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到學習就犯困?家長用好「稀缺性原理」,讓孩子主動學習

2021-01-20 雨雪聊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社會對於孩子的學業要求特別看重,國家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以及培養人才方面要求更加的嚴格,因此,孩子的學業繁重,壓力大,所以很多家長都反饋說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的現象,但是孩子只要一看動畫片或者不做作業,就又會回到精神的狀態。

前幾天表姐向我訴苦,說孩子已經三年級了,但是總是做作業拖拉,甚至是一打開書,他就犯困,或者東走走西走走,學習不專注,不管用什麼辦法,甚至是自己親自逼著他學習,又或者給他找最好的輔導老師,最後的學習效果還是不理想,自己平時還要上班,本來壓力就大,現在變得更焦慮了。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們共同的煩惱,這是因為孩子對"學習"缺乏"稀缺性"的概念,面對每天不停的知識灌輸孩子們對學習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探索性和自發的興趣,更是讓學習變成每天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一個煩惱。家長不妨利用經濟上的"稀缺性原理",讓孩子們一看到學習就興奮,將學習變成孩子主動要求的事情。

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的原因,家長了解多少?

1.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如果對學習沒有內在的驅動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興趣引導的話,孩子很快就會對學習厭煩。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對自身大腦輸入知識的過程,如果孩子沒有興趣了解這些知識,又或者說他對這些概念模糊,那麼即使輸入再多的知識,孩子們也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和吸取。有的時候孩子們一學習就犯困,可能並不是因為他不愛學習,而是剛好在某個領域,他並不感興趣所以他學不進去,也就很容易對著書本發呆,不專注等等。

2.睡眠不足,長期熬夜

很多孩子做作業總是做得很晚,他們會將作業一拖再拖,不管是家長監督也好,他們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這就導致孩子們必須要熬夜去完成今天的作業量,睡眠不足是非常影響孩子們學習質量的,同時,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孩子又會攝取新的知識,如果孩子們睡眠不足,可能就聽課效果不佳,這樣他們對學習也會逐漸的失去興趣和耐心。

尤其是一些不愛制定學習計劃的孩子,他們對學習的方向是模糊的,更多的是被動的學習,所以他們常常在完成某個作業的時候沒有一個時間概念。

3.家長給予的壓力過大

家長不斷地給孩子增加新的作業和學習壓力,導致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孩子想去閱讀一本課外書,又或者是學習其他的事物,很多家長將"學習"的概念停留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又或者是僅僅針對知識層面的學習,對於孩子一些技能方面的學習卻不予理會。

比如,孩子學習打籃球、學習吉他又或者是學習畫畫等等,家長就會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到理論知識上,這也會讓孩子們逐漸的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所以他們就常常學習犯困,就是因為他們的精神和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

什麼是"稀缺性原理"?

"稀缺性原理"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這一原理是源於物品的稀有性,當物品少量,甚至是沒有的時候,人們就總想要得到稀有的物品,這與人們購物的欲望息息相關。但這個經濟學的原理也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大家都知道孩子很喜歡與別人爭搶比較稀少的東西,比如,桌子上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卻有四五個雪梨,然而所有的孩子們卻總是會爭搶桌子上的那一個蘋果,而不去爭搶數量多的雪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水與鑽石的稀有性爭論,很多人說水是稀缺資源,而鑽石也是稀有物質,同樣都是"稀有",為什麼水會比鑽石的價錢便宜這麼多呢?這是因為鑽石商控制鑽石出市的節奏,將囤積的鑽石一點點投放市場,才保證了鑽石的價值,這便是人為製造稀缺性帶來的效果。

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應該這樣運用"稀缺性原理"

其實教育孩子和市場運營的方式方法很像,家長不妨將孩子們比作客戶,把學習當成是推銷給孩子們的產品一樣,可以利用不同的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們逐漸的了解並且接受,甚至是終身擁有"學習"的這項產品。很多家長會問,其實不管推不推銷,孩子們每天都需要學習,但是這學習的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就好像我們自己想買喜歡的東西,會不惜花大價錢都想買到手,那麼孩子如果對學習產生了欲望和興趣,也會是一樣的態度。

1.時間安排的稀缺性

家長想讓孩子們主動學習,其實並不難,只要將學習變成稀有的物品,就可以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而要學習變得稀有,可以嘗試在孩子們學習的時間上做調動。

孩子平時做作業在某一個時間段就會產生一定的厭倦感,那麼家長就可以觀察孩子們平時學習多久會犯困,又或者說注意力就不集中,那麼家長在給孩子設定做作業的時間就可以設定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比如,孩子學習一個小時,又或者是做作業,做一個小時就會犯困,那麼家長可以將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列為半個小時或者45分鐘。

