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最忌諱走極端,不偏不倚,「中正」才是做事之道

2020-12-16 禪說國學

《論語》有云:中庸之為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庸這種道德,應該算是最高境界了!可是人們卻很長時間缺乏它。在儒家思想裡,中庸是做事最高的德行,應該被人們珍惜和重視。想要堅守中庸之道,就興需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要走極端,也不要「不及」。

所謂「中庸」,就是「適時、適中」,在做事的時候做到不偏不倚。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個人都需要適度地工作,不能好逸惡勞,當然也不能操勞過度,必須勞逸結合。

每個人都嚮往美味佳餚,但是不能吃得過多,多則傷脾胃,八分飽就好。這正是中醫提倡的饑飽相宜的道理,不食則飢,過飽則傷。

任何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這個恰到好處的分寸就叫做「中」,偏離了這一分寸,就是「失中」。這樣做事絕不會達到最佳效果。

一天,子貢問孔子:「師與商也孰賢?」師與商都是孔子的學生,就像子貢一樣。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孔子回答說:「師也過,商也不及。」意思是說子張這個人做事容易過頭,而子夏則常常跟不上。

子貢又接著問:「這麼說來,子張是不是要比子夏強一點呢?」孔子用了四個字回答,那就是「過猶不及」。

故事中,孔子並不認可子貢的想法,而是認為「過」與「不及」是一樣的。「不及」是沒有達到「中」,原因是過於拘謹和保守;而「過」則是超過了「中」,原因是過於放縱和激進。

兩者儘管趨向相反,但都沒有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都是偏離中道而走向極端的失中現象。「中庸」之所以得到孔子的認可,就是因為它反對的就是保守和偏激,強調的就是一個合理的「度」。

卞夫人是曹操的第二任正妻,深受曹操的喜愛。曹操每次外出徵戰,總會帶回很多戰利品,當然包括各種金銀首飾。每次曹操都讓卞夫人先挑。

按照常理,卞夫人應該選擇所有首飾之中最貴重最精緻的,因為每次都是她第一個挑選。但是卞夫人沒有按照常理來做,她每次都挑中等的飾品。

這讓曹操感到奇怪,一次問她:「難道你不喜歡首飾嗎?」卞夫人回答說:「作為女人,哪有不喜歡首飾的!」「那你為什麼不挑最漂亮的呢?」曹操更覺得奇怪。卞夫人回答說:「挑最好的便是貪婪,挑最差的便是虛偽,所以我挑中等的。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發現卞夫人很會做事,既不過於貪婪,也不會假惺惺地顯露賢惠。正是因為她十分懂得中庸之道,才長期受到曹操的寵愛。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認為做到不偏不倚很容易,似乎「中庸」就是折中而已——有上下而必有中,有左右而必有中,有前後而必有中。這實際上將「中」簡單化了。

走中庸路線,並不是凡事隨大流、和稀泥、不求進取、得過且過、雲裡霧裡地隱藏自己的觀點的折中之道,而是做事適度,考慮周全,凡事都懂得留有餘地。

例如,在工作當中,努力追求最佳業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能不顧一切追求完美,從而得罪同事和客戶;應該忠於上司,但是對其他人不能視若無物;待人應該謙和親切,不去挑撥是非,儘量和平相處,但是不能吃「和事兒佬」、「老好人」的態度,這會招人反感。

