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太陽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4月25日,西麥食品(002956.SZ)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決定把銷售業績較好的合作店面打造成西麥形象店。
西麥食品相關負責人稱,形象店並非自己開設,而是對銷售情況較好的雜貨店或小型連鎖超市等合作門店,投入一定的資源,打造成西麥食品的形象店。
打造形象店這種營銷方式並不少見。可口可樂、燕京啤酒等企業都試圖打造形象店,通過贊助一些店面的招牌,店名及自身的品牌形象一同出現,既做到宣傳的效果,也節省店主的投入。
但此次西麥食品開設形象店,在燕麥領域實為首次。西麥食品此次在線下首創形象店,或意在為推出的80多種新品鋪路。
研發人員僅13人,難突破燕麥系產品
長期以來,西麥食品存在依賴單一系列產品的情況,燕麥產品基本涵蓋了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8年西麥食品的招股書顯示,燕麥系列產品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 98.70%、98.46%和98.11%,貢獻的毛利分別佔主營業務毛利的99.56%、99.38%和99、03%。
西麥食品對研發投入卻很有限。西麥食品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西麥食品實現營收5.42億元、5.68億元和7.2億元。但研發投入卻只是185.28萬元、189.80萬元、243.73萬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0.33%、0.30%和0.34%。
截止2017年末,西麥食品的銷售人員1334人,而研發人員僅8人。
西麥食品極力想擺脫對單一燕麥產品的依賴,加強了研發方面的投入。
西麥食品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8.50億元和9.73億元。但研發投入分別為324.03萬元和494.3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0.38%和0.51%。2019年研發人員數量人員相比2017年的8人僅增加了5人。
2019年報中,西麥食品披露,已推出20多款新品,上市30多個 SKU,但新品亦是燕麥產品居多,包括奇亞籽混合穀物燕麥片、高纖黑麥燕麥片、熱帶水果酸奶燕麥脆等產品。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18年與2019年的燕麥產品收入佔比分別佔總營業收入的 96.83%與97.32%,燕麥產品仍然是西麥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來自2019年度報告)
從「狀元」跌落至「榜眼」
2013-2015年,西麥食品的市場份額一直是行業第一。但2015年後份額下滑被桂格取代。
燕麥行業近幾年的火越燒越旺,外資企業紛紛到中國布局。百事將桂格引入中國後,收購了穀物品牌五穀磨房26%的股份,持續在穀物領域深耕。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在進入中國2年後和星巴克一起推出燕麥拿鐵,可口可樂也引進了旗下AdeZ燕麥奶。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在包括熱食、冷食的燕麥食品市場中,2017年終端品牌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桂格、西麥、雀巢、家樂氏及皇室,各自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是18.10%、15.10%、9.10%、4.80%及2.60%。2013年至2017年間,國內燕麥市場的第一梯隊品牌為桂格、西麥與雀巢,三者合計佔有超過42%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自歐睿國際數據
西麥食品如此吝嗇研發投入,何時才能重回行業巔峰?GPLP 犀牛財經將持續為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