同時,家長也可以在孩子做作業做到一半,正起勁的時候阻止他,讓他過一會再做。家長可以不用擔心,會打斷孩子們做作業的積極性,這是一種引誘的手法,孩子們做作業正起勁的時候,家長阻止,其實是為了增強他學習的欲望,但是這種方法不能經常用,要不間斷的用才能對孩子起一個激勵的作用。

2.學習形式上的稀缺性

很多家長都喜歡用語言去灌輸孩子學習的概念,比如經常在孩子回家路上就和孩子說"今天閱讀哪一本書好呢?"又或者對他們說"今晚需要在xx時間內完成作業",但是這樣孩子很快就會厭煩了,甚至孩子原本很喜歡看課外書,每次做完作業都需要家長去和他共讀一本課外書,但是因為家長的方式不對,導致了孩子越來越失去了興趣。

家長不妨將閱讀課外書變成一種稀有的資源,需要孩子努力爭取,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這就需要家長父母雙方的合作,可以和孩子這樣說"今天我們都很累了,所以不能陪你看課外書了,你可以自己先去看。"重複幾天,當孩子覺得等待父母陪伴的時間太久了,父母再突然和孩子們共讀一次課外書,這樣孩子們就會十分的珍惜父母和他共同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孩子們也就會越享受這段時光,對閱讀的興趣也會只增不減。

3.資源上的稀缺性

在學習資源上家長製造一些人為的稀缺性,也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欲望。尤其是家裡面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減少購買同一圖書或學習用品的方式,讓孩子產生增強的欲望。

比如,姐姐可能很喜歡閱讀某一個故事書,而妹妹也喜歡,那麼家長可以選擇只購買一本,並且和孩子們說只剩下一本了,需要姐姐和妹妹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看圖書的機會,這樣不管是姐姐還是妹妹,當他們最終獲得了看圖書的機會時,他們對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就會分外的珍惜,學習效果也更好。