總之,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強調的是一種重要的做事原則,它是做事成功的保證。

做事格言

相關焦點

  • 《中庸》中10句人生格言,中正為人,中肯做事!
    《中庸》闡明誠意和正心為修身之前提,主要講天命性道,中心思想為「過猶不及」。宋儒程頤解釋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中10句人生格言,中正為人,中肯做事,1.
  • 曾國藩的大智慧,做事最大的忌諱是這個,能克服的都能有收穫
    曾國藩的大智慧,做事最大的忌諱是這個,能克服的都能有收穫 曾國藩的大智慧,做事最大的忌諱是這個,能克服的都能有收穫 做事最大的忌諱當屬坐這山,望那山。三心二意,東做一點,西做一點,結果效率低下,什麼事也做不好。
  • 中庸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中庸之道的詳細解析
    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叩其兩端」、「執兩用中」是中庸之道一個重要的原則,「兩端」就是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過猶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過頭和沒有做到一樣不得其正,即做事須恰到好處。「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
  •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當儒、釋、道、三家智慧融入到做人、做事與修身養性的過程中時,交匯迸發出的智慧火花,更讓人讚嘆不已。道家智慧教你機敏做人,儒家道理教你中正處事,佛家箴言教你平淡修心。 在老子看來,「小」或「大」都可以用來理解道。
  • 三思而後行,做事最穩重的三大星座
    三思而後行,做事最穩重的三大星座摩羯座摩羯座是一個謹慎小心的星座,雖然對於自己的理想有著很強的欲望之心,但他們更會選擇穩重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過分毛躁衝動的走捷徑,習慣於三思而後行,踏實努力的做事。
  • 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個人做事的習慣,更能夠反映出其做事態度
    債主好意勸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項目詳細核算一下,列出一張表格嗎?是要把門面、地板、桌椅、櫥櫃、窗戶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開張嗎?」商人有些納悶。  「是的,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計劃去辦事。」債主堅定地說道。
  • 讀《大學》善做事,讀《論語》善經商,讀《中庸》會做官,讀《老子》有智謀。讀完國學經典,已讀了上萬個字
    國學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經典蘊含常理常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經典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學」的「藝術」,一定可以朗朗上口,是很有韻律的歌唱。
  • 先做人後做事的名言詮釋!
    意思是先學會做人再去做事,做人是做事的開始,做事是做人的結果。   天下最難的是做人,不會做人的人,就不可能贏得人生勝局。   對於現代人而言,「會做人」講的是要有好的人品,有敬業精神,有協作精神,有情義,有擔當。做人的成敗與做事成敗密切相關。
  • 做事嚴謹,最讓人信任的星座!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做事的風格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懶散,做事也是拖拖拉拉,效率很低的,而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向來都雷厲風行,不會有任何懈怠。還有的人為人很小心,他們做事也很謹慎,滴水不漏,任何事情只要交給他們就能夠很好的完成,從來都不需要有任何擔心,讓人非常信任,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樣的星座都是哪幾個吧。
  • 做事之道:從容淡定面對,舉重若輕解決
    到了八月底,眼看著別人的小孩一個一個都報了名、入了學,小李迫不得已才拿著那些材料去望城小學給他兒子報名。但學校老師明確告訴他:居住證明過期了;租房合同未在房管部門備案;學校學位沒有了,他屬於接收順序中的最後一類:第六類,學校無法接納他的兒子。
  • 做事要圓,做人要方
    有人稱,會做事的人是妥協的優雅,這份妥協不是無能,而是忍讓,他們懂得顧全大局,讓每一個人都會感到舒服。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做事圓潤的人會儘量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到對方的困難,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融洽。
  • 做事到位不到位,薪資相差一百倍
    這樣的想法直到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S來單位才停止。S和D在同一個崗位,可沒過多久S就受到老闆重用,薪資也漲了很多。D很生氣,終於壓不住火氣去找領導質問。領導笑了下,對他說,那你現在給我幹個活兒吧。後天有個接待,你幫我去問下W集團要來幾個人。D聽完立刻打電話給W公司,然後火速去找領導,告訴他有五個人。領導問他,幾男幾女。D馬上又轉頭去問,告訴領導是三男兩女。
  • 曾國藩座右銘:性格猶豫做事糾結,看透這16字,煩惱一掃而光!
    晚清名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曾國藩在《治兵語錄》中說到這樣一句話: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是之謂虛而已矣,是之謂誠而已矣。這十六個字對於生活中做事猶豫不決,容易糾結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指引一、物來順應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時,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都要學會接受,既來之,則安之。
  • 秋分,中正之道
    春分的氣候特點是「中庸」,自然萬物放下己見,隨同氣候一齊生長;秋分的氣候特點是「中正」,堅持原則,隨同氣候各歸其根。  在「思辨讀四書五經」二十四節氣系列文章中,春分我寫的是「中庸之道」,而秋分我是寫「中正之道」。兩者之間只差一個字,但意義完全不同。「中庸」意義側重點在「和」,有撮合、糅合、平和等含義,應用在人際交往中就是調和矛盾,求大同而存小異,目的是使人際關係更和諧。
  • 《易經》:修養品德,懂得待人中正,自能收穫好的結局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彖辭》說:同人,六二之爻居於下掛中位,就像臣民恪盡本職,擁護君王,這是同人的卦象。同人卦辭說:眾人聚集在郊外,這是吉祥的,有利於過水渡河。這一句話說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為原則,可以凝聚民眾意志。
  • 做事不順,沒人支持,怎麼辦?曾國藩的剛柔之道,也是成事之道
    曾國藩在一封家書中對弟弟說道:「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就是說,在為人處世上,我們要懂得剛柔相濟。那麼,如何做到剛柔相濟呢?曾國藩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翁,家裡來了一位貴客,他早早地吩咐兒子,去集市買一些蔬菜水果,準備招待客人。
  • 《道德經》告訴我們:做人要正,做事要奇,可惜很多人弄反了
    至於在當下,我給它翻譯成另外八個字——做人要正,做事要奇」。他還特別補充說:奇不是走極端,而是出奇制勝。《道德經》本來是告訴我們:做人要正,做事要奇,可惜現在很多人弄反了。比如,評論家劉再復先生說:學者最好是思想深邃、做人簡單,可事實剛好相反,很多學者做人深邃、思想簡單。
  • 做事很亂沒有條理性,如何讓自己做事更有條理?
    有很多人在工作做事的時候做著做著到後面發現有些事情做到一半沒做了,或者有的事情完全忘記去做了,甚至根本不知道還有什麼事要去做……這很明顯就是做事混亂、沒有條理。做事沒條理,不僅是忘了,更有可能是即使做了也做不好,給他人以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如果想把事情做好,就得做事有條理才行。
  • 孩子做事缺乏計劃、雜亂無章?抓住這幾條,讓孩子自己做主
    3、想到什麼做什麼有一種孩子是隨心所欲,所謂的「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他們無所謂在某個時間段該做些什麼事,而是我現在樂意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輕重緩急之分。那些在進入小學後,需要父母守著才做作業的孩子通常都有這種毛病。這樣的孩子既沒有計劃性,也沒有自律性,特別容易淪為學渣。
  • 做事的三重境界
    魅力電臺Radio做事的三重境界朗讀者:靳宇計劃做一件事,不要一開始就想著盡善盡美,不妨降低期待值,先著手開始,才有希望把別人做不完的事情循序漸進地完成。當然,要想「做得到」,還需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信念要像山一樣穩固。穩紮穩打、持之以恆是處理一切事情的重要原則。要想做事成功,就一定要堅定信念,勇敢地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壓不垮、推不倒,矢志不渝。二是抓住事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