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家長怎麼做?鍾南山的父親每次只說一句話,難怪孩子優秀

2021-01-08 J媽學堂

有一位老人說起自己年幼時故事,小時候的他不愛學習並且十分調皮,有那麼幾次他將媽媽給他去學校食堂吃飯的錢,拿去偷偷買了零食。後來被爸爸發現了,他害怕極了,以為要被爸爸打一頓,可是他爸爸的做法讓他萬萬沒想到。

爸爸把他叫到身邊來,溫溫柔柔的問他:「你好好想一想,你這麼做到底對不對?」,聽完父親的話,他更是羞紅了臉,對自己的錯誤感到羞愧。此後,他犯錯的時候,他總是想起來爸爸的教誨,也讓他更加懂得了承擔自己的責任。

他就是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最敬愛的鐘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小時候接受的教育確實讓人意想不到,原來是父親這麼溫柔的教育方式教導出這麼優秀的鐘南山,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並反思,孩子犯錯的時候,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管教孩子前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思想方面,發火沒用的不少孩子都會形容家長生氣時像個獅子,面對發火的爸爸媽媽,孩子的心中必然被恐懼和緊張包圍著。這個時候對孩子的錯誤進行責備,孩子心裡更多是出於對父母威懾力的一種妥協,而不是對於錯誤的反省接受。

另外,經常受到父母發火打罵的孩子,內心受到的傷害會更大,也容易養成生氣對別人發脾氣的習慣。並且這對親子關係也有巨大的破壞力,家庭難以形成和諧輕鬆的氛圍。

情緒方面,要自我放鬆面對犯錯的孩子,網上一句調侃的自我安慰話語很是實用: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

《親子溝通中父母情緒的調節》表示:情緒是可以改變的,關鍵在於你對事件的看法。當孩子做錯一些讓家長特別生氣的事情時,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儘快讓自己的情緒恢復下來,可以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放鬆下來。

行為方面,先離開現場深呼吸和自我暗示都無法讓自己的怒氣值降低,那麼就先給自己和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各自冷靜思考一下,等心情稍適,再和孩子進行溝通。要注意的是,要採取溫和冷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比較好。

理解每一個錯誤行為背後的意義

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多樣的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被媽媽拉去音樂廳去感受音樂的薰陶,小女孩對一名男高音的歌唱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全程看著這場精彩的演出。媽媽見此,也感到特別欣慰,女兒果然有音樂細胞的。

音樂會結束後,女兒問媽媽:「媽媽,剛才為什麼那個阿姨要這一直拿著棒子去嚇唬那個叔叔呢?叔叔還一直嚎叫啊!」媽媽聽完就傻了。孩子和大人雖然看著同樣的場景,可理解的意思卻大相逕庭。

孰能無過,請原諒孩子的過失我國古代教育學家孔子就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孩童,犯錯總是難免的。家長要懂得原諒孩子的錯誤並釋懷,切不可抓住孩子的錯誤一直不放,這容易導致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原諒孩子的過錯,不是說好不責備,而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劈頭大罵,而是循循善誘讓孩子吸取教訓。需要補充一點,有時候孩子可能需要多接受幾次同樣錯誤的教訓才能長記性不犯。

給孩子指明道路,負責自己的錯誤

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後,他們往往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才能減少類似的問題。那麼家長除了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買單」,還要告訴他們今後怎麼做。

例如,不小心把碗打碎了,讓孩子自己收拾乾淨,也要讓孩子今後拿易碎的東西要小心一些;孩子和弟弟妹妹吵架,除了道歉,還要有一些彌補,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分享給他們。幫助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培養他們責任擔當的關鍵一步。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給予支持

不是用手和皮帶去管教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了,而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到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很多時候當眾責罵或者揍一頓孩子,都會讓孩子很厭煩,這個時候的教育效果並不好,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教育孩子需要用頭腦和心去教育,這才適合今天的教育理念。

曾經看到一個父親因為孩子總是愛叫別人「豬頭」,而讓孩子在小區門口跪著舉著一個「豬頭」圖片,孩子把頭埋得很低,害怕路人的目光。可想而知,對孩子的心理會有多大的陰影傷害。

《正面管教》中尼爾森說:「當我們注意維護孩子尊嚴,他們更容易懂得他們的錯誤,這會激勵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所以,萬萬不可破壞了孩子的自尊心,否則任何的教育都無效的。

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犯錯後的孩子內心並不會處於興奮狀態,大多數都是緊張害怕的,害怕爸爸媽媽生氣和責罵,甚至是挨揍。所以家長也要讓孩子從心底裡明白:爸爸媽媽永遠愛你,願意陪你一起改正錯誤。但是,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錯誤。

