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2020-07-25 陳喜樂聊育兒

文丨陳喜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當孩子犯錯之後,一般家長會怎麼處理?可能有更多的家長都是,不管孩子犯什麼樣的錯,或者當下孩子出於怎樣的情緒,反正家長認為先教育後交流。其實這樣不僅讓孩子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還會把孩子的情緒逼到一個爆點。

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鍾南山教授挺身而出為國家奉獻一份力量,大家都表示鍾老的性格形成跟家庭教育脫不了關係。鍾南山曾經在採訪中說過自己犯錯,父親不會懲罰自己而是讓自己去反思。

可是事實上很少家長可以做到這麼平靜,其實低聲教育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還會讓孩子獲得一份反思和鍛鍊的機會。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什麼是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其實就是家長需要控制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大聲對孩子進行教育,儘量用一種比較溫和的語氣跟孩子溝通。如果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比較容易表現出暴躁的脾氣,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孩子根本不會聽也不會服從,只會讓矛盾升級和孩子遠離父母,完全不接受家長的教育方式。

低聲教育的好處

1.讓孩子情緒比較容易平復下來

很多孩子在某一個階段,他們的叛逆心理會特別強,不僅表現出總是發脾氣,還會對家長莫名的有一種牴觸的心理,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反而用比較強硬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地回敬家長。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家長應該用低聲教育對待孩子,讓孩子的牴觸底線會放輕鬆一些,可以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會讓孩子的心情得到平緩的機會和空間,對於教育來說其實都是比較有效的。

2.有利於孩子成長期的性格培養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有會有些許的差距,家長不要用一種主觀的態度去衡量孩子的性格,大多數孩子的性格都是受父母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情緒表現出來是大怒型,說明家長在平時的時候,對孩子也是這樣的態度。

如果孩子的性格是易怒暴躁型,大部分時候可能都會獲得同伴的遠離的,因為孩子都喜歡跟脾氣好的人相處,這其實是孩子的性格缺陷。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家長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儘量不要大聲說話,大聲不代表有理,其實更反映出一種沒禮貌,用大聲的談話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不尊重自己,同時會無形中控制著自己的情商,讓自己的情商變低,所以家長不妨採用低聲教育,讓孩子在一個柔和狀態下去溝通。

3.幫助孩子形成互相尊重的品性

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放低自己的音量,不要總是用一種大聲的態度教育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己想法和需要別人的尊重,低聲教育其實就是教會孩子怎麼去尊重別人。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無論用什麼的語氣和語調,對待孩子的意義都是一樣,其實不然,孩子的內心比大人還細膩,他們會因為家長對自己的態度,來判斷家長是否愛自己,所以家長應該重視自己的教育音量,多採用低聲教育,教育孩子在尊重別人的時候其實等於尊重自己。

如何做到低聲教育

1.聲音要降低態度要柔和

當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採用的音量降低一些的話,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因為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尊重自己,更像是一種溝通,如果大聲跟孩子交流則比較像是強制性的教育,低聲教育可以讓孩子可以放平心態去聽家長說,從而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去對抗父母。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2.提前準備要溝通的事情

很多家長跟孩子溝通都是很隨意的,有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應該提前準備,這樣才可以跟孩子做最好的溝通,讓孩子明白到事情的嚴重性和自己的問題。

3.表達清楚獎罰分明制度

對待孩子可以使用獎罰分明制度,當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獎勵,如果孩子犯錯也會有相應的懲罰,這樣的方式比大聲訓斥孩子有效,孩子會更加明白是非對錯。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4.保護孩子感受和自尊心

家長應該時刻保護好孩子的內心感受,不要動不動就把孩子當成發洩負能量的工具,讓孩子的自尊心在家長的教育中受損。

特別有些家長喜歡用棒棍教育的方式,孩子一犯錯就打就罵,直到孩子知道自己犯錯和保證以後不會犯錯,其實有效的溝通才是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教育方式,溝通時還要切記低聲不能太過於用嚴重的言語。

育兒的模範,鍾南山:我犯錯時,我父親不會責罰我

​ 總結

其實,在跟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用低聲教育,無非是想讓孩子的內心時刻保持平和,還有為孩子營造一種比較和諧融洽的氛圍,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會獲得更多家長的愛,他們也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長。


