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一談因果法則和對稱法則。
很多朋友很害怕"業力",總感覺那意味著不好的事,罪過、懲罰。其實,業力就是因與果。總帶著對「業力」的恐懼生活,也就始終在牢籠裡。想打破業力,最關鍵就是在生活中活出醒覺,回到「在」,從而就從因果鏈條中跳出來了。
醒覺,是意識的翻轉
在人間活出醒覺的生命,是這一生最大的目的。
──楊定一博士
「對稱法則 vs 因果法則」
選自《神聖的你》第六卷12
生命的內在,遠大於外在。醒覺,也只是內在完全翻出來,是必然的結果。
從古至今,很多人都認為law of causality因果法則(業力法則),是通過修行、成道可以打破的。然而,這個觀念並不正確。因果的法,其實比牛頓的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一反作用力)還更基本,是根本不可能打破的。在有時空的人間,它永遠存在。
此外,本書稍早提過的另一個法「對稱法則」,同樣是最基本的物理原則,也是無法違反的。即使可以違反,也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因為立即帶來一個失衡,無法長久。整體來看,對稱法則還是成立的。
一個人醒覺過來,才會突然理解——對稱的法則與因果法則,不光在人間的表面生命成立,也同時在外在世界和內在生命運作。生命的外在,從來沒離開過內在。內在,也從來沒離開過外在。兩個層面是相對相成的。只是我們通過知覺,看不到內在,最多偶爾體會。
其實,嚴格講,連「相對相成」都是不正確的說法。它是整體的,而外在只是內在的一部分,內和外是分不開的。只是人類看不到全面,無法理解整體。所以,我借用「相對相成」這四個字,勉強表達這個整體的連貫性。
在這裡,我想用另一個比喻,希望可以表達得更清楚。這個因果的法,比較容易在外在世界看到。也就是說,東西和事件的連貫性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觀察到的。假如觀察不到之間的連貫性,我們就會稱為巧合。太意外的話,我們就會稱為奇蹟。
而內和外之間的聯繫,屬於對稱法則,也就是兩面一體的觀念。但是,內在向外在透露的比例和內容,隨時可以變,和意識的狀態相關。一個人內心突然寧靜,外在也跟著平安。反過來,內心不寧靜外在可能顯出著急憤怒。
通過外在的眼光,我們只看到外在和外在的關聯,看不透內在的運行。有時認為因果的法則被打破了,其實,所謂的打破,也只是外和內突然做了一個調整。站在整體什麼都沒有動。只是某個東西或某個人和內在做了一個相稱的對應,而使得外和內的比例發生變動。
從外在的角度來觀察,會感覺不符合因果。因為找不到關聯,我們才會認為某件事是巧合或奇蹟。然而,所謂的奇蹟,其實既沒有違反因果法則也沒有違背對稱法則。
懂了這些,自然會發現全部生命的奧妙,都是本來有的,再明白不過,只是我們通過外在的邏輯沒辦法理解。
生命的任何奇蹟,本身也只是反映生命內在的延伸。重點是——通過內外的通透,才讓內在生命的全部或部分浮出來,其實什麼法都沒有違反。只是站在外在的角度來觀察,會以為外在有了變化而沒辦法跟因果或周邊的因素聯繫起來,才會以為打破了因果。
懂了這些,一個人會遺憾自己過去的理解太過狹隘。誤以為人間的知識,就是我們可以懂的一切。誤以為可以拿人間有限的知識,遮蔽生命本的奧秘。卻不知道,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進一步說,一個人就是醒過來了,還是受到因果法則管轄。只要活在人間,這個管轄還是存在。
人間本身就是限制,是制約所成立的。留在這個瞬間,他自然要受到這個限制、因果的作用。
一個人醒覺,即使完全醒覺,他來到這世間,還是通過因果來的。醒覺了,他還有殘留的業力要消化,要受到這個法的作用。梵文有一個詞「隨伴業」(prarabdha karma),意思是一個人全部醒來,還是要隨順過去的因果活下去,因為他本身就是這些因果組合的。
重點不在這裡。一個人醒過來了,自然會發現生命的內在遠遠大於外在。甚至,內和外從來沒有分過。「內在」本身是「空」,本身是「在」,是還沒有成形的絕對,要通過意識的化現,才局限到這個世界。
這麼一懂,一個醒覺的人不光對外在所有的現象都可以容納,都可以臣服。對內在生命的一切同樣可以容納,可以臣服。這樣,生命的內在通過對稱不斷地翻出來,而且從每一個角落都翻出來。
