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赴國難 後輩傳薪火——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為了做個中國人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1936年發生在臺灣的「祖國事件」。當時臺灣的知名士紳林獻堂先生受邀到臺中參加活動,因為林獻堂在大陸曾有「此番歸來祖國」之語,日本殖民統治者唆使日本浪人當眾掌摑他,並質問他為什麼說回到了祖國?這個事件過去80多年,「祖國」又成為臺灣的禁忌,稱大陸為祖國也會如林獻堂一樣被羞辱、打擊。蕭開平說,「中國史列入東亞史」、「教科書去文言文」,這些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令人想到日據時代的燒祖宗牌位、禁中文、禁漢字。

  蕭開平在紀念會上說「今天見到的都是歷史人物」。誠如所言,不少與會者的前輩都鐫刻在抗日史冊裡,他們作為後輩仍在傳承前輩的愛國薪火,有他們在,臺灣就有另一種聲音。林光輝,臺灣抗日史上滿門忠烈的霧峰林家後人,他在紀念會上發言說:「七七這個日子,是我們的前輩為了當個中國人流血奮戰的日子,之前,臺灣人在臺灣抵抗日本殖民統治,七七之後,更多人到大陸參加戰鬥,像蕭道應等,當年想當個中國人非常辛苦,不容易啊!」

  對於當下臺灣的「反中」話語權,銘傳大學教授楊開煌認為,對於「一個中國」在臺灣的「短暫的挫折感」,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臺灣要重新認識一個崛起的中國,而不是反共反中宣傳的中國;要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百年歷史上包括臺灣在內的精英們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臺灣要做中華民族復興的「他者」、還是要參與其中?這個問題要讓年輕人思考,讓他們了解參與其中,舞臺和前途自然會很大。

  去除「殖民心態」

  楊開煌在紀念會上提出,認同一個中國,還要繼續去除「殖民心態」。

  但當下臺灣的歷史敘述卻充滿「殖民心態」。林光輝在紀念會上說,桃園大溪的日本房子現在被定為「古蹟」,當年日本人從臺北殺到大溪,大溪的大火燒了3天,這些房子是日本人在臺灣民房的廢墟上蓋起來的,如果這些是「古蹟」,總要留幾間更「古」的民房提示那段歷史吧?

  林光輝還談到日本殖民者在雲林的暴行,當時大林村簡義想以放棄抵抗換取1000多名村民的安全,結果日本人進村後先要200名婦女,簡義不從,80多名簡姓女子被強姦。臺南發生的「蕭壠大屠殺」,村民逃進一條山溝,日本人堵住山口掃射,有7000多人被殘殺。據記者此前的採訪了解,「蕭壠大屠殺」至今存在於當地村民的「口述」,不見正式寫入歷史。

  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在紀念會上說,上世紀90年代起,李登輝大力推動「認識臺灣」歷史教育,其後繼者又接著展開「去中國化」的教育,導致如今在臺灣的中國史教育,在質與量都已是氣若遊絲,尤其是教育部門一意孤行所實施的歷史課綱和教科書,更是對中國史教育的一大摧毀。

  「和平統一才不愧先賢」

  臺灣「釣魚臺教育協會」理事長陳美霞在紀念會上說,在反中反共、親美日、「去中國化」的教育下,「臺獨」民粹的意識形態形成,臺灣從上世紀70年代起反帝愛國的「保釣」意識式微,課本中只寥寥幾句帶過。「教育協會」通過記錄口述歷史、和漁民合作、舉辦各種活動,彌補教育的空白,讓臺灣社會了解反殖民的歷史。

  吳昆財說,歷史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唯有尊重與認識歷史的民族,才能永續萬代而不滅。不滿於臺灣的歷史教育現狀,吳昆財發起成立了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如果你不知道過去,你就不會擁有未來。如果你不了解你的民族過去的遭遇,你也不會知道將何去何從。」

