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往往把記憶中深的東西打磨的更加深刻。
如同那些歷史悠久的老飯店,
無論時間如何流逝,
只要輕輕推開那一扇門,
它的歷史以及它曾經的輝煌就會再度重現,
讓人不禁地對它肅然起敬並被深深地吸引!
穿越時光隧道,
我們一起去探尋那些凝聚了歷史、
卻又綻放無窮生命力的老飯店!
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新老交替。
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
有的會被遺忘,
有的卻能流傳百年...
《 益昌凝糕點 》
是大連唯一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益昌凝糕點是由吳洪恩老先生創建於1869年。2010年1月,百年益昌凝糕點鋪重現金州古城,「益昌凝」的老字號招牌又被重新掛了起來。2013年,「益昌凝」糕點鋪獲得「遼寧百年老字號」榮譽稱號,2014年底被遼寧省政府列為「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產品有軟硬八件以及套環酥、綠豆酥、江米條、元宵、月餅等,曾風靡大連,影響遼南地區。傳統名產有核桃酥、龍鳳餅、糖餞麻果、麻花點心、酥八件等。酥八件層面層酥、色澤麥黃,口感酥鬆綿軟、清利爽口,入口酥甜、百食不厭、久藏不壞。硬八件雖觀感較硬,但口感酥鬆、餡心細膩,口味多樣、外形美觀,造型逼真、不易破碎。
地址:大連市金普新區金州史達林路體育場大商新瑪特超市出口
《 正宗劉胖家大糖火燒 》
旅順水師營大糖鼓火勺是從公元十八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流傳下來的傳統火勺麵食,號稱「遼南一絕大糖鼓,中外聞名香甜脆」,2009年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製作旅順水師營大糖鼓火勺需備土石磚製作的圓形兩層爐:一層烘烤,二層烙;其次要有在長鐵柄上焊接一個圓鐵環的「鐵鏟」。製作用的擀麵杖也很特別,是一根較細的擀麵杖插在圓柱形的粗擀麵杖裡,把加入白糖的麵粉攪拌後擀成麵餅,並在上面撒上芝麻進行烘烤、烙,其形式為中間充氣膨脹如鼓,樣子非常獨特。
地址: 大連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金色陽光幼稚園旁
《 糯米香 》
大連糯米香是有7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以甜食著稱。在大連也是影響了幾代人,那時候吃糯米香的排隊都排到大街上,逛完老天津街都會跑去美美的喝上一碗紅豆粥,來幾個炸元宵。
裝飾很簡單,四角桌,很有老大連的感覺,一個展示櫃和一個收銀臺,簡單,人卻絡繹不絕。糯米香最有名的小吃當屬紅豆粥、粘糕和炸元宵,招牌紅豆粥香裡面除了紅豆外,還有大芸豆和黑豆,甜度適中、稠稠糯糯。炸元宵裡面的餡料還和以前的一樣有青紅絲,芝麻和砂糖,入口外酥裡糯,有以前的味道,但已經沒有當時那麼大了。偶有路過的時候依然還是會去吃一碗粥和幾隻炸元宵。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長江路198號(海源電子城斜對過)
《 新海味 》
新海味是原來的「海味館」升級的。海味館是老大連「三樓一館」中算得上獨挑大梁的角色,而新海味是在原大連海味館基礎上組建的,大連海味館1951年專營俄亞大菜,1954年經營中西大餐,1958年主營海鮮菜餚。老大連人都知道大連飲食服務公司(又稱老飲食)是大連以前最早的國營餐飲公司,但凡大點的館子解放後公私合營都歸他管,大連的老字號基本都跟他沾親帶故的,這海味館就是以前的國營青泥窪橋食堂...(高大上有木有)
主營海鮮菜餚,熘魚片,全家福,紅燒海參是響噹噹的名菜,來這吃飯一半是味道一半是回憶。還有很多特色大連老菜,櫻桃肉、清湯全家福、西葫蘆海參包子、熘魚片、鮑魚酥、炸烹蝦仁、烏魚蛋湯、五香鮁魚.......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蝴蝶魚,很有松鼠魚的影子。刀工講究,擺盤精緻,色澤鮮豔,魚肉鮮嫩,酸甜口。
地址:大連市西崗區長春路49號(房屋交易中心後身)
《 黑石礁酒樓 》
久負盛名的黑石礁酒樓,開業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了,黑石礁酒樓曾是國營8大飯店之一,是大連的老字號酒店。歷經大連餐飲業數十載變遷,依然屹立存在。
黑石礁酒樓的軟炸肉,保留了自家烹飪的特色,塊狀的軟炸肉,口感上實惠又過癮,外酥裡嫩,肉中微甜,佐以椒鹽調味,入口時唇齒留香!