周遭的人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不可思議,都是奇蹟,甚至打破因果。其實一個醒覺的人知道,這些還都符合生命更大的原則,通過遊戲,在開展。
所以才會說,最後,是生命來活我們。
這樣,對稱的法也沒有違反,因果的法也沒有違反。什麼都沒有違反,因為什麼都不存在。
也只有一片空。
一片寧靜。
我過去從來沒有談過這些,也就是擔心一個人聽到這些,自然會建立另外套邏輯,進入一個邏輯的系統,而又被這個系統困住了。
正因如此,過去幾乎看不到這種解釋。古人希望我們直接進入全部的生命,而不是在思考裡打轉。但我認為年代已經不同,人類最大的優勢,正是人腦的分別思考能力。通過我們腦的思考能力,我認為我們已經到一個地步,機緣成熟,通過它,反而可以通到底。
把念頭當作解脫最大的工具。解脫了,一個人自然會發現宇宙不可能犯錯。站在整體,沒有什麼對錯好談的。大自然,也在等著我們醒覺。只要我們醒覺,通過我們,大自然也突然可以觀察到自己。宇宙,也就跟著醒過來了。
制約是個能量場,由瞬間到瞬間,這一生到下一生,不斷地通過形相再生。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無盡的能量循環,不斷地再生,不斷地和形相綁在一起。
這張圖的第一個圈圈(左上)代表最原始的階段,沿著時空,不斷地往右、往下循環和流轉。
人類視這樣的循環為理所當然。然而,制約由條件所建構,本身還是局限,必然帶來限制。如果我們不跳出制約,也就只能依照時空的先後順序架構,沿著過去的設定,走到現在,由此決定未來。只有將綿延不絕的念頭之流中斷,打破念頭與念頭之間的制約,才能把生命的全部潛能發揮出來。
遇到每一個狀況、眼前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內心首先做一個感恩——「謝謝!」
再進一步,用「我喜歡」,帶著欣賞的念頭,肯定這個瞬間的圓滿。
再重複一次「謝謝!」只是在心裡快樂地帶出感恩或欣賞的念頭。
碰到樣樣狀況,甚至不好的事,繼續肯定、繼續接受、繼續感謝。
不斷在內心湧現——
「謝謝!」
「我願意接受!」
甚至「我可以享受!」
「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也自然會選擇這件事。感謝宇宙的安排。」
接受,再接受。
享受地接受。
臣服地接受。
自然會發現,無論眼前有事還是沒事,好消息、壞消息、高峰、低谷...
我的快樂,其實和人間的狀況不相關。
從人間任何的角落,我都可以回到快樂。
即便眼前要處理表面看來不好的事,
甚至看來很糟的事,
但內心自然有一團平靜,可以把任何瞬間包容起來。享受瞬間,自然就跟任何條件無關。
合理、不合理,你都可以快樂。
~ end ~
作者:楊定一,美籍華人,醫學博士,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康乃爾醫學院生化博士,曾任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實驗室主持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諮詢委員,是迄今唯一獲得過美國「自由神獎章」的華裔科學家。對整體療法有獨到研究。
與臺灣「天下生活」合作出版「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包括《真原醫》《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全部的你》《神聖的你》《我是誰》《定》《時間的陷阱》《豐盛》《奇蹟》《唯識:新的意識科學》等著作;並與風潮音樂合作出版《等著你》《蛻變·重生》《最終的真相》等音聲引導專輯。
針對忙碌的上班族的簡單輕鬆的運動方式,效果卻是不得了。
只要每天做五分鐘,帶著享受的心情來做,身心會越來越舒暢。
身體舒暢了,情緒結也就相應打開了。
自然,沉澱和領悟也就發生了。
專訪 · 轉載 · 商務合作:曉溪
(微信:xiaoxi36677)
掃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感恩身體的功課:久坐族的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