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

2021-01-07 夏末講歷史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許多女性都羞於說出口,紛紛改姓!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上線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千年的時間裡,歷經了多少歲月滄桑才有了現如今多彩的中華文化。在眾多文化特色中,姓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說起姓氏,我國的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尤其是漢族的姓氏,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內涵。據史書記載: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

在秦漢之前,姓和氏有著明顯的區別,在上古時期存在著著名的八姓,分別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隨著時代的變遷,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了姓氏的演變,在北宋時期,《百家姓》初步形成,直到明朝時期,《百家姓》才算是正式成型。它總共記錄了438個姓氏,其中408個是單姓,38個是複姓。

根據最新的人口管理統計,中國眾多姓氏中,「王」姓乃是最大的姓氏,其人口達到了1個億以上,超過了另一大姓「李」,穩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第一個大姓寶座。有大的姓氏,自然也有小的姓氏。現代漢語常用的字表裡有兩千五百個常用字,然而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卻達到了5600多個。姓氏的多種多樣,有些顯得突兀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如說「爨」姓,想必大多數人還不識得這個字念啥,需要藉助字典才能知道。這個字讀「cuan」,最早見於戰國時期,本義指燒火做飯,與此相關的都可叫做「爨」。《左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也可作為姓氏,只不過是人口基數比較小。

在眾多姓氏中,還有這麼一個姓氏,名字叫做「操」。這個姓氏比較奇特,一經公布立即就風靡了全中國。關於這個姓氏的來源,不少人可能認為是這個姓氏的人莫非是三國曹魏奠基人曹操的後裔?其實不然,查閱二十四史可得知,這個「操」姓最早的記錄乃是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操師乞。

《隋書》卷四記載:「十二月癸未,鄱陽賊操天成舉兵反,自號元興王,建元始興,攻陷豫章郡。」《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三記載:「「鄱陽賊帥操師乞,自稱元興王,建元始興,攻陷豫章郡,以其鄉人林士弘為大將軍。」操姓宗族留下了一本完整的《操氏宗譜》,其中有操姓始祖天成的畫像。現如今,操姓分布在多個省市,其中集中的地區諸如:江西鄱陽縣約有4500名操姓人;江西樂平市約有1500餘人;河南鹿邑縣玄武鎮約有2000餘人;浙江嵊州市約有2000餘人;湖北武漢市約有1000多人;重慶市約有4~5千人。

但若要說起尷尬的名字,恐怕這個「睪」姓要佔據榜首了。睪(gāo)姓,中國罕見姓氏之一,其先祖為上古傳說中的人物——皋陶,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桐縣皋陶村,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是我國的司法鼻祖。

在上古時期,皋陶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在任時制定刑法和教育,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獨角獸獬豸治獄,堅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會和諧,天下大治,以正直聞名天下。

