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後,全國教育改革已開始實施!此次改革關係到孩子的中高考和未來前途!
一
語文課本大變天
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已經正式宣布:
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
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原國家副總督學王文湛說:
作為最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的變化,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改革後,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進行持續考察。不僅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教改前,除語文以外的其他科目,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會增加到5000字,甚至9000字。
如果語文水平欠佳,閱讀速度慢,勢必會影響到各科考試,有的考生甚至來不及把題目做完。
整個小學6年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
從整個中小學階段教改的幅度不難看出,提高孩子語文水平和閱讀速度已成為重中之重。
二
語文為王時代已到來
對於這次語文教材的改革和變化,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表示:
1、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先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體量不是題目的數量,而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還透露:
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
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學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必然是孩子求學路上的一大考驗。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
三
未來中高考語文的難點
1.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舉例「全國卷Ⅱ」的語文考卷,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很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2.範圍變得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
對於名著的考核標準已經逐漸提高。
例如,下面這樣相對簡單的題目:
下列文學名著的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荷馬史詩指的是古代希臘著名的兩部詩作《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為行吟詩人荷馬所作。
B.安徒生是位童話作家,又是一位想像豐富的詩人。他的童話在形式上雖然是散文,但實際上卻是「詩」。
C.《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和小說選擇生動的情節和富有個性的細節來描畫人物,使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呼之欲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駱駝祥子》的成功,在於作家精心刻畫了祥子、虎妞等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在未來,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比如:
①對比分析人物,讓孩子談談對主人翁的個性化感悟;
②結合給出的具體片段內容,鑑賞評價人物或者作品語言特色;
③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
3.不積累古詩文與文言文,必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光是對閱讀的考察,就佔了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視古詩積累、文言文閱讀,將失去這幾十分。
四
快速閱讀是大勢所趨
教育部考試政策一次次的改革,給孩子帶來的最大挑戰便是閱讀量。沒有快速閱讀能力,面對堆積如山的課外讀物,和閱讀量上萬字的試卷,孩子將無力應對。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而快速閱讀是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性因素。
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快速閱讀的能力。
當孩子掌握快速閱讀,對閱讀產生興趣,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無論教材怎樣改,閱讀量怎樣增加,知識面要求有多廣,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沐憶學堂在做的正是用快速閱讀助力孩子贏在起跑線。我們獨創的全腦速讀,可讓孩子的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萬字以上。
成為沐憶學員,閱讀將不再是難點,而是孩子的成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