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麥食品推合作形象店 研發團隊從8人升至13人經費不足500萬元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小太陽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4月25日,西麥食品(002956.SZ)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決定把銷售業績較好的合作店面打造成西麥形象店。

西麥食品相關負責人稱,形象店並非自己開設,而是對銷售情況較好的雜貨店或小型連鎖超市等合作門店,投入一定的資源,打造成西麥食品的形象店。

打造形象店這種營銷方式並不少見。可口可樂、燕京啤酒等企業都試圖打造形象店,通過贊助一些店面的招牌,店名及自身的品牌形象一同出現,既做到宣傳的效果,也節省店主的投入。

但此次西麥食品開設形象店,在燕麥領域實為首次。西麥食品此次在線下首創形象店,或意在為推出的80多種新品鋪路。

研發人員僅13人,難突破燕麥系產品

長期以來,西麥食品存在依賴單一系列產品的情況,燕麥產品基本涵蓋了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8年西麥食品的招股書顯示,燕麥系列產品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 98.70%、98.46%和98.11%,貢獻的毛利分別佔主營業務毛利的99.56%、99.38%和99、03%。

西麥食品對研發投入卻很有限。西麥食品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西麥食品實現營收5.42億元、5.68億元和7.2億元。但研發投入卻只是185.28萬元、189.80萬元、243.73萬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0.33%、0.30%和0.34%。

截止2017年末,西麥食品的銷售人員1334人,而研發人員僅8人。

西麥食品極力想擺脫對單一燕麥產品的依賴,加強了研發方面的投入。

西麥食品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8.50億元和9.73億元。但研發投入分別為324.03萬元和494.3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0.38%和0.51%。2019年研發人員數量人員相比2017年的8人僅增加了5人。

2019年報中,西麥食品披露,已推出20多款新品,上市30多個 SKU,但新品亦是燕麥產品居多,包括奇亞籽混合穀物燕麥片、高纖黑麥燕麥片、熱帶水果酸奶燕麥脆等產品。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18年與2019年的燕麥產品收入佔比分別佔總營業收入的 96.83%與97.32%,燕麥產品仍然是西麥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來自2019年度報告)

從「狀元」跌落至「榜眼」

2013-2015年,西麥食品的市場份額一直是行業第一。但2015年後份額下滑被桂格取代。

燕麥行業近幾年的火越燒越旺,外資企業紛紛到中國布局。百事將桂格引入中國後,收購了穀物品牌五穀磨房26%的股份,持續在穀物領域深耕。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在進入中國2年後和星巴克一起推出燕麥拿鐵,可口可樂也引進了旗下AdeZ燕麥奶。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在包括熱食、冷食的燕麥食品市場中,2017年終端品牌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桂格、西麥、雀巢、家樂氏及皇室,各自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是18.10%、15.10%、9.10%、4.80%及2.60%。2013年至2017年間,國內燕麥市場的第一梯隊品牌為桂格、西麥與雀巢,三者合計佔有超過42%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自歐睿國際數據