要相信,心理上的支持會給孩子充分且巨大的力量去面對自己的錯誤,這樣孩子在今後如果犯錯,他的表現能夠更及時挽救自己的過錯,也更懂得減少錯誤行為的發生。

孩子犯錯不可怕,重要的家長們的處理方式,這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各位家長們的教育質量。因此,要想孩子變得優秀,那麼作為家長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家長不需要害怕自己孩子犯錯,也無需限制孩子不犯錯,錯誤是學習的好教材,給予正確的引導,犯下的錯將會變成孩子成長路上的珍寶。慢慢用愛和道理澆灌自己的孩子,讓他們這顆小樹離陽光更近一點吧!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應該怎麼做?鍾南山:我一旦犯錯,父親就只和我說一句話
    一個成功的人背後肯定有兩個善於教導的家長。在這次疫情中勇敢衝在第一線的鐘南山教授曾經在採訪中說,如果我犯錯,我父親會給我一句話。鍾南山教授說,自己小時候和很多同齡的小朋友一樣,都特別頑皮不愛學習。他說,自己上學的時候學校是有食堂的,但是要花錢買飯票。鍾南山媽媽每天都會給自己一點錢好去買午飯,但是有幾次鍾南山並沒有用這個錢去買飯,而是偷偷買了零食。
  • 跟孩子要怎麼講理?鍾南山說:我一旦犯錯,父親就只和我說一句話
    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跟我說一句話在一次採訪節目中,鍾南山院士提到了自己小的時候,小時候特別頑皮,考試成績也不是很好,學校是有食堂的,但是需要花錢買飯票,媽媽給的午飯錢,他拿來買了零食,後來被父親發現了,他以為爸爸會打罵他,但是爸爸什麼都沒做,只跟他說了一句:「南山,你好好想想對錯」。
  • 如何跟孩子講道理?鍾南山直言:我犯錯的時候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成年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孩子則會因為懵懂與好奇犯錯,不同的是,成年人在出現失誤後補救,而孩子則需要父母讓他明白自己犯的什麼錯。如何跟孩子講道理?鍾南山院士直言道,他犯錯時,父母只和他說一句話,他就會去思考,反省。那麼,一般的家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要怎麼做呢?
  • 不吼不叫教育孩子,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
    一、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誰也沒想到2020年,一場疫情輕而易舉的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就在國家危難之際,鍾南山老先生在次&34;,成為了那個拯救中國的超人,有人說,鍾老之所以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與鍾老良好的人格教育離不開關係。
  • 面對孩子犯錯時,你會怎麼做?不妨跟鍾南山院士的父親學一學
    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他們的教育方式,更是直接地作用於孩子,甚至決定他們的人生走向。鍾南山院士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起父親鍾世藩對他的教育,感慨連連,直言說:在我犯錯的時候,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南山,你先自己好好想一想。」
  • 怎麼才能跟孩子講理?鍾南山:如果我犯了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
    文/璇璇說育兒人生的成長中,總會有許多犯糊塗的時候,重要的是犯錯了之後如何才能改正。尤其是孩童時期,很多家長對孩子犯的錯束手無策,不是家長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而是無法去跟孩子溝通,怎麼才能跟孩子講理呢?這似乎成了每個家庭的最難的問題。
  • 如何和孩子講道理?鍾南山教授犯錯時,父親只和他說這「1句話」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成年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孩子則會因為懵懂與好奇犯錯,不同的是,成年人在出現失誤後補救,而孩子則需要父母讓他明白自己犯的什麼錯。如何跟孩子講道理?鍾南山院士直言道,他犯錯時,父母只和他說一句話,他就會去思考,反省。那麼,一般的家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要怎麼做呢?
  • 怎麼跟孩子道理?鍾南山:我一旦犯錯,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
    然而他小時候並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和很多孩子一樣,鍾南山院士小時候也會犯錯誤,不過和大多數父親不同的是,他犯錯時,父親沒有直接跟他講道理,而是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
  • 你還在吼孩子嗎?鍾南山院士:我犯錯後,父親只對我說了1句話
    作者/小享編輯/小享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因為不想打孩子,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所以只能用吼的方式去逼迫孩子多犯錯,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見成效。鍾南山院士就曾經說過,在他犯錯後,父親只對自己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南山,你好好想一想」。
  • 別再吼孩子了,孩子犯錯家長只需說"一句話",比打罵都管用