共論育兒話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不吼不叫教育孩子,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
    ,讓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個認識,也不會發現自己做錯了。一、鍾南山說:我如果犯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誰也沒想到2020年,一場疫情輕而易舉的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就在國家危難之際,鍾南山老先生在次&34;,成為了那個拯救中國的超人,有人說,鍾老之所以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與鍾老良好的人格教育離不開關係。
  • 鍾南山說:我一旦犯錯,父親就只和我說一句話
    文/瀟媽聊育兒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犯錯要溝通,不能打罵,但是溝通沒有效果,還不如打罵孩子,讓孩子害怕就好,但是越打孩子,孩子要麼會更自卑不愛說話,要麼就是更加叛逆,這個時候再講道理就更沒有用,錯誤的溝通方式也促使了很多悲哀的事情發生。
  • 孩子犯錯應該怎麼做?鍾南山:我一旦犯錯,父親就只和我說一句話
    可是這個孩子在看到自己母親給自己下跪時,不僅沒有絲毫的愧疚之心,甚至還把此景拍了下來發朋友圈說自己心情很好。在這次疫情中勇敢衝在第一線的鐘南山教授曾經在採訪中說,如果我犯錯,我父親會給我一句話。鍾南山教授說,自己小時候和很多同齡的小朋友一樣,都特別頑皮不愛學習。他說,自己上學的時候學校是有食堂的,但是要花錢買飯票。鍾南山媽媽每天都會給自己一點錢好去買午飯,但是有幾次鍾南山並沒有用這個錢去買飯,而是偷偷買了零食。
  • 鍾南山:我一旦犯錯,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犯錯時幾乎束手無策,不能打,不能罵,更沒法講道理,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如何和孩子講道理?這是困擾許多父母的一大難題。然而他小時候並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和很多孩子一樣,鍾南山院士小時候也會犯錯誤,不過和大多數父親不同的是,他犯錯時,父親沒有直接跟他講道理,而是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樣一件事情。
  • 鍾南山直言:我犯錯的時候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成年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孩子則會因為懵懂與好奇犯錯,不同的是,成年人在出現失誤後補救,而孩子則需要父母讓他明白自己犯的什麼錯。如何跟孩子講道理?鍾南山院士直言道,他犯錯時,父母只和他說一句話,他就會去思考,反省。那麼,一般的家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要怎麼做呢?
  • 鍾南山院士:我犯錯後,父親只對我說了1句話
    作者/小享編輯/小享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因為不想打孩子,但是又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所以只能用吼的方式去逼迫孩子多犯錯,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見成效。鍾南山院士就曾經說過,在他犯錯後,父親只對自己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南山,你好好想一想」。
  • 鍾南山:如果我犯了錯,父親只會說一句話
    文/璇璇說育兒人生的成長中,總會有許多犯糊塗的時候,重要的是犯錯了之後如何才能改正。尤其是孩童時期,很多家長對孩子犯的錯束手無策,不是家長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而是無法去跟孩子溝通,怎麼才能跟孩子講理呢?這似乎成了每個家庭的最難的問題。
  • 面對孩子犯錯時,你會怎麼做?不妨跟鍾南山院士的父親學一學
    鍾南山院士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起父親鍾世藩對他的教育,感慨連連,直言說:在我犯錯的時候,父親只和我說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南山,你先自己好好想一想。」其實,當孩子犯錯時,很多情況下,孩子自己也知道是不對的,只是不知道如何改進。如果父母沒有給出時間和空間去解決問題,只是空講道理的話,無疑是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還會傷害他們的自尊。
  • 鍾南山教授犯錯時,父親只和他說這「1句話」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成年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孩子則會因為懵懂與好奇犯錯,不同的是,成年人在出現失誤後補救,而孩子則需要父母讓他明白自己犯的什麼錯。如何跟孩子講道理?鍾南山院士直言道,他犯錯時,父母只和他說一句話,他就會去思考,反省。那麼,一般的家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要怎麼做呢?