西麥食品如此吝嗇研發投入,何時才能重回行業巔峰?GPLP 犀牛財經將持續為您關注。

相關焦點

  • 首創形象店,推超80種新品,「燕麥第一股」西麥啟動瘋狂模式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17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4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燕麥第一股」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麥」)相關負責人處獲悉,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西麥決定把銷售業績較好的合作店面打造成西麥形象店。這些形象店並非西麥自己開設,而是與商家的合作店面。
  • 首創形象店 推超80種新品 「燕麥第一股」西麥啟動瘋狂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西麥上市後獲得了充足的資金,在不斷改變產品單一、品牌形象老化的局面,此次設立形象店也是為2020年計劃推出的80多種新品鋪路。緣何重線下輕線上對於開設形象店,西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形象店並非西麥自己開設,而是對銷售情況較好的雜貨店或小型連鎖超市等合作門店,投入一定的資源,打造成西麥的形象店。
  • 首創形象店,推超80種新品 「燕麥第一股」西麥啟動瘋狂模式
    緣何重線下輕線上對於開設形象店,西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形象店並非西麥自己開設,而是對銷售情況較好的雜貨店或小型連鎖超市等合作門店,投入一定的資源,打造成西麥的形象店。「在這些店面中,西麥將獲得更好的廣告位和貨架位置,以提升品牌形象。」西麥相關負責人稱。
  • 斥資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股票 西麥食品質量不夠 營銷湊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近一個月內,西麥食品(002956.SZ)股價一路向下,累計跌幅達33.2%。無奈之下,西麥食品開始了自救之路。1月13日晚,西麥食品公告稱擬回購公司股票,用於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此次回購的資金總額為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價格為20.00元/股至33.00元/股。
  • 西麥食品銷售費用上億 研發投入僅幾百萬
    2012~2016年,桂格的市場佔有率由13.7%升至17.3%;而西麥食品的市場佔有率則由17.5%降至16.2%。西麥食品已經失去燕麥市場行業老大的地位。此外,記者注意到,西麥食品每年的銷售費用上億元,研發投入不過幾百萬元。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你身邊的食品飲料股
    高營銷費用導致了西麥食品的淨利率落後桂格,西麥在13%-16.5%的區間內,桂格的營業利潤率在22.02%-25.65%的區間內,較西麥食品高出約9個百分點。當然桂格作為全球龍頭,國際品牌,發展階段跟西麥不一樣,高淨利率也是能理解的。同時,公司的研發人員和研發投入都極小。
  • 西麥食品重營銷輕研發成短板:銷售人員超千人,研發人員僅8人
    作為「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發行價為36.66元/股,上市後股價連續漲停兩日,6月21日報收63.88元/股。強有力的資本市場背後,西麥食品卻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自信。儘管根據招股書顯示,西麥營收高達7億元,不過,和國內眾多食品企業一樣,西麥食品也在發布的公開公告中坦承,其自身存在的重營銷、輕研發,產品結構單一的弊端。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上市 大單品質疑未解
    6月19日,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麥食品」)正式掛牌深交所。頂著「燕麥第一股」的光環,西麥食品的「舊疾」依然存在,產品單一和研發投入少的問題引發了關注。對此,西麥食品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大力投入休閒燕麥產品,抓住新的消費趨勢。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多元化布局目前還是西麥難以突破的壁壘。  作為「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發行價為36.66元,募資資金7.33億元。
  • 「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爭議聲中上市……
    西麥食品的發展也搭上了行業增長快車道。公開資料顯示,西麥食品創建於2001年,該公司主營業務為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有「西麥」品牌燕麥,包括純燕麥片、混合型燕麥片和烘焙燕麥片。西麥食品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3億元、7.19億元、8.5億元,淨利潤則為9447萬元、1.01億元、1.37億元。
  • 晉升「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如何破解產品單一難題
