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社會新觀點,帶給你不一樣的論點
生活中,夫妻經常會因為誰打掃衛生,今天輪到誰傾倒垃圾,甚至馬桶蓋是蓋上還是敞開這樣的雞毛蒜皮類的事情而爭吵,甚至扭作一團,或者致使夫妻雙方在婚姻生活中感到孤獨、寂寞。並且這些問題總是在爭吵後反覆出現,致使婚姻走向破滅的深淵,但是經過社會學家觀看眾多夫妻吵架的錄像後,得出一個答案:絕大部分的爭吵跟上面的皮毛小事沒有關係,而是深層次上的問題導致了這些表面上的衝突。
在最牢固的婚姻中,丈夫與妻子相處融洽,並且有著很強的共識。他們互相支持對方,他們有著同樣希望和抱負,也有共同的生活目標,這也是幸福家庭中夫妻間「相互尊重」和「以對方為榮」的真正含義。當你真正地明白了這一點的時候,竟然能發現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爭吵是無意義的,矛盾也是無法解決的。事實上,夫妻在爭吵時無非就是試圖改變對方,但這是徒勞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或價值觀是在漫長的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從根本上造就了這種差異,當你再為這些事情吵架,就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進而損害自己的婚姻。
當然,不是說夫妻之間產生矛盾就不能解決了,關鍵的是夫妻雙方要找到分歧的根本原因,同時,雙方要在互相尊重、讚賞對方的前提下包容這些分歧,只有這樣才能在婚姻中達成共識,並確立共同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求同存異」。那麼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下面以幾個實例進行講解。
例如當一個男權主義者和一個女權主義者結合了,那麼在生活中,誰打掃衛生,誰洗碗做飯必然是一個焦點矛盾,往往讓初始甜蜜的婚姻苦不堪言!那麼如何來解決呢?不妨按周一、三、五和周二、四、六分開進行做飯,周日夫妻雙方一起出去吃,還能增進夫妻雙方的感情。當然,如果一方總想著讓另一方來做飯,那麼矛盾就會變成長期矛盾,伴隨婚姻一直下去。
財務問題也是夫妻雙方躲避不開的一個話題。有的家庭中的一方掌管著全部的財富,致使另一方在日常生活中捉襟見肘,在應酬時甚是難堪。像我,是把每月所有的工資及各種收入匯總,兩人一起討論一下本月的生活預算,扣除預算後,在拿出一部分當成應急資金使用,剩下的存在一個共管帳戶裡面,這是最公平的,也是最牢靠的。但是這裡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急用錢時,必須兩人一同到銀行辦理取款。
孩子教育也是容易產生分歧的話題。在這個問題上,爸爸需要看到媽媽的辛苦,不能只當作一名觀眾,需要參與到孩子教育中。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與爸爸的相處方式決定了未來的擇偶觀。如果缺失爸爸的陪伴,會對交往對象懷疑態度。我認識的一個姑娘,各方面都很優秀,可是在家人安排5個相親對象都沒有成功,總是在交往到實質階段放棄。後來諮詢心理師,發現父親很是暴躁,也缺失童年的陪伴。男孩子在沒有爸爸陪伴,會膽怯、自卑,缺乏自信。
夫妻雙方要想婚姻長久幸福,就要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千萬不可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試圖去改變對方!在婚姻生活中,唯一能讓生活美滿幸福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建立同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