我是雨雪聊育兒,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課愛犯困,家長不妨利用「稀缺性原理」,讓孩子看到學習就興奮
    不得不說,這個社會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求是特別看重的,所以說孩子們的學業也會變得非常繁重,壓力也特別的大,這也就導致很多家長都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的現象,可是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就會立刻恢復到精神的狀態,這也讓很多人非常費解。
  • 主動愛學習的孩子,都有善用「稀缺原理」的父母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們共同的煩惱。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喜歡用「強制性」措施用力把孩子往自己期望的方向推,結果越是用力,孩子就越反抗。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借用人性中「稀缺性原理」,減弱或者消除那股強制的力量和意識,孩子反而會主動走上我們期望的「跑道」。稀缺原理可以用:物以稀為貴來解釋。
  • 揭秘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善於使用「稀缺原理」
    看點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一直是困擾家長的巨大難題。不光是學習,家務也休想指望孩子會主動幫忙。單純的說教,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更嚴重的逆反心理,家長經常就此陷入兩難的境地。今天這篇文章,將會提供一些解決該問題的思路,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用好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激發孩子學習動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經常可以收到家長們的反饋,抱怨自己的孩子一旦到了學習的時候就容易犯困,完全提不起精神,但是你一旦告訴他,你可以出去玩了,他又會變得神清氣爽,家長們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可言,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不理的話也不行,只好在一旁干著急。
  • 我家有個初中生,白天學習愛犯困,家長用好這幾招效果立竿見影
    孩子學習一直是家長和老師最關注的一件事兒,無論是在家裡自主學習還是在學校跟隨老師一起系統學習,總是避免不了有些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的現象,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愛犯困而有些孩子學習注意力很集中呢?孩子犯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家長不妨用好這幾招,讓學習效果立竿見影。
  •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聰明的家長都用這招
    觀察他的學習情況,每次需要用手機上傳作業他就偷偷玩遊戲,導致寫作業花1分鐘,遊戲玩了30分鐘的情況,為此家長深感擔憂和焦慮,多次溝通但效果不佳。 「犯困」,一玩兒起來就「來勁」;學習的過程中,不能集中精力,不是上廁所就是要喝水,要不就玩鉛筆橡皮,磨蹭中流失很多時間;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絕不願多花一點時間在學習上;每次輪到學習,都要父母「盯著」,家長心累,孩子情緒也不爽。
  •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靠的是孩子的自覺性。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後面監督、催促著孩子,一鬆懈下來,孩子也變得懈怠、只想著玩。比如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鬆,孩子就打馬虎,結果孩子學得痛苦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
  •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聰明的家長都用這招
    案例分析XUE XI學生「學習不主動」主要有這些表現一做作業就「犯困」,一玩兒起來就「來勁」;學習的過程中,不能集中精力,不是上廁所就是要喝水,要不就玩鉛筆橡皮,磨蹭中流失很多時間;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絕不願多花一點時間在學習上;每次輪到學習,都要父母「盯著」,家長心累,孩子情緒也不爽。
  • 孩子不主動學習?「飢餓教育法」讓孩子愛上學習,比「逼」好用
    但是現實情況往往是家長逼得越緊,孩子學習似乎越吃力,別說主動學習,就是打開孩子天靈蓋直接灌也未必有用。那個去昂貴補習班的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瑩瑩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平,爸媽也想了各種辦法,效果並不是很好。聽說班裡的第一名總去一個補習班,雖然價格昂貴,但為了女兒的以後,瑩瑩的父母咬咬牙,還是將女兒送進了補習班。
  • 作為家長,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前幾天,一位家長朋友跟小以這樣吐槽道:真的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了,一有空就想著玩,就沒看到他主動拿起書本來看過,每次都是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不情願的去做作業。
  •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都要看看
    不知不覺暑假已經過去一大半了,新學期就要開始,但是很多孩子的暑假作業、暑期學習計劃還沒有完成,讓家長也跟著焦慮。經常會聽到家長說:孩子很聽話,但是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凡事都要家長老師推著走,尤其在暑假期間,一玩起來就更忘了學習了。很多孩子都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那麼該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呢?家長們快來看看這些方法!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一說到讓孩子學習,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比較頭疼,陪孩子寫個作業,能把家長氣到高血壓,每天為了督促孩子學習想盡各種方法,威逼利誘,連哄帶騙,十八般武藝齊上陣,然而孩子還是不為所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呢?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其實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很簡單
  • 還在天天盯著孩子寫作業?家長用對方法,孩子主動學習不操心
    眼看又要期末考試了,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都要盯著孩子學,結果,經常是沒寫出來幾道題,家長就已經發火了!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習,不是孩子不想努力,而是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麼,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好好學習,答應孩子的要求,用物質的條件來吸引孩子,卻不知道,孩子為了得到什麼而學,始終都認為,是為了父母而學,根本不知道,學習可以帶給自己什麼好處!用什麼方法,能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呢?
  • 孩子貪玩不想學習?別急著罵,家長可用「普雷馬克原理」來糾正
    蕭楚女曾說,「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然而,談到讓孩子學習,很多家長都很發愁,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種天性偏偏會在孩子學習時顯得更加無處安放。孩子貪玩不想學習?別急著罵,父母可用「普雷馬克原理」來糾正。
  •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呢?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想要等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是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孩子自己根本不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所以家長這個時候就要主動一點,觀察孩子的日常,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幫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
  • ​樂於學習的秘密: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方法分享
    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但是學習好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學習是主動的。要形成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後,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業,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成績差了幾分,少不了要警告幾句。認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 孩子貪玩不愛學習該怎麼辦?給家長4個建議,讓娃學會主動學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該學習的年紀,很多小朋友都要家長督促。其實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主動。如果每次學習都需要家長不停地督促,那學習的效果也不會好。過去的幾個月裡,很多孩子都是通過網課的方式進行學習。
  • 如何讓孩子一翻書不犯困?關鍵在於「前閱讀」,趕走孩子瞌睡蟲
    文\小雅編輯\小雅好像很多孩子都不愛讀書,一讀書就犯困。姐姐最近很憂愁,她和我說小麗學習不好,一讓孩子看書不是找各種藉口推脫,就是直接打瞌睡。我們要知道,沒有什麼東西是自然而然就會的,大腦它不會自己主動閱讀,閱讀的能力需要依靠學習獲得。當孩子一閱讀就犯困,我們要用"前閱讀"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這一困境。家長要如何理解「前閱讀」這個概念?
  • 孩子學習能力差,如何塑造孩子學習能力?家長不妨從這幾點入手
    ,孩子感受不到學習帶來的樂趣,自然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家庭需要注意了,孩子初步進入小學階段,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輔導工作,告訴孩子在每一階段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差,原因在於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孩子的興趣是需要藉助家長的力量幫助孩子激發興趣,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樂趣
  • 孩子不知道主動學習,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不知道主動學習,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成績差,寫作業磨蹭拖拉? 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父母都會跟在孩子後面監督、催促,一刻都不敢懈怠。就像教孩子學鋼琴,家長一放鬆,孩子就打馬虎,結果孩子學得痛苦不堪,家長陪得也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