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提升專注力,專業的到家早教老師這麼做

2020-12-11 摩爾媽媽

剛滿2歲10個月的奧斯卡,是我們家當之無愧的男主角。別看他還不滿3歲,玩起情景遊戲來可謂是有模有樣,不僅穩坐C位carry全場,還能把我和他爸該講什麼臺詞安排得明明白白。看他充滿自信又靈氣的小樣兒,老母親特別滿足。但唯一的問題就是他的專注力比較差,喜好單一,玩過的玩具怎麼引導都不願意自己收,這也間接導致了他的動手能力不佳,握筆這個難題一直無法攻克。

聽同事說她家用的是老師到家早教,我也心動了,既然奧斯卡不喜歡去早教中心,不如就把老師請到家裡來,看看這種「新型早教」是否能讓奧斯卡快樂的學習和進步。

我從到家老師平臺請來的方方老師,之前就職於知名國際幼兒園,有9年教齡,平時園內有各個國家的小朋友,日常全英文授課。更令我驚喜的是,經過第一次的試課測評和家長溝通,她就結合奧斯卡的特點和我的期望整理出了分析導圖。

根據孩子情況,制定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一開始,奧斯卡對於到家課的參與度比較低,常常像平時那樣想自己主導遊戲,有時還會「反客為主」,自己當起小老師帶著老師玩了。方方老師還看出奧斯卡也有膽小的一面,所以特意安排了她自己手繪的顏色鮮豔小怪物們,和奧斯卡玩打怪物,在遊戲中幫助他驅除恐懼感,感受歡樂的氛圍。

奧斯卡不喜歡繪畫,塗色,所以方方老師安排了海綿畫,讓他用海綿蛋來拓印上色,奧斯卡每次完成作品後都會成就感滿滿地跑來給我展示。之後每次上課,老師會逐步增加一點難度,循序漸進的培養奧斯卡的創作和繪畫能力,現在的奧斯卡不僅願意握筆,還學會了使用水彩筆和排筆畫畫。之前排斥的東西,現在也變得享受起來了。

方方老師告訴我,因為孩子年紀比較小,缺少系統的教育和常規培養,黃金專注力僅僅在5-10分鐘左右,所以她會根據這一點來調整排課計劃,通過一些巧妙的活動安排,來幫助奧斯卡適應和過渡,一步步加強專注力培養。

到家老師為奧斯卡定製的活動計劃,主要分為「安排主題內容活動設計」(應景更好,像萬聖節,或者之後的感恩節,聖誕節都可以),和「孩子需要提升的目標內容」。基於活動計劃,加上方方老師自製玩教具的輔助,將早教活動場景遊戲化、新穎化,吸引奧斯卡的注意力,以此來培養需要達到的目標。

用心觀察,設計個性化遊戲方案

「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個吸收的過程,我們每個活動的時間基本為10-20分鐘,時間上稍微鬆弛些。我會仔細觀察,孩子在某一活動中專注時間越長,表示他在這過程中吸收能力越強,如果出現 『急進急出』的情況,要給孩子多點耐心和時間讓他輸出。」方方老師告訴我。

有一個活動是要讓奧斯卡練習用馬克筆圈出如圖所示的數字表格,練習一一對應。那時奧斯卡還處在不願意握筆的階段,但方方老師好像早有準備,她拿出了底部鏤空一次性紙杯讓孩子按要求找對應的大小字母,奧斯卡瞬間就來了興趣,足足20分鐘沒分心。

方方老師的「早有準備」讓我感受到她不僅僅是在上課,這些預判都是來自她對奧斯卡的不斷觀察和分析。一個老師「用心」體現在哪?就是以各種方式去「touch"孩子真實的發展水平和需要,並給孩子提供遊戲的支撐。用心加上專業,真的為奧斯卡能碰到這樣的老師高興。

和家長保持溝通,為孩子親手做教具

除了課程內容,我最滿意的就是方方老師和我的溝通非常頻繁。每次課後我們至少要聊15分鐘左右,關於奧斯卡在每一項活動內容、目標以及掌握的程度。她堅持文字並不能完全表達她想表述的內容,一定是第一時間和我面對面交流。

「課後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一定是當天課後要溝通,因為事後再寫「教學觀察」,家長可能看得就沒那麼細緻了,當然有時候我在寫報告時想到了一些比較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也會發完報告後再提醒家長關注一下。」方方老師說。

而方方老師的「用心」,不光是她會和我主動溝通,還有她用心準備的教具。這也是奧斯卡獲得進步的重要原因。

她常常結合孩子的不足點親手設計製作教具,比如昨天的這套玩具,是她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加工製作的,奧斯卡愛不釋手玩了半個小時。

