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世界第四大湖:因不合理利用,專家預計到2020後可能幹涸

2020-12-17 百家號

地球上的湖泊有成千上萬個,湖水又有淡水湖和鹹水湖之分,今天要說的這個湖泊是一個鹹水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這個湖泊就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海,我們上中學時老師就說過鹹海不是海,它是內陸鹹水湖。

幾十年前的鹹海是世界上排名第四的湖泊,僅次於非洲的維多利亞湖,鹹海曾經的湖水面積為6.8萬平方千米,而如今卻快枯竭了。圖為美國NASA拍攝的鹹海衛星圖,曾經的鹹海已一分為好幾個小胡,裸露出大片的湖底。

歷史上鹹海的面積達到6.8萬平方公裡,南北長435千米,東西寬290千米,平均水深超過15米,最深處近70米。但僅僅只過幾十年的時間就縮減了一半以上,被擱淺的漁船早已廢棄生鏽,裸露的湖底長滿雜草,如同荒漠一般。

隨著鹹海的逐漸乾涸,賴以生存的漁業、農業等產業陷入了崩潰,而且不斷鹽化的水質也逐漸被化肥、殺蟲劑等農藥的汙染,農藥的汙染已成為當地的公共衛生災難。湖水的乾涸不僅影響漁業農業,據了解,鹹海周圍地區每生10個小孩就有1個在一年之內死去。

那麼造成鹹海快速乾涸的原因是什麼呢?據了解上個世紀60年代,前蘇聯人利用鹹海大量灌溉農業和工業工程,攔截流入鹹海的主要河流來修建水利工程,加之這一地區受周期性乾旱等極端氣候的影響,往後幾十年裡湖水的面積也迅速減小。

鹹海有著500多萬年的歷史,現今由於人類的不合理利用和極端氣候的影響而即將消失殆盡,專家預計到了2020年後鹹海可能將完全乾涸消失。湖泊是人類生產生活中離不開的資源,如果沒有做到合理利用,那麼最後吃虧的還是子孫後代。