    6月19日,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以下簡稱「西麥食品」)正式掛牌深交所,晉升為「燕麥第一股」。儘管頂著燕麥第一股的光環,西麥食品成為行業備受矚目的頭部公司之一,但其產品單一和研發投入少的問題並未解決,可以說是隱憂重重。對此,西麥食品對外表示,將大力投入休閒燕麥產品,抓住新的消費趨勢。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多元化布局目前還是西麥難以突破的壁壘。
  • 西麥上市 大單品質疑未解
    6月19日,桂林西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麥食品」)正式掛牌深交所。頂著「燕麥第一股」的光環,西麥食品的「舊疾」依然存在,產品單一和研發投入少的問題引發了關注。對此,西麥食品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大力投入休閒燕麥產品,抓住新的消費趨勢。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多元化布局目前還是西麥難以突破的壁壘。
  • 西麥燕麥IPO的尷尬:每年營收6個億,僅11人在做研發
    11人的研發團隊,不得不說,真是少的可憐。 根據歐睿國際統計數據顯示,在包括熱食、冷食的燕麥食品市場中,西麥燕麥以16.2%的佔有率位列2016年終端品牌市場佔有率第二名。2012年至2016年間,西麥燕麥還和桂格、雀巢等國際大牌一同,成為了國內燕麥市場的第一梯隊,覆蓋了超過43%的市場份額。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登陸資本市場半年後,「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因明星產品抽檢不合格,再次將公司推至聚光燈前。公開資料顯示,由「中國燕麥第一人」謝慶奎創立的西麥食品,成立於2001年,2019年6月登陸深交所。長期以來,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的經營模式廣受外界爭議,謝慶奎本人還曾捲入受賄案,引來發審委的重點關注。事實上,單從業績數據來看,西麥食品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其行業市場佔有率榜首的位置,也已「拱手讓人」。西麥食品的未來發展空間越發嚴峻。
  • 「燕麥第一股」再登質量黑榜 西麥食品業績放緩管理混亂
    時代周報記者:楊玲玲登陸資本市場半年後,「燕麥第一股」西麥食品(002956.SZ),因明星產品抽檢不合格,再次將公司推至聚光燈前。隨後,該工作人員讓記者發送採訪提綱至指定郵箱,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對方答覆。公開資料顯示,由「中國燕麥第一人」謝慶奎創立的西麥食品,成立於2001年,2019年6月登陸深交所。長期以來,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的經營模式廣受外界爭議,謝慶奎本人還曾捲入受賄案,引來發審委的重點關注。
  • 西麥食品被桂格反超:為何市場佔有率逐年走低
    銷售費用高的原因,西麥食品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重視品牌建設,為保持穩定的行業地位及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在廣告及市場推廣方面保持著較高的投入力度」。招股書顯示,西麥食品的銷售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運輸裝卸費和宣傳推廣費構成。2015-2017年,西麥食品的宣傳推廣費分別為9013.93萬元、9579.95萬元和10147.8萬元。
  • 西麥食品分紅疑雲:盈利靠什麼?謝慶奎的信心與危險信號
    對於營利雙增的原因,西麥食品歸結於主營產品線下線上廣泛推廣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年報出爐同日,西麥食品還拋出上市以來第一份利潤分派方案。分紅成謎公開信息顯示,西麥食品主營燕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6月28日上市。從財務數據看,西麥食品首秀業績單增長並不太搶眼。
  • 切入萬億級休閒食品市場 「行業老二」西麥的突圍戰
    不過,西麥食品2019年營收不足10億元,想要重回「一哥」位置還面臨重重考驗。上線燕麥能量棒「這是最近上市的新品。」天貓西澳陽光旗艦店客服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道。據了解,這款西澳陽光燕麥能量棒產品分為酸奶蔓越莓口味和可可堅果口味,產品原價79.8元,嘗鮮價39.9元。目前僅有54人付款。
  • 西麥食品成「燕麥第一股」,單一產品風險仍待解
    西麥食品的發行價為36.66元/股,上市首日股價即漲44%,收報52.79元/股。6月20日,西麥食品開盤漲停,報58.07元/股。官網信息顯示,西麥食品創建於2001年,是一家以燕麥產品的研發、生產、經營為主導產業的食品公司。早於2017年底,西麥食品就已開啟IPO進程。2018年6月,西麥食品再次更新招股書。
  • 「燕麥第一股」再漲停 西麥食品產品結構單一仍未解
    儘管根據招股書顯示,西麥營收高達7億元,不過,和國內眾多食品企業一樣,西麥燕麥也有著行業內的通病——重營銷、輕研發,產品結構單一。上市當日,西麥食品董事長回應大單品質疑,表示將大力投入休閒燕麥食品,抓住新的消費趨勢。然而,專家認為,多元化布局目前仍是西麥難以突破的壁壘。
  • 西麥食品艱難上市路,涉嫌財務造假遭質疑,燕麥市場「老大」地位不再
    出現上述問題,在業內看開,與西麥食品輕視研發有關,而這也是很多零食等快消企業的通病,西麥食品並沒能逃過此劫。據招股書顯示,2015至2017年,西麥食品宣傳推廣費分別為9013.93萬元、9579.95萬元和10147.80萬元;其中,西麥食品廣告費分別為833.72萬元、1215.55萬元和2136.68萬元,宣傳推廣費總體呈現增長趨勢。與宣傳推廣費相比,西麥食品在研發上的投入則顯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