面的旗艦店之外。南極人已經差不多什麼都賣了:南極人食品旗艦店、南極人服飾配件旗艦店……更讓他想不到的是,賣保暖內衣的那個「南極人旗艦店」,賣的也早就不是南極人「原廠」的保暖內衣了。
  • 「眼觀」南極人的吊牌生意還能長久嗎?
    電商平臺的GMV還在逆勢「增長」,但靠IP品牌授權(吊牌生意)的「南極人」似乎不太行了。高管減持、財務負責人離職的消息在前,最近財務造假的傳聞又被大量媒體轉發,致使「南極人」的股票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截至1月12日收盤,共跌去10個百分點,市值為226億元。
  • 靠商標一年賣了9億,已停產多年的南極人如今又學起了MUJI
    去年《南方周末》曾報導過南極電商,這個公司已經不生產任何商品,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換句話說,你買的南極人內衣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產品生產銷售啥的他一概不管。
  • 10元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背後,隱藏著幾百億的財富之路
    而南極電商的原身正是創辦20多年的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不過,此南極人非彼南極人。如今你買到的10塊錢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皆為「假貨」,「正品」南極人已停產十多年。停產十多年,南極人是黃了嗎?不,南極人正在躺著賺錢。原來,全面停產後,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的買賣,也就是賣商標——給別人的商品貼上自家的商標,甚至還做起了電商服務。
  • 南極人: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的區別,可能是價格更高了
    但暴利的另一面是南極人一些商品登上質檢黑榜,被質疑「只賣吊牌,沒有品控」。從天貓京東買到的南極人產品,可能就是拼多多上的白牌商品掛了南極人吊牌,但價格卻要高出不少。  品牌意味著更高的加價率,南極人品牌商品價格也不高,但比起白牌商品還是好得多。同樣的牛仔褲,在廠家自家的天貓旗艦店兩件售價79元。但掛上南極人吊牌後,在南極人專賣店兩條售價129元。除去8元標費,多了42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