這個套圈和字母卡也是方方老師親手刻的,外面的圈圈可以套萬聖節的帽子,奧斯卡喜歡小車,當他不想套帽子時,老師就和他找家裡的小小車套著玩,延伸了活動。

這個圈圈裡面刻出來的部分,做成了字母卡片,正面大寫的字母是藍色的,背面小寫的字母是紅色的,方便奧斯卡記憶。

現在的奧斯卡,不僅專注力大幅提升,而且興趣廣泛,技能更是突破一個又一個。明年小傢伙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已經計劃好讓方方老師在到家課程中融入英語早教內容,填補幼兒園沒有英語課的空白,全面發展。

更多早教育兒資訊,歡迎關注摩爾媽媽:)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還能這麼玩?跟到家早教老師一邊學字母,一邊鍛鍊體能
    一邊學英語,一邊練體能大概是今年3月份,幼兒園因為疫情無法開學,衝哥每天只能在家跟我大眼瞪小眼,別說英語啟蒙,最普通的幼兒教育都沒有專業的人能給到。正在焦慮的時候,同小區的鄰居寶媽說有個平臺可以請幼兒老師到家來給孩子上課。
  • 別上早教啦,一把豆子在家鍛鍊專注力:適合10月~4歲孩子
    或許現在只是少看2分鐘繪本的差別,但是以後,差別就在於能否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上,並取得成功。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專注力也不錯呀,可以連續看1個多小時的電視。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並不難,這裡整理了5個提升專注力及手部精細動作的小遊戲
  • 0-3歲寶寶的感統早教、英語啟蒙,媽媽輕鬆搞定!
    最近,很多北京、上海的「聰明」媽媽,從網際網路平臺請了英語好的早教、幼兒園和託班老師,到家裡給小區「拼團」的三五個孩子們一起上課,輕鬆搞定早教、感統、體能、幼兒英語啟蒙等。來聽聽一位到家老師蓋慶雲Cherry老師的故事:0-3歲小齡寶寶,也可有上門早教老師我是蓋慶雲,孩子們喜歡叫我Cherry老師、櫻桃老師,商務英語本科畢業。
  • 別上早教啦,一把豆子在家鍛鍊專注力:適合10月~4歲孩子,可收藏
    或許現在只是少看2分鐘繪本的差別,但是以後,差別就在於能否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上,並取得成功。 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專注力也不錯呀,可以連續看1個多小時的電視。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並不難,這裡整理了5個提升專注力及手部精細動作的小遊戲
  • 國外上早教啟蒙課之前,為什麼會先給孩子做測評?
    早教來源於歐美發達國家,但是很多中國父母並不知道,國外給0-6歲孩子上早教啟蒙課之前,不管是送孩子去機構上早教,還是請老師到家裡來上早教,都一定會先給孩子做專業測評。北美幼教專家Tiffany老師提醒,中國家長給0-6歲的孩子報任何早教啟蒙課,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盲目買課包,一定要先給孩子做完專業測評後,有針對性地給孩子安排適合的早教啟蒙。
  • 提升孩子專注力,父母要抓住10歲前的黃金期,養育方式是關鍵
    所以,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時間、同樣的試卷,一個班的孩子的成績也會呈現出優良中差的差異。 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
  • 摩爾媽媽APP「到家老師」,正吸引早教、幼兒園、託育老師加入
    9月10日,界面新聞刊發題為《風暴之後,園丁們殊途同歸》的深度報導,關注從民辦幼兒園、早教、託育機構「跳出去」的老師,正加入定製教育平臺摩爾媽媽APP,成為「到家老師」的就業新趨勢。摩爾媽媽APP的「到家老師」與外賣騎手、滴滴司機一起,被看作是依託移動網際網路平臺誕生的新就業形態。「到家老師」工作時間靈活,多勞多得,單月課時費收入在1-2萬元之間。
  • 孩子哭鬧別忽視!專業早教老師:觸覺失調也會導致孩子哭鬧
    同事家3歲半的小帥哥軒軒,今年好不容易上了幼兒園,同事卻總被老師叫去「聊天」,原因竟是孩子哭鬧的太厲害。開始同事覺得,幼兒園的孩子哭鬧本就是常事,可當老師說到軒軒的其他表現時,同事意識到事情並非普通的孩子哭鬧那麼簡單。只有先把軒軒接回家。
  •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別人都在認真參加活動,而那位媽媽則不斷的在叫孩子,還不能太大聲,臉都憋的通紅。回家後,我翻閱了關於兒童專注力的書籍,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最後發現,問題出在父母的身上。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專注力,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延長。奢望兩三歲的孩子,就能專心玩玩具、看書半小時以上,是不現實的。二寶剛去幼兒園,老師說根本抓不到他,總是跑來跑去,不肯規規矩矩坐著。我心裡也知道,這是該年齡孩子的正常表現,不必太過緊張。
  • 5個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大不同
    因此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迫在眉睫。女星陳意涵經常玩拼圖,她說在玩拼圖時可以保證自己在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了不起的孩子》節目中,僅有4歲的小女孩謝宛彤在7個小時內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完成500塊拼圖,靠的也是超強的專注力。據悉謝宛彤從玩拼圖開始就能保證時刻專注。