相關焦點

  • 鹹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卻在半個世紀消失6萬平方公裡!
    到了唐朝滅了西突厥之後曾短暫將鹹海納入中國版圖。隨後千百年來,鹹海一直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定居點。但到了2010年,這個鹹海也名存實亡了。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曾是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鹹海面積6.8萬平方公裡),水源補充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據考察,鹹海誕生於「上新世」時期,距今已有500多萬年的歷史。
  • 此湖原是世界第四大湖,已有550萬年歷史,兩年後,或完全消失!
    科技是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地球上許多美妙的自然風景、資源等也在不斷的消失,就連排名世界第四的大湖、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也預計2020年將從我們的地球上消失了。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在繁盛時期,鹹海面積為6.6萬平方公裡,幾乎相當於一個斯裡蘭卡的國土面積,支流的三角洲的幾十個小湖,沼澤溼地遍及55萬公頃,曾經在一公頃的範圍內有過1500個島,然而今天的鹹海由於蘇聯人對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已經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了,「鹹海」已經不存在,而變成了幾個「小鹹海」,為了政績大肆開荒
  • 它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面臨乾涸,預計在2020年前消失
    河流是地球上水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說一條河流經常性的發生斷流或者是逐漸乾涸的話,那就證明河流途徑地方的生態環境是有極大可能性的荒漠化,鹽鹼化,也隨著現在的氣候變暖,河流汙染的嚴重問題,河流水量的減少使人們面臨著淡水資源的供應危機。
  • 這個湖泊「太可惜」,本是世界「第四大湖」,現卻面臨完全乾涸
    縱觀全國,不知道小夥伴們發現了沒有,那就是我國現在越來越注重環保了,而且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也是越來越高了。其實這是一個相當的正確的決策,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的生物因為人類的出現而面臨滅絕或者是已經滅絕了嗎?你知道又有多少的「自然景點」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已經消失殆盡了嗎?
  • 全球第四大湖的消亡:已經存在地球550萬年,600年來首次乾涸
    20世紀60年代初,它還被稱為世界第4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比斯裡蘭卡還要大。全盛時代,這裡不僅水資源豐富,支流的三角洲有幾十個小湖;生態資源也很豐富,沼澤和溼地遍布,達55萬公頃。這裡的農業和漁業也很發達,年捕撈量能達到4萬噸,沿岸4萬多人以此為業。然而,這種繁榮景象在短短50年間,就消失殆盡。
  • 號稱世界第四大湖的鹹海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在鹹海全盛的時候,曾經是中亞第一大鹹水湖、世界第四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千米。在全盛時代,鹹海曾經有發達的漁業,沿岸的從業者超過4萬人,捕撈量佔前蘇聯總捕魚量的1/6。海中散布著1000多個小島。北岸地勢高低不均,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大大小小海灣。東海岸的北部是巨大的錫爾河三角洲,南海岸也有同樣大的阿姆河三角洲,西海岸是烏斯秋爾特高原。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於2010年4月5日巡視過鹹海後形容「鹹海」的消失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境災難之一」。20世紀60年代初,鹹海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當時世界第四大湖。截止到2014年,鹹海的面積較鼎盛時期萎縮了74%,其水量減少近85%,昔日興旺的捕漁業已幾乎消失殆盡。鹹海的乾涸不僅僅只是一個湖泊消失那麼簡單!由此帶來的土地鹽鹼化、荒漠化以及水源汙染已使鹹海地區成為世界著名的生態災害區。
  • 世界第四大湖泊是怎麼死的?——鹹海之殤
    20世紀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鹹海在中亞的地理位置鹹海在1960年曾為世界第四大湖,面積達68,000平方公裡、總水量1,100立方公裡,然而,到1998年,鹹海面積下降至28,687平方公裡,世界第八大湖,丟失的水量相當於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總和
  • 世界第四大湖鹹海,怎麼就消失了?
    提到世界著名的湖泊,我們能想到美國的五大湖,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亞歐之間的裏海,中亞地區的鹹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鹹海還是面積廣闊,湖水湛藍的內陸湖泊,但實際上,鹹海早已不再是地圖上標註的那麼廣闊。而是下面這個樣子。
  • 伊朗,搶救第一大湖|地球知識局
    而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一趨勢增無減,曾是該地區除裏海外最大湖泊的烏魯米耶湖也曾一度趨於消失,仿佛要和鹹海一個命運。,乾渴的烏魯米耶湖曾萎縮至總面積的10%。據專家預計,伊朗在2030年地表水會減少25%。但令人驚訝的是,伊朗的水資源浪費相當嚴重,還有致力於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伊朗科學家也被逮捕。而岌岌可危的烏魯米耶湖卻被打上了旅遊的噱頭。這又是為什麼呢?那些水量極其脆弱的內陸湖泊在被吃幹榨盡後還要負責旅遊創收,真的是...
  • 鹹海:即將消失的世界第四大湖泊
    2014年,鹹海大部分乾涸消失。預計到2020年,鹹海將完全乾涸消失以前和現在的鹹海面積對比圖第五名休倫湖,面積5.96萬平方千米,在五大湖中居第二位。北美五大湖二、鹹海的形成及概況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的鹹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水源補充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
  • 世界十大湖泊
    從地球歷史上來看,湖泊只是暫時性存在的水體,會受到泥沙淤積而慢慢陸化,除了少數古老湖泊,絕大多數湖泊的形成年代都只能回溯到更新世冰期(Pleistocene glaciation)。 世界上有數百個湖泊擁有某種類型(如體積、表面積或其他眾多限定性條件)最大湖泊的稱號。 本文列出了按總表面積衡量的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 【非洲 | 社會人文】從印度洋到大湖:古代東非的海陸互動|中國投資
    沿海地區是印度洋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面向西南亞和南亞,並與地中海世界、中南半島地區乃至中國南部沿海地區有不絕若縷的聯繫。內陸可進一步分為近海內陸、裂谷高原和大湖地區三塊,廣大的內陸地區有從山地到平原、從河谷到湖泊、從草原到森林等多樣性的自然條件,能供給多種資源,同時也是舶來商品的市場。
  • 大湖股份賣保險套 拿下岡本經營權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記者 喻向陽)停牌籌劃3個月後,大湖股份資產重組預案於22日晚間正式揭曉。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合計作價10.40億元,購買西藏深萬投51%股權。同時定增募集不超過5.36億元配套資金,用於支付本次交易中的現金對價以及相關交易費用。
  • 「蛇吞象」收購岡本經銷商 大湖股份盈利能力受關注
    大湖股份擬收購岡本經銷商,因以小吃大、業務跨界以及實控權可能發生變化等,而受到市場關注。在1月18日舉行的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上,大湖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將不發生改變。公司將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與「健康消費產業」雙主業發展格局,公司未來主要的利潤將來源於標的資產。
  • 廈門蓮花公園荷花池乾涸 原因暫時無法查明
    蓮花公園的主管單位———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下屬蓮花公園管理部門負責人謝瑞霞介紹,池塘水位下降的情況大概發生在2月初,持續了一周左右,直到完全乾涸。另據了解,本周一的一場降水曾一度形成少量積水,但到昨日上午,該處積水面積也已減少大半。
  • 大湖股份:入主東方華康 正式進軍康養醫院
    此次交易完成後,連同大湖股份於2020年1月已收購取得的東方華康8%股權,大湖股份將合計持有東方華康60%股權。  東方華康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768.87萬元、3663.14萬元;分別實現淨利潤-2660.7萬元、115.33萬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東方華康的資產淨額為1.31億元。同時,此次交易對手方承諾,東方華康2020年-2024年實現稅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0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6000萬元、8000萬元。
  • 乾涸近300年 「哈拉奇」水域重現
    近日,甘肅敦煌「哈拉奇」水域在乾涸消失近300年後重新出現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  水面達5平方公裡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該湖泊是「倒流河」疏勒河的終端湖,之所以能在乾涸近300年後重新出現,得益於疏勒河及黨河河道恢復與歸束工程的完工投用。
  • 大湖股份闡明10億元重組方案 意圖打造健康消費產業
    將形成雙主業格局  去年12月23日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大湖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作價10.40億元收購西藏深萬投51%股份。重組完成後,交易對方西藏豪禧和佳榮穩健合計持有上市公司14.96%股權,實際控制人羅祖亮通過控股股東西藏泓杉實際支配上市公司18.49%股權。
  • 山西省那個面積與太湖、雲夢澤不相上下的大湖哪去了?
    山西省由於地處內陸降雨較少,並且境內多山地平原不多,雖然外有黃河環繞,內有汾河等河流貫穿而過,但是湖泊還是相當稀少的。目前最大的湖泊就是南部的運城鹽湖,據有關資料介紹面積為320多平方公裡,其他有名大小湖泊大的有30多平方公裡,小的僅數百畝。甚至在一些小比例尺地圖上就看不到有湖泊存在。不覺讓人感嘆,在擁有著如此豐富旅遊資源的山西省,找個寬闊的水面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