  在統一聯盟黨6日舉辦的「全民族抗戰83周年紀念會」上,黨主席紀欣說,七七事變後,全中國人民包括已被日本高壓統治了42年的臺灣同胞忍無可忍,團結起來,一致抗日,終於贏得勝利,光復臺灣。現在,也唯有兩岸中國人團結起來,才能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也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

  7日下午,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團體相繼到日本在臺機構遞交公開信、抗議書,高呼口號「釣魚臺是中華民族固有領土」、「兩岸早日和平統一」、「臺灣永遠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人民抗日協會」理事長鄭建炘說,83年前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83年後臺灣島仍有很多媚日的人。「釣魚臺」本來是中國人的領土,卻有臺灣人甘為走狗認為「釣魚臺」是日本的。希望在臺灣的中國人為復興中華民族繼續努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 2020年07月08日 08:50: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個事件過去80多年,「祖國」又成為臺灣的禁忌,稱大陸為祖國也會如林獻堂一樣被羞辱、打擊。蕭開平說,「中國史列入東亞史」、「教科書去文言文」,這些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令人想到日據時代的燒祖宗牌位、禁中文、禁漢字。  蕭開平在紀念會上說「今天見到的都是歷史人物」。誠如所言,不少與會者的前輩都鐫刻在抗日史冊裡,他們作為後輩仍在傳承前輩的愛國薪火,有他們在,臺灣就有另一種聲音。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為了做個中國人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為了做個中國人 2020年07月09日 08:36:00來源:海外網 這個事件過去80多年,「祖國」又成為臺灣的禁忌,稱大陸為祖國也會如林獻堂一樣被羞辱、打擊。蕭開平說,「中國史列入東亞史」、「教科書去文言文」,這些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令人想到日據時代的燒祖宗牌位、禁中文、禁漢字。  蕭開平在紀念會上說「今天見到的都是歷史人物」。誠如所言,不少與會者的前輩都鐫刻在抗日史冊裡,他們作為後輩仍在傳承前輩的愛國薪火,有他們在,臺灣就有另一種聲音。
  • "七七"紀念日卻用日文發推,臺灣某人其心可誅!
    (1940年臺灣少年團在福建崇安縣慰問宣傳時鐫刻的「打倒日寇、保我中華」抗日標語)7月7日,「七七事變」80周年。中國國民黨舉辦了80年紀念大會和研討會,黨內高層幾乎全員到齊。臺灣民間也有形形色色的紀念活動。
  • ​臺灣各界紀念全民抗戰爆發80周年
    為了防止122年前和80年前同樣被侵略的悲劇和國恥再次在中國人身上重演,在日前臺灣島內舉行的多場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活動中,各界人士呼籲兩岸中國人發揚80年前的全民族抗戰精神,居安思危,不忘國恥,共同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去,只有民族復興才不會讓122年前和80年前的悲劇重演。
  • 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汲取歷史教訓,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新華社臺北7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
  • 七七事變80周年 藍營高調紀念蔡英文卻發推特慰問日本水災
    臺灣不曾缺席抗戰 中國國民黨7日舉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和「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大會」,向參與抗戰的軍民同胞致敬。 出席研討會的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表示,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兩岸人民都曾因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心而被欺凌迫害,傷亡慘重。
  • 「七七事變」八十周年 藍綠紀念抗戰冷熱兩重天
    臺灣不曾缺席抗戰中國國民黨7日舉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和「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大會」,向參與抗戰的軍民同胞致敬。出席研討會的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表示,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兩岸人民都曾因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心而被欺凌迫害,傷亡慘重。
  • 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推動臺灣中南部各界赴閩交流