在古代,睪和皋相通,史書《列女傳》中有「睪子五歲而贊禹言」的記載,《姓觿》則直接指出皋陶之後有姓睪者。

朋友初識:「請問您貴姓?」「你好,敝姓神,神仙的神……」,這是不是很隨意。現在再來腦補一下睪姓人的對話場景。「請問您貴姓?」「你好,敝姓睪。」「哪個gao啊?」至於是哪個睪,男性回答時候可能還好一點,恐怕女孩子就羞於出口、難以啟齒吧。現如今,睪家人普遍聚集在廣西和陝西等地,更多的睪姓女子則是因為難以啟齒便偷偷改姓,改成了尋常更容易見到,也不容易引起尷尬的「高」姓。鑑於此,各位讀者們,你們還知道其他比較生僻的姓氏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本人都讀不出口,大多數人都偷偷改姓!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證明這個姓氏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姓氏也是歷史長久,和文化歷史同樣源遠流長。大家都曉得,國外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後,在中國恰恰和國外相反,是姓在前,名在後,所以可見中國人更注重家族傳承,而這個姓氏就能將你家族表現出來。
  • 中國最害羞的一個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為此不少女性都偷偷改姓
    在我國古代很久之前就有了新式,剛開始姓氏的出現,只是為了分別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不同,以及對人員的區分,但現實形成之後,一個姓氏的部落後臺就會一直傳承下去,並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秦漢以后姓氏才合為一體,在百家姓當中就收錄了500多個姓氏,但是這也僅僅只是一個大概,也就是說還存在著很多沒有統計進來的姓氏。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害羞的一個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為此不少女性都偷偷改姓!你們可知道這個姓氏是叫什麼?其實這個姓氏就是睪,對於這個字,相信很多人都是認識的。
  • 它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不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一個人的姓氏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我們的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跟著父輩一個姓,有時會有一些少數人因為種種原因跟著自己的母親姓。當一個人確定了固定的姓氏之後,就不會輕易的改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自己都讀出口,很多女孩都偷偷改姓。
  • 中國有一姓氏,人們怕尷尬難以說出口,很多人為此改姓
    ——《通志·氏族略序》在中國,姓氏代表的意義非凡,不僅是血脈的傳承,是家族延續的見證,也代表著我國的一種悠久歷史文化。中國的每一個姓氏後面都有許多故事,而這些姓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氏時期。最早的姓氏是從來區分辨別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不同,早先的姓氏是分開的,姓代表族落名稱,而氏則代表著部落裡的分支,到了秦漢以後,姓氏才結合為一體。
  • 我國「最尷尬」的姓氏之一,自己都羞於啟齒,很多女子偷偷改姓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中國的姓氏五花八門,可以說姓什麼的都有。在一個小群體當中,甚至會出現所有人姓氏都各不相同的現象,那么姓氏是如何產生,又經歷了一段怎樣的發展周期呢?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通過《通志·氏族略》可以得知,在三代之前姓氏其實是完全分開的,女性稱姓男星稱氏,並且還有著同姓不婚的習俗。姓氏徹底合二為一,要追溯到秦漢之際,等到同姓不婚這一習俗徹底被廢除,則是到了明清之際。由此可見在我國古代,姓氏在宗族社會體系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 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自己讀出來都尷尬,年輕女孩們都偷偷改姓
    我們都知道姓是一個家族的符號,在民間也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同姓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那麼可以看出來我們有了這一個符號之後,那麼就可以看他們的發展來尋根問祖,並且祖上有出過什麼名人,並且與人聊天的時候可以直接列舉出來,這也是一個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 最生僻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電腦無法識別,村民無奈紛紛改姓
    中國的姓氏起源非常的早,因為是在母系氏族時期發起的,所以遠古的很多姓氏,像上古八大姓很多都帶有女字旁就是這個原因。後來發展過程中,這上古八大姓就衍生出了許多姓氏,當然,也有是因為封地或者官位產生的。有一個姓氏就只有三筆,但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讀錯,擁有這個姓氏的人還一度被迫改名換姓。
  • 歷史最尷尬的姓氏,和一個國姓同音,女孩子難以啟齒,偷著去改姓
    文/酒釀櫻桃歷史最尷尬的姓氏,和一個國姓同音,女孩子難以啟齒,偷著去改姓在我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無論是在面試工作、在班級內自我介紹,或是交朋友的時候,首先第一句,就是我姓什麼,名字叫什麼。在封建社會中,很多人都希望妻子生下的孩子是男孩,這樣就可以延續本家的香火。可見中國人的姓氏觀念是非常強的。我們從小到大從各個渠道聽說過的姓氏少說也有幾百個了吧。大家身邊就會有很多朋友同學是常見的姓氏。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在除了課本之外通過其他渠道獲取信息的時候發現好多奇奇怪怪的姓氏。
  • 我國有一個姓氏,無論起什麼名都讓人害怕,女性卻想改姓
    姓氏在我國也有了數千年,先是有姓,然後才有了名字,並且在古時,姓與氏、名與字都分開的,如秦始皇:贏姓,趙氏,名政;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字德約,其名是「由檢」。現今只有姓名,如姓「死」,名「鬼」。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它的一段故事和緣由,「死」姓則是我國一個很嚇人的姓氏,無論起什麼名都讓人害怕。
