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託班,中午孩子們會午休。
有兩個五年級的大孩子帶了iPad。
他們有時用iPad看電視,有時打遊戲。
幾個小點的孩子有的和他們一塊看電視,有的在白板上寫寫畫畫。
還有孩子喜歡讓我教他們算24點。
一個姓周的二年級小朋友就特別喜歡讓我教他算24點。
我告訴他,四張牌,用的最多的算法是3*8;4*6。
看到四張牌,先觀察能否湊成3*8或者4*6。湊不到,再考慮其他的。
全部加起來;12*2;能否湊成15+9;18+6;30-6;35-11等等。
多觀察,多思考。
二年級的小朋友,進步很快。
有的,我稍稍提示,他馬上就算出來了。
我和他玩的規則就是,一人一半牌,每次每人各出兩張,算對的把四張牌都拿回。
最後,手裡牌多的一方贏。
他算對了,我一般都會讓他拿回去。
所以他的牌多,我的牌少。
他觀察到了這一點,每次我提示他算對的,他都會把牌給我。
有時我不要,他還會說,應該算王老師的。是你提示我的。況且,我的牌比你的多啊!
二年級,只不過七、八歲,多麼善解人意的一個孩子啊!
我一直說這個孩子是個暖男。
平時我幹什麼,他都喜歡幫忙。
打飯打菜,他要幫我,我怕燙著他,不要他幫。
我們中午放墊子休息,他幫我一起鋪墊子,拿被子,拿枕頭。
他奶奶過來接他,我說起這件事,他奶奶說,在家裡也是這樣,大人幹什麼,他都積極幫忙。
但是晚託班的其他孩子都沒有這個意識。
我想其他幾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周同學有個弟弟,他曾經告訴過我,他不上學的時候,會在家帶著弟弟玩。
還有一天,他沒象平時一樣過來。
孩子嗎!總是任性,一天不來也正常。
第二天,他來了,我問他前一天為什麼沒來。
他說,他和弟弟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因為教育弟弟的事發生了爭吵。
他說:「我覺得我在能讓他們緩緩,調解調解,他們就不會太生氣。」這是他的原話。
多麼懂事、暖心的孩子!
如果外公、外婆聽到這話,再大的氣也會煙消雲散吧!
小小孩子如此暖心,特別讓人欣慰。
仔細想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
有的人活成了雷鋒,成了鍾南山,成了馬雲。
有的人成了藥家鑫、成了吳謝宇,成了芮成鋼。
最大原因恐怕是環境與所受的教育吧!
老祖宗早就總結了: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