  • 早幼教機構停業近半年,老師到家服務能否化解危機?
    姚娜認為,每個人的教研能力有局限性,不同老師各有所長,但很難樣樣精通,因此可以發揮眾人專長,讓每位老師在自己擅長的方向寫教案。其次是共創協作可以提升效率、更快速地實現教學內容的規模化。但同時,最需要專業度的教學結構、框架則交由專門的教研組。 為了鼓勵老師寫教案、同時提升教案質量,摩爾媽媽設計了一套教案與教師收入掛鈎的激勵體系。
  • 芝士親子早教:0~3歲玩什麼?收下這套攻略,在家也能做早教
    很多家長覺得做早教就是上早教班,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或者覺得早教就是隨便在網上找些遊戲玩,玩具也是隨便去選。這些都是家長對早教常見的誤區。芝士親子早教認為,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 我請到家的北美早教老師,用路邊撿的石頭教娃學會了英語字母
    嘗試過送言寶去早教機構做英語啟蒙,但是發現好像每節課就是外教們帶著玩幾個遊戲,幾節課下來,言寶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對於外教的遊戲,也逐漸提不起興趣。連言寶爸爸都說,雖然每天只是跟Tiffany老師度過短短2小時,卻感覺言寶的單詞量每天都在刷新,簡直Amazing!為了了解一下Tiffany老師究竟用了什麼神奇的方法或是教具,我專門請了一下午假回到家裡,想和言寶一起體驗他的英語課,言寶聽說我也想和他一起玩耍,還對我說了一句「媽媽Welcom!」。
  • 2-5歲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用好這些小道具,孩子進步很明顯
    對很多家長來說,早教是一件很深奧的事,憑什麼老師帶著做幾個動作,玩幾個遊戲,就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讓他變聰明呢?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不喜歡剪紙、畫畫、做手工、寫字,不是手笨,而是精細動作能力(即大腦對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差,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
  • 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在家就能幫助孩子專業早教
    針對媽媽們的對於早教的困惑,年糕媽媽推出了這款早教盒子,讓媽媽們在家就能早教,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基於寶寶0-3歲能力發展關鍵期,課程涵蓋了音樂、感官、藝術、思維、運動5大課種,全面發展孩子認知、語言、大運動、精細、社交5大能力。
  • 誰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師?
    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負法律責任,所以有必要參與孩子的成長。第二類隔代撫養:是現在都市大多數家庭的現狀,父母有工作,白天要請奶奶、姥姥幫忙帶孩子,下班到家時,小一點的寶寶可能已經睡著了。老人全權負責看管孩子。第三類保姆帶養:是這幾年新興的產業,在群力親戚家小區遛娃時候,隨處可見媽媽掐著腰,看著手機嘴裡還指揮:看好孩子,別給我摔了啊!寶寶管保姆叫阿姨。
  • 阿鎧老師:用感覺統合重新定義早教日託
    蒙迪教育聯合創始人阿鎧老師(張旭鎧),在峰會上發表了以《提升專注力,激發小宇宙,成就大未來》為主題的精彩演講,用感覺統合重新定義日託,讓早教回歸本質。  阿鎧老師是來自臺灣的頂級感覺統合教育專家,在感統領域苦心孤詣鑽研20餘年,著有《5分鐘玩出專注力》《請問阿鎧老師》等多部暢銷書籍。
  • 它們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附專注力培養方法)
    但是孩子這麼一直盯著,好不好,相信家長心裡都有數。 對視力有損是肯定的,但其實更嚴重的是無形中也影響了孩子的言語能力、專注力,孩子將來上課不專心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2 歲以下兒童最好不看電子屏幕 2013年美國兒科學會就發表過聲明:2 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看所有電子設備。
  • 芝士親子早教:0-3歲的發展,竟然佔到一生的80%
    「錯過0-3歲的階段,就錯過了孩子終身發展的大部分。」這是芝士親子早教遵循的一大著名的教育法。研究表明,寶寶在0-3歲能力和人格的形成完成了60%,而腦發育會在這個階段完成80%,早教就是在這個黃金階段對寶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養育。本文芝士親子早教將為您解讀早教的重要性及如何為寶寶選擇合適的早教等寶媽關注的問題。
  • 沒送孩子去2萬的早教班,在家早教發現效果出奇的好
    沒送孩子去2萬一學期的早教班,我在家給寶寶做早教,1歲2個月寶寶語言能力、認知能力驚人,各方面發育水平超過同齡寶寶,明白早教的意義後才發現父母是最好的早教者。很多粉絲在後臺給我留言,可可媽媽你是不是給可可報早教班了?為啥小傢伙各方面發育都很出色?有什麼秘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