    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推動臺灣中南部各界赴閩交流 2014-09-04 23:26:36黃少華 攝    臺灣大學生到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了解赴閩修學旅遊活動的情況。 黃少華 攝   中新網臺北9月4日電 (記者 黃少華 林永傳)成立三年的臺南福建旅遊服務中心,大力推動包括農民、青年學子在內的臺灣各界人士赴閩旅遊交流,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 臺灣統盟紀念七七抗戰 高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紀念七七抗戰與胡秋原先生演講會」。 圖片來源:統盟提供【環球網綜合報導】7日是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七七抗戰」紀念日,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紀念七七抗戰與胡秋原先生演講會」,臺灣統盟主席王津平等全體200多位與會者一起高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口號。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統一不是選擇題,是歷史的趨勢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臺灣光復紀念歌》猶在,但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臺灣當局無聲無息;「不能忘,常思量……」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民間組織25日接力舉辦紀念會、圖文展、大遊行,唱響《臺灣光復紀念歌》。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
    原標題: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   新華網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曹典 李寒芳)28日是「二二八」起義68周年紀念日,當天台當局及社會各界舉行追思會、座談會、紀念展等活動,紀念這一對臺灣社會造成深遠影響的歷史悲劇。
  • 臺灣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12日電(記者 付敏 劉劼 李凱)獻花致敬、召開研討會、舉辦紀念特展、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臺灣各界以不同形式隆重紀念這位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彪炳史冊貢獻的偉人。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半個世紀的臺灣,終於回歸祖國懷抱。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
  • 83周年紀念會:臺青年還有未來麼
    文丨梁延 審丨暗藍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演習時,以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搜查宛平縣城。被拒絕後日軍向中國守軍開槍,接著炮轟宛平城。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這就是「七七事變」。
  • 陳水扁、蔡英文閃躲「抗戰紀念」各有奇招
    今天是七七抗戰爆發80周年紀念日,但由於「執政」民進黨的「本土史觀」,對於史事向來視為事不關己,也因此紀念活動顯得相當的冷清。與過去每逢抗戰爆發、抗戰勝利10年就大肆慶祝的場景相比,今年紀念七七抗戰的畫面,少得可憐。
  • 臥龍崗支援甘肅建設者紀念園開園 社會各界公祭英烈
    臥龍崗支援甘肅建設者紀念園開園 社會各界公祭英烈活動現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更應該銘記為國家浴血奮戰的英雄!」在中國烈士紀念日和國慶到來之際,9月28日上午8時,「2019年蘭州市暨甘肅」活動在甘肅臥龍崗園林公墓隆重舉行。
  • 臺灣瘋傳蔡英文83項"政績"是啥?
    【觀察者網 綜合】近期除了美國政客給蔡英文「撐腰」,島內一些政客也開始鼓吹蔡英文的「政績」,總共羅列出蔡英文83項「政績」。 據臺灣《聯合報》12日報導,蔡英文上臺半年多,民調經歷「雪崩式下滑」,多項社會議題決策引發民眾抗議。然而,前臺北市政府顧問洪智坤卻在臉書轉貼LINE(微信類即時通訊工具)「瘋傳」的蔡英文83項「政績」列表。
  • 臺灣民間唱響抗戰歌曲 學者籲「不容青史盡成灰」
    中新社臺北7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 路梅)臺灣民間團體中國統一聯盟、新黨青年軍、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等7日在臺北分別舉辦抗戰紀念活動。《黃河大合唱》、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抗戰時期悲壯的歌曲與詩詞,伴隨參與的民眾一同回顧抗戰史。  今年臺灣民間舉行的各項七七抗戰紀念活動,傳唱昔日愛國歌曲成為共通點。
  • 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民族崛起的長城——各地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
    7日上午10時,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上響起雄壯的國歌聲,部隊指戰員、社區居民、中小學生等各界人士近200人向抗戰中犧牲的英烈和遇難同胞默哀,並敬獻花束。  廣育小學學生史靜妮俯身獻花後向無名英雄紀念碑行少先隊禮。「我們一定要學好抗戰歷史,激勵自己,長大後要像抗日前輩一樣報效國家。」她說。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