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有哪些措施可以防中暑,現在我們收集了一些三伏天防中暑的小知識,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中暑該如何急救
中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不適症狀,中暑的發病對象是非常廣泛的,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中暑,就連寶寶也不例外,因此所有人都要做好中暑的預防工作。
寶寶中暑該怎麼辦?
如果寶寶出現了中暑的現象時,要做好搬移的處理,中暑初期要快速把寶寶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並且讓寶寶平臥著躺好,再把寶寶的衣扣解開,把衣服鬆開或者是直接脫下去,如衣服被汗水溼透應及時更換,頭部可以捂上一塊冷毛巾,也可以使用酒精、冰水、白酒或者是冷水給予全身的擦洗,之後再使用電扇吹風,這樣可以使散熱的速度加快。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降溫毯來進行降溫處理,但是不要使體溫快速下降,體溫下降到38攝氏度以下的時候,對於冷敷等強降溫的措施就要停止使用。
當然也可以給寶寶喝藿香正氣水,對於暑熱悶溼引起的輕度中暑,寶寶出現了頭痛、噁心、腹瀉以及嘔吐等不適的症狀時,服用藿香正氣水是比較合適的,不過由於寶寶年齡比較小,在服用的劑量方面一定要嚴格聽從醫囑,不可以給寶寶隨意吃一些藥物,以免引起一些藥物不良反應。
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一種常見的高溫疾病,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體內熱量積蓄過多,引起中柩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紊亂的急性疾病。
中暑原因有哪些
環境因素:主要為高溫、高溼、風速小。
三天之內平均氣溫超過30攝氏度和相對溼度大於73%,最易發生中暑。環境通風較差,密閉的工作環境中,易發生中暑。
自身因素:主要為產熱增多,對高溫不適應、散熱障礙。
(1)人體產生熱量增多,如從事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
(2)對高溫不適應,如營養不良、年老體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飲酒、飢餓等;
(3)散熱障礙,如過度肥胖,穿緊身、透氣性差的衣褲等。
中暑分為哪幾種
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序,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病人會出現頭暈、眼花、無力、噁心、心慌、氣短、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狀。通常離開高溫作業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後,短時間即可恢復正常。
輕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狀外,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包括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噁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溼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狀。通常休息後體溫可在4小時內恢復正常。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在臨床上可分為熱衰竭、熱射病和熱痙攣3種類型。
熱衰竭: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溼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熱射病:主要表現為頭暈、搏動性頭疼、噁心、口腔體溫大於39.5攝氏度、皮膚紅熱且無汗、怕冷、意識模糊等。
熱痙攣:由於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如何預防中暑
適量飲水
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注意防病
穿著質地輕薄、寬鬆和淺色的衣物。塗擦防曬霜,戴寬鬆簷帽、墨境或用遮陽傘。出行避開正午前後,戶外活動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保證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且氣溫高、人體代謝較快,很容易睡眠不足,從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誘發中暑。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
喝降溫飲品
一些飲品能有效降低體內熱量,是預防中暑不錯的選擇,例如,綠豆湯、山楂汁、菊花茶、黃瓜汁等。
飲食清淡
少食高溫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多吃水果蔬菜。
中暑後如何急救
搬移
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乾爽的地方,使其平臥並解開衣扣,鬆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溼透應更換衣服。
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子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也可用降溫毯降溫。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補水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為其適當補充水分。(若患者有熱射病症狀,先不要為其補水)
促醒
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轉送
對於重症中暑病人,須立即送往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勿讓患者步行。運送途中儘可能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