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普通人來說,遊戲裡大概是接觸槍最多的地方了,因此一般對於槍的了解,基本上也是來自遊戲,在現實中見到真實的槍,可就真的太少太少了,其根本目的就是因為槍實在是太危險,若是不加以管控,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另外槍給人最大的誤區就是,威力沒那麼大。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相當錯誤的概念,在遊戲裡或者電視上,中一槍子彈的人還能生龍活虎,這放在現實中肯定是不存在的,再來有不少東西,看上去他們是能夠抵禦子彈,實際上它們是抵禦不了子彈的,下面3個東西就是典型,連不少參加過打仗的老兵都在說:別再被電影給騙了!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就是,中了子彈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咱們可以這樣來形容,生活很多人都有被刀劃傷的經歷,這種情況下只要包紮一下止住血,等傷口結痂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但中了子彈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都注意過,在電視上很多中彈的人,哪怕再痛也要挑出身體中的子彈,就是因為子彈中的空腔效應。
而空腔效應就是子彈進入身體裡,彈丸發生了失衡,最後得以破壞人體組織,可見只要子彈射入人體內,還真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首先,最廣為人知的東西就是手機,為什麼說手機防禦不了子彈呢?而手機難道不是金屬物質嗎?並不是,其實整體來說跟手機是不是金屬物質並沒有太大的關聯,而是因為子彈的速度太快,所產生的動能達到了一個駭人的地步,簡單來說速度跟物體產生的動能成正比例,速度越快,動能也就越高。
因此不難理解,在面對子彈的時候,距離才是一個相對穩妥的安全要素,因為子彈出膛的速度會隨著自由落體定律慢慢減速,所以目標在離子彈越遠的情況下,才是最為安全的,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作為區區一塊金屬,肯定是扛不住子彈的。
再來就是牆體,很多人會覺得,只要牆體足夠厚,就能讓子彈射擊的速度大大慢下來,如此相對來說還是安全的,當然這樣理解並不是錯的,只是說現實中很多時候都沒有那麼後的牆壁,30—50釐米大約就是牆壁的極限了。
記得在《戰狼1》開頭那場綁架戲中,主角冷鋒便是用狙擊槍打穿了一道牆壁,最後救出了人質,這就足以說明很多牆壁是根本扛不住這種重型武器的。
第三個東西,也是人們產生誤區最大的東西,那就是防彈衣,直到現在都還有不少人認為穿上防彈衣就是安全的,但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說法。因為防彈衣的作用,更像是一種心理暗示,這種說法都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中了子彈的人,哪怕穿著防彈衣,那股強大的衝擊力都會讓人昏死過去,等同於一個相當尖銳的物品扎了一下,可以說那一瞬間跟中彈都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了,只不過防彈衣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罷了。
另外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防彈衣的重量比較重,穿在身上都有可能不好移動,這樣便會很大程度引起敵方狙擊手的注意,可見並不是說防彈衣很雞肋,只是說它沒有大家認知的那麼好。
當然,子彈的發明,更多都是為了和平,也許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用不上子彈這種東西,所有人都不用擔心戰亂,想來這種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