熘肝尖用最老式的醋烹鍋,香菜、醋、蒜的比例也調配的恰到好處,豬肝經過油滑後,出奇的香嫩,還原了當年大連老菜的精髓。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中山路674號(黑石礁)
《 蟹子樓 》
蟹子樓是大連市第一家主題海鮮餐廳,其實蟹子樓最早建於1935年,當時叫三椿園,2000年被大連當時很有實力的海鮮供應商買下,改名蟹子樓。
蟹子樓一直主打地道的消費實惠的海鮮老菜,被評價為:「大連海鮮性價比最好的海鮮店之一和大連性價比最好的社會餐飲婚宴酒店之一」。
蟹子樓是吃螃蟹時的不二之選,以蟹類為招牌的地方,蟹的品質都很好,個大鮮活肉滿膏厚。他家的老菜做的也是槓槓的。各種海鮮菜做的也溜。海鮮全家福、茄子燉蜆子、炸蠣蝗。大連老菜的櫻桃肉,櫻桃大小的肉塊,晶瑩剔透,肉嫩得很,米醋烹鍋那股子酸酸的味道,一下子就會讓你通透。三鮮燜子,酸辣湯、海菜包子、韭菜盒子,都是居家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長江路振工街875號
《 共慶園餛飩 》
相傳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一位山東膠東人呂先生,挑著餛飩擔子,沿街叫賣。因其適合的口味且價廉物美,皮滑肉爽不膩等特點,深受當年大連人的青睞。呂師傅於1938年的創立了共慶園,在青泥窪橋開了第一家專賣餛飩、肉餡餅、叉子火燒及經濟小菜的小餐館。
清淡溫吞的雞絲餛飩來一碗,裡面的雞蛋絲配上餛燉把味蕾都喚醒了,手工傳統的餡餅,有豬肉、牛肉口味,是配合餛燉口味的不二選擇。現在都是賣半成品,餛飩有,圓蔥肉、三鮮兩種餡,現稱自己回家煮就行了,店裡還有賣其它麵食的,饅頭、粘豆包、花卷等等。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天津街88號(另有分店)
《 蘇揚飯店 》
傳承六十載的老菜味道,一家老字號飯店,聽說上世紀60年代就在大連開店了,如今在中長街。幾代人的美食記憶,更多時候大家來到這裡,吃的就是一種回憶,品的就是大連老菜的傳承。
他家的特色就是蘇揚大烤遠近聞名,蘇揚飯店的大烤有三種,分別為生大烤、熟大烤和腐乳大烤。生大烤是典型的大連老菜,豬肉片薄厚適中,鮮嫩香滑。因糖汁勾芡的加入,帶有特殊的焦糖香味。還有熟大烤、溜魚片、紅燒海參、土豆燉鮑魚、松鼠鯉魚......在這裡吃飯大部分的都是中老年人,這足以說明蘇揚飯店在大連人心中的地位了。蘇揚飯店的包子想當年也很有名,說本編很早以前吃過是不是暴漏年齡,至今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中長東五街65號
《 惠賓樓老菜館 》
早前在青泥窪站前廣場附近的惠賓樓,在這裡要上碗米飯、幾碟小菜,斟一杯老酒,那是極好的展揚了。在老大連人記憶裡充滿著對美食無限遐想。如今在三八廣場職工街上,做正經魯菜傳承。
惠賓樓包子,包子一屜4個,個很大,只有一種餡兒,豬肉、圓蔥、姜,用香油和醬油調成的。南煎丸子,丸子肉很香,汁做的也很到位!魚香蝦仁,這蝦仁這麼大,一口要是吃一個。抓炒墨魚滑,芡汁做的很好,真是能看出來師傅的手藝!
還有九轉大腸、蘇揚大烤、櫻桃肉、胡辣海螺……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職工街43號文園酒店斜對面
《 狗不理包子 》
狗不理建於1956年。也是大連的老店了,現在這家店不僅有狗不理包子,而且還增加了大連特色的老菜。包子豬肉餡料,佐以骨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調味劑等,包子皮用半發麵。
店家經營多年,留住了不少回頭客。包子有牛肉、羊肉、豬肉、三鮮、素餡的,包子點完現蒸出鍋,等的時間比較長。
地址: 大連市中山區保安街(佳兆業購物廣場東側)
今日互動
你們家門口
都有什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