  • 「我上班,你就在家欺負我媳婦!」看硬核爸爸如何管教兒子
    華盛頓害怕受到責罰,就用雜樹把櫻桃樹蓋起來。華盛頓聽了父親的誇獎,慚愧地把實情告訴了父親,還請父親責備他。父親把手放在孩子肩頭,意味深長地說:「失去了一棵樹,我當然很難過,應該批評你,但我同時也很高興,因為你鼓足勇氣向我說了實話,沒有說謊或找藉口,我就原諒你了。你知道嗎,我寧願要一個勇於承認錯誤的孩子,也不願擁有一個種滿枝葉繁茂櫻桃樹的果園。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兒子。」
  • 都在寫鍾南山,我說說他的父親鍾世藩吧
    鍾南山站在鍾世藩墓前。雙手緊握胸前:「父親,怎麼辦?我要說出真話嗎?」此時,「非典」正向全國蔓延。終於有一天,事情露餡了,鍾南山暗叫「完了完了」。「我當時以為大難臨頭了,父親一定會把我痛打一頓。」結果鍾世藩根本沒有動手,他把鍾南山叫到跟前,只是說:「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南山,你自己想一想,你這麼做是不是誠實?」
  • 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
    導讀: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叫鍾南山,我是一名胸肺科的醫生
    8 天后,整整瘦了一圈的鐘南山出現在了醫院裡他向上級領導請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幾十年過去了鍾南山始終把父親對他說的這些話牢牢記在心裡直到 35 歲那年鍾南山的醫生生涯才開始起步1936 年 10 月 20 日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的一個醫學家庭父親鍾世藩是醫學博士我國著名兒科專家
  • 【我的父親】愛我的父親
    愛我的父親父愛是一座山,它會在我困難時給我力量;父愛是一盞燈,它會在我迷茫時給我方向;父愛是一本書,它會在我失落時給我信心。
  • 「孩子撒謊時在想什麼」?鍾南山:感到大難臨頭,會被痛打一頓
    文/麗麗育兒達人有研究發現:2歲的孩子,有30%開始說謊。4歲的孩子,說謊率高達80%。當你發現孩子說謊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痛罵一頓?暴打一頓?或者是忍者不說。當孩子說謊時,你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我叫鍾南山,我是一名胸肺科的醫生」
    近日,央視播出了最新一期《故事裡的中國》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在節目中隔空喊話「父親」希望父親能夠看到這段6個月前他拍攝的視頻鍾南山興奮地給父親寫信一向嚴謹寡言的父親誇讚了他南山你做得非常好你終於用自己的行動讓外國人明白我們中國的醫生也是很優秀的科學家
  • 孩子犯錯家長怎麼做?鍾南山的父親每次只說一句話,難怪孩子優秀
    ,聽完父親的話,他更是羞紅了臉,對自己的錯誤感到羞愧。此後,他犯錯的時候,他總是想起來爸爸的教誨,也讓他更加懂得了承擔自己的責任。他就是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最敬愛的鐘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小時候接受的教育確實讓人意想不到,原來是父親這麼溫柔的教育方式教導出這麼優秀的鐘南山,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並反思,孩子犯錯的時候,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 家有男寶,鍾南山父親的育兒經值得學習
    做作業時,凱凱說爸爸什麼都不會,最後還跟爸爸吵了起來。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鍾南山爸爸的育兒經,願每個小男孩都能在童年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和愛。在鍾南山的童年,父親可以說是「不動如山」地陪伴著他,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多承襲於父親。
  • 袁隆平:我很感謝林大夫,還有鍾南山說我沒有不良病變
    多年以後,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給我接生的是林大夫,我很感謝她,也感謝協和醫院。那,負責給袁隆平接生的林大夫是誰呢?林巧稚!下面這張圖就是當年袁隆平的出生證明,左上頁填寫的是一個嬰兒的生命信息和家庭信息:袁小孩。家住西城舊刑部街長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內。
  • 「媽媽,別那麼罵我,我也是要臉的!」
    ,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他的父親早亡,母親對他極為嚴厲,但卻從來不會在人前教育他。每次胡適做錯了事,母親都不會當面呵斥,而是等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關起房門來責備,該罵的罵,該罰的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