  • 「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一個全國只有17人,兩個說出讓人臉紅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氏,一個全國只有17人,兩個讓人說不出口。一、「女」姓「女」姓乍一看特別像是女性,但實際上「女」也是一個姓氏。但這個姓氏有一個特殊點,那就是《百家姓》上並沒有她的存在。
  • 我國有兩個流傳千年的姓氏,一個女生說不出口,另一個不好取名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歷史的歲月長河中,有的姓氏在發展中逐漸消失,有的姓氏變得愈發的龐大,也有的姓氏人數寥寥無幾。而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有2個流傳千年的姓氏卻讓人覺得十分尷尬,其中一個讓女生說不出口,另外一個則讓人難以取名。
  • 我國一個不常見的姓氏,僅僅只有3筆,由於太生僻很多人因此改姓
    ,這是一個大家族的標誌性文化,自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出現之後,其後代的姓氏基本上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普遍比較穩定。隨著時代的推移,姓氏文化逐漸完善,為了更好地方便人們使用,姓氏也隨之增加,現如今,《百家姓》成為了人們確定姓氏的最準確考察資料,然而,在百家姓之外,有許多姓氏都未被納入其中,由於其生疏和不常見的特性,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生僻姓」,這一部分姓氏都是人們未曾聽聞的,甚至還有這樣一個姓,很多人都不知道念什麼,被稱為「最生僻的姓氏」。
  •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
    中國《百家姓》最生僻的姓氏,電腦都無法識別,後來家族被迫改姓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中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有姓氏的國家,可以準追溯到上古時期了,當時的人類還是母系社會,姓也是比較單一,都是一些部落首領的姓氏,後來父系社會的演變,一些姓氏才慢慢的演變出來。
  • 這個姓氏是中國最尷尬的姓氏,被人問起怎麼寫自己都說不出口
    姓氏是人們很喜歡調侃的一個話題,還有一本書是專門描述姓氏的,那就是百家姓。這一本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小孩子從小都要學習,而且他也是「三百千」之一,是小孩子們最主要的一個啟蒙讀物,那讀著百家姓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趙姓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有很多不姓趙的人都表示不服。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人們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是中國的
    在《史記·皇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可以看出,黃帝的十四個兒子受封之後,將姓氏擴張了出去,據說,黃帝本姓公孫,後來改姓「姬」,還有一說,因為姓氏大多來源於姬和姜
  • 父親要給女兒改姓,只因這姓太尷尬!
    不管你叫什麼,別人有時候都會親切地稱呼你為「小苟"「老苟",說起自己的姓氏,苟先生顯得很無奈。他說,他的姓氏叫起來不太好聽,給其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有時遭遇尷尬那是常有的事。為了讓下一代不重蹈覆轍,決定為女兒改姓。
  • 我國簡稱「最尷尬」的三所重點大學,經常讓人誤會,女生羞於喊出
    我國簡稱「最尷尬」的三所重點大學,經常讓人誤會,女生羞於喊出這大學學習生活在上個世紀還是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可現如今新一代的青年幾乎都能接受到大學教育。即使在最好的年華裡沒有精力和機會去,也能在成年之後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可隨之而來的也有一大堆關於大學的問題,你比如說有些大學的簡稱就讓許多學子不太自在。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三個簡稱尷尬的大學,我國最尷尬的三所重點大學,學校簡稱讓人誤會,女生羞於喊出口!這第一個大學是位於徐州的一所師範學院,本來這個學院名叫徐州師範,簡稱為徐師並沒有什麼問題。
  • 中國有幾個「怪姓」,怎麼取名都尷尬,最後一個姓氏讓女生臉紅
    匠人傳承:中國姓氏說起中國的姓氏可謂是源遠流長,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當然,每個姓氏也都有自己的具體出處,大家可以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姓氏發祥地。在戰國以前,只有貴族才配擁有姓氏,因為據說,中國姓氏起源於上古皇帝的姓,發展到秦漢以後,才慢慢的姓氏合一。
  • 常被叫"老苟"太尷尬,焦作"苟"姓男子要給女兒改姓!
    【遭遇】擔心女兒生活遇尷尬,想為她改姓苟先生今年39歲,是一名外賣送餐員,他結婚比較晚,大女兒已經6歲,目前二女兒丫丫(化名)剛出生一個多月,中年又喜得千金,可是近段時間,苟先生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管你叫什麼,別人有時候都會親切地稱呼你為"小苟"、"老苟",說起自己的姓氏,苟先生顯得很無奈。他說,他的姓氏叫起來不太好聽,給其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有時遭遇尷尬那是常有的事。為了讓下一代不重蹈覆轍,決定為女兒改姓。
  • 中國最佔便宜的姓氏:男生叫起來很尷尬,女孩稱呼起來羞紅臉
    上幾期的文章中,鴻儒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幾個比較罕見的姓氏,引起了大家的紛紛關注留言,誰也沒有想到在我國還有那麼多聽起來如此奇葩的姓氏,當然有網友問鴻儒老師,是不是有歧視這些姓氏的意思,其實鴻儒老師認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姓氏多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恰好說明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對於各種姓氏,小編只去探究她們的歷史起源和發展歷程中有趣的人和故事