    因為面臨中考,所以全家人都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雖然是網課,但也為孩子營造了很好的環境。但孩子的學習情況確實不盡人意。進行了線上考試,把成績傳到家長群裡後,姑媽看到成績後非常生氣。學習本來就不好,結果這次還下降了10多個名次。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最後逼急了,孩子竟然憤怒地扯下口罩,哭訴道:「我太委屈了,每次犯錯都是打我、埋怨我,從不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席話,頓時讓很少陪伴孩子、習慣了用打罵來管教孩子的候大姐淚流滿面。孩子刷了媽媽辛苦攢下來的4萬塊確實不對,作為家長,肯定是要嚴加管教。但究竟為什麼,父母覺得自己用心良苦地在教育,孩子卻不服、委屈,甚至是怨恨?是我們總是習慣充當警察和法官,用懲罰去糾正孩子的錯誤。卻忘了,去看一看或想一想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
  • 金星每次氣到想打孩子時,老公漢斯只說一句話,十年未變
    像很多普通家長一樣,金星在遇到孩子犯錯時也會生氣,甚至氣到想要打孩子。有一次女兒因為一件事惹怒了金星,正在金星要打罵女兒的時候,丈夫漢斯站出來阻止了她,並且告訴她,現在孩子太小了,打孩子會傷害到她的自尊心。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說對了不傷娃
    孩子能感受到的只有斥責、貶低、諷刺挖苦,至於孩子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一概不知。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犯過的錯還是會繼續犯,這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那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大人都避免不了會犯錯,何況是小孩子呢。犯錯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而且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成長。如果孩子犯錯,家長就當做是麻煩、闖禍,只會對孩子發脾氣,那錯誤就只是錯誤。而父母如果能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學會如何改正,這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 孩子經常犯錯?家長放棄「吼聲教育」,常說3句話孩子變得更優秀
    經常有媽媽感嘆說,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總是犯錯誤,什麼都做不好。每次看到孩子做什麼都做不成,就忍不住心裡的怒火,對孩子大呼小叫,嚴厲訓斥,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做的越來越糟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免不了犯錯,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優秀的大人,更沒有人一出生就明白所有事情,知道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孩子之所以稱之為孩子,就是因為年齡小,經常會犯錯,需要父母的呵護和正確引導。剛出生的孩子會不小心摔壞東西,幾歲的孩子會因為淘氣弄破衣服,上學的孩子會功課不好,即使參加了工作,人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
  •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文丨陳喜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當孩子犯錯之後,一般家長會怎麼處理?可能有更多的家長都是,不管孩子犯什麼樣的錯,或者當下孩子出於怎樣的情緒,反正家長認為先教育後交流。其實這樣不僅讓孩子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還會把孩子的情緒逼到一個爆點。
  • 孩子犯錯後,家長說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這三句話對教育孩子有奇效
    通常每次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家長就會語重心長的講一通大道理,孩子的耳朵快磨出繭子,他們也不會罷休。只是這樣的說教真會讓孩子往心裡去嗎?育兒實踐證明,當孩子犯錯後,家長的第一句話對孩子很重要,有時甚至會收到奇效,下面這三句話可以起到一兩撥千斤的作用。
  • 毀掉一個孩子,別讓他犯錯就好了,智慧媽媽這樣做,接住孩子犯錯
    而老師就是聲色俱厲地批評或者叫家長,仿佛孩子是罪犯。社會更是嘲諷或者滿天飛的謠言,讓人直不起腰來。但是,我們卻只記得他退賽兩次,更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對他的退賽口誅筆伐,以至於劉翔不得不關閉社交媒體,隔絕了與外界的聯繫。
  • 別再吼孩子了!孩子犯錯,媽媽只需要說這3句話,孩子越來越優秀
    孩子犯錯時,別再吼了!越吼孩子越容易犯錯。其實,媽媽只需要說這3句話,孩子從此就不再犯同樣的錯,會越來越聰明!很多媽媽通常只說第一句,說第二句的屈指可數,第三句會讓孩子更聰明,值得所有媽媽借鑑。帶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犯錯了就要主動承認錯誤;培養孩子的誠信。
  • 孩子犯錯了,家長該怎麼做?
    前幾天,約了幾個好朋友一起聚會,等朋友的時候我們先到了坐在一旁聊天,邊上有幾個孩子在一起開心的玩耍。忽然,聽到一聲悶響,一張小桌子翻到在了地上,桌子旁邊站了一個小男孩,一個小女孩,兩個孩子明顯也嚇到了,呆呆的站在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一位媽媽走了過去,問道:「這是誰幹的?」「不是我。」小男孩說。「也不是我。」小女孩說。
  • 致家長:優秀的家長都給孩子做榜樣,教育拼的是家庭的格局
    疫情期間,許多家長抓狂崩潰,每每面對「熊」孩子不禁會發出靈魂深處的吶喊: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自己家的卻是這個樣子?其實,這是家長應該自我反思的問題。最優秀的家長,永遠都是在做孩子的榜樣,看看這些家長,也許你能找到如何做父母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答案!建議老師推薦給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