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斷崖式的降溫加上降雨,小夥伴們的秋衣秋褲都安排起來了,衣櫃裡總有那麼幾件「南極人」。
今年「雙十二」,不少想買保暖內衣的人在淘寶上搜索,「南極人」出場率極高,單獨搜一下「南極人」,產品不僅有內衣、家居服、床品、鞋襪等,還有家電、日用品、牛排等,品類涉足廣泛而且劃不到底,正如那句「萬物皆可南極人」的調侃。而且除了旗艦店,還有各種專賣店、企業店、直銷店、專營店等等。
1997年,南極人以保暖內衣的品牌形象橫空出世,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迅速火遍全國成為知名品牌。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壓迫下,南極人開始轉型,斬掉了生產線和經銷商,憑藉品牌知名度開始了「品牌授權」的生意,也就是專門賣吊牌。 賣吊牌就是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紅利。比如一件只賣59元的衣服,在獲得南極人這個品牌「冠名」後,售價就能賣到99元,供應商就能賺取40元的差價,假設授權廢是10元,那麼剩餘的30元就是品牌溢價,這30元就歸供應商。
2019年,南極人靠「品牌授權」賺了13億,利潤率高達93%,堪比茅臺。 所以,2008年以後市面上所有的南極人商品,都不是「南極人」,人家早就不做產品了。
除了南極人,賣吊牌的還有大家熟悉的「恆源祥,羊羊羊」,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了賣標之路,到2007年,恆源祥已經發展了近百家加盟工廠,當年營業額3億元,其中2.66億元都來自於商標使用費。此外,與恆源祥、南極人並稱為中國保暖內衣界F4的俞兆林、北極絨也做起了賣吊牌的生意。
品牌授權的錢好賺,但卻面臨著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近年來,南極人多次被市場監督管理局點名,多款產品在抽查中顯示不合格,網絡上也充斥著關於南極人質量問題的吐槽,今年上半年,南極人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0.49%。如此看來,品牌授權的這條路似乎已經開始走向「下坡」。
不斷消耗多年塑造的品牌形象和價值,當品牌的口碑越來越差,其價值也將越來越難維護,不知道這些賣吊牌的「大品牌」還能支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