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老人說「好吃不如餃子,好玩就是包餃子」,尤其是對於北方人來說,那是沒有原因可講的喜愛,無論是在任何的節日與宴會都會出現餃子的身影。那可以說是鐵打的餃子流水的節日。雖然說餃子都一樣,但是可以有萬般變化的餃子餡。好像不管是什麼食材都可以包到餃子裡。如果在我們經常常吃的餃子中,選出最好吃的餡料,我覺得當然得是豬肉的餡料了。既然如此,讓我們來想想哪一部位的豬肉,做出來的餡料更好吃?
在決定哪一部位最好吃前,先來讓我們認識認識豬肉的個部位,根據豬肉部位,肉質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豬蹄髈肉、奶脯肉、豬坐臀肉、豬夾心肉、豬五花肉、豬腱子肉、豬裡脊肉、梅花肉以及剩下的豬頭肉。下面我們來說豬肉餡料,豬肉的餡料如果想做的好吃,用來做餡料的豬肉先決條件就是要嫩,最好還是有那麼些肥肉,如果不帶筋膜就更好了,從這幾點篩選下來,符合的就剩以下幾種了。
一,豬的梅花肉。梅花肉是位於豬的肩部和頸部相連接的位置,也可以叫做肩胛肉。是豬運動量很大的地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活肉。這部分的肉,瘦肉佔比很高,幾乎沒有什麼肥肉,但其實當中有很多細細的肥肉絲混雜其中。口感鮮嫩有沒有油膩的感覺。如果用來做餡料是相當不錯的,不過相對於一頭豬來說,梅花肉還是不多的,想買到的話,還是要趕早。
二,豬的前腿肉。這是因為豬身上最嫩的肉就是前腿肉,肉質細膩,很適合蒸煮的方法,再次,由於前腿肉肥瘦相間,不會出現油膩感,吃起來也不會先的老硬,作為餃子餡料非常合適。有人說後腿肉實際上還可以,但是後腿肉是豬中最發達的部分。肉很硬,只適合燉湯。
三,下五花肉。豬的五花肉分為上下五花肉,是指豬腹部的肉,由於是在腹部,所以脂肪就比較的多。而用太肥的豬肉做出的餡料,吃起來油膩感十足,會影響食慾,明顯上五花肉就不合適了。通過對比,下五花肉就是不錯的選擇了,它肥瘦相當,而且製作餡料時的蔬菜沒有油脂,由五花肉中的油脂來調節餡料,製作的餡料不僅味道鮮美,汁液飽滿.
製作餃子餡料雖然豬肉是個關鍵,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增加餡料的味道,比如醃製,醃製也會決定餡料是否鮮美。包餃子所用餡料的豬肉的比例,通常是按照肥肉與瘦肉四六分,選好豬肉後,將肥肉瘦肉一起攪成肉糜。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剁碎,總是感覺剁出來的肉餡不絞的好吃很多,大概是愛的味道吧。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大家的選擇或許有些許的幫助,有什麼去做餃子的餡料,從來就沒有什麼固定搭配,可以自己去大膽的嘗試,總有一種適合你,也可以獲得家人的認可與喜愛,成為專